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的原因

作者&投稿:郭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祸,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象第二章一样,老子也为这种政策寻找理论基础。老子认为国家治理的标准就是“不争、不盗、不乱。”而“争、盗、乱”的原因是“尚贤”、“贵难得之货”和“见可欲”。所...

不尚贤的真正含义
还不该绝吗?与“不尚贤,使民不争”相对应的是“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尚贤”与“绝巧弃利”作用相近,但等级有别,就在于民之争的激烈程度不同,一般的民争可能是在经济领域或政治领域,而不可调和之争就发展到“盗贼”的水平。古代的盗贼乃指造反作乱的暴力行为,而不是指偷盗。

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什么意思不尚贤使民不争指什么
1、“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就是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2、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所著《道德经.第三章》。3、原文如下: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德经》减少不必要的欲望,无为而无不为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注释】[1]尚:崇尚,尊崇。[2]贵:动词,以之为贵,重视,珍贵。[3]货:财物。[4]见(xiàn)...

老子的“不尚贤”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老子的《道德经》第三章中提到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里的智、明、力、强、富、志等词汇都是在此背景下进行解释的。智和明是指不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炫耀或者过多地干预他人,让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力和强指的是不...

道德经第三篇译文
第三章 [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

在诸子百家中,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同出一...
【答案】:B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出自《老子》,意思是:不使贤人尊贵,这样民众就不会争执;不使稀有珍宝变得昂贵,这样民众就不会偷盗。强调的是一种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A项:错误,原句出自《墨子》,提倡选拔人才,各个阶层、士农工商不分亲疏贵贱,以贤能为标准...

读书笔记|纯阳真人《道德经释义》16—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原文 《释义》读书笔记 第三章,前面两句。第一句:不尚贤,使民不争。因为心无人我之别,无贤愚之分,便不会有争的行为。第二句: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货,身外之物也。难得之货,稀奇,难得,一贵便勾起人的贪心,想拥有。不贵,黄金牛粪便没有了差别。心不着与外物,贪心也就没有...

《老子》第三章请帮我翻译一下,谢谢!
道德经译文 ​第三章 [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

第三章 不尚贤
老子在第三章中,揭示了一种不崇尚贤能、不追求稀世珍宝、不撩拨欲望的治国之道,他认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种理念强调顺应人性的自然状态,避免人为的干扰和竞争,以保持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圣人治理之道,像一剂清凉剂,平和人心,让人不为...

职政19147452661问: 不尚贤,使民不争 -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就是:不尊贤者虚名,...

职政19147452661问: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典故和意思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之道,为而不争.\" 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争”是,人类的社会里,竞争的机制四处埋...

职政19147452661问: 关于老子中一些有些局限性的言语怎么理解?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 在我看来单凭这一章来断定老子的政见,略有偏颇.此论点并不是老子为支持统治者... 以下摘自老子网章解,和楼主分享 (1)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即崇尚贤才异...

职政19147452661问: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 (1)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即崇尚贤才异能,即鼓励人民竟相"成名",它促使社会人群分化特化,使社会偏离混沌无名态."不尚贤"是不鼓励社会人群的分化特化而使社会安守于混沌无名的举措.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贵难得之货"即看重稀贵之物,它使社会已形紧张的稀缺资源的供应更趋紧张.资源供应的过分紧张促使人民频繁地触犯社会通行的游戏规则而为盗."不贵难得之货"就是要求统治者不去加剧资源供应的紧张局势,不去追求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的代价才可以换取的奢侈生活.老子的把人民为盗与社会资源供应的紧张相联系的思想被韩非子所继承发挥.

职政19147452661问: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 -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答案]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 (1)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即崇...

职政19147452661问: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此言论属于 A.儒家实 -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 D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题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几个“不”字,原文的大体意思是“不追求贤能,民便不争;不买贵重的货物,民便不因为钱而偷盗;使民没有欲望,民便自安”,这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相吻合;与儒家、墨家、法家观点不符合.

职政19147452661问: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选项] A. 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 统治者应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 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职政19147452661问: 道家为什么主张弃绝仁义道德 -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 拙见: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理解:不重贤才,就不会有恶性竞争. 「道 德 经」 : 第 十 八 章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 六 亲 不 ...

职政19147452661问: 《道德经》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 不去推崇品德高尚的人才,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去争名夺利;不要把稀有的珍宝看得异常珍贵,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因为想要占有而沦为盗贼;不要将能够诱发贪欲的事物展示出来给民众看,这样可以使民众的心思不被扰乱. 由此可见,圣人治理国家的最佳原则为:使民众心灵纯洁,帮助民众填饱肚子,弱化民众的不良欲望,强健民众的筋骨.总之,要让民众处于淡化思维和欲望的状态,让有才智的人也不敢肆意制造事端.遵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职政19147452661问: 老子为什么极力提倡回归复本(得一)?举原文分析说明. -
瓦房店市复方回答: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