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

作者&投稿:村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斯沃斯研究婴儿的依恋类型,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
在这种测验中,她先让妈妈抱着孩子进入一间实验室,玩几分钟玩具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先沉默,再和孩子妈妈交谈,之后让妈妈离开房间,看孩子的表现。过一会儿,妈妈回来,再看孩子的表现。安斯沃斯发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大致可分为三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两难故事法和对偶...

请运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小贝告状行为分析?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6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3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

提倡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培养学生道德思维,促进道德水平向高一阶段发展...
【答案】:B 皮亚杰用对偶故事研究道德,科尔伯格用汉斯偷药的两难故事研究道德。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有何异同?
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主要运用道德两难法,这也是论证他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发展模式的主要依据。三、阶段不同 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2、科尔...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自编的( )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
【答案】:A 皮亚杰采用自编的对偶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问题。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的 基础上继续研究儿童道德发展,他使用的是两难故事法。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BC 1使人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心理活动个性化 2道德两难故事 对偶故事法 1答案解析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第一,他...

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文
BC1使人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心理活动个性化2道德两难故事 对偶故事法1答案解析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第一,他创立了如前所说的“ 文...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时,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D 科尔伯格吸取了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说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思想,在明确区分道德和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道德教育模式。他的学说属于认知结构主义学派。

柯尔伯格采用()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
【答案】:B 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答案】:C C[解析]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提出了他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他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

邬妹19447344981问: 请运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小贝告状行为分析? -
陆川县紫金回答: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6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3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