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减少不必要的欲望,无为而无不为

作者&投稿:幸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1]尚:崇尚,尊崇。

[2]贵:动词,以之为贵,重视,珍贵。

[3]货:财物。

[4]见(xiàn):动词,使之看见,显示,炫耀。

[5]可欲:能引发欲望的东西。

[6]无知:没有奸巧之心。

[7]无欲:没有非分之想。

这一章总体上是阐释天下之人往往为物欲所驱使,争名夺利,以致于天下大乱,这是有为之心带来的后果。

圣人针对这种情况教导为人君者如何实行无为而治,以校正那些弊病。

第一句话:不尚贤,使民不争;

古文今译:不标榜崇尚贤才异能,使民众不因此为了获利而争抢功名。

我的理解:名位足以引起人们的争逐好利之心。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的人天赋异禀,有的人学识渊博,有的人很善良,有的人心思细腻,有的人善于谋略,可谓是各有千秋。

如果标榜什么才是贤能,就相当于是肯定了一种人,否定了大多数人,其他人就不好吗?就不是贤能之人吗?

正如一个领导总是当着一个员工及旁人,极力夸赞另一个员工是如何的出类拔萃、智勇双全,这个员工就可能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而起争心。

另外,对于贤能的标准,很难去下定义。

建立一个所谓的标准,也容易被人所利用,为了争得“贤能”的好名声及其背后的利益,不乏有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的人。

这样一来,有时候大奸大恶的人,看起来却像个大好的贤人。知其表不知其利!

所以有道的人不推崇贤德,不标榜自己,使民众不会为了虚名去争夺。

第二句话: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古文今译:不以难得稀有之物视为珍宝,抬高其价值,使百姓不因此而做偷盗之事。

我的理解: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图心。

如果提高稀有之货的价值,那就会引起盗贼的贪心而去盗窃。如果上层之人不看重这些东西,不抬高市价,就不会有人去偷了。

打个比方,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文物拍卖价格非常高,由此引发了许盗墓者,偷盗文物者。

如果把价格降的跟普通商品一样,哪里还有这些盗窃案?

有一句话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意思是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特别的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

他们可能会为了它而起窃盗,去偷窃劫夺。

另外,现在很多所谓的难得之货,其实都是人们炒作或吹嘘出来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所以,有道的人不对特别珍贵难得的稀有之物极力追捧,而使民众不起贪图的心思。

第三句话: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古文今译: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我的理解:激起人们贪欲的事物越多,人心就越乱,这是导致人与人之间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比如名位、财货等。正所谓上行下效,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轻易显耀什么,不显露自己特别喜好什么,从而使民心不被惑乱。

比如,公司领导不要动不动去呈现、去显耀可能引起人们私欲的东西,经这么一撩拨、一刺激,员工的心就乱了,就没法把心思全都放在做事上,又怎么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呢?

天下之乱都是因上层之人好名好利,让老百姓增长了那些欲望。

如果上层之人不去看重名利,则老百姓觉得那些名利并没有什么稀罕的,就会心安而没有那些欲望贪求了。

追名逐利之心太重,投机取巧,大多数时候不仅无法如愿反而徒增烦恼焦虑,而使自己的内心无法平静。

第四句话:“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古文今译:所以圣人治理政事,

会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其温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心,强健其筋骨体魄。

我的理解:去掉不必要的欲望,活的真诚简单健康。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生命处于一种自由自在而又宁静充实的状态,这是最理想的。

这句话说的就是“行不言之教”,它是对上述三个例子的总结和概括。

“虚其心”,就是排除一切邪念,让百姓心中没有追逐财富、难得之货和可欲的念想,不是谦虚谨慎或心灵开阔的意思,这与老子的逻辑毫不相干。

“实其腹”,是说反对金钱至上不等于鼓吹贫困,像墨家一样让人打赤脚饿肚子,而是要保障百姓生活富足;

