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作者&投稿:蒯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极拳有几大流派 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1、武当太极拳
  虽然目前学者公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其内涵与当前流行的太极拳不尽相同。 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


  2、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3、杨氏太极拳
  杨褔魁(1799一1871),字露襌,河北永年人。陈家沟陈德瑚在永年开中药铺,杨因家贫卖身到药铺为徒,后陈德瑚带杨回陈家沟家中做些杂活。陈氏十四世袓陈长兴在陈德瑚家设武学,教后人习拳舞械。陈长兴见杨聪明伶俐,作事殷勤,为人忠诚老实,又喜爱拳术,与陈德瑚商量后,乃收为徒弟,传授太极拳。杨练拳极下功夫,夜里鍊拳疲困时,仅在长板凳上打盹。这种长凳很窄,很快就跌下来,醒后继续再练,如是者七年之久,拳乃练成。经老师与东家同意后,装卷归里,离开陈家沟(后又两次拜访陈家)。
  杨露襌回家后,经亲友推荐到北京教拳,打败许多名手,名声大震,后到清宫王府教拲,因习拳的都是些贵族子弟,为了适应他们娇嫩体质的需要,便将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缠丝劲及窜蹦跳跃发劲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作了些改动,使其姿势较为简化,动作柔和,不纵不跳,后经其三子健候修改成中架子。再经其孙澄甫的修改而成为目前流行较广的杨式太极拲。其特点是,拳架舒展、动作和顺、姿势柔软。要求绵里藏针。扬澄甫(1883~1936)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拳,是著名的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

  4、吴式太极拳
  杨露襌在清宫王府教拳时,满族人全佑从学之,后全佑又从学於杨班候(1837~1892 )。全佑传其子鉴泉,后来鉴泉从汉姓为吴。吴鉴泉(1870~1942),拳架以柔化著称,推手守静而不忘动,形成了架式大小适中,柔和紧凑的特点。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拳社,培养学生,成为现代流行的以柔化见长的吴式太极拳。


  5、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 (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同乡杨露襌大架动作,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长兴公教拳,因其年岁已高(80余岁),不再传拳,其子耕耘走镖山东,不在身边,但见他求学心切,便将其介绍给陈氏同族十五世陈清萍。陈凊萍的拳架小而紧凑,加圈缠丝,是陈氏小架拳派的支流。武禹襄学拳很下功夫,潜心专练。在杨式大架和陈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成为现在的武式太极拳。
  后传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郝传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拲为业,武式太极拳始在外传。其特点,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

  6、孙式太极拳
  孙禄堂 (1860~1930)河北完县人。先学形意拲,精通意理,兼习八卦。著有(形意拳学)、(拳意迷真)等书。在北京有「活猴」孙禄堂的美名佳称。后又从郝为真学太极拳,将形意、八卦、太极拳融为一体,形成现在的开合鼓荡,架高步活,独具风格的孙式太极拳。

  7、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太极拳流派之一。始自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家和兆元(1810——1890),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以《周易》理论为基础,像其形取其义用其理,移动周身处处走圆,无不是圈,行成周身无处受力,自然圆活。
  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处处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形成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的特色。
  和兆元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1825年,师从本镇拳师陈清平习武。后在北京供职,官授武信郎。在理学大家李棠阶影响下,对太极拳进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极拳理论有了长足发展。以理学、儒家、道家并结合医学理论来指导规范拳架,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创编了一套体用一致,技理相合的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
  传统和式太极拳有72式,皆以《易》学之理贯串于拳势之中。象其形(圆),取其义(阴阳、五行、八卦),用其理(阴阳变易,五行生克,天人合一)。走架以轻灵圆活,柔中求刚的准则促进周身协调,步活身敏,柔顺自然。以阴阳变化之法,使身体不同部位运动时产生的分、合等劲力,形成千变万化的技术、技法。形成太极拳滑如鱼、粘如胶、软如棉花、硬如钢的技击特色。
  在拳架练法中由外形的无过不及,内外相合和柔顺连贯的阴阳动态平衡,促进内在气血、脏腑、经络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体魄,从而达到健身、疗病、养生之目的。
  8、简化太极拳

