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到底怎样理解会更合理?

作者&投稿:尾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该句典出自哪里~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篇》第七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句话是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注释:
(1)自行:自己准备。
(2)束脩:薄礼。束,十条为一束。脩,音xiū,一小条肉。直译为十条肉,实际上是说礼很薄。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3)以上:来献给。
(4)诲:教诲。
孔子的意思是说我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不论你出身高低贵贱,只要你能自己约束自己,在道德、学问、品行上能有所提高的,只要你来我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礼曰来学,不闻往教。”是说按照礼法,只听说学生来就老师受业,没听说老师去就学生授业。
“自行束脩以上”符合礼制,是体现出学习者谦卑恭敬的心,这种谦卑恭敬的心不仅是对老师的,还是对道的。如果没有这种心,学道无法学好。

扩展资料
古代入学拜师时,学生需要提供给学院或者先生的六种带有特殊寓意的礼品。
束脩六礼通常指莲子,桂圆,枣子,芹菜,红豆和干瘦肉条。
莲子,莲子心苦,是指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孜孜不倦的教育自己的学生能够早日成才;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桂圆,是指学业圆圆满满,寓意功德圆满;红豆,蕴含“鸿运高照”之意;红枣,寓意早早高中,盼望学生能够,早日功成名就;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古时候肉是奢侈品,人们吃一次肉不容易,不像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大快朵颐。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只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才能吃上肉。因此,古时候把有地位的人称为“肉食者”,就是这个道理。晋惠帝听说老百姓没有粮食吃时,竟说出了“何不食肉糜”的雷人话语,成为千古笑柄。
古代没有冰箱,一旦有了稀奇珍贵的肉,就先用水将其煮透,然后用盐裹了,放在屋檐下阴干。最后,再十条扎成一束,放起来慢慢享用。当然,这些肉干也可以用来供奉祖先,以求祖先保佑自己能常常吃到肉。
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在孩子入学拜师时,人们一般都要给老师送上珍贵的“束脩”作为见面礼。早在孔子的时候,就有送“束脩”投师的礼俗了。
所谓的拜师典礼,就是先向老师鞠躬,然后再奉上“束脩”,这样,孩子才算是正式入门求学了。东西虽然不多,但已经能显现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送给老师的见面礼不一定就是“束脩”了,也可以用其他礼品来代替,如唐朝就有人送酒肉或者丝绸之类的东西,以代替“束脩”。东西虽然变了,但“束脩”作为给老师见面礼的名词不但没有改变,连后来给老师送的学费、酬金或者工资也都称为“束脩”了。
如今,几乎没有人再把老师的工资称为“束脩”了,更没有人把“束脩”作为学费交给老师,当然,更不提倡给老师送礼什么的,“束脩”一词让我们了解敬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原文]7.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翻译]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意思——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出自:《论语·述而》。

束脩:脩,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这一句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

因此,实际上孔子是要告诉大家,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论出身高低贵贱,只要能自己约束自己,在道德、学问、品行上能有所提高的,那么只要你来请教我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参考资料:论语-百度百科



