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的翻译

作者&投稿:广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2. (郑板桥) 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When I was relieved of my office, the fellow countrymen saw me off along the road

他(郑板桥)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出自《郑板桥开仓济民》。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译文:

郑燮(xi),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

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正逢上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郑板桥立即发米给老百姓,救活了上万人。他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扩展资料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

“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自然之竹是客观存在的,画家看到眼里的竹已经和自然之竹有所区别了,然后要进行加工、主观处理,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

概括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他(郑板桥)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他(郑板桥)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欢迎追问!O(∩_∩)O

On the day when he left his post, he was seen off by the fellow countrymen along the road.

The fellow countrymen saw him off along the road on the day when he left his post.
因为是特指某一天,所以用on the day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及读音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翻译: 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

燮以邑宰捐八十尺翻译
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翻译: 郑燮(xiè),号板桥,是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画竹和兰是他的长处。他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不受贿赂,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空闲的时间...

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及翻译
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有谴我任之翻译文言文
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郑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郑板桥开仓济民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①无贿赂!案②无留牍③。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④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wéi县,值⑤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⑥,我任⑦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①室:家。②...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之仓济民
【小题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1)值岁荒,人相食( ) (2)燮开仓赈济,或阻之( )(3)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小题3】 阅读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材料一:郑板桥...

郑板桥画跋文言文翻译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长:擅长。 室:家。 案:桌子。 辄:就。 至:至于。 值:遇到。 活:使……活。 【译文】 郑燮,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

郑号板桥文言文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长:擅长。 室:家。 案:桌子。 辄:就。 至:至于。 值:遇到。 活:使……活。 【译文】 郑燮,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

郑板桥爱民文言文翻译
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高邑县17382443034: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的译文 -
丛要司迈:[答案] 他(郑板桥)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高邑县17382443034: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
丛要司迈:[答案] 2. (郑板桥) 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高邑县17382443034: 在郑板桥开仓济民中的"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是什么意思 -
丛要司迈:[答案] 他(郑板桥)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高邑县17382443034: 翻译成现代文: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
丛要司迈: When I was relieved of my office, the fellow countrymen saw me off along the road

高邑县17382443034: 郑板桥开仓济民的译文 -
丛要司迈: 译文: 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

高邑县17382443034: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阅读答案 -
丛要司迈: 1.字词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送的东西. 案:桌子. 无留牍(dú ):没有没办完的公事. 辄:就. 至:至于. 迁:工作调动. 值:遇到. 或:有人. 任:负责. 活:使……活. 岂:怎么 去:离开 余:空闲 为:作为 食:吃2.译...

高邑县17382443034: (1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室无贿 -
丛要司迈: 小题1:(2分)(1)擅长 (2)给、给予 、赈济 小题2:(3分)任命到期离开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小题3:(2分)清廉 “开仓赈济”(“发谷与民”) 小题4:(3分)没有申报上级,自己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

高邑县17382443034: 郑板桥开仓济民 -
丛要司迈:[答案] 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 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高邑县17382443034: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什么意思 -
丛要司迈: 这应是郑板桥开仓济民中的一句.意思是:于是把粮食发放给老百姓,使得数万百姓因此而得以活命.

高邑县17382443034: 翻译文言文 -
丛要司迈: 十五分钟之内,如何完成甲乙两道题的抄录和解答?这样题应该不在限时之内来提问的.(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