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啜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太极拳 是一种对立的独特的形式,陈式太极拳中也有很多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不仅在外形上是独特的,而且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练太极拳时,首先要用意不用拙力,所以太极拳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则是神气鼓荡运动,也就是说既要练意,又要练气。这种意气运动的特点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并统领着太极拳的其他各种特点。此外,练太极拳时全身放长和顺逆缠丝相互变换之下,动作要求表现出能柔能刚,且富弹性。它的动态,要求一动全动,节节贯串,相连不断,一气呵成。它的速度,要求有慢有快,快慢相间。它的力量,要求有柔有刚,刚柔相济。它的立身与动作,要求中正不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和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具备了这些条件,太极拳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殊作用。在体育保健上,不仅能增强运动器官与内脏器官,并能锻炼和增强意识的指挥能力,亦即“用意不用力”的能力,可以顺利地指挥着气活跃于全身。这样就既练了气,也练了意,意气相互增长与强旺,身体自然强壮。同样,在技击上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以轻制重,以慢制快,克制自然,并掌握自然,动作起来可以一动全动,“周身一家”,达到知己知彼和知机知势的懂劲功夫。

  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第三特点: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第四特点: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第五特点: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第六特点: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第七特点: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第八特点: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陈式太极拳的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拳谱规定:

  1)“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2)“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3)“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

  4)“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但练拳时,要“以心行气”: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是太极拳的第一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练拳时,意识要贯注在动作上,以意行气,不可只顾默想内气如何运行。

  (2)练拳时动作要顺遂、沉着,劲运到终点时要表现出劲别来,这是使意气得到鼓荡的三个 措施 。

  (3)紧紧掌握外显的神气鼓荡,以便做到不痴不呆,并反过来促进内在的意气运动。

  (4)善于运用 其它 七个特点,以便配合着来提高意气运动。

  陈式太极拳的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拳谱规定:

  (1)“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2)“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3)“松腰圆铛,开胯屈膝”;

  (4)“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需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身躯放长,含胸拔背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后背放长;沉肩坠肘是手臂放长;松腰圆铛和开胯屈膝,并使腿部得到圆活旋转,是腿部在这种特定的姿势下放长的结果。所以太极拳的步法必须在圆铛松腰和开胯屈膝的姿势下用旋踝转腿来倒换虚实。外表看,是腿的缠丝劲的表现,其实内部促进了腿的放长。这一系列的放长,又促进了全身的放长;使身肢不特产生了弹性,形成棚劲,而且因全身放长,促使精神也能自然提起。因此,只要具备了放长的姿势,就不容易发生努责鼓劲(拙力)的毛病,为自然的松开和身手放长提供了条件。所以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就成了太极拳的第二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太极拳主要是练习棚劲,棚劲生于弹性,弹性则生于身肢的放长,因此要注意身肢的放长。

  (2)身躯及上部的放长,必须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和含胸拔背。

  (3)手足的放长,必须是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和开胯屈膝的旋转。

  (4)练习棚劲时,先求绵软以去掉旧力(拙力),同时放长以生长弹性的新劲。

  (5)只有神聚气敛地练拳,才是加强绷劲的内在因素。

  陈式太极拳的 三特点: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拳谱规定:

  (1)“运劲如抽丝”;

  (2)“运劲如缠丝”;

  (3)“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

  (4)“妙手一运一太极,迹象化完归乌有”。

  从上列四项规定中可以看出,太极拳运动必须如抽丝的形状。抽丝是旋转着抽出来的,因为直抽于旋转之中,自然就形成一种螺旋的形状,这是曲直对立面的统一。至于缠丝劲或抽丝劲都是指这个意思。因为在缠的过程中伸缩其四肢同样会产生一种螺旋的形象,所以拳论说,不论开展的大动作或紧凑的小动作,千万不可离开这种对立统一的太极劲。练纯熟之后,这种缠丝圈就越练越小,达到

  有圈不见圈的境界,到那时就纯以意知了,所以顺逆缠丝对立统一的螺旋运动就成为太极拳的第三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缠丝劲为太极拳命名的由来,没有缠丝劲就不能使劲环绕着身肢节节上升,达到完整一气。

