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者不可致诘怎么读

作者&投稿:胡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精讲第十四章
章旨 本章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命名本章为“赞玄”,熊春锦《<老子德道经>校注》命名本章为“道纪”。本章主旨通过对道基本特征的描述,来如何知晓运用“道”的纲纪。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

【转】《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此言大道体虚,超乎声色、...

读透《道德经》第14章,道无形,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看它看不见,就把它叫做“夷”,听它...

《道德经》第十四章赏析
《道德经》的第十四章太奇妙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都是非常的深奥、神奇。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老子当时是怎么写出来这么博大精深的这一章文字。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本章原文。[原文]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

《道德经》14.1视之不见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释义:看它不见称其为夷(至平无物不可见),听它不着称其为希(至希无声不可听),索持不可得称其为微(至微无形不可搏)。这三者(无物无声无形)无从深究,原本就浑然为一(道无形无相)。探究:本章洋洋洒洒近百字,老子意图尽力为我们描述“道”的特点,先从感官入手,以“夷、希、...

道德经注解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注解:看不见的称作夷,听不见的称作希,触摸不到的称作微。道是看不见、听不到、触摸不到的,在上面没有光亮,...

...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取自老子《道德经》。译文: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不可说清楚,所以就混而为一。解释:老子所说之道是一种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有点象空气。不过在太空中看地球的空气还有颜色呢,还有什么比空气更无形无状无光无声...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

愚溪诗序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的文言文
而适遭鸿蒙。”混希夷:指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希夷: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寂寥而莫我知也:谓连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寂寥,寂静空阔。

《老子·上篇》的内容是什么?还有下篇的内容.
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漻,其下不忽(曶),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芴芒(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川;犹...

鬱宇15113816701问: 语文功底厚的进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皦),字怎么... -
文水县延华回答:[答案] 皦jiǎo〈形〉光亮洁白 [bright and white]皦,玉石之白也.——《说文》皦,明也.——《方言十二》有如皦日.——《诗·王风·大车》譬如玉石,皦然可知.——《汉书·高闾传》又如:皦日(明亮的太阳);皦心(光明磊落的心胸...

鬱宇15113816701问: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什么意思? -
文水县延华回答: 这句话其实是老子说的! 老子曰: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

鬱宇15113816701问: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解译 -
文水县延华回答:[答案] 1、解译: 看它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听不到,称它为“希”.摸它摸不着,称它为“微”.这三者形象难以区分开来,所以是浑然一体的. 2、原文: 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

鬱宇15113816701问: 务必假装看不见是什么意思 -
文水县延华回答: 一定要当作看不见.即视而不见. 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就是说,看它看不到,名称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名称叫做“希”;捉它捉不到,名称叫做“微”.这三种情况不能够推究,所以它们混合而为一体.近义词:置若罔闻 [ zhì ruò wǎng wén ] 释义: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加理睬.若:像.罔:没有.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翻译:只因为心中怨恨他,(所以)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加理睬.

鬱宇15113816701问: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
文水县延华回答: 视之不见名曰夷 看不出什麽东西 就叫做无相 听之不闻曰希 听不出什麽声音 就叫做无声 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另本作抟) 摸不著的东西 就叫做无形 此三者不可致诘 以上三样 无相无声无形 就是道体的微妙 所以世人是看不见 听不到又摸不...

鬱宇15113816701问: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 -
文水县延华回答:[答案] 视之不见名曰夷看不出什麽东西 就叫做无相听之不闻曰希听不出什麽声音 就叫做无声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另本作抟)摸不著的东西 就叫做无形此三者不可致诘以上三样 无相无声无形 就是道...

鬱宇15113816701问: 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谁能帮忙解释一下视而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搏而不得,名曰微.此三子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口,其下不昧,绳绳... -
文水县延华回答:[答案] 老子曰: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

鬱宇15113816701问: 道德经中的,欺下不口欺上不昧是什么意思 -
文水县延华回答: 老子曰: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

鬱宇15113816701问: 六字真言的标准发音 -
文水县延华回答: 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藏传佛教的手印及咒语等,常令人感到十分神秘而深不可测.我们常常听到观音的咒「唵玛呢啤咩吽」,但各人有各人的读音,令人混淆.大明六字的梵文读音为Om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