“实其腹”不是简单的吃饱肚子,而是象征生活富裕,说的是一种均富。

“弱其志,强其骨。”志,上士下心;士表示从一到十,是成事的意思;那么志就是心中想做的事。

但这里的“志”是贬义词,特指那些不该想的事。

《道德经》有个行文风格,但凡遇到有可能引起误解的概念,老子便会在下文加插入语,对概念予以补充说明。

于是,“弱其志,强其骨”就是说,既要让百姓没有非分之想,又要让百姓敢于担当。

“强其骨”不是简单指身体强壮,而是用其喻义,指勤劳勇敢,尽职尽责,不因为不妄想就撂挑子不干活。

可见老子的思维极其严谨,说话滴水不漏,这是因为老子的脑子里始终有个“全”字。

现在我们来看老子对“弱其志”的批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知不敢,指那些不该做的事,“敢”作“该”解。

“知不敢”前冠以“夫”字,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加引号。

老子解释说,“弱其志”的意思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而“无知无欲”的目的,就是让百姓不去做哪些不该做的事,没有奸巧之心。说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至此,老子已将何为“行不言之教”阐述完毕,它就是:圣人的使命就是从事制度建设,以因治果,用制度铲除一切滋生邪念的土壤,使百姓不去想那些不该做的事,但不妄为不等于无为,制度建设同时还要鼓励勤劳勇敢,敢于担当,创造美好生活。

圣人若能如此“行不言之教”,“则无不治”。

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一句是总结全段,圣人所教导人君的就是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

人君如果能体悟无为而治之理,那么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比如西周成康之治,周王深得无为而治的原则,以节俭示天下,不崇尚宝货,以至天下繁荣,太平,犯罪的人极少,刑罚闲置四十多年不用,这实在是全人类文明史上的楷模!

所以,老子推崇“无为而治”的方针,但“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刻意作为,不可故意推崇那些看似有才能的人,以身作则,一切最好顺其自然,按照规律办事。


《道德经》减少不必要的欲望,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解释说,“弱其志”的意思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而“无知无欲”的目的,就是让百姓不去做哪些不该做的事,没有奸巧之心。说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至此,老子已将何为“行不言之教”阐述完毕,它就是:圣人的使命就是从事制度建设,以因治果,用制度铲除一切滋生邪念的土壤,使百姓不...

道德经管理的最高层次
道德经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了“道”的无为特性,认为最高的管理者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不强行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这种管理方式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积极的顺势而为,以...

《道德经》终极解读第19章——【 不学没必要学的东西 】
假装圣人、装神弄鬼比不信神的罪过还大,正是因为有人装神弄鬼,欺骗人们,导致人们不再信神敬神,甚至反神逆神、违逆天道,最终导致上天给人间降灾。本章和第三章相呼应,只有上上下下每个阶层的人,各归其位,德能配位,人心变好,才可以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原理下让人间变好并且不会再有灾难...

管住嘴慎言的名言
1.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强调了在言语上要谨慎,在行动上要迅速,以此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2.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有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里表达的是减少不必要的言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适度,认为这样做比言辞过多更为明智。3. 同样...

少思寡欲现实影响
"少思寡欲",这句流传千年的智慧,被历代智者奉为修身养性的准则。它倡导的是一种简单而深沉的生活态度,提倡人们减少不必要的思考,降低过多的欲望。相反,"贪多求全"则被视作消极的生活态度,往往会导致诸多困扰和不幸。道家哲学鼓励我们以"少思寡欲"的态度面对生活,以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

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
1、无为而治的概念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最早出自《道德经》。它主张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多干预和强制,让事物自然发展。这样的治理方式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还能够使国家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无为而治强调尊重自然和人的本性,追求一种无为而为的境界,...

读完老子的《道德经》,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老子的《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主张顺应自然、克制欲望、保持内心平静。要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过于强求,学会顺其自然。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矛盾。2.克制欲望:减少物质欲望和过度的欲望追求,以免陷入...

其道的道是什么意思
“其道的道”这个词语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在其中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被提及。其方向指的是一种行事方式,即以不强求的方式去努力达到目标。传统的“用力而为”不见得比“顺势而为”更有效,而“其道”的理念则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阻力,以轻松自在的方式追求成功。“其道的道”在人生的各个领域...

《老子道德经》|全然地生活,无为
如果你的内心有两个极端在斗争,不要做选择,让两者都存在,让它成为一个大房子,在里面有足够的空间。喜欢这句话,它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放下很多,心里不用再纠结,不用再发怒,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耗,去看见它们,让它存在着,随时间而走。老子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不是完美的人。 同时追求善,...

