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贯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宋代·苏轼《花影》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咏物 , 抒怀 , 失意无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赏析一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 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天真”举动如出一辙,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 苏轼的诗有诙谐、灵动的特点,有时充满童趣,语言也颇有几分“打油诗”的特色。他曾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并非用“豪放”两字就能一概而论。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但这里“请君入瓮”,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也十分恰当。 单说这首诗:有人说诗中的“花影”,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难以驱去,赶不尽,除不绝。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如果真是形容小人,那苏轼的水平也太差劲了,“明月花影”,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用来形容小人,一点攻击力也没有。大家见骂人时,谁把对方骂成“花影”?像刘禹锡《聚蚊谣》,把小人形容为蚊子,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这才叫讽刺。 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 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唐代·成彦雄《松》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咏物励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版本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四)——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 :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展开阅读全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版本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三)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写景咏物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宋代·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咏物写鸟




疏影·梅影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词人在此以倩女比梅,而又以其“魂”比梅影,魂从倩女出,影从梅中来,其比喻之巧妙,令人叹服。一个“魂”字使梅影的轻盈缥缈脱然而出。“缓步”两句更使这首词描述的梅影活化,使人神往。第四笔,“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天”写了“竹外影”。“竹外”出自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有...

梧桐影·落日斜原文_翻译及赏析
赏析 “落日斜,秋风冷。”首先烘托出词中主人公所处的特定环境:落日余晖,秋风送寒。只有六个字,却字字珠玑。尤其著一“冷”字,不仅点染出秋天黄昏的冷寂,而且衬托出词人思念友人的凄切感情,更为下文“今夜”蓄势,巧妙地伏下一笔。“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从全文分析,词人与友...

玉连环影纳兰性德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译文刚刚睡下。愁思太重,仿佛把衾被上的花卉图案都要压碎。细细数着更筹,眼看着灯花落下。梦境不可信,音讯难成真,只是赢得她终日里蹙起的两弯蛾眉。注释 玉连环影:词牌名,此调谱律不载,或亦自度曲。“愁压”句:此为夸张之语,谓愁绪之沉重,仿佛将被子上的花也要压碎了。衾(qīn)...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原文_翻译及赏析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原文_翻译及赏析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魏晋·曹植《杂诗七首·其一》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写景 , 回忆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台上常常吹...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写雪 , 梅花 , 赞美品格 赏析 自古诗人酷爱梅花,自然是为了其高风幽韵所沉醉。但更为诗人所倾倒的,则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阴铿的这首诗,就歌咏了梅花迎寒风...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原文_翻译及赏析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孤独 , 月下 , 饮酒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著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执著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原文_翻译及赏析
赏析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

纳兰性德《疏影·芭蕉》原文及翻译赏析
疏影·芭蕉原文: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

黄山区18577725084: 古诗《花影》的大意是什么? -
呼英安坤:[答案] 原文: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

黄山区18577725084: 古诗《花影》的大意是什么? -
呼英安坤: 原文: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专家小析 《花影》,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明白通俗;细细琢磨,才知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含蓄隐晦.原来是苏轼在慨叹他的政敌即那些所谓"熙丰小人",他们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时,全被贬谪(刚被太阳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时,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将来).这是苏轼一首用以抒发政敌被起用的愤懑诗.

黄山区18577725084: 苏轼的《花影》翻译 -
呼英安坤: 花影2113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注释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5261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瑶台:华贵的亭台.几度:几次.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

黄山区18577725084: 古诗花影的主题思想 -
呼英安坤: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却扫不走.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黄山区18577725084: 苏轼写的花影这首诗的诗意
呼英安坤: [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能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赏析】 花影本来很美,为什么诗人这样厌恶它呢?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诗篇反映了诗人嫉恶如仇的态度,而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此诗甚为隐讳,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黄山区18577725084: 求苏轼的《上元侍宴》《花影》《守岁诗》的赏析,要比较详细,不要太多,不是要翻译.好的追加~!急! -
呼英安坤:[答案]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1)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侍宴:臣子... 等候皇帝驾到,这场景,就象一朵朵红云捧着玉皇大帝一般. 《花影》 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黄山区18577725084: 苏轼的诗词全集花影 -
呼英安坤: 花影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黄山区18577725084: 谁可以告诉我《花影》这首诗的诗意? -
呼英安坤: 苏轼的《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明白通俗;细细琢磨,才知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含蓄隐晦.原来是苏轼在慨叹他的政敌即那些所谓"熙丰小人",他们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时,全被贬谪(刚被太阳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时,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将来).这是苏轼一首用以抒发政敌被起用的愤懑诗.

黄山区18577725084: 花影这首古诗的意思 -
呼英安坤: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黄山区18577725084: 花影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
呼英安坤: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