  (2)须知“贯串”的要求,不仅是运动须通过关节部分,而且还须使它通过整个关节上下的肌肉部分,这是螺旋缠丝的作用。

  (3)太极拳有一对基本缠丝和五对方位缠丝是教和学太极拳的最好的工具。

  (4)运劲如缠丝,只有在轻灵贯串条件下才能实现;同时,神气方面必须鼓荡和内敛。

  (5)缠丝劲的运用不可产生缺陷、凹凸和断续等三个缺点。

  陈式太极拳的第四特点: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拳谱规定:

  (1)“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2)“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一实”。

  (3)“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上下相随人难侵”。

  (4)“尾闾正中神贯顶”,“上下一条线”。

  上列四项规定可以说明,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动作能分清虚实地转换,就可耐久不疲,这是最经济的一种动力活动。因此,练太极拳时双手要有虚实,双足也要有虚实,尤其重要的是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要上下相随地分清虚实,也就是说,左手实则左足应虚,右手虚则右足应实。这是调节内劲使之保持中正的中心环节。此外,形成落点的虚中有实,实中要有虚,从而处处总有此一虚一实,使内劲处处达到中正不偏。初学时,动作可以大实大虚,以后逐步练成小虚小实,最后达到内有虚实而外面不见有虚实的境界,这是调整虚实的最深功夫。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分清主要的三个虚实,即脚的虚实、手的虚实和一手一脚的虚实。

  (2)注意调整左手左足和右手右足——手与脚的虚实,这是“上下相随人难侵”的主要关键。

  (3)要根据轻重浮沉的原则,经常检查自己划分虚实中的缺点。

  (4)要做到双轻、双沉和半轻半重这三个无病的虚实,这要刻刻留心,久久锻炼才能养成。

  (5)推手时不要忘却“隅手对待隅手”的原则。四正手与四隅手要相互转换,两者具练。

  陈式太极拳的第五特点: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拳谱规定:

  (1)“腰脊为第一主宰,一动无有不动”;

  (2)“周身节节贯串,毋使丝毫间断”;

  (3)“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

  (4)“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从以上四项规定可以看出,为了达到一动全动,必须以腰脊为中心,因为腰是左右平行转动的中轴,脊是上下弯曲的根基。太极拳动作既要一动全动,那么

  在运动线路上就不能单纯地左右平旋,也不能专在上下、前后做弯曲动作,而必须将腰脊联合起来,使运动的路线形成一条既是左右,又是上下、前后的空间曲线,以建立一动全动的基础。这就是说,只有通过腰脊为中心,才可以使周身九个主要的运动关节(颈、脊、腰、胯、膝、踝、肩、肘和腕)依次贯串起来。此外,还要做到周身无缺陷,贯串如九曲圆珠,这样功夫才可以进展到周身一家的地步。所以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就成了太极拳的第五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腰脊联合作中轴,手臂动作要有倾斜度(45度左右);

  (2)由中轴而产生的“动分”和“静合”,是运用离心力达到贯串的中心关键;

  (3)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是节节贯串和旋转自如的具体表现;

  (4)发劲的节节贯串是加强运劲贯串的手段;

  (5)减小腕关节的动度,为提高身法作用的必要手段。

  陈式太极拳的第六特点: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拳谱规定:

  (1)“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2)“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3)“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4)“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一气呵成”。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不以一动全动为满足,还要求在练全趟架子时能够进一步做到一气呵成,内劲不断。这是加大运动量的又一 方法 。其具体方法是:在手法上遇到往复时,要嵌进折迭;在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以转换;在开合、收放时,要有收即是放和放即是收的意和劲。当然,这个特点同特点五一样,是在螺旋式缠丝运动的辅助下来实现的。如果在发劲之后出现了断劲现象,就要将这种发劲的余意接续下去。万一意也断了,就要运用意、劲的余神接续下去。为了做到这点,劲要有折迭转换,动作要用意不用力,借使收放统一的身法如同长江水滔滔不绝,中间无卸劲的余地,亦无意驰的时候,这样就自然可以达到一气呵成的要求。因此,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就可作为太极拳的第六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遇到动作有往复时,必须嵌有折迭--这是在手法上做到相连不断的必要措施。