善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善善若水”这句话源自《道德经》,意思是“善良的行为就像流水一样顺畅”,它教导我们要像流水一样磨去自己的棱角、坦诚待人,让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在社会交往中,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善善若水的态度对待他人,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这样就能为社会创造宽松、和睦的环境。“善善...

城区19290962146: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
郁许天诚: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 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

城区19290962146: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 -
郁许天诚: 老子说的无为,是顺其自然之意,并非有意强求. 比如,饿了该吃饭,冷了该添衣.如果你非要继续饿着、冻着,就是有所为……强而为之了嘛!即是顺其自然,那么天地自有法则,做你该做的,不要做你不该做的就是了嘛!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城区19290962146: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论” -
郁许天诚: 无为是《老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学者分析它的含义有六重. 其一:无为通常就是指不做.不是少做而是不做,是拒绝一切,是一种智慧的高姿态. 其二:无为就是”勿为”.指不要去做,要求别人或自己不要做某事. 其三:无为就是”无以为”.指条件不具备,以至无法下手,无以开展.是一种缺憾事. 其四:无为就是”以无为之”.指不受约束地做事,用无所谓或无所顾忌的方法做事,这时往往只重结果,而重在享受过程. 其五:无为就是”为无”.指做事追求零结果,零效果,不求得失而求均衡,不求胜负而求和谐.这是一种极高境界. 其六:”无为就是”自为”.指自己规定自己,让外力失效,不再他为,自己做自己,自为主宰,任一切随便,就是自由.

城区19290962146: 简单说一下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哲理 -
郁许天诚: “无为而治” ,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城区19290962146: "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圣人无私而故能成其私"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几篇? 是什么意思? -
郁许天诚: 第一句句话出自道德经第37章.第2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7章.第1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他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能够做到所有的事情他都能够用一种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所谓的无为就是去掉人心之后.并不是用人心去作为,而是用道...

城区19290962146: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什么?请请详细解释(包括其中的字词),谢谢! -
郁许天诚:[答案]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写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后人有许多的看法,阐述大相径庭,特别是近来一些研究老子的学者,提出了许多与往不同的颠覆性观点,值得借鉴.我想大家能够把各种观点包括您的观点罗列出来就好了,能够链接相关地...

城区19290962146: 道德经中的无为,寡欲,静,水有关内容 -
郁许天诚: 157****1176 :你好.【道德经】 老子教导我们说【无为】就是遵循、顺应自然规律.把个人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界,就是【有为】.老子肯定了自然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他把这种规律称为【常】.也就是万物不变的规则.老子在道德...

城区19290962146: 老子的:无为无我无欲 可以这样理解吗? -
郁许天诚: 不是我想你的理解应该只在“无为”吧!其实这个“为”我的理解也不太深,但我知道绝对不是无作为——什么也不做.无我应该是无自我——不以自我为中心——为他人着想或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无欲就更简单了,没有欲望——例如贪欲这一类的,当然不是指食欲什么的.如果是高高挂起的话就是真的什么都不想,绝尘了,也不只是简单的高高挂起,而是无情无爱无恨无仇,没有任何的情感情绪.高高挂起指的是那些站在高处的人,这样的人不是真的无我无欲,而是有我有欲(因为对无为不算太了解,所以就不放到这里了),这叫装清高,想要被人仰望,这就是欲.所以,你的想法错了,用的词也错了.

城区19290962146: 老子节选为无为老子的无为是什么意思老子无为而治的 -
郁许天诚: 嘿嘿 近两千多年来,绝大多数人误读了老子,特别是解说老子提倡的“无为”,与老子的原意绝对天壤之别. 这个问题首先处在读音上,老子的“无为”,正确的读音是“wu wei(第四声,与魏同音)”,不能读成“wu wei(第一声,与围同...

城区19290962146: 什么叫无为而治 -
郁许天诚: 无 为 而 治 是 道 家 的 基 本 思 想 , 也 是 其 修 行 的 基 本 方 法 . 无 为 而 治 的 思 想 方 法 首 先 是 由 老 子 提 出 来 的 . 老 子 认 为 天 地 万 物 都 是 由 道 化 生 的 , 而 且 天 地 万 物 的 运 动 变 化 也 遵 循 道 的 规 律 . 那 么 道 的 规 律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