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致诘

作者&投稿:藏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致诘什么意思
致诘的解释究问;推究。 《老子》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后汉书·袁安传论》 :“虽有不类,未可致诘。” 宋 沈括 《 梦溪 笔谈·辩证一》 :“或有此理,未可致诘。” 词语分解 致的解释 致 ì 送给, 给予 : 致仕 (退休)。致辞。致电。致力。 致哀 。致命。 ...

《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不可...

《老子》第十四篇 “此三者不可致诘”中的“诘”怎么读?
jie第二声

《道德经》第30章|凡事抓住问题的本质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ao),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翻译】看见而不...

老子道德经导读:赞玄
致,得。「不可致诘」,无法得问,无法探索而得知,王弼注「不得而知」,意谓道是没有颜色、声音、形迹,因此无法探索而得知。 河上公注: ◎三者谓夷希微也,不可致诘者,谓无色无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当受之以静,求之以神,不可诘问而得之也。◎混,合也。故合于三,名之而为一。 王弼注: 无状无...

"听之不闻名曰希,视之不见名曰夷"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子曰: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说:有道之人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普通人可做不到。一般人要做到视而不见有可能,这个不难,一般人都能做到。在这里名曰夷,表示为平常。一般人要做到听之不闻可能性很小...

愚溪诗序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的文言文
而适遭鸿蒙。”混希夷:指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希夷: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寂寥而莫我知也:谓连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寂寥,寂静空阔。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此三者不可致诘(此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无法用语言描述), 故混而为一(只能称它为阴阳未判之混元一气)。 其上不谬(它的上面不见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见黑暗), 绳绳不可名(实在是无法给它下定义), 复归于无物(还是把它复归于无物吧)。 是谓无状之状(这应该是无状态之状态), 无物之象(无...

《十五从军征》改写 有题记,有题目,数目不超过600字,不少于500字_百度...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

豫芝18994675213问: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解译 -
海港区复方回答:[答案] 1、解译: 看它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听不到,称它为“希”.摸它摸不着,称它为“微”.这三者形象难以区分开...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

豫芝18994675213问: 不可致诘 - 搜狗百科
海港区复方回答:[答案] 老子曰: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

豫芝18994675213问: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
海港区复方回答: 视之不见名曰夷 看不出什麽东西 就叫做无相 听之不闻曰希 听不出什麽声音 就叫做无声 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另本作抟) 摸不著的东西 就叫做无形 此三者不可致诘 以上三样 无相无声无形 就是道体的微妙 所以世人是看不见 听不到又摸不...

豫芝18994675213问: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 -
海港区复方回答:[答案] 视之不见名曰夷看不出什麽东西 就叫做无相听之不闻曰希听不出什麽声音 就叫做无声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另本作抟)摸不著的东西 就叫做无形此三者不可致诘以上三样 无相无声无形 就是道...

豫芝18994675213问: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什么意思? -
海港区复方回答: 这句话其实是老子说的! 老子曰: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

豫芝18994675213问: 务必假装看不见是什么意思 -
海港区复方回答: 一定要当作看不见.即视而不见. 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就是说,看它看不到,名称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名称叫做“希”;捉它捉不到,名称叫做“微”.这三种情况不能够推究,所以它们混合而为一体.近义词:置若罔闻 [ zhì ruò wǎng wén ] 释义: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加理睬.若:像.罔:没有.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翻译:只因为心中怨恨他,(所以)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加理睬.

豫芝18994675213问: 不可究诘 的 拼音 是 -
海港区复方回答: 【成语】 不可究诘 【全拼】: bù kě jiū jié 【释义】: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例子】: 好好一座中国江山,被这班强有力的大人先生,闹的四分五裂,~,共和在那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

豫芝18994675213问: 解“视之不见....”?
海港区复方回答: 看它却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却听不到,称它为“希”;摸它却摸不着,,称它为“微”. 这三方面都不能够穷究底细,所以它是浑然一体的. 它外显的部分不明亮,隐含的部分也不晦暗. 绵绵不绝的样子无法为它定名,然后又回归于空无一物. 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叫做若有若无的惚恍. 迎向它,看不见它的源头;跟随它看水见它的后续. 把握早已存在的“道”,可以用来驾驭当前的一切.能够了解最早的开始,这叫做“道”的规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