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桓公,那个拉开春秋大幕的男人

作者&投稿:蒲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严格来讲,郑桓公并非春秋时代之人。因为春秋始于平王东迁,而郑桓公早在在镐京之乱中已经陪着幽王殉国了。不过我们谈论春秋的历史,则必须从郑桓公开始,因为他就是那个拉开春秋大幕之人。

王子友早年的事迹,在史籍中不见记载,不过从他能够获封郑国这一事实来看,他跟父兄的关系应该不差,而且极有可能为周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因为到了西周末年,可供分封的土地已经极少,类似分封并不多见,且后无来者。
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长安县出土了一件铜鼎,上有二百七十九字铭文,铭文中多次出现“多友”两个字,所以被称为“多友鼎”。经专家考证,该鼎铭文记载了郑桓公早年率兵迎击进犯周境的北方部族猃狁,并取得重大胜利。具体时间约为周宣王十六年(前812)至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之间,此时郑桓公年纪在二十七岁左右。

因为战功,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王子友被分封于郑,建立了郑国,此后被称为郑伯友。郑国最初的封地是镐京附近的郑地,也就是今天陕西华县境内。华县位于西安以东90公里处,此地远在商朝时就被称“郑”,而“郑”的本意,据东汉时《释名》解释为“郑,町也,其地多平,町町然也”,《辞海》释“町町”为“平坦貌”。今华县一带正位于渭河之南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坦荡无垠,这可能是它被称为“郑”的原因。西周王朝建立后,因为这一带因距都城丰镐不远,属畿内之邑,古书《竹书纪年》记载郑地于周穆王时曾一度为都。
另外,从“郑”这个字的字形上看,是祭祀附近的一个邑,而且“郑”在卜辞中写作“奠”,“邑”旁是成为地名后加上的。“奠”在卜辞中是祭祀的酒器,后来又表示祭祀的行为,所以这个郑地好像和祭祀有很大关系,很可能是商周王朝举行祭祀活动的一个地方。

郑桓公受封建郑国后,居棫林,棫林后又改称咸林,位置在今华县境东北,大体方位约在今毕家乡与下庙镇相交毗邻之处,后又将都城迁至“拾”地,今毕家乡仍有拾村,很可能即为此地。作为郑国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励精图治三十多年,深受人们爱戴。《史记》记载:

公元前774年,在西周帝国灭亡的前夕,因为其治理郑国之功,郑伯友又担任了周王室的司徒,成为六卿之一,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工作。考虑到此时周王朝正处于大厦将倾之时,郑伯友此时“蕃为司徒”,这份工作应该有相当的挑战性,不过他还是干出了很好的业绩,《史记》有载:

虽然郑伯友很能干,但有句话叫独木难支,看着内忧外患的王朝即将,他的内心一定是苦闷甚至是绝望的。《诗经》中有一篇叫《小明》诗,其第三节内容如下:

可以看到,此诗是一位长期奔波在外的官员自诉情怀之作,诉说他长年行役久不得归,事务缠身忧心忡忡一种状态。有人附会此诗郑桓公写给夫人的信,虽然这个观点很牵强,没有明确证据,但是此诗用来描写郑伯友这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常言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周幽王时代的西周王朝就是那堵危墙。如前所述,郑伯友对此应该是深有感触,既然他不能力挽狂澜,便只好为自己和郑国考虑出路了。《史记》有一段经典对话,如下:

对话内容大致是郑桓公向太史伯请教“逃死”之策,太史伯给出了东迁的策略和逻辑,虽然郑桓公自己也有各种考虑,但他最后还是听从了太史伯的建议。公元前772年,郑桓公奏请周幽王获准东迁后,向虢、郐两国贿赂金银财宝,携其家属及臣民,仆役、商人告别经营了三十五年的棫林,东徙其民至洛东。

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71年,申侯因周幽王废黜自己的女儿王后、外孙太子姬宜臼,而改立褒姒母子为王后和太子之事,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犬戎攻陷镐京,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郑伯友也一同被杀。在刀光剑影中,西周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

因为镐京之乱,郑桓公的东迁大计只完成前期的搬迁工作,但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初期的战略转移,这已经证明他的超前眼光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更体现了他非同寻常的政治手段。

对于郑伯友是否在镐京之乱中殉国,史学界有不同意见,有人考证他在平王东迁后还率军攻打过一些小国。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一个重要的证据是他死后葬于郑国故地,而不是东迁后的郑国,历史上很多典籍对其墓葬都有记载。

