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木立信原文

作者&投稿:屈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徙木立信文言文和译文
徙木立信 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

商鞅徙木立信的主旨是什么?
原文: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②。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过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数千。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皇嗣...

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原文
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原文为:“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在秦国首...

商鞅之木原文翻译
1、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2、翻译:商鞅变法的法令已准备就绪,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国都市场南门...

商鞅变法中的徙木立信的历史剧本,
徙木立信: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原文是: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商鞅变法怎么用
原文: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译文: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

徒木立信是什么意思
《史记》中记载的“徙木立信”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译文:新的法令已制定完备,还未公布,商鞅恐怕民众不信任新法之效力,便派人把三...

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原文
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乌乎...

徙木立信的用法?
“徙木立信”出自《 史记·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孝公既用 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徙木立信说明什么道理
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呜乎!吾欲...

盖菡18653008791问: 徒木立信古文翻译 -
新和县荷洛回答:[答案] 徒木立信: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 当年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

盖菡18653008791问: 徙木立信 全文翻译 -
新和县荷洛回答: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徒木立信: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 [编辑本段]原文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

盖菡18653008791问: 徒木立信 古文翻译 -
新和县荷洛回答: 徒木立信: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 当年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 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

盖菡18653008791问: 徙木立信 题 令既具未布,(商鞅)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 -
新和县荷洛回答:[答案] 马上 担心 于是 愚民思想 无为而治者无不治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盖菡18653008791问: 【甲】徙木立信 《史记》 令既具①,未布,(商鞅)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②,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 -
新和县荷洛回答:[答案]1.(1)①已经 ②答应③被2.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3.(1)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2)唉,不守信用的弊端到了此种地步,难道不重要吗?4.甲文中的商鞅采用立木的方法来取信于民,乙文中的商鞅言而不信,用设宴的方法俘虏对手公子昂...

盖菡18653008791问: 徙木立信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新和县荷洛回答: 作用:表明政府改革的决心,树立政府有信用的形象.从而减轻变法阻力. 这个典故又称作“徙木立信”,讲的是商鞅为了推行新的法令而设法取信于民的一则事例.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

盖菡18653008791问: 徒木立诚信出何典故? -
新和县荷洛回答: 徒木立信:讲的是商鞅为了推行新的法令而设法取信于民的一则事例.请注意:原词应为"徙木立信",后来人们将错就错,从而产生了同义词"徒木立信".在写文章时,最好使用前者. 当年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盖菡18653008791问: 商鞅徒木立信发生在那年 -
新和县荷洛回答: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前.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徙木立信 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