荀子劝学时代背景

作者&投稿:豆卢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荀子·劝学》(节选)写作背景
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 《荀子·劝学》原文
《荀子·劝学》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

劝学作者及创作背景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不可以已;二、 用心 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荀子...

荀子在劝学中阐明君子博学和参省重要性的名句是
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原句是:“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不会有过错了。

高中劝学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这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

孙权劝学的历史背景
1、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2、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

君子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学习...

劝学小故事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劝学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

《荀子·劝学》主要内容概括100字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

抄友13423651412问: 荀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雅江县盐酸回答:[答案] 背景:战国时期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是荀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当时,整个社会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变革.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思想的创新与理论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统一国家...

抄友13423651412问: “劝学”主要论述学习应持的态度是什么 -
雅江县盐酸回答: 学不可以已.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

抄友13423651412问: 劝学第三段 -
雅江县盐酸回答: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抄友13423651412问: 《荀子·劝学》的翻译 -
雅江县盐酸回答: 一、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

抄友13423651412问: 读劝学有感800字 -
雅江县盐酸回答: 《劝学》是战国后期儒学大师荀子的代表作.近来重读,感触颇多.春秋战国是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新旧嬗变的动荡时代.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以“学士”阶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他们或游说诸侯,或著书立说,新思想、新理...

抄友13423651412问: 不硅积步无以至千里 的“硅”怎么读? -
雅江县盐酸回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跬”读作:“kuǐ” .跬 [ kuǐ ]:1、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跬步. 2、一时的,眼前的:跬誉(近誉,一时的好名声)组词跬行 [ kuǐ xíng ]:谓举足而...

抄友13423651412问: 不硅积步无以至千里 的“硅”怎么读? -
雅江县盐酸回答: 不硅积步无以至千里 的“硅”读音为:kuǐ 出处:先秦·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硅积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白话释义: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

抄友13423651412问: 青出于篮而胜于篮下一句是什么 -
雅江县盐酸回答: 正确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下一句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来自荀子的《劝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论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