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山山黄叶飞——咏落叶古诗词赏析

作者&投稿:战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深秋山山黄叶飞

——咏落叶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太平御览》卷二十四),“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陶渊明《酬刘柴桑》)。落叶,是秋天的名片,是诗人寄托悲伤情感的载体。早在宋玉之前的屈原,就将秋风、落叶,作为渲染环境、烘托悲伤气氛的意象: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

湘君是湘水男神,湘夫人是湘水女神,即传说中的帝尧之女,舜的妃子娥皇、女英。舜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二妃闻之,投湘水而死。当地人民建祠纪念她们。《湘君》《湘夫人》就是祭祀湘水之神的诗。《湘夫人》是用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气,由男巫扮湘君,载歌载舞,抒发久迎湘夫人不至的惆怅心情,表现了男神湘君对女神湘夫人的情爱思念。

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久候湘夫人不至的惆怅心情。湘君伫立岸边,遥想湘夫人降临在北边水滩的情景。可是只见秋风徐至,洞庭波动,落叶飘零,凉风袭人,不见湘夫人的踪影,真是望眼欲穿,愁思无限。清秋的景色构成了一个带有愁意的意境,有力地衬托了湘君心情的惆怅。

在古诗词中,常以秋风、落叶作为萧瑟深秋的物象。例如: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三国•曹丕《燕歌行》)

这是《燕歌行》诗的开头三句。《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七言古诗,全诗写一位独守空房的女子思念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悲伤心情。这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 公的出场作了铺垫。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这种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的方法,使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

秋风从触觉上给人以萧瑟的感受,落叶则在视觉上给人以萧瑟的感受,激起人们的悲凉情绪。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被贬斥后在巴蜀作客时,客中逢秋,见万木凋零,因起思家之念,遂写了一首《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写旅愁归思的一首五言绝句。王勃客居它乡,见长江滚滚东去,而自己却留滞在这里不能归家,身在万里之外,虽有归家的愿望,但是不能成行;何况现正逢高风送秋的季节,黄叶纷飞,万木凋零,更增加了思乡的愁绪。诗中情景互为作用,彼此渗透,将久客异乡之悲,思归之情,与眼前所见之典型环境融合为一。寥寥二十字,将江山寥廓,风木萧瑟,苍茫悠远,气象雄奇尽情道出。三四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以景结情,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以落叶状写悲秋,在诗中是常见的。而在大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叶则有一种雄浑壮阔的情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当时杜甫生活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

首联两句,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近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落叶离枝的飘飞,恰似游子离家的外出漂荡,在古诗词中,常把游子比作落叶,写出无所依赖的无奈与悲伤。如隋朝诗人孔绍安的《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诗中写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而树叶的飘零之情就如同这客居他乡的游子的心情。树叶翻飞仿佛不肯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树林。诗人巧妙地借用了秋天特有的景色——落叶,把自己比喻为落叶在空中飘浮不定,表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凄凉。联系到诗人当时是隋朝的官员,而隋被唐灭,自己无所依傍,恰似落叶一样。以落叶为喻,自是十分贴切。

唐代诗人韩愈在送别好友陈羽时,也将远行的陈羽比作落叶: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落叶送陈羽》)

诗中用落叶不停的飘飞、断蓬不再回归故土,感叹陈羽远行,难于回归故地。两人一夜话别,临别泪流沾衣,表明两人的情意深厚。落叶的形象比喻,体现了诗人对好友离别的惋惜与无奈。


山山黄叶飞全诗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起句“长江悲已滞”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次句“万里念将归”紧承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第三句转为写物候,承接上两句含义,在深秋寒风飒飒之夜令人感伤...

"山山黄叶飞"是一句古诗,出处呢?
一、出处 出自王勃的《山中》二、全诗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三、注释 ①滞:停滞,不流通。②万里:形容归程之长。③属:恰逢,正当。④高风:秋风。四、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出自哪首诗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出自王勃的《山中》。这首诗的全诗为: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意思是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何况在这秋风劲吹的傍晚,山山飘零着枯黄的秋叶。《山中》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出自哪首诗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出自王勃的《山中》。这首诗的全诗为: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意思是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何况在这秋风劲吹的傍晚,山山飘零着枯黄的秋叶。《山中》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

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描写的是一幅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流露出诗人难以排遣的乡思。原文 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译文及注释 1、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深秋山山黄叶飞——咏落叶古诗词赏析
深秋山山黄叶飞——咏落叶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太平御览》卷二十四),“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陶渊明《酬刘柴桑》)。落叶,是秋天的名片,是诗人寄托悲伤情感的载体。早在宋玉之前的屈原,就将秋风、落叶,作为渲染环境、烘托悲伤气氛的意象: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

"山山黄叶飞"是一句古诗,出处呢?
《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的 参考资料:By Grasse!希望可以帮助你!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是什么意思?
”“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出自唐代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更何况秋风风寒,傍晚暮气沉沉。更难耐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山中》出自哪个朝代和作者?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白话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总章二年(669)王勃入蜀,在《入蜀纪行诗序》里...

海伦市18457411865: 况属高风晚,山山_____叶飞 -
弓福生脉:[答案]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

海伦市18457411865: 山中 王勃 诗意 -
弓福生脉: 诗意: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出自唐代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释义:长江好似...

海伦市18457411865: 王勃的《山中》诗加译文 -
弓福生脉: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

海伦市18457411865: 山中 王勃题目的赏析 -
弓福生脉: 评王勃《山中》多数夸赞 悲凉浑壮的气势,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很少赏析题目.但恰恰题目是主旨.诗中“悲已滞”的江水,“高风晚”的季节,“”黄叶飞”的环境,使诗人“归”不得,困于“山中”.这才是乡思和烦忧的根子.一个“悲”字,难道是歌颂大好山河?出不了大山,才是悲.一家之言而已.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海伦市18457411865: 况属高风晚的下一句是什么? -
弓福生脉: 1. 况属高风晚的下一句是:山山黄叶飞.2. 全诗:《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3. 注释: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况属:何况是.属:...

海伦市18457411865: "长江悲已滞"的整首诗急 -
弓福生脉:[答案]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

海伦市18457411865: 我还读过王勃的诗巜 》,其中的名句是? -
弓福生脉: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眼前.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能感受到亲近.

海伦市18457411865: 山中 王勃. 的主旨 -
弓福生脉: 山中 王勃. 的主旨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深刻地表达了思归之情.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绝,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起句"长江悲已...

海伦市18457411865: 秋天的树叶古诗句 -
弓福生脉: 停车坐爱枫林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海伦市18457411865: 由 付 车加同一部首变成字比并组词 -
弓福生脉:[答案] 庙宇、寺庙 府 城府、政府 库 车库、仓库 邮 邮局、邮电 附 附加、附体 阵 阵雨、阵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