一、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句话是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束修:修,干肉,又叫脯。束修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修”。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
因此,实际上孔子是要告诉大家,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论出身高低贵贱,只要能自己约束自己,在道德、学问、品行上能有所提高的,那么只要你来请教我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句子出处
语出《论语·述而》。《论语·述而篇》选自《论语》第七章。
《论语·述而》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从汉朝开始,对“束修”的解释都是学费,好像孔子也在开补习班。他说,凡是在这里缴了学费的,我没有不教。当然缴了学费要教!教育和买卖一样,尤其当前教育完全是商业行为。有一次在大学教书下了课,和一位著名的老经济学家在等交通车,天快下雨了,我叫计程车邀他一起坐回家。闲谈起现在的学校,对教书的人这样待遇,简直是商业行为。这位经济学家说我外行,他说商业行为是主顾至上,学生是主顾,我们也是主顾,学校根本没有把我们主顾照拂好,才不是商业行为呢!我问他那又是什么?他说是官僚作风。这是讲到现代的教育制度,完全西化了,的确是商业行为。以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师生之间,如父子兄弟,负一辈子的责任。现在这个责任没有了,知识成了货品,与我们原来的教育制度、教育精神不同。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检讨的。
现在再来说束修这个字。古代不说学费说束修,但束修又是什么呢?束就是用绳子捆拢来为一束,修同修,就是腊肉。古代到老师那里求教,学生当然要贽敬。古代的贽从贝,贝即贝壳。我们的老祖宗汉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带,贝类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用贝当作货币流通。因此在古代凡是与财物有关的字,如宝,如财,都从“贝”。有人说,古代朋友的“朋”字,就是两串贝壳的形象,就含了“有酒有肉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的幽默了。
以前的人,拿了贝壳去见长辈,表示敬意,称为贽敬,这是一种礼貌。但古人把这一节解释为:“孔子说,凡是付了束修的,我没有不教。”这种说法,我始终怀疑,我认为“自行束修以上”这句话的重点要放在“自行”两个字上。如果真的是向孔子缴一捆腊肉,何必说自行,不说自行,就说自缴也可以。我想古人的解释有点问题,也许是我把孔子说得比较好一点。我的朋友和我说笑话,说我把孔子说得那么美,孔子不会想梦见周公,有一天我如梦见孔子,他一定会向我道谢。这真是笑话。
依我的看法,问题在自行两个字,自行束修是自行检点的意思,如果说束修是腊肉,孔子三千弟子,哪里吃得了这许多腊肉,放也没有这样大的地方来放,还有孔子的学生中如颜回,连一个好一点的便当都没有,哪里来的腊肉送给老师?而孔子不但教他,并且以他为最得意的学生。我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思想是说,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一定要教他。这是我和古人看法所不同的地方,所谓自行束修,就是自行检点约束的意思 。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选录)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说解】
  束修,历来解释不同。可以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
  弟子要拜师,总要有表示。“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朱熹认为“束修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我以为“十条腊肉”可能也不算薄礼。“肉食者鄙”的说法,以及孟子对老人能够吃上肉的社会的向往,说明肉类食品,不是常见的食品。远古物质并不丰富,恩格尔系数高,古人吃肉不易。但“十条腊肉”也不应该是了不得的厚礼,即使一般穷苦人家,稍作努力,还是应该拿得出这个挚礼,不然,孔门就不会有那么多出身寒门、生平寒微的穷学生,如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孔子并不嫌贫爱富,相反,他坚持了“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将许多贫寒的弟子培养成了君子。那种动辄说孔子是贵族代言人之类的按断,其实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弟子拜师,送上挚礼,是应该的;但是礼过重、过轻,都有失中道。孔子在对拜师礼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则。
  《朱子语类》说到本章云:“古人空手硬不相见。束修是至不直(通值)钱底,羔雁是较直钱底。真宗时,讲筵说至此,云:‘圣人教人也要钱’。”说得有趣,可以参阅。

  【译文】
  孔子说:“只要带了拜师挚礼,没有我不教育的人。”
  一视同仁,无论贫贱,只要有礼就教。

这句话与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并不矛盾。孔子之前的教育是贵族的特权。而自从孔子创办私学之后,广大人民才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当然,作为老师也理所应当地获得回报。两者并不矛盾。何况孔子定的拜师礼并不算特别贵重。再从一个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老师向学生们传道授业本质上是为了给自己牟利。就像亚当斯密说的那样:“每个人眼中的,诚然都是他自己的利益。”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该句典出自哪里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篇》第七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是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注释:(1)自行:自己准备。(2)束脩:薄礼。束,十条为一束。脩,音xiū,一小条肉。直译为十条肉,实际上是说礼很薄。...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本章为《论语》:述而篇 【原文】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①,吾未尝无诲焉。”【注释】①束脩(xiū):一束干肉,即十条干肉,是古代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翻译】孔子说:“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解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注释 束脩(xiu): 十条干肉。古代用来作初次拜见的礼物, 后引申为致送教师的酬金。句意 凡是行了束絏礼以后, 我从来没有不对他们进行教诲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束脩”是见面礼而不是学费,这一点不存在什么争议。也就是说,孔子开私学,收徒讲学是不收学费的。孔子少年时家贫,但在成年以后,由于从政,经济条件有所改观。