  国家体委以杨式太极拳为主,井辅以其他各流派的太极拳的动作,整理创编成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势、四十八势、八十八势等套路。北京体育学院阚桂香女士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编写了陈氏简化三十六势太极拳,河南省武术馆教练陈小旺在陈氏太极老架、新架的基础上,整编而成陈氏三十八势太极拳。

1、武当太极拳
虽然目前学者公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其内涵与当前流行的太极拳不尽相同。 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


2、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3、杨氏太极拳
杨褔魁(1799一1871),字露襌,河北永年人。陈家沟陈德瑚在永年开中药铺,杨因家贫卖身到药铺为徒,后陈德瑚带杨回陈家沟家中做些杂活。陈氏十四世袓陈长兴在陈德瑚家设武学,教后人习拳舞械。陈长兴见杨聪明伶俐,作事殷勤,为人忠诚老实,又喜爱拳术,与陈德瑚商量后,乃收为徒弟,传授太极拳。杨练拳极下功夫,夜里鍊拳疲困时,仅在长板凳上打盹。这种长凳很窄,很快就跌下来,醒后继续再练,如是者七年之久,拳乃练成。经老师与东家同意后,装卷归里,离开陈家沟(后又两次拜访陈家)。
杨露襌回家后,经亲友推荐到北京教拳,打败许多名手,名声大震,后到清宫王府教拲,因习拳的都是些贵族子弟,为了适应他们娇嫩体质的需要,便将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缠丝劲及窜蹦跳跃发劲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作了些改动,使其姿势较为简化,动作柔和,不纵不跳,后经其三子健候修改成中架子。再经其孙澄甫的修改而成为目前流行较广的杨式太极拲。其特点是,拳架舒展、动作和顺、姿势柔软。要求绵里藏针。扬澄甫(1883~1936)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拳,是著名的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

4、吴式太极拳
杨露襌在清宫王府教拳时,满族人全佑从学之,后全佑又从学於杨班候(1837~1892 )。全佑传其子鉴泉,后来鉴泉从汉姓为吴。吴鉴泉(1870~1942),拳架以柔化著称,推手守静而不忘动,形成了架式大小适中,柔和紧凑的特点。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拳社,培养学生,成为现代流行的以柔化见长的吴式太极拳。


5、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 (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同乡杨露襌大架动作,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长兴公教拳,因其年岁已高(80余岁),不再传拳,其子耕耘走镖山东,不在身边,但见他求学心切,便将其介绍给陈氏同族十五世陈清萍。陈凊萍的拳架小而紧凑,加圈缠丝,是陈氏小架拳派的支流。武禹襄学拳很下功夫,潜心专练。在杨式大架和陈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成为现在的武式太极拳。
后传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郝传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拲为业,武式太极拳始在外传。其特点,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

6、孙式太极拳
孙禄堂 (1860~1930)河北完县人。先学形意拲,精通意理,兼习八卦。著有(形意拳学)、(拳意迷真)等书。在北京有「活猴」孙禄堂的美名佳称。后又从郝为真学太极拳,将形意、八卦、太极拳融为一体,形成现在的开合鼓荡,架高步活,独具风格的孙式太极拳。

7、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太极拳流派之一。始自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家和兆元(1810——1890),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以《周易》理论为基础,像其形取其义用其理,移动周身处处走圆,无不是圈,行成周身无处受力,自然圆活。
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处处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形成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的特色。
和兆元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1825年,师从本镇拳师陈清平习武。后在北京供职,官授武信郎。在理学大家李棠阶影响下,对太极拳进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极拳理论有了长足发展。以理学、儒家、道家并结合医学理论来指导规范拳架,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创编了一套体用一致,技理相合的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
传统和式太极拳有72式,皆以《易》学之理贯串于拳势之中。象其形(圆),取其义(阴阳、五行、八卦),用其理(阴阳变易,五行生克,天人合一)。走架以轻灵圆活,柔中求刚的准则促进周身协调,步活身敏,柔顺自然。以阴阳变化之法,使身体不同部位运动时产生的分、合等劲力,形成千变万化的技术、技法。形成太极拳滑如鱼、粘如胶、软如棉花、硬如钢的技击特色。
在拳架练法中由外形的无过不及,内外相合和柔顺连贯的阴阳动态平衡,促进内在气血、脏腑、经络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体魄,从而达到健身、疗病、养生之目的。
8、简化太极拳