上个世纪初,《重修华县县志稿》记郑桓公墓在今西关一天门西旁,仅余土冢,旁有大树一。新中国成立后,郑桓公墓得到妥善保护,2008年9月郑桓公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郑桓公姓姬不姓郑,而且其后四百多年的郑国国君也都姓姬,但现在郑桓公还是成了天下郑氏子孙公认的太始祖,而华州也成为天下郑姓发源地,每年都会组织祭祀大典。

郑伯友死后谥号为“桓”,后世称其为郑桓公,谥法中“桓”的标准如下:

可以看到,谥号“桓”大多跟武功有关,得封的君主多是开疆拓土者。从这个角度考虑,郑桓公得封“桓”公是对其早年抵御外辱以及建立郑国功绩的认可。郑桓公早年有战功,治理郑国有方,在周为司徒干的也很好,最后最后还陪周幽王殉国,杀身成仁,可以算得上“周宗忠贤”了。

不过,如果我们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在西周王朝危亡之际,他为求自保谋划“逃死”之策,并且利用职权完成了东迁,对西周王朝而言,算是逃跑主义,是实打实的卖国之举,可为什么后世对郑桓公褒多贬少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周幽王实在太过昏庸,郑桓公的“逃死”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他最后又陪着幽王殉国,算得上死得其所,所以后人谅解了他的逃避主义;第二是因为郑国东迁计划得到成功执行,进而使得郑国迅速崛起,并且成为东周王朝的支柱,而历史是由胜利者写就的,所以就算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也都淹没在他后世子孙的歌功颂德声中了。

如果郑桓公不仅仅是郑国国君,不仅仅是司徒,而是周王朝的王,西周王朝的命运会怎么样?当然,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因为郑桓公是周王少子,在严格的周礼制度下,是不可能成为周王的。不过,假设郑桓公和周幽王换一下身份,他可以力挽狂澜吗?

我个人认为是有这种可能的。毕竟,作为王子他可以率军御敌,作为一国之君和王朝重臣可以得到人民的爱戴,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超一流的眼光对天下大势进行预判,虚心采纳合理的战略,并且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将战略进行执行。他能文能武,有眼光有决断,也有足够的手段,如果他的身份是周王,而不仅仅是一个小国封君,他的舞台和空间会更大,也理应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过历史不容假设,只能让人扼腕叹息!

多友鼎
铭文释读
在十月,因猃狁炽盛,深入京师寇掠,告于王追捕,命武公,派出智勇义士,在京师进行追击,武公命众友士,率公戎车在京师进行追击。癸未日,敌攻入笋区,囚俘被换衣,众友西追,甲申日早上,搏击于邾地,众友大有斩获,以公戎车杀敌二百几十五人,抓敌二十三人,缴获兵车一百十七辆,换回笋人俘囚衣。又搏击于龚地,杀敌三十六人,活捉三人,俘车十辆跟随到来,追击于枼地,众友又大有斩获,乃紧追至杨冢,公戎车杀敌一百十五人,抓三人,唯俘车不能攻下,遂用衣焚火,对马驱赶,使伤痛不堪,夺回京师俘虏。众友乃把囚俘、敌断耳、战俘呈交给武公,武公呈献给王,对武公说,你已安定了京师,赏赐你,赐你田地。丁酉日,武公在献宫,于是令向甫招请,众友来到献宫,武公面对众友说,我派遣尔等,无不当仁不让,克敌制胜且大有擒获,尔等安定了京师,赐尔等圭瓒一把、精美䥬钟一套、青色铁色吉铜一千二百斤,众友齐声欢呼,颂扬铭记武公大义,用吉铜冶作宝鼎,于朋于友共用,并望子子孙孙永宝用。


奸夫齐桓公何德如何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一个姓蒋,一个姓陆,名叫。春秋时期,他是齐国第十五任君主,春秋五霸之首。那么,齐桓公何德如何才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贪婪好色的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孙,齐桓公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的母亲是魏人。齐桓公西的长子齐襄公和齐桓公西的侄子...

历史上的齐桓公是怎样一路披荆斩棘成为春秋霸业?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了不起的君主。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事业,不是他个人能耐有多大,关键是他胸怀宽广,不计前嫌,思贤若渴,任贤使能,任用了管仲等一班贤人,自己则做起了甩手掌柜,但他明辨是非,从善如流,所以才成就了了不起的霸业。俗不云乎,得贤者昌,失贤者亡。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是春秋五霸的代表人物请说出他们称霸的重要事例...
之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齐桓公号召“尊王攘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受到周天子赏赐。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最先成为春秋时期...