孔子云: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是什么意思
[原文]7.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翻译]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述而篇》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7  子曰: “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自行:自动,主动;亲自前往;自己实行,自己处理。▲束脩:“脩”本意是肉干,后来代指弟子送给老师的见面礼。古代学生与老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诲:教导,说教。【译文】孔子说:“能主动...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意思是什么?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意思是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说的是有来求教的人,来学习的人,自行束修之礼,束修是过去学生拜老师,给老师的礼物。在孔子时代束修就是两条干肉,所以叫...

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什么意思?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是扎成一束的十条干肉。现在的孩子到学校上学是要交学费的,学费问题不大,但是要转学,要想上名牌小学、名牌中学,而又不是考进去的,那至少也要拿出上万元才能让你如愿。初中、高中的毕业考试、升学考试要想达到优等,还时兴补课,要找个好老师来补课还不容易...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到底怎样理解会更合理?
束脩:脩,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这一句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意思是什么?
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束脩”就是一束肉干,又称肉脯,有点类似腊肉。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在孩子入学拜师时,人们一般都要给老师送上珍贵的“束脩”作为见面礼。学费即是“束脩数条”,束脩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注释说的是,这我知道,不用答,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到底是说:①孔子注重礼法,认为拜师必须要送上十条... -
奚度再宁:[答案] 束脩是古人初次拜见别人时常用的礼物,学生登门拜师,看来当时的见面礼就是束脩.不知道古代一条干肉有多少重,姑且算一斤湿肉吧,晒干了也就细细的一条,那么一束就是十斤.据说孔子有过三千学生,算起来他光第一次的见面礼...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1:只要交了足够的学费的人,我就会给他教诲2~ 只要有自我约束能力的人,我就会给他教诲到底是... -
奚度再宁:[答案] 【说解】束修,历来解释不同.可以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弟子要拜师,总要有表示.“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朱熹认为“束修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我以为“十条腊肉”可能也不算薄礼.“...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 什么意思 -
奚度再宁: 这是《论语》里的句子,是孔子说的,意思就是自己带干肉来请教我,我从来不会不给他有益的教诲的.(束脩:十条干肉,古人给老师的见面礼;诲:教诲).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该句典出自哪里?
奚度再宁: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该句典出自《论语·述而》中.自行:自愿.惰:古代称干肉为惰.这个句典的意思是:自愿地送给我一捆干肉,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赏析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奚度再宁: 使龙城飞教胡马度阴山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中,孔子是否真的要10条干肉?孔子所说的“十条干肉”,是否有第二层意义?(譬如识人之明) -
奚度再宁:[答案]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到底怎么解释? -
奚度再宁: 束修是古代男子十五岁时的成人礼.这句话是说超过十五岁就可以到孔子门下做学生了,孔子都会认真教育他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海焉.”嘛意思? -
奚度再宁: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给我送给一串(十根)以上腊肉的,我没一个没有教诲他们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1:只要交了足够的学费的人,我... -
奚度再宁: 【说解】束修,历来解释不同.可以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弟子要拜师,总要有表示.“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朱熹认为“束修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我以为“十条腊肉”可能也不算薄礼.“肉食者鄙”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5656153695: 束修 -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什么意思?
奚度再宁: 这句话我和前人的解释有很大的不同.照前人的说法难道孔子是很势利的交够了学费就尽心的教育,交不够学费就不管了?实际上就不是这样.可以用颜回的事情作为例子:颜回自己都吃不饱,每天一顿饭,渴了就和一瓢水,这样的学生学问、道德、品性都是一等一的在孔子的眼里是最好的学生.所以我说古人的解释是不对的.问题的关键在“自行束修”上自行是自己提着肉,还是其他的意思?行,在古文里还有约束的意思,我门这样理解就可以了“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好学的只要来向孔子求教,孔子都是尽心教育的”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