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镐之乱

作者&投稿:居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郑桓公建立郑国,和周幽王的逃亡这件事之间有什么关联?
西周的镐京之乱,很早其实就为郑桓公所预料,其间郑桓公的封地其实并非在河南之地,而是在靠近镐京都城的关中地区,郑桓公意识到周天子的衰败,便将子民迁徙到河南之地,派了自己的儿子公子掘突去开发其地,这也就是保持了郑国子弟延续的有生力量,为郑国开疆拓土奠定基础。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河南之...

乘其不备,攻而取之,郑武公的野心到底有多么大?
郑武公与周平王母舅之国申国联姻,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娶申伯之女武姜为夫人。申国在这段时间里非常耀眼,从发动镐京之乱,拥立平王登基等看来,此间动乱,可说皆因申伯始。申国之人,亦因申伯而遭列国所忌,这就是当时为何有关申伯的记载在镐京之乱后就非常稀少的缘故。作为天子背后的母舅之国,...

郑桓公,那个拉开春秋大幕的男人
严格来讲,郑桓公并非春秋时代之人。因为春秋始于平王东迁,而郑桓公早在在镐京之乱中已经陪着幽王殉国了。不过我们谈论春秋的历史,则必须从郑桓公开始,因为他就是那个拉开春秋大幕之人。王子友早年的事迹,在史籍中不见记载,不过从他能够获封郑国这一事实来看,他跟父兄的关系应该不差,而且极有...

《春秋》里的那些事(20)– 东西交压,远交齐国
但由于镐京之乱,秦国借故抢占函谷,郑国从虢国手中接管制邑。这便让周王朝成了一只赤裸裸的肥羊,虽然土地肥沃却无法保住国中所产。这也是为什么郑国可以轻易割走王畿之地的麦子,周王朝却不能贸然出兵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郑庄公的敲打或动作如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对于刚刚登基的周恒王来说自然是一笔不小的...

历史上的周幽王是一个暴君吗 周幽王失信身亡
终于导致镐京之乱,在乱军中被杀。所谓的烽火戏诸侯完全是扯淡,烽火的大规模使用时西汉年间的事情,而且传递距离有限。按照当时的行军速度(西周的主力还是车战为主,骑兵是少数民族的战法)最近的诸侯和最远的诸侯到达首都的时间也不可能那么快(最早也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如果传说是真的周幽王点完烽火...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为什么会混战?
这里所讲的礼崩乐坏是指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最早最深刻的破坏者就是周王室自身,王室都违禁,各诸侯国自然也不会遵守,这便影响到后来的政局。镐京之乱平定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一方面,大力拥戴平王的申侯自然有引戎兵祸乱镐京的失德之处;另一方面,作为废...

生子当如姬掘突
郑武公,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744年。姬姓郑氏,名掘突,郑桓公姬友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44年在位,总计在位27年。1.不改父志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我们也可以套用一下,说一句“生子当如姬掘突”。郑桓公在镐京之乱中殉国之后,郑国就交到了世子掘突手...

武王克商
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东夷之乱,对商的全盘牵制,造成了王国在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所谓顾此而失彼,纣无奈智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在西部的征伐中不断壮大实力。商与周,一个在一天天烂下去,一个在一天天好起来。 武王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王纣的反应,他决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今天看见五大战争,突然想问下,中国古代有几大战争呢?
镐京之乱(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戎狄入侵,迁都东周)春秋战争就更多了(春秋五霸的崛起都是几场大战)战国七雄(打来打去,合纵连横,每场都是大战,最后秦国扫灭六国,大一统)秦灭六国,征南蛮百越,北击匈奴 楚汉时期(垓下之战等等)汉朝(刘邦打匈奴,白登之围)汉文景帝时期(七国之乱)汉武帝(打...

宋戴公为什么不去救驾周幽王,宋国人到底在想什么
王后申后因受冷落,后位为废,儿子姬宜臼储君之位亦为废,遂是鼓动姬宜臼带领部分国人逃离镐京,前往申国搬救兵。镐京之乱自此始,西周王朝的末日来临。而来到镐京城救驾的诸侯国中,那些传统的诸侯国纷纷来到,而宋国并未前来,宋戴公当时到底在想什么呢?史书中记载,宋戴公继任国君之时,即发动宋国变...

陀亮17526799159问: 什么时候有的长安城 -
大丰市杰列回答: “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建筑新城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陀亮17526799159问: 后周大将赵匡胤于何年发动兵变 -
大丰市杰列回答: 建隆元年(960 年)春天,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命出征,抵御契丹和北汉的侵犯,但是军到汴梁(开封)东北的陈桥驿,部众发动兵变,给他披上黄袍.第二天,赵匡胤回到汴梁,登上了皇帝宝座,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从此,结...

陀亮17526799159问: 历史上“开创不足,守成有余”的君王有哪些啊? -
大丰市杰列回答: 唐中宗,性懦弱,但是行仁政,没有作为也算是守成之君王.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后,欲平定节度使割据,但是无能为力,只能是守成.

陀亮17526799159问: 不知错就改,不善于听取建议的君主事例(三个) -
大丰市杰列回答: 袁绍---不听许攸的建议打持久战,导致被曹操打败 项羽---不听范增的意见除掉刘邦,结果兵败乌江 李隆基---不接纳打压安绿山的计划,最后出现安史之乱.望采纳

陀亮17526799159问: 李白和杜甫谁先出世 -
大丰市杰列回答: 李白先出世,李白是盛唐诗人,曾应唐玄宗召入京,著名的《清平乐》就是在那时写下的. 杜甫是安史之乱之际在京城做官,曾被叛军扣押在长安,他比李白小,也比他倒霉.不过两人认识,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有一句写李白醉酒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陀亮17526799159问: 西周的国都在今天的
大丰市杰列回答: 在今天的西安 “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建筑新城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陀亮17526799159问: 五胡乱华对汉族姓氏的改变 -
大丰市杰列回答: 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永嘉之乱的南渡衣冠,所以是“侨姓” 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东南本土士族 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也就是五姓七望 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关中本土贵族 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魏晋胡人贵族

陀亮17526799159问: 李白写《蜀道难》时的历史背景 -
大丰市杰列回答: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王官)、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

陀亮17526799159问: “沣镐”这两个字怎么念 -
大丰市杰列回答: “沣镐”这两个字怎么念 “沣镐”这两个字拼音如下: 沣镐 fēng gǎo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