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史记商君列传

作者&投稿:端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商鞅立信》的翻译
一、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二百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一千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一千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

《商鞅立木》文言文全文翻译内容是什么?
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太子驷即位,太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

商鞅立建信文言文答案
3.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

商鞅立木
商鞅南门立木具体的故事: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立木翻译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立木 “商鞅立木”【原文】……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

商鞅立木文言文加译文
5.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

商鞅立木,取信于人的故事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心,...

商鞅立木的文言文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

商君列传 读后感 500字
《商君列传》是《史记》七十篇列传中的一篇。这篇列传,太史公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文章始言商鞅“好刑名法术之学”,三次游说秦孝公,终使“君大说之耳”;“鞅欲变法”,守旧派公然反对,鞅据理力争;“卒定变法之令”,众皆哗然。鞅立木悬赏,取...

姬何13432648444问: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 -
呼兰县鹿茸回答: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姬何13432648444问: 求《史记·商君列传》的译文(商)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以明不欺. -
呼兰县鹿茸回答:[答案] 商鞅想要实行变法,担心天下人议论怀疑自己.法令已经有了,还没有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于是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椽木在国都市井南门.并承诺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就给十金.百姓都对这个承诺提出疑惑,没有人敢去搬.于是又承诺:“能搬...

姬何13432648444问: 商鞅立木 -
呼兰县鹿茸回答: 古人商鞅想要推行新的法规,为了( 取信 )于民,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徙木为信的故事 【注音】xǐ mù wéi xì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出处】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解释】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言而有信 【近义词】言而有信 【反义词】食言而肥、言而无信

姬何13432648444问: 《史记.商鞅立木取信》的恐民之不信已的信是什么意思 -
呼兰县鹿茸回答:[答案] 徙木立信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这个信当相信讲.

姬何13432648444问: 南门立木节选《史记.商君列传》 -
呼兰县鹿茸回答: 南门立木的出处: (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zhé)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

姬何13432648444问: 城门立木是什么意思? -
呼兰县鹿茸回答: “城门立木”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商鞅是战国时期十分有名的改革家,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但他的改革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人民被贵族压迫的太久了,所以当法令颁布之后,人民并不相信他,认为法令并不会真正的实施. 为了取信于民...

姬何13432648444问: 徙木立信文言文翻译 -
呼兰县鹿茸回答: 原文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摘自《...

姬何13432648444问: 立木取信的故事 主人公是谁? -
呼兰县鹿茸回答: 商鞅

姬何13432648444问: 莫敢徒 徒 的意思选自《商鞅立木重赏》——《史记·商君列传》 -
呼兰县鹿茸回答:[答案]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

姬何13432648444问: 在《商鞅南门立木》中商鞅是一个怎样的人? -
呼兰县鹿茸回答: 1、商鞅是机智聪明,言而有信的人. 2、原文简介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金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