春秋五霸是哪几霸,哪个最霸道?
春秋五霸的提法并不固定,有很多版本,在已知的七个版本中,我统计了一下,结果如下:齐桓公7票,晋文公7票,秦穆公5票,楚庄王5票,宋襄公2票,吴王阖闾2票,越王勾践2票,还有五个人各一票。而太史公心中的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公认的春秋...

春秋五霸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版本,有谁是毫无争议的?
不仅如此,他还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夷狄,南御楚国,不仅扩展了齐国的国土,还博得了大义名分。之后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尊他为盟主,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史记》评价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以说齐桓公不仅功绩过硬,而且拉开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序幕,...

尊王攘夷什么意思?齐桓公尊王攘夷是为什么?
小弟造反不能惩治,反而被修理了一顿,老大的威信自然一落千丈。从此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诸侯不再把他当回事了。稍后,各路诸侯纷纷崛起,为了夺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第一个起来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七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又名夷吾,这个家伙...

春秋五霸是谁
而出现春秋五霸,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条件,就是春秋时间,周王朝的实力衰弱,不再拥有号令各方诸侯的能力,因此诸侯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并为此展开激烈的斗争,而其中最大的五个势力,就被称为“春秋五霸”。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姓姜,名小白,因任用管仲改革,从而使国力强盛,宋襄公是...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都指的是谁?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启了争霸战争以夺天下,春秋五霸便是该时期的历史产物。该战争,为之后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齐桓公,姜子牙的后代,故而姓姜,氏吕,名小白。单听名字,他似乎很是文弱,然而他却是第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称霸的人。齐桓公的为君之路辉煌而又...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暑期的第一霸主的人是谁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的人是管仲。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是法家代表人物。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管仲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的介绍 管仲的主要成就包括强齐图霸,辅佐桓公九合诸侯,礼让天下开法家先驱。后人...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结局 相关参考文献资料
导读:本文是一篇关于 齐桓公简介 _齐桓公的儿子_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结局 的文章包含大量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对齐恒公姜小白?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通过齐桓公小白相关资料揭开相关之谜!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是...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借刀杀人主要内容怎样 -
郅顺巴阳: 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汉族,郑桓公的后代 -
郅顺巴阳: 郑武公(?―公元前744年),姬姓,郑氏,名掘突,周厉王姬胡之孙,郑桓公姬友之子,周宣王姬静之侄.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44年在位.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第二计借刀杀人讲解 -
郅顺巴阳: 我先简单说说.从字面上理解,借刀杀人顾名思义是借别人的力量去消除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人或者势力. 古按语举了几则战例: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郑国和滑国是现代的什么地方?
郅顺巴阳: 郑国,别名奠国,国君为姬姓,伯爵.春秋战国时期重要诸侯国.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于桓公三十三年(前774年)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号称新郑(今河南省新郑一带),这是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 滑国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国, 国都故址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后来迁到费(在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故又称为费滑. 与郑国相邻.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借刀杀人”有什么典故?
郅顺巴阳: 春秋时期,郑国与郐国相邻.郐国国君昏庸 无能,贪财好利,常横征暴敛百姓财物,老百姓恨 透了他,都不愿做他的臣民.邻国的郑桓公仁厚 正直,很受百姓喜欢,郐国...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36计借刀杀人400字 -
郅顺巴阳: 【故事】郑桓公借刀杀人.春秋时期,郑桓公精心治国,郑国日益强盛.但郑桓公并不满足.郑桓公想要扩张领土,于是他决定侵占邹国.郑桓公决定采用谋士计策,他列出邹国忠臣良将的名单,还在竹简上刻上诺言:一旦占领了郐国,便给这些人升官、分封土地.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借刀杀人这个典故从何而来?
郅顺巴阳: 借刀杀人这个典故的 溯源:《韩非子·内储说下》中记载,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邻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外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不分青红皂白便责怪众臣叛变,将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掉,结果郑桓公轻而易举就灭了郐国.“借刀杀人”一词始出于此.《三十六计》中亦有“借刀杀人”之计.该东方典故的意思:现指假借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目的一种策略.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百步穿杨的简短小故事 -
郅顺巴阳: 春秋战国,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4712939587: 三十六计中借刀杀人的典故是什么 -
郅顺巴阳: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怪臣于叛变,把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结果当然是郑国轻而易举灭了郐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