  (2)遇到身体有进退时,必须嵌有转换--这是在步法上做到相连不断的必要措施。

  (3)劲断了,要有意在,意不到时,要有神在,这是补救断劲的方法。

  (4)能神气鼓荡地走架子,就可证明已将意贯注于动作中了。意在,为内劲不断的标志。

  (5)太极劲的方圆相生,是从“呼为开展、为方”和“吸为紧凑、为圆”中产生出来的。

  陈式太极拳的第七特点: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拳谱规定:

  (1)“运劲如百练钢,何坚不摧”,“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2)“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

  (3)“太极拳决不可失之绵软。周身往复,以精神意气为本,用久自然贯通焉”。

  (4)“运劲之功夫,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极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无名名之”。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的学习,首先要摧毁人们动作中原有的坚硬劲,使它化为柔软,这是化柔的时期,这个时期愈长,则愈可把僵硬摧毁得彻底。此时的要点是仍须不失绵软,在柔软之下,向着更有弹性的坚刚上迈进。这个刚,不是从努责和鼓劲而产生的“生铁”的刚,而是由松开和放长而产生的弹性的刚。因为身肢放长,并不断螺旋式地绞来绞去,就可产生这种弹性。因此,又可名为“棚劲刚”。只有这种具有弹性的刚,才能达到“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的要求。这种刚柔的变换是由精神意气的隐显来掌握的。所谓“隐则柔”、“显则刚”,就是这个道理。功夫精进后,劲可内隐得极深,使外形显得极柔,使人感到好象又回复到柔上去了,其实内在的质量却更加刚了。因此,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就成为太极拳的第七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初期要化去原有的僵硬劲,越柔软越好;这段时间也是愈长愈好,一般要一、二年的时间。

  (2)全身练到绵软后,即可进而具体地练习全身的放长,以练习刚劲。

  (3)行气用柔,落点用刚,是太极拳划分刚柔的界限。

  (4)心意结合神气的忽隐忽显和呼吸,是太极拳对于刚柔变换的法则。

  (5)刚柔同样达到高级水平,是太极拳妙手称号的标准。

  *陈鑫《总论发明》说:“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迹象化完归乌有。”这是陈式对于太极拳刚柔度的标准。

  陈式太极拳的第八特点: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拳谱规定:

  (1)“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2)“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3)“初学宜慢,慢不可痴呆;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

  (4)“形抗五岳,势压三峰,由徐入疾,由浅入深”。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在初练太极拳套路(一趟架子)时,动作应该越慢越好,可将时间放长。动作慢了,才有修改的机会,才能检查出不顺遂的地方。但是,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可渐渐加快,缩短走一趟架子所需的时间。但由慢转快,同样也要有一个限度,即要做到随快,但动作仍能沉着,仍能表现出劲别来,并不发生浮漂与错乱现象。这是指练习一趟架子所需时间的长短而言的。在这种能慢能快的总前提下,用到每个拳式时则须将这种快慢的对立面统一于一个拳式中,即转关处要慢,过了转关处就逐渐加快,运到落点时最快,以后复转慢,如此周而复始。所以太极拳的每个拳式都要经过能慢能快的锻炼,这样才能在推手时,“彼微动,己先动”,“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并能达到快慢相间的统一。所以,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就成为太极拳的第八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初学时要慢,为的是有一个检查纠正的机会。

  (2)求慢必须以精神提起和意气灵换为前提。

  (3)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应逐渐缩短走一趟架子所需的时间。但求快,必须以动作沉着和能表现出劲别为前提。

  (4)快慢相间的原则是转关折迭处慢,过了转关后,渐渐加快,过方点后再转慢。同时,转关时行气要慢,尽头的落点要快。

  (5)在整趟架子中,快慢相间的变化幅度要求做到匀清。




太极拳动作的特点
1、柔和性 太极拳动作轻松柔和,非常适应人体生理活动的要求。2、圆活性 太极拳的动作不是直线运动,而是处处带有弧形,走圆弧线路。3、连贯性 从开式到收式,尽管姿势与动作变化多端,都是相互衔接,连贯一气,连续不断。4、完整性 太极拳动作以腰为主轴,每个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四肢进行活动,随腰...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是什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不仅在外形上是独特的,而且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练太极拳时,首先要用意不用拙力,所以太极拳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则是神气鼓荡运动,也就是说既要练意,又要练气。这种意气运动的特点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并统领着太极拳的...

