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原文

作者&投稿:敏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这句话是哪里的?
一、原文如下: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藏传佛教极其重视四无量心的修持,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很多藏传佛教的弟子终生持诵四无量心几十万乃至数百万遍。即: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 愿一切众生远离...

佛主一念之间数尽大千世界微尘的原文出自哪里
出自《大智度论》。不过原文不是这样一句话,是一大段话,可能是后人为了方便宣讲而压缩整合出这一句吧。原句:“诸佛及大菩萨,智慧无量无边,常处禅定,于世间涅槃无所分别。诸法实相,其实不异,但智有优劣;行般若波罗蜜者,毕竟清净,无所挂碍,一念中能数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

有灭定业的陀罗尼或佛号吗???
《大智度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大智度论》:"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种种罪,又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善导大师...

八风吹不动出自哪里。
“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最为要紧。“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鼓动物情。”

剪去三千烦恼丝的原诗是什么?
“三千”指极多的意思,在佛教经典中多有引用,如《大智度论》中,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说法;平常中也会说到三千诸佛,都是形容极多,数不清的意思。而“烦恼”更是一个典型的佛教词汇,在各种佛经中都有提到。烦恼丝,是佛教语。佛门以剃除须发为受戒出家,是清净僧尼相的标示之一,于是佛家称...

什么是禅?---禅意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禅的定义:禅那,汉译静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禅那与禅定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大智度论》卷28:“四禅亦名...

《经籍、寓言故事·好衣吃好食》原文与赏析
本文属《大智度论》中的所引经的部分,这是一个流传于古印度佛教盛行时的故事。它在艺术上的特色,突出的一点是:通过平实、质朴的叙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讽刺。而这种讽刺又是层层展现,步步深入的。试看,开头对主人公的简介“三藏比丘”、“行阿兰若法”,绝非一般的行文,这是为以下讽刺的目的而...

《晋书·鸠摩罗什转》里记载鸠摩罗什的两个儿子怎样了?
《晋书》·鸠摩罗什传中对鸠摩罗什的儿子记载只有简单几句话,连姓名都没有提及,原文:尝讲经于草堂寺,兴及朝臣、大德沙门千有余人肃容观听,罗什忽下高坐,谓兴曰:“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鄣须妇人。”兴乃召宫女进之,一交而生二子焉。意思是:鸠摩罗什曾经在长安草堂寺讲经,姚兴同朝臣、大德...

逆风非逆风,此香是真香—世说新语 文学第三十
后秦鸠摩罗什翻译《大智度论》卷9提到“阿难白佛,世有三种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唯能随风,不能逆风”佛典中的逆风指的就是顶风、迎风之意。喜欢听高僧辩论的孙对佛经多少有些理解的。这句问话里有了佛典中的内容。支道林呢,不慌不忙,信手拈来。你既然用佛经那我奉陪,他用...

七情六欲具体指什么
《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因此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的说法,各家差别不太大:佛家:喜、怒、忧、惧、爱、憎、欲。儒家:喜、怒、哀、惧、爱、恶、欲...

守素13815348884问: 大智度论 - 搜狗百科
乐业县拨云回答: 出自《地藏经》.原文不是这样一句话,是一大段话,可能是后人为了方便宣讲而压缩整合出这一句吧.原话是一念之间,能游大千世界;一念之顷,能知大千世界...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

守素13815348884问: 十四无记的大智度论 -
乐业县拨云回答: ◎附︰《大智度论》卷二(摘录) 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答曰︰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升乳,是为非问,不应答.复次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复次答此,无...

守素13815348884问: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这句话是哪里的? -
乐业县拨云回答: 这是佛经当中的一句话,出自《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反映的是佛祖的大慈大悲的心态,详解如下: 一、原文如下: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藏传佛教极其重视四无量心的修持,为每天必做...

守素13815348884问: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出自哪部经典? -
乐业县拨云回答: 《大智度论》卷十一曰:'诸法因缘生,卖纳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中敬没...

守素13815348884问: 什么是此岸什么是彼岸 -
乐业县拨云回答: 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超脱生死,即涅槃的境界为“彼岸”. “此岸”出自《 佛学大词典 》:指生死之世界.为'彼岸'之对称.也可意为:此处的岸边,即言者所在的岸边. “彼岸”意思为:另一边,对岸;比喻所追求和向往...

守素13815348884问: 求“一切智”的解释 -
乐业县拨云回答: 基本解释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

守素13815348884问: 求大智度论白话翻译的电子版 -
乐业县拨云回答: 大智度论.txt 文件大小:3.67 M http://vdisk.weibo.com/s/C4cfwk4ycdh4m 亲 满意请采纳 O(∩_∩)O谢谢

守素13815348884问: 大度智论是什么? -
乐业县拨云回答: 您写错了,不是大度智论,是《大智度论》!佛教经典分三部分:经藏、律藏、论藏.《大智度论》属于论藏. 《大智度论》是《大论》与《智论》的简称.《大智度论》通常简称《大论》,是《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的注释书.作者龙树菩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