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科举制度的弊端

作者&投稿:独孤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举制度的弊端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联系《孔乙己》《范进中举》谈谈对科举制度弊端的认识 150字左右 解析:明、清两朝如此专制黑暗的统治,竟然能够稳定地分别维持 三百数十年之久,这个历史事实真是令人叹息。对此,发展至极 盛而腐朽性也充分暴露的科举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N消一...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何弊端?
我们在钻研一些历史的时候,也会发现在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些科举制度也是存在一些弊端的。因为这样的一些弊端,所以才造成了一些人才的流失。那么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些封建社会后期,所举行的一些科举制度,其实是一些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并且对于这样的一些官僚队伍来说,也是有着一定的壮大的。会...

科举制被认为是一种落后的制度,那它有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科举制被多次改革,最终变成了一种畸形的方式,百姓的思想也被科举禁锢,从而在清末出现了“范中进举”的现象,沦为笑柄。带我们不可否认科举初期带来的有利影响。一、科举制让平民百姓也有了做官的机会科举制度被提出之前,地方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最大的弊端就...

科举制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有消极意义的,难道就没有积极意义吗?
科举制度的弊端是考核内容太狭隘,它的形式没错,所以才说考试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可以说没有科举制度,就不会有中华民族历经两次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并被统治,仍然能够保持汉人为主的大一统国家,以及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原因如下: 1.科举考试,在宋代以后主要是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作为考试内容。因此,无论你是谁...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底是利是弊?
有利也有弊吧。最早建立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稳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也成为历史进步的束缚,弊大于利。

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虽然士绅们很受欢迎,但那些不能进入科举的人从来都不漂亮但这也解释了唐代科举制度的隐患。在唐朝初期,贵族的权力仍然很大,贵族的儿子能够通过祖父的工作获得官职,这对普通百姓是不公平的。后来,武则天杀死了许多贵族,为平民扫除了巨大的障碍。科举制度在唐代或初期,存在诸多弊端。在唐朝作弊是很容易...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你有哪些了解?
也正因为这样,科举制度的弊病又使一些进步的读书士子擦亮了眼睛,成为反封建专制制度的闯将和革命先锋,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在封建家庭的熏陶和教育下长大成人。光绪十九年 (1893年),周家因科场...

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科举制也有它的局限性。1、八股文的局限。八股文是文体形式,它不是从科举制产生时就出现的,据学者考证,它始于明朝成化年间。乡试、会试第一场的四书义和五经义的题目均须用八股文来做。2、时文盛行的弊端。在科举时代,年轻士子为走捷径,不去读经书白文和大量注疏,做融会贯通的功夫,只读时文。

科举制度有何历史影响?
积极影响: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

科举制从唐代到明清产生了哪些变化?科举制的利弊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

迟翰17147464736问: 科举制的弊端有哪些? -
剑阁县鱼金回答:[答案] 关于科举制度的不足之处和消极影响 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科举制度相关图片(14张) ...

迟翰17147464736问: 科举制度是什么制度,我们如何去评价它 -
剑阁县鱼金回答:[答案]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的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

迟翰17147464736问: 科举制的作用有哪些? -
剑阁县鱼金回答:[答案]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

迟翰17147464736问: 关于清朝科举制度的问题晚清设立了京师大学堂,目的就是要培养科技人才,可是学生们每年考上举人进士就不再到京师大学堂上学了,于是清政府决定废除... -
剑阁县鱼金回答:[答案] 科举制的本义是一种选官制度,教育只是它的附加功能.因此,当进入近代以后,科举制在教育方面的缺陷就暴露得非常明显. 近代科学,需要十年以上的系统学习,这一方面需要进行大众的普及,另一方面也需要稳定的师资. 而在科举制的刺激下,士...

迟翰17147464736问: 科举制度在清朝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不利影响?
剑阁县鱼金回答: 科举制度它其实培养的是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接班人和忠诚地传承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就是封建社会里的''愚忠''.

迟翰17147464736问: 科举制的利弊 -
剑阁县鱼金回答:[答案] 利: 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3.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 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迟翰17147464736问: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利弊两方面怎么分析? -
剑阁县鱼金回答: 积极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到了明朝,八股取士,使得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由于文字狱的影响,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古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迟翰17147464736问: 科举制度的不足之处和消极影响 -
剑阁县鱼金回答: “总之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 同意以上观点. “科举制度”本身是一个人才选拔制度.对于“汉朝”普遍使用的“举荐”制(有各地政府向朝廷推荐“孝廉”)和三国魏晋使用的“袭承”制(官吏出自门阀氏族).可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其核心所确立的“竞争选拔、唯才是举”原则,和目前的各国公务员考试或公司企业竞聘相一致. “科举制度”的弊端在于考试范围的确定是否科学进步,考试范围为两部分构成,1是什么人可以参加;2是考什么.清朝正式通过限定“考什么”来控制世人思想,最终“科举制度”也因为思想僵化,而走到尽头.

迟翰17147464736问: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其弊端日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①考试内容狭隘 ②考试模式僵化 ③能力要求单 -
剑阁县鱼金回答: A试题分析: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①②③符合题意,在考试公平性上没有变化,排除④选A. 点评:科举制度是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迟翰17147464736问: 明清科举制度分为几次考试?与现在的应试教育区别? -
剑阁县鱼金回答:[答案]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