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前,袁绍大军压进,曹操为何还要亲率大军讨伐刘备?

作者&投稿:藤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
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
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
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
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扩展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
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英国武力侵占香港三步曲:
侵吞香港岛。1840年4月,中英鸦片战争首先在香港揭开序幕。战后,英国代表义律提出割让香港,赔偿鸦片烟价等无理要求。
清政府负责对英交涉的琦善在谈判中虽力求妥协,但由于道光皇帝态度强硬,琦善未敢接受义律的割地要求和与义律订立任何条约。
但1841年1月20日,义律却擅自宣称与琦善达成了“把香港岛及其海港割让给英国”(即《穿鼻草约》)。这纯属义律所捏造。
公告颁布5天后,英国侵略者便用武力强占了香港岛,并于26日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要求清政府赔款和清军从广州城撤出。
并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1842年6月,英国攻入长江,并于8月进入南京江面。面对城下耀武扬威的炮口,清政府彻底屈服了,遂于8月29日,派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军谈判。
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割占九龙半岛。英国殖民者侵占香港岛后,便以港岛为基地谋取九龙。
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3月,侵华陆军司令克灵顿遵循英国在华全权代表卜鲁斯的指令,派遣军队强行占领了九龙半岛岬角至尖沙咀一带。
在军事占领后不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巴夏礼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
是年9月,英法联军6000余人进逼北京,10月24日,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从而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又被英国割占。
谋取“新界”。1898年4月,中英双方就香港扩界问题开始谈判。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根据英国外交部的指示,向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等出示展拓界址范围的地图。
李鸿章等屈从于压力,遂于1898年6月9日,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沙头角海至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以南、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
附近大小岛屿235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租予英国,租期99年。至此,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这颗“东方明珠”完全落入了英国殖民者的魔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相对于曹操而言,进攻刘备远比击败袁绍要简单,而曹操也可以从这场战争中得到很大的好处,所以那时候曹操当然会选择进攻刘备了。

事实上,曹操不在意袁绍而进攻刘备,绝不会是因为刘备是人杰。曹操那时候之所以进攻刘备,主要是因为刘备在此前就是在曹操的麾下,只不过那时候董承发动衣带诏,刘备在加入之后又有一定的反悔,于是刘备在方案并未泄露以前,就借发兵进攻袁术为由,领兵诛杀了徐州刺史,开始了造反。

正因如此,曹操那时候进攻刘备,是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曹操为了惩处叛变,说到底那时候刘备作为叛徒逃跑,现如今曹操那边人人自危,假如曹操对这件事情不闻不问,那未来曹操那边的人必定会叛变曹操而逃。不仅如此,曹操还是为了惩处刺客,说到底衣带诏事件是直接刺杀曹操的方案,而刘备又是其中的一人,不杀掉刘备,曹操心里躁动不安。

更为重要的是,曹操打刘备虽然担心袁绍在身后进攻,但刘备此时此刻已经要和袁绍同盟,假如曹操此时此刻对刘备不闻不问,只怕刘备必定会在曹操与袁绍对峙时发兵进攻曹操。

何况进攻刘备,曹操是有优势的。那时候刘备刚叛变,其手底下心不齐,此时此刻进攻刘备就是最佳时机,也正是由于这样,那时候曹操与刘备间整体实力相差悬殊,假如曹操亲率大军前往进攻,刘备肯定抵御不了曹操手底下的大军,如此一来,曹操能够 速战速决,以碾压的状态赢下战争。



当时曹操之所以不顾袁绍而攻打刘备,主要是因为刘备很强,而袁绍办事拖拖拉拉,他只要迅速击败刘备,就不用担心袁绍。

因为刘备临时逃脱曹操阵营,曹操视其为背叛,也是为了防止刘备趁乱做大,从后方偷袭他。

因为刘备是从曹操那里离开的,他觉得背叛了他,所以为了惩治刘备才大军讨伐。

曹操是为了惩治叛乱,毕竟当时刘备作为叛徒逃走,如今曹营人心惶惶,如果曹操对这件事不理不睬,那将来曹营的人都会背叛曹操而逃。


袁绍70万大军最后为何败给曹操7万大军,分析袁绍最终灭亡的原因_百度知 ...
袁绍虽有一统天下之志,却无领兵作战之才。在官渡与曹操数次交战,袁绍屡战屡败。同时,他缺乏帅才,不懂得如何利用人才。他弃田丰、沮授、许攸的妙计不用,却听信郭图的谗言;他不合理运用张郃、高览这样智勇双全的猛将,却让本不能独当一面的颜良救援白马。当他大败而归之时,不仅不痛改前非,...

如果袁绍采纳了田丰的计策,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吗?
但是袁绍没有采纳这条计策,而是一意孤行地发动了官渡之战,最终遭到了惨败。那么,如果袁绍采纳了田丰的计策,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吗?一、田丰实际进献是两条互相矛盾的计策。我们看历史记载,就会发现田丰在官渡之战前,并非是向袁绍进献过这一个计策,他向袁绍进献了两条计策,并且两条计策自相矛盾。袁绍对这两条...

田丰建议袁绍不要发动官渡之战,如果袁绍接受这个建议的话,能否拖垮曹操...
之后依靠自己的才能成功击败吕布跟袁术,占据兖州、徐州以及豫州部分地区,最后形成了跟袁绍争夺北方霸主的局面。但此时的曹操跟袁绍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他们之间如果爆发战争的话,根本没什么人认为曹操有取胜的可能性,这也是袁绍要发动官渡之战的一个重要原因。田丰的提议袁绍的谋士田丰却发现不一...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没有采纳四人的策略
我们就以演义加历史来共同分析一下。演义中袁绍举七十万大军与曹操七万军相拒于官渡,最后却因袁绍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听取手下谋士正确的意见而一败涂地。以下4人中但凡袁绍能听取一人的正确意见,官渡之战的历史结果都将会重新改写,下面我们看看这些人都是谁吧?第一:田丰 田丰,字元皓,钜鹿(...