太极拳分几种?
三、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四、孙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主要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动作敏捷、圆活紧凑,犹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五、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

太极拳的7个特点
太极拳的7个特点 太极拳运动的特征是轻松柔和、圆活自然、上下相随、连绵不断、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螺旋缠绕、运劲抽丝。并将其特点归纳为七点。下面是我整理的太极拳的7个特点,欢迎大家阅读。神情安详、意识主导 练习时要保持神情安详,排除思想杂念,避免情绪干扰,以神领气,以气领形。这样做是...

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
这些特点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因此,如果孤立对待,企图贯彻一个特点而放弃另外的特点,则不但损害了后者,同时也影响了前者。所以这些特点不是为一个特定动作所特有,更不是某一个动作仅有某一个特点,而是构成整个太极拳套路的每一个拳式皆应具有的特点。

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把长拳比作一首刚健明快的奏鸣曲,那麼太极拳则是一首柔缓抒情的小夜曲,它柔和平稳、细腻委婉、感情的抒发、气息的流畅、形体的自然圆活,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尽管太极拳存在各种流派,在力度、速度以及表现的含蓄程度上各有差异,但在基本特点上各种太极拳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心静意导、...

太极拳运动太极拳的特点
圆活自然也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上肢动作要求带有弧线,符合人体关节的自然弯曲,这不仅使动作更为柔和,还能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均衡发展,让动作显得圆润自如。最后,太极拳强调协调完整,内外兼修。在运动过程中,意念、呼吸与躯干、四肢动作紧密配合,以腰为轴心,动作之间相互呼应,避免了肢体的孤立和不协调...

太极拳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太极的五大流派分别是杨、武、陈、吴、孙 。具体区别;杨式:主要特点是架式舒展、绵缓柔和,给人一种气势不凡、大气磅礴感觉。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陈式: 陈式突出特点是动作古朴,其中有发劲动作。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蓄发互变。吴式:主要特点是在动作姿势上,...

太极拳总体特点
太极拳中的“听劲”至关重要,它要求练习者精确感知对手的动作,预先判断,通过“引手”策略诱导对手,从而在对抗中占据主动。其技击原则在推手和套路中得到体现,旨在提升反应、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对实战攻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太极拳的技击方法遵循阴阳之理,通过“引化合一”进行攻防转换,即感知对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有什么风格特点?
1、轻松柔和: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的...

吴兴区17516236287: 关于各式太极拳 -
阙仁复方: 太极拳主要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1.陈式太极拳 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

吴兴区17516236287: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 -
阙仁复方: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吴兴区17516236287: 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 -
阙仁复方: 答; 一.舒展大方,刚柔相济 太极拳都是从松静开始,架式比较平稳,动作舒展大方,不僵不拘,充分体现了一个“慢”字,慢生柔,柔中刚,刚柔相济.由于太极拳有这个特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

吴兴区17516236287: 太极拳的特点及基本方法是什么 -
阙仁复方: 太极拳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我个人认为此种“气”是通过练拳的过程中调节呼吸的...

吴兴区17516236287: 请问陈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是什么区别 -
阙仁复方: 陈式太极拳 陈式第一路拳特点:①缠丝劲明显;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④快慢相间;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 陈式第二路拳特点: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吴式太极拳源自杨式太极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虽架式小巧,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

吴兴区17516236287: 陈氏38式太极拳 的特点风格 -
阙仁复方: 此套路为习练陈氏太极拳的入门套路之一,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贯穿,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相随.腰是发气之源,以腰为主宰,处处运用螺旋劲,以形引气,以气摧形,呼吸自然.虚实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它既保留了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又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吴兴区17516236287: 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
阙仁复方: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

吴兴区17516236287: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特点 -
阙仁复方: 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 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 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

吴兴区17516236287: 太极拳"有几种 各有啥特点和区别 -
阙仁复方: 杨式: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 陈式: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蓄发互变. 吴式: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 武式:小巧紧凑,中正安舒;起承开合,进退自如. 孙式:开合相接,转换灵活;...

吴兴区17516236287: 陈式太极拳56式(关于陈式太极拳56式的基本详情介绍)
阙仁复方: 1、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是历史最久的传统太极拳流派之一.2、它以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刚柔并济、快慢相间、蓄发互变、节奏明显的特点独树一帜,共五组56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