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

作者&投稿:巢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书札记:柏拉图,水建馥(译)《克里同篇》
』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

人生三不孝是什么?
1、若不懂得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于不义,是为一不孝。2、当父母亲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亲,使其三餐无法温饱、生病无钱看医,或者无功名,不能考秀才进士求得一官半职,为家扬名吐气,是为二不孝。3、孟子以为,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传宗接代,沿袭家...

古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例子
曾子苏醒后向父亲赔罪:“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孔子教育曾子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谁说的?
作者为汉朝董仲舒。完整句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早记载(出处)这句话...

左传的刊刻情况
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孔子甚至批评曾参过于顺从其父,乃至听任其父亲施暴、一味委曲求全的态度: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韩诗外传》卷八)在孔子看来,使父亲身陷不义之地,就是最大的不孝。《谏争章》“故当不义,...

谁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曾子苏醒后向父亲赔罪:“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孔子教育曾子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

子夏问孔子,求这篇古文
全文如下:《孔子家语第四卷六本第十五》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

根的文言文
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译文: 曾子修整瓜地,不小心锄断了瓜苗,曾皙大怒,举起大木棍来击打他的背,曾子倒地不醒人事许久。

小时候没少被父母揍吧,古人怎么体罚?
”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

为政第二(6)
朱子又提到另一种说法,“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前一种说法,是儿女为了不使父母担心,所以守身谨慎,不让身体有疾病,也不让德行有亏缺,这种谨慎的心,叫孝。第二种说法,也说得很好,说为人子,不可以使父母忧虑我们德行有亏欠,自己不能陷于不义,陷于不义...

之泡13999988776问: ...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 ④ 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 -
宕昌县金喹回答:[答案]小题1:A 小题1:CF 小题1:F 小题1:A 小题1:向:一向,素来. 小题1:例句为修饰,CF为承接. 小题1:都指自己. 小题1:其他三项曲解短文的主旨.

之泡13999988776问: 那本书记载曾子挨父亲的打以后孔子还批评他 -
宕昌县金喹回答: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之泡13999988776问: 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翻译 -
宕昌县金喹回答: 曾子受杖 【原文】: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

之泡13999988776问: 古代中的“殪而不避”什么意思 -
宕昌县金喹回答: 被父亲打了也不躲避,典故出自曾子.《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这样一件事情,曾子犯了小过,曾子的父亲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曾子苏醒后向父亲赔罪:“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孔子教育曾子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可见孔子最反对这种无条件的愚忠愚孝.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之泡13999988776问: 将下列语段翻译为白话文 -
宕昌县金喹回答: 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 曾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弟子.曾子(在地里)耘瓜,不小心之下,错误地斩断了瓜苗.曾晳非常生气,拿起粗大的(木)杖敲打他(指曾子)的背部.曾子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很长时间.过了一阵子,他就醒了,...

之泡13999988776问: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这里面,曾子“避席”的动作是因为他很...
宕昌县金喹回答: 《家语》云:曾皙使曾参锄瓜,而误断其本,皙怒,援大杖以击其背,手仆地,绝而复苏.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既而曾子请焉,孔子曰:'舜之事父母也,使之常在侧;欲杀之,乃不得.小箠则受,大杖则走.今参于父,委身以待暴怒,陷父于不义,不孝莫大焉.”

之泡13999988776问: 解释论语 小棒则受,大棒则走,不陷父与不义 -
宕昌县金喹回答: 学———温故而知新.人之所以活着美好,是因为有了学习,学习能使人进步,使生活充满优雅与情趣.孔子一生积极向学,他开科授徒,把毕生的精力全都倾注于教育之中.他告诫弟子要多学、善学,也因为留下了不少劝学的千古名句,更令...

之泡13999988776问: 孔子72贤士都有谁 -
宕昌县金喹回答: 名单如下: 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因为穷而...

之泡13999988776问: 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都有哪些呢? -
宕昌县金喹回答: 《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