官渡之战袁绍号称有70万大军,这是有据可循的吗?
根据魏晋时宇的记载,袁绍率领5万军队和8000骑兵。而三国的批评者孙胜认为,曹操和崔彦说,他们在研究袁绍的户籍时,可以得到30万兵力(包括运粮的苦力和众多后勤,下同)。所以可以推断冀州可以征三十万大军,如果加上幽州、并州、青州的支援部队呢?袁绍大规模进攻必然会导致很多部队采取行动,但是5万太少...

袁绍在官渡之战结束后,损失有多严重?
此战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中原的基础,也决定了东汉末年的诸侯竞争格局。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无疑是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但是,在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走向了败亡,曹操则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那么,问题来了,在官渡之战,袁绍的损失到底有多惨重?一、10万大军 首先,建安四年(199年),...

古时候打仗“10万大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所以,在三国的战场上出现一支十万大军,足以打破三国的势力平衡,若指挥得力,足以毁城灭国,这也就不奇怪曹操横槊赋诗时的豪气干云了。要知道,官渡之战时袁绍倾其所有家当,才动员了十万大军,而作为三国政权之一的蜀国君主刘备,一辈子也没有拥有过十万精兵,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多一次也就五、六万人...

三国战争动辄出兵百万,真实历史上,兵力到底是多少?
官渡之战这场仗前后持续一年多,以袁绍败逃回河北而告终。演义里说袁绍起水陆大军共70万,而曹操只有20万,双方总共将近100万人。开战前,袁绍手握青幽并冀四州,曹操也有豫州、兖州、司隶、徐州这四个地方,为何他的实力远不如袁绍呢?首先,曹操的四个州从面积上远不如袁绍的四州;其次,曹操的身...

袁绍原本可以打赢官渡之战,最后却输了,原因是什么?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到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间的官渡之战,袁绍原本是可以打赢的:曹操当时实力还不强,而且需要分兵留守不太稳定的后方,前线兵力也就是一万到三万之间,而袁绍至少有十万大军蜂拥而至,只要不犯致命错误,他是可以在持久战中获取最后胜利的。袁绍的兵力,在《三国志》和《后...

官渡之战前曹操控制了多少地盘?
这场决战比预料之中来得还要早一点,200年双方在官渡展开决战,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之一,曹操3万多人大败袁绍约12万大军,此战也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的3万多人还是他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而且官渡前线其实只有一万多人,其余分驻周边策应,问...

泉州市15686799830: “官渡之战”为何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 -
公陶康妇: 军事上是被断粮道.主观原因是曹操虽然毛病很多,但总体上比袁绍强,袁绍为人儒雅有风度,宽仁且有城府,但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好谋无断,不能明辨是非忠奸,处理问题过于极端,不能协调团队关系,所以失败,曹操为人目标明确,仁爱和暴虐,理性与感性并存,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广纳豪杰,张弛有度,赏罚分明,从谏如流,所以胜利

泉州市15686799830: 曹操是如何赢得官渡之战的? -
公陶康妇: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地区对峙.袁绍派他的谋士郭图和大将淳于琼、颜良等到白马进攻曹操的部将东郡太守刘延.袁绍自己则带兵进抵黎阳准备南渡黄河.四月,曹操北进援救刘延.途中采纳了某士荀攸所献计策,...

泉州市15686799830: 官渡之战中袁绍为什么败给曹操? -
公陶康妇: 刚愎自用,性情多疑,狂妄自大. 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强,得到中小地主阶级的拥护;“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注意网罗人才,得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拥护;经济上实行屯田,不仅较有效地解决了后勤供应,且在一...

泉州市15686799830: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公陶康妇: 官渡之战要点:200年,官渡,对阵双方:曹操和袁绍;结果: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历史意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胜负因素分析:袁绍的实力优于曹操,但曹操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自己的势力迅速...

泉州市15686799830: 官渡之战中,袁绍占有绝对优势,为何会惨败给曹操? -
公陶康妇:主要原因还是袁绍不会任用人才、让淳于琼去守粮草、 恰恰淳于琼是那种嗜酒如命的人... 要知道粮草没了 那也不扯打仗了 再者就是袁绍不采纳谋士许攸的意见 . 还怀疑他 这让许攸投靠了曹操 我觉得这是主要的原因

泉州市15686799830: 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
公陶康妇:[答案] 官渡之战曹操军胜利的原因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於劣势,...

泉州市15686799830: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 一文袁绍与曹操相比,拥有强大的军队反而被曹操打败其失败原因是什么?
公陶康妇: 袁绍失败的原因有: (1)袁绍兵马虽多但不精,战斗力不如曹军. (2)袁绍自身多疑,刚愎自用,又不肯承认过失,不愿意采纳良好的建议. (3)袁绍手下的谋士各怀异心,又没什么过人的计策. (4)曹操听从许攸的计谋,烧毁了袁绍乌巢的粮仓,导致袁军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

泉州市15686799830: 袁绍为什么败给曹操 -
公陶康妇: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荀彧、...

泉州市15686799830: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为什么会赢? -
公陶康妇: 1.袁绍骄傲轻敌2.有许攸的帮助3.曹操深得民心,袁绍失去民心综合起来就是这简短的三点,希望您给力

泉州市15686799830: 官渡之战前曹操势力增强的原因 -
公陶康妇: 曹操善于用人,不拘一格用人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行屯田,壮大经济实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