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后抑制名词解释生理学

作者&投稿:堵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区别:1、结构基础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轴突触;突触后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体突触、轴-树突触。2、抑制产生部位 前者是突触前轴突末稍;后者是突触后膜。3、起作用的递质 前者是GABA;后者是抑制性递质。4、作用 前者是全面调节感觉传入活动;后者是通过交互抑制作用和负反馈作用使中枢活动协调。

生理学名词解释
7. 突触前抑制:通过轴突-轴突型突触使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减少而导致突触传递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抑制。8. 突触后抑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与中间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的突触后膜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抑制神经元呈现抑制效应。这种抑制过程称为突触后抑制。9. 丘脑投射:...

解释一下抑制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
抑制是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是与兴奋对立的状态。其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失。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的产生,目前认为可能在两个部位:一个是突触前的轴突末梢,称为突触前抑制;另一个是突触后膜,称突触后抑制。前者是指通过某种生理机制减少了兴奋性突触的递质释放,使得神经冲动传至该突触时...

定义术语“兴奋与抑制”
兴奋: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抑制是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是与兴奋对立的状态。其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失。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的产生,目前认为可能在两个部位:一个是突触前的轴突末梢,称为突触前抑制;另一个是突触后膜,称突触后抑制。...

中枢抑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突触后抑制 3 突触前抑制 1 拼音 zhōng shū yì zhì 在任何反射活动中,中枢内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中枢抑制也能总和,也有后作用,因此它和中枢兴奋一样也是神经的活动过程。中枢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两种。2 突触后抑制 在反射...

中枢抑制的突触后抑制
可以设想突触后膜在超极化状态下。轴突始段部位将出现内向电流,造成该处不易爆发动作电位,也就表现为抑制。由于这种抑制是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所造成的,因此称为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CI-通透性增加而形成的。每组曲线的下线为某一屈肌运动神经元...

试述中枢抑制的类型及突触后抑制产生的机理
类型:根据中枢抑制产生机制的不同,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突触后抑制产生机理: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的支配伸肌,有的支配屈肌。来自伸肌肌梭的传入神经冲动,能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也能同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如用微电极插入屈肌运动神经...

抑制名词解释
抑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ìzhì,意思是约束,压制;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减弱或变为相对静止,焦虑和精神恍惚会使身体机能减化,导致抑制,与兴奋相反的生理现象。出自《汉书·霍光传》:“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宋叶适《祭陈同甫文》:“气足盖物,力足首事;...

心理学中的前摄抑制的名词解释
前摄抑制(也称前摄干扰proactiveinterference),在认知心理学上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举例来说:当我们学习英语单词时,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对我们的记忆有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干扰原因之一。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在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概念、特点、离子机制和生理意义...
【答案】: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产生突触后电位。若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则引起后膜对Na+、K+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大,使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若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引...

芒诞18525354477问: 突触后抑制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生理意义 -
韩城市舒肝回答:[答案] 突触后抑制是突触后膜通透性的改变,使膜电位低于阈值.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突触...

芒诞18525354477问: 解释一下抑制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 -
韩城市舒肝回答:[答案] 抑制是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是与兴奋对立的状态.其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失.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的产生,目前认为可能在两个部位:一个是突触前的轴突末梢,称为突触前抑制;另一个是突触后膜,称突触后抑制.前者是指通过某种...

芒诞18525354477问: 什么是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它们有何特点? -
韩城市舒肝回答:[答案] 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结构基础:轴突-轴突突轴.机制:突触前膜被兴奋性递质去极化,使膜电位绝对值减少,当其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的...

芒诞18525354477问: 突触后抑制的原理 -
韩城市舒肝回答: 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1)传入侧枝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一个感觉传入纤...

芒诞18525354477问: 解释一下抑制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 -
韩城市舒肝回答: 抑制是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是与兴奋对立的状态.其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失.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的产生,目前认为可能在两个部位:一个是突触前的轴突末梢,称为突触前抑制;另一个是突触后膜,称突触后抑制.前者是指...

芒诞18525354477问: 试述中枢抑制的类型及突触后抑制产生的机理 -
韩城市舒肝回答:[答案] 类型:根据中枢抑制产生机制的不同,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突触后抑制产生机理: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的支配伸肌,有的支配屈肌.来自伸肌肌梭的传入神经冲动,能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也...

芒诞18525354477问: 神经抑制是什么意思 -
韩城市舒肝回答: 突触传递兴奋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不同处在于释放的递质不同,一个是兴奋性递质,一个是抑制性递质 ,抑制性的后果是神经抑制.一般中枢抑制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1.突触后抑制 指通过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点位而发...

芒诞18525354477问: 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抑制"怎样理解? -
韩城市舒肝回答: 神经递质包括多种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如:谷氨酸、乙酰胆碱等;抑制性递质如:gama-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等. 这里的“抑制”通常是指: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由于离子的流动,使该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超极化,更不容易达到能够产生兴奋的阈值,即更难以兴奋,更难产生动作电位. “兴奋”则是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从而更容易产生动作电位.

芒诞18525354477问: EPSP 和IPSP在生理学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韩城市舒肝回答: 突触后电位- 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导致该神经元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增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EPSP.是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兴奋,可以发生总和. * EPSP产生的离子机制 ( 突触后膜...

芒诞18525354477问: 试述中枢抑制发生的机制 -
韩城市舒肝回答: 反射活动所以能协调地、精确地进行,就在于中枢内除有上述的兴奋活动外,还具有抑制活动.兴奋和抑制是中枢活动的基本过程,二者的对立统一是反射活动协调的基础.现在一般认为,中枢抑制过程产生的部位主要在突触,故中枢抑制实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