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经全文及译文

作者&投稿:纳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华寺西亭夜饮译文 | 注释 | 赏析
注释 祗(zhī 脂)树:即祗树给孤独园,释迦往舍卫国说法时暂居之处。此处指法华寺。夕阳亭:即永州法华寺西亭。三昧:佛教语,即心神平静,杂念止息之意,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大智度论》卷七中解释道:“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中:“以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注释译文
在佛教的语境中,"彼岸"象征着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智度论·十二》中将其定义为对立于生死的彼岸世界。"一径"则表示一条直通的道路,暗示着禅师的修行之路直指彼岸,脱离尘世纷扰。"微尘"是极微小的物质单位,用来形容世间万物的微不足道,谢微尘则象征着禅师的离世入定。"旧里"指的是过去的故乡,...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译文
肇论曰:秦言无上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苑师云:阿,此云无;耨多罗,翻上;三藐,翻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也。孤山疏云:极果超因,故云无上。正则正观中道,等则双照二边,盖果上三智也。发轸云:无上,是理;正等觉,是智。正谓正中...

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 译文
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颐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擿五...

请问想学佛学从哪些经典入手、
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 此论由鸠摩罗什(344-413)大师译成中文,共100卷。于后秦弘始四年(402年)在长安逍遥园 西明寺始 大智度论 译,至弘始七年(405年)译讫。因为中国人喜爱简洁扼要,故罗什仅全译论之初品,余皆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终成百卷。 汉译出后,慧远认为译文...

彼岸似终点,终点似彼岸。这局话什么意思?
’译文:维摩经菩萨说:人生体现在举手投足间。无关乎过去,不在于未来,两者之间即是现在。而当你说出现在或是想到现在时,已成为了过去。彼岸[bǐ àn]意思:水那边的陆地。出处:《大智度论》十二:“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译文:以生死的界限,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为陆地。

同意用文言文怎么说
“要先”文言词语可以用“需首”。“经过……的同意”文言词语可以用“准”。“别人”现代汉语意思指的是第三人,等同于“他人”,翻译为文言词语可以用“厥”。“做什么事情要先经过别人的同意”用文言文可以这样说:何务为需厥首准也。2. 表示同意 好的 这类意思的用古文怎么说 古文表示“...

求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译文1 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2 智慧出来了,才有大伪诈。3 六亲不和,才大讲孝慈。国家昏乱,才呼唤忠臣。 第十九章1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2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3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1 弃绝成功与智慧,对人民有百倍的好处。弃绝...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有哪些
他先译出《阿弥陀》等经,接着就着手创译《大智度论》和《百论》。次年,姚兴以旧译诸经文多乘失经旨,劝请重译《大品般若》,并选宿旧义学沙门慧恭、僧[(丰*刀)\/石] 、僧迁、僧睿等五百余人参加译场,详义著文。六年(404),他校定了《大品》译文,兼在中寺为罽宾律师弗若多罗度语...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求大智度论白话翻译的电子版 -
百色市参苓回答: 大智度论.txt 文件大小:3.67 M http://vdisk.weibo.com/s/C4cfwk4ycdh4m 亲 满意请采纳 O(∩_∩)O谢谢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什么是此岸什么是彼岸 -
百色市参苓回答: 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超脱生死,即涅槃的境界为“彼岸”. “此岸”出自《 佛学大词典 》:指生死之世界.为'彼岸'之对称.也可意为:此处的岸边,即言者所在的岸边. “彼岸”意思为:另一边,对岸;比喻所追求和向往...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佛主一念之间数尽大千世界微尘的原文出自哪里 -
百色市参苓回答: 出自《地藏经》.原文不是这样一句话,是一大段话,可能是后人为了方便宣讲而压缩整合出这一句吧.原话是一念之间,能游大千世界;一念之顷,能知大千世界...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出自哪部经典? -
百色市参苓回答: 《大智度论》卷十一曰:'诸法因缘生,卖纳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中敬没...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度向究竟彼岸的智慧 -
百色市参苓回答: (四)大乘佛法之要素 菩萨道象征着大乘佛法的精神.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大乘佛法的要素: (1)菩提心——菩萨的生命起点.(2) 菩萨行——以无尽的利他行落实菩提悲愿,来完成最初所发的菩提心,圆满菩提悲愿.(3)般若见——以般若...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同智多谋什么意思? -
百色市参苓回答: 当别人夸奖你足智多谋时,你回答一句这样的话,表示也对别人的赞许.意思是你和我一样有相同的智慧和谋略.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什么是大智度论,有什么文学性什么是大智度论,第37篇有什么文学性
百色市参苓回答: 大智度论(梵文:Mahāprajñāpāramitā Śastra 英文︰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亦称《摩诃般若释论》、《...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佛教中的入定怎样解释? -
百色市参苓回答: 入定开慧 心地法门 修心中心法,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候,或...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保障初心,保持心中那,片,净土什么意思? -
百色市参苓回答: 不忘初心——不要忘记最初虔诚的信仰之心 不恋过往——对过去的一切,不要留恋,要活在当下. 心有净土——心中清净,不染外尘,发愿求生西方净土. 人自安好——生活必定吉祥平和,安详自在.

子车育15170101173问: “六道”是指什么? -
百色市参苓回答: 茫茫世界 众生轮回 一般说来 轮回有六道 阿修罗道(阿修罗传说中专与神族打斗的一族) 人道 天道 地狱道 饿鬼道 畜生道 六道,是指“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和“三善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一、六道状况 佛陀概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