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第十四原文和翻译

作者&投稿:赞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宪问第十四原文和翻译
宪问第十四原文和翻译如下: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

宪问第十四原文和翻译
宪问第十四原文和翻译如下:【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译文】原宪向老师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拿俸禄;国家政治腐败,还当官拿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

宪问篇第十四(一二)翻译
译文(14.1):原宪向老师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拿俸禄;国家政治腐败,还当官拿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抱怨、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的人,可以说是仁者吧?"孔子说:"这种人可以说难能可贵了,但是否算做仁,我就不知道了。"原文(14.1):宪问耻。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句翻译成现代文
“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未知生,焉知死?”原话见于《论语 先进第十一》: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对话体现...

问说原文加翻译
第二段先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三种问的人(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都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到第六段论述怎样才算好问和问应持什么态...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如何翻译?
翻译: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该句出自刘开的《问说》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

聊斋辛十四娘翻译
翻译:广平府的冯生,是明代正德年间的人。他年轻时轻佻放荡,酗酒无度。一天早晨,他偶然外出,遇到个少女,披着红斗篷,容貌秀丽。身后跟着个小仆人,正踏着早晨的露水赶路,鞋袜都沾湿了。冯生心里暗喑喜爱她。傍晚,冯生喝得醉醺醺地回来,走到路边一座荒废很久的寺庙前时,见一个女子从里面走出来;...

曹刿论战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他的同乡说:“有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4.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5.乃入见。问:“何以战?”于是他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和齐国作战?”6.公曰...

曹刿论战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曹刿论战》【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孟子·告子》的翻译
原文: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澄茅17095578578问: 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怎么翻译? -
汉阳区羟喜回答:[答案] 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 【原文】 论语宪问第十四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1)尤:责怪、怨恨. (2)下学上达...

澄茅17095578578问: 赏析 论语中《宪问第十四》第一则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200字左右,很少的要求啊仅仅是第一则,赏析也就是论证他的观点 -
汉阳区羟喜回答:[答案] 赏析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

澄茅17095578578问: 论语宪问的原文 -
汉阳区羟喜回答: 宪问篇第十四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2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

澄茅17095578578问: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原文大意: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致归正.)——《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 -
汉阳区羟喜回答:[答案](1)春秋时期(1分) (2)措施:对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对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每小点2分) (3)结果: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3分)

澄茅17095578578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哪儿 -
汉阳区羟喜回答: 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文:君子对说大话做小事或者说空话不做事的行为感到羞耻.

澄茅17095578578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汉阳区羟喜回答: 论语宪问第十四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评析】 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澄茅17095578578问: 孔子说过这句话..He who speaks without modesty w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make his words good.谁能帮忙翻译成他语录的原文,还有他想表达的意思, -
汉阳区羟喜回答:[答案]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 意思是孔子说,随便开口又不觉得惭愧,那么作起来也是困难的.怍,惭愧的意思. 这教导我们不要随便开口说些事情,君子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说话要考虑清楚.同时不要相信那些喜欢大...

澄茅17095578578问: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汉阳区羟喜回答: “人之不已知”,即“人之不知已”,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患:意动用法,翻译的时候翻译成“以……为患”.如果上面的解释你能够看懂,那么整个句子也就好理解了.整句翻译如下:不以别人不了解我为患,以自己没有能力为患.(即君子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澄茅17095578578问: 其言不怍则行也难 是什么意思 -
汉阳区羟喜回答: 大言不惭,为之也难 【原文】 《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意思是:一个人说话不知惭愧,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

澄茅17095578578问: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出自论语的哪一段 -
汉阳区羟喜回答: 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注释】 危:直,正直.孙:同“逊”.【译文】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评析】 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