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第十四原文和注释

作者&投稿:奚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 宪问篇注释`翻译
宪问篇第十四 1401 【原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宪:人名。 【译文】 宪问耻。孔子说:“国家太平时,可以当官;社会黑暗时,当官就是耻辱。”问:“好胜、自夸、怨恨、贪婪,这几种毛病都没有...

曹刿请见,毛遂自荐,皆古今奇人也原文翻译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

文言文阅读及赏析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考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

孟母断织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如下: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

问说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

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字词翻译:子路问:听到道理就行动吗?

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注释
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原文:《论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问说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

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由于什么有敏感词语,不适合发表,课文原文和翻译无法贴出来,请见谅,或是给个邮箱,给您传过来,下面只是几课的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

白居易问刘十九原文注释赏析
白居易《问刘十九》原文|注释|赏析 绿蚁新醅酒②,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③,能饮一杯无④。注释 ①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被贬江州司马时。刘十九即白在江州时结识的朋友。②绿蚁:酒上浮起的绿色泡沫,因似蚁状,故名。也用作酒的代称。醅(pēi):未过滤的酒。③晚来:傍晚。④无:犹“...

堵堵19598623314问: 论语宪问的原文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 宪问篇第十四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2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

堵堵19598623314问: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原文大意: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致归正.)——《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答案](1)春秋时期(1分) (2)措施:对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对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每小点2分) (3)结果: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3分)

堵堵19598623314问: 关于<<论语>>宪问篇十四中的"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的注释.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 【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注释】①怍(zuò):惭愧.【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读解】说者容易做者难.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牛皮吹出去了却收不到口口,不能兑现,往往被人看白了.孔子关于言与行关系的论述在《论语》中收得很多,其基本 思想还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说到做到, 不说大话.

堵堵19598623314问: 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怎么翻译?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答案] 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 【原文】 论语宪问第十四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1)尤:责怪、怨恨. (2)下学上达...

堵堵19598623314问: 赏析 论语中《宪问第十四》第一则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200字左右,很少的要求啊仅仅是第一则,赏析也就是论证他的观点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答案] 赏析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

堵堵19598623314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哪儿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 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文:君子对说大话做小事或者说空话不做事的行为感到羞耻.

堵堵19598623314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 论语宪问第十四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评析】 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堵堵19598623314问: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出自论语的哪一段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 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注释】 危:直,正直.孙:同“逊”.【译文】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评析】 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望采纳

堵堵19598623314问: ”知其所以不可为而后可以为之”作何解释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 《论语卷七 宪问第十四》: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注释】①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

堵堵19598623314问: 各位!帮忙帮忙!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宝回答: 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语出:【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