国家体委以杨式太极拳为主,井辅以其他各流派的太极拳的动作,整理创编成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势、四十八势、八十八势等套路。北京体育学院阚桂香女士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编写了陈氏简化三十六势太极拳,河南省武术馆教练陈小旺在陈氏太极老架、新架的基础上,整编而成陈氏三十八势太极拳

太极的五大流派分别是杨、武、陈、吴、孙 。
具体区别;

杨式:主要特点是架式舒展、绵缓柔和,给人一种气势不凡、大气磅礴感觉。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

陈式: 陈式突出特点是动作古朴,其中有发劲动作。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蓄发互变。

吴式:主要特点是在动作姿势上,身体上下成一线,更突出了柔和。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

武式:主要特点是从技击的要求出发,左手只管左边防护,右手仅管右边攻防;同时强调内气的潜转与动作的起承转合。小巧紧凑,中正安舒;起承开合,进退自如。

孙式: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开合相接,转换灵活;进跟退撤,身到意合。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河北省完县人孙禄堂(1862--1932),孙禄堂于民国初年从郝为真学得不到武式太极拳后,以武式太极拳为基础,吸取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特点,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特点,并融入这两门拳术的一些手法,融会贯通,创编成孙式太极拳。此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运动方向变化较多。由于此拳以两脚进退相随为步法特点,又称活步太极。由于此拳以开手和合手(开合手)为动作转换衔接的基本方法,还称为开合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于河北省永年县人武禹襄(1812--1880)。武禹襄自幼习武好文,约1850年从杨露禅学得陈式老架太极拳,1852年途径河南怀庆府赵堡镇,从陈青萍学陈式新架太极拳,此后,钻研拳理,揣摩拳架,多有发悟,创编成武式太极拳。此拳姿势紧凑,强调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肩,动作柔缓,步法小巧灵活,注重虚实变换和内气潜转。武式太极拳的身法主要有含胸拔背、裹裆、护盹、提顶、吊裆、沉肘、尾闾中正。运动时注重动作的起(开始动作)、承(上一动作环节与下一动作环节)、开、合,讲究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需有转换。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赵堡太极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为立式画圆,走立式化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赵堡太极拳架轻灵圆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以上就是太极拳几大流派的一些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极拳各门派的区别之处,武术核心套路的取舍




太极拳各大流派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

太极拳有几大流派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赵堡等六大流派。1、陈式太极拳 是古老的拳种,其他多数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跟陈式太极拳有一定的关系。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焦作陈家沟陈长兴(陈式太极拳传人),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

太极有几大流派?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这套拳架与陈氏老架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也称老架为大圈拳,称新架为小圈拳。有本的弟子、族侄陈青萍,又在有本所传拳架的基础上创造了两套架式。其中一套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提高技巧。另一套,注重技击,常在周身一起转圈的过程中突然发劲,劲快而...

太极拳有那几个门派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 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 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 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 ...

请问太极拳各个流派的异同(非专业人士勿答),谢谢!
讲究大松大柔,对身体有良好的改变作用,大多老年人练习,而且不易导致运动损伤。与其他流派不同的是其特点是极度松、极度柔。孙氏:易从陈氏基础上发展而来,与其他派别不同的是其步法极为灵活。武氏:亦从陈氏发展起来,不同之处是动作极为轻灵。吴氏:从陈氏发展而来,亦以柔化为突出特点。

太极的五大流派分别是哪些?具体区别在哪里?
【主要流派】: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据说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

太极拳的几个流派有什么不同?他们各有什么优势?练哪个派别的好?
吴、武可以简单说,其实本质上还是杨式,脱胎于杨式母拳,只是换了种风格,换汤不换药。吴式适合具有灵性的人练比较好,武式个人认为较严谨。孙式,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杨式的思想和风格,但和吴、武不同的是,糅合了形意、八卦的精华在里面。总之,天下太极拳虽多,其实也就陈、杨两家而已。一家阴阳、...

