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述记讲义

作者&投稿:侯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唯识要义解说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此指外境非实有,内识非虚无,非有非无,名曰中道。外实为增益执,内无为损减执,双遣二执故,方是唯识中道之义。识有本识和转识,本识即阿赖耶,为众生生命的本体,前后相续不断,能持诸种子,变现有情世间和...

唯识二十论述记简注(四)
唯识二十论述记中,探讨的核心是无境理论,即识如何在无实境的情况下决定和作用。首先,大乘哲学强调识的独立性,不依赖于外在实境的设定。小乘与外道观点的分歧在于,识的生起并非必须附着于心外的色等实体。在对这一理论的深入解析中,我们遇到一个关键点:识的相续性并非处处、时时固定。比喻眩翳人...

唯识二十论述记简注(三)
唯识二十论,由基撰述,以契经之说为依据,探讨三界唯心之理论,强调心与意识的差别与作用。原文指出,心意识了之名不同,其中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同有眩翳者所见之发蝇等。此中皆无实义。述记原文开始,明确指出此为第二显由经说,旨在引导信徒通过经典认识到唯...

成唯识论注疏
中国古代佛学经典《成唯识论》的研究注疏著作丰富多样,其中唐窥基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撰有《成唯识论述记》20卷(或10卷、60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4卷、《唯识别钞》10卷(仅存4卷)、《唯识科简》2卷。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有13卷(或14卷、7卷),智周的《成唯识论演秘》则为14...

唯识是什么意思
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据窥基大师的《唯识二十论述记》载,世亲造论的缘由有三:1、令法久...

十大论师【十大论师】简介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详细记载了这十大论师的故事。亲胜、火辨与世亲生活在同一时期,他们在《唯识三十颂》初发表时,率先给出了初步的解释。德慧与陈那同时代,是安慧的授业恩师。净月、难陀、安慧等人也属于同一时代的学者。护法是陈那的弟子,而胜友、最胜子、智月又都是护法的门徒。在理论观点...

唯识三十颂的成唯识论
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为唯识三十论颂之注释书,乃唯识宗所依据之重要论书之一。西元四五0年顷,世亲作唯识三十论颂。至五五七年顷,以护法(梵Dharmapa^la )为主之唯识十大论师,对唯识三十论颂各作注释十卷,共计百卷。及至高宗显庆四年(659),玄奘翻译该论时,采...

唯识怎么造句
8、唯识学以妙观察智明差别相,平等性智明无我,大圆镜智明中道实相,与二谛的意义接近。9、注释有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慈恩作,以玄奘译书的旨趣,解释唯识二十论。10、显宗说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四宗中以中观为最发达。11、性空教摄一切小乘,相空教摄一切大乘般若,唯识圆教摄大乘《华严经...

请问,哪位高僧大德对玄奘法师的《成唯实论》解释得最为精妙贴切,并且留...
1. 玄奘法师所揉和的《成唯识论》是基于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并由印度十师进行了解释。2. 唐代的窥基为《成唯识论》撰写了一部名为《成唯识论述记》的注释作品,该书共有20卷(或作10卷、60卷)。3. 窥基还创作了《成唯识论掌中枢要》4卷以及《唯识别钞》10卷(现残存4卷),这些作品对《...

怎么样系统学习唯识学
1、先学《百法明门论》。这是基础的基础。辅助资料是窥基大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本地分中略录名数解》。2、再学《唯识二十颂》。这是破外道及小乘的。辅助资料是窥基大师的《唯识二十论述记》。3、再学《八识规矩颂》。具有概括性。开始深入八识。4、再学《唯识三十颂》。材料有井上玄真的《...

舌傅13526808779问: *唯识“四分”的构成及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
荔城区斯诺回答:[答案] 四分是唯识关于认识结构的划分,详细内容需要看看成唯识论述记的内容,具体在哪儿想不起来,懒得翻书了.反正述记卷一是有的,对应成唯识论卷二的相应也有.大致地说,对于认识结构,唯识家有几种说法,较早的是难陀的二分说,...

舌傅13526808779问: 唯识论的成论 -
荔城区斯诺回答: 成唯识论 根据窥基建议,玄奘大师揉译印度十大论师对世亲《唯识三十颂》之解释.本书的注释书很多,著名的有:《成唯识论料简》二卷,唐窥基撰.又称《唯识开发》.《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唐窥基撰.《成唯识论别钞》十卷,存卷一...

舌傅13526808779问: 解脱是身解脱还是心解脱?
荔城区斯诺回答: 【解脱】系梵语Mukti或Moksa的意译.《维摩诘经·佛国品》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脱.”从佛教的意义上说,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谓之“解脱”.唐代窥基大师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舌傅13526808779问: 求五百罗汉之第498罗汉思萨锤尊者解说 -
荔城区斯诺回答: 497才是思萨埵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萨埵,王子名,为佛祖前世身.《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萨埵为有情,即为情意之义;《佛地经论》卷二则作勇猛之义.另有心力、有、有相、含识、众生等诸义.萨埵亦指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略称...

舌傅13526808779问: 佛教八识都是什么 -
荔城区斯诺回答: 阿赖耶识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

舌傅13526808779问: 窥基的著述作品 -
荔城区斯诺回答: 在玄奘门下,窥基勤于记述,长于疏释.参译之际,凡玄奘有所宣讲,均详作记录,并加疏释,撰为述记.史载玄奘每于黄昏二时讲新译经论,译寮僧伍竟造文疏、笔记、玄章并行于世.而窥基记述释文最勤,功亦最著.窥基《唯识二十论述记...

舌傅13526808779问: 懈怠的意思 -
荔城区斯诺回答: 1、梵语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

舌傅13526808779问: 佛教名词阐述:什么是“有分识” -
荔城区斯诺回答: 佛学大词典 对“有分识”解释如下: 【有分识】 为上座部所立九心轮之一.有,意即有情众生之迷妄生存,即指涵盖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众生之所有迷妄生存,或转而直接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分,为因之义.有分识,即指成为...

舌傅13526808779问: 建立慈氏学的人:访韩镜清教授 -
荔城区斯诺回答: 黄夏年当前,我国的佛学研究十分繁荣,专着和论文不断出版.但在众多的学者中,有一位老专家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已经是87岁的高龄,并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口述着作不缀,有许多年青人至今仍然跟随他学习佛教,这位老人就是韩...

舌傅13526808779问: 佛教早期只有六识,八识之说源于何时何人? -
荔城区斯诺回答: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