哪个流派的八极拳最适合实战 ,流派的特点是什么?
以吴会清、吴秀峰先生为代表的孟村八极拳适合实战。吴会清,宇穆亭,生于清同治八年,卒于公元1958年,享年89岁,为八极拳五世传人。先生自幼习武,武功卓著,有“铁巴掌”之誉。他精于戏剧,自办的民间剧社“益盛公”,在济南至天津方圆几百公里内颇具影响。他一生培养的武术、戏剧人才若干,成名者...

太极拳的介绍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 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

太极拳有哪些门派
太极拳分为五大门派,即:陈、杨、武、吴、孙 陈式,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杨式,舒展简洁,动作松柔,缓慢匀速;武式,姿势紧凑,步法小巧灵活;吴式,轻柔缓慢,圆活连绵;孙式,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

渭南市18280803012: 太极拳"有几种 各有啥特点和区别 -
频发波菲: 杨式: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 陈式: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蓄发互变. 吴式: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 武式:小巧紧凑,中正安舒;起承开合,进退自如. 孙式:开合相接,转换灵活;...

渭南市18280803012: 太极的门派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 -
频发波菲: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 系辞上》.以后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

渭南市18280803012: 太极拳的区别 -
频发波菲: 陈氏刚柔相济,杨氏舒展柔和,吴氏斜中寓正,武氏小巧紧凑,孙氏柔缓圆活.每一派都有适合初学者的套路,建议先学24式,还有根据你的年龄,你想学健身养生还是包含实战的.每一流派都是优秀的

渭南市18280803012: 有哪些太极拳门派,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
频发波菲: 门派?拉山头的那种吗,现在不流行了吧. 太极拳主要讲的是派别,一个拳种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我就用个人经验,简单介绍一下.理解可能不够请见谅. 主要大概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 陈式:最接近太极拳的原始形态,太极...

渭南市18280803012: 24太极拳与42太极拳有什么区别? -
频发波菲: 24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拳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复杂性和长度.总的来说,42式太极拳比24式太极拳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而24式太极拳更适合初学者.首先,24式太极拳,也称为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从传统杨...

渭南市18280803012: 太极拳都有什么种类? -
频发波菲: 太极拳的流派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

渭南市18280803012: 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流派的区别 -
频发波菲: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拳种流派,也具有一般武术的一些显著特征,比如具有强烈的技击色彩,具有完整的套路等.但也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武术流派的独到特点...

渭南市18280803012: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有什么区别? -
频发波菲: 区别: 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总结与编排的.陈式太极拳---雀地龙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

渭南市18280803012: 太极、分哪几种???? -
频发波菲: 简单地讲,只有一种--那就是太极拳. 深入一点说,起初是陈式太极拳,由陈式衍生出杨式、武式太极拳,又由杨式衍生出吴式、孙式太极拳.所以,目前主要有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 这些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各有其特点,但套路、招式相近. 为了普及太极拳,国家体委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以及48式太极拳,又综合了各流派有代表性的动作创编了42式竞赛套路,人们称其为“体委套路”. 各种太极拳招式情况: 国家体委套路就不用说了,一看就知道有多少式. 其他传统套路一般都有七、八十式,个别有超过100式的.不过,不少人都根据自己的时间、爱好将它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所以现在还经常能看见各种简化(不是国家体委套路)的传统套路.

渭南市18280803012: 太极拳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太极拳的发展史?打太极拳需要注意?
频发波菲: 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它综合了各家拳法之长,结合导引吐纳,采用腹式呼吸,能在练拳时汗流浃背而不气喘,动作畅通气血.它也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