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希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什么意思?拜托了各位 谢谢~

[译文] 权利大的人,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在这其中,只会让人感觉老子是心胸狭窄的人,只能说明他是希望所有的人都没有智慧,不想让别人得道,所有我想问一下它真正的意思,还请各位哥哥姐姐帮帮忙

《酷说老子》第三章(4)历史之谜:为什么文明总是被野蛮民族消灭?【第四句】
㊣原文: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欲望,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
1、
我们应该注意到,老子顺序是:
先虚心后实腹,先弱志后强骨。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
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不过,《管子•牧民》篇里的顺序却相反: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也就是说,管子认为: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2、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写《幸福之路》这本书以前,曾经到世界各地明察暗访。结果发现:
那些所谓的富豪们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有些人甚至比穷人更加痛苦。
于是他感慨道:
如果连富人都是不幸福的,那么让所有的穷人都变富又有什么意义呢?①
所以罗素认为:
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身经两次世界大战,还吃过十个月纳粹监狱的牢饭。所以说过一句与罗素观点相反的名言:
当小孩快要饿死的时候,文学还有什么意义呢?②
所以萨特认为: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3、
两种观点究竟孰是孰非,恐怕难以定论。因为牵扯到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
人类为了摆脱贫困的痛苦所做之恶,与为了摆脱富裕的无聊所做之恶,究竟哪个更多?是身穷的黎民百姓可怕?还是心穷的达官富豪更可怕?
管子和萨特倾向于前者,老子和罗素倾向于后者。其实这两种观点,都能找出漏洞以及相反的证据。就像是鸡和蛋的问题一样,必定是没有答案的。
所以,我们还是用英国近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的开篇打个圆场吧:
世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济——这两大力量同时构建和形成的③。
所谓的宗教,不正是人的精神力量吗?所谓的经济,不正是人的“物质动因”吗?二者相辅相成,无法单独抽离出来对人造成影响。
4、
好,现在言归正题,为什么要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因为:
①虚其心则不争:
如果人人都虚心,谦恭虚己,不自以为能,忠臣贤良还会受到排挤吗?
②实其腹则不盗:
如果人人都实腹,丰衣足食,不忍饥挨饿,黎民百姓会去做盗贼吗?
③弱其志则不乱:
如果人人都弱志,恪守本职,不追求非分的欲望,国家自然安康太平。
④强其骨则不受外侵:
如果人人都强骨,身强体壮,不养尊处优,国家会受到外敌的侵略吗?
尤其是最后一点“强其骨”,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尚武精神”,但往往却受到统治者的忽视。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每当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就会变得骨弱而兵衰,甚至不堪一击。
比如:
中国的北宋王朝,被野蛮的金朝灭国;南宋王朝被野蛮的蒙古人灭国;文明古巴比伦,被野蛮的亚述人灭国;文明古国埃及,被野蛮的罗马人灭国;文明古国印度、波斯以及希腊,都是被野蛮民族数次入侵,最终走向衰落而毁灭。
为什么每当文明遭遇野蛮的时候,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呢?其实世界的文明史有一条螺旋形发展的规律,就是:
乱世重武轻文,于是得天下;盛世重文轻武,于是失天下。历朝历代都在得失之间,循环往复。
尤其是中国的儒家,太过于拘泥于礼仪和道德,遗害不可小觑。
5、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中国历史上最重文轻武的朝代就是大宋王朝,尤其是北宋,对文人士大夫的优待可谓空前绝后,开国皇帝赵匡胤甚至给子孙定下一条祖宗家法: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违者天必殛之!”④
意思是:
不得杀害知识分子以及上书进谏的人!违背者必遭天谴!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采访问当代的知识分子,问他们最愿意穿越到哪个朝代?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宋朝。也正因为如此,宋朝被儒家骨子里那种“重文轻武”的思想毒害最深。
这话怎么说呢?众所周知:
公元1005年,为了和平共处,北宋和大辽两国之间缔结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本质,其实就是花钱买平安。北宋每年必须向辽国提供30万岁币(约30万两白银),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笔十分成功且合算的买卖。为什么?因为北宋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高达一亿贯钱,也就是一亿两白银⑤,上供给辽国的赔款只占全国总收入的0.3%,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就相当于你年收入10万,每年只需要花300块钱交保护费就行。
而且最关键的是:
两国之间——从此可以进行贸易往来。
既然是做生意,当然是汉人天然占优势。
当时北宋每年对辽国的贸易顺差是40万两以上⑥,这么一折算,还倒赚10万两,同时还能省去连年打仗的几千万的军费,甚至在《澶渊之盟》签订十六年之后(1021年),北宋的可耕地面积也达到了顶峰——524万倾,比开国之初(960年)扩大了六七成,不能不说“和平环境”起了重要辅助作用⑦。那么如此看来,岂不是三全其美?
换句话说:
澶渊之盟的签定不仅不是丧权辱国,反而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桩。
但是请等一等,这笔账能这么算吗?
没错,单纯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确实稳赚不亏。可如果从民族精神上去看待呢?恐怕并不乐观。虽然这次盟约换来了两国之间一百多年的和平,但造成的恶果就是:
北宋王朝从皇帝到官僚,整个国家从意识形态上都比以前更加安于现状,更加重文轻武,以至于军备废弛,朝廷无敢战之将,民间无尚武之风⑧,完全沉浸在虚娇浮华的美梦之中。
所以几十年后西夏国来侵犯的时候,北宋又故技重施,继续花钱买平安。一百年后金国来侵犯,还是如此,结果不仅没有买来平安,反而激发了对方更大的野心,从而招来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最终,北宋的历史被金军的铁骑踏碎,永远定格在了公元1127年。
6、
当然,我并不是说澶渊之盟完全没有价值,没有任何正面意义。恰恰相反,这场盟约本身而论,对于宋辽两国都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去面对?
如果我们反思出来的道理是:
原来花钱可以买平安,从此高枕无忧,不需要发展军事和武备,那么这无疑是苟且偷安;
如果我们得到的教训是:
其实花钱只能买暂时的安定,所以更应该厉兵秣马,壮大自身的硬实力,那么这反而是在韬光养晦。
所以同一件事情,态度不同,意义就完全两样。说到底,苟且偷安的态度可悲就可悲在,只看到了物质利益,却忽略了精神收益。只知道“实其腹”,却忽略了“虚其心”。而韬光养晦的态度就二者兼备,文武并重,因为一个国家只有不沉溺于眼前的闲适和欲望,才能获得更大的和平与安康。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⑨”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
“弱其志,强其骨”。
所以圣人之治必须文武并重,如果国家是一辆火车,那么文明与武力就是两条轨道,不可偏废。任何一条轨道出了问题,都前路堪忧,随时有车毁人亡的危险。
【参考资料】:1、罗素《幸福之路•第一章》
2、《萨特自述•六•人生:经历和体验•11•面对一个濒临饿死的孩子》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第一节》
4、《宋史•曹勋传》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八》、 陆游《避暑漫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30》、王夫之《宋论•卷一•太祖三》、 丁传靖 《宋人轶事汇编•卷一》、(宋) 楼钥《范仲淹年谱·庆历 三年》
5、曾巩《议经费扎子》、《宋史•食货志》、《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四•甲集•财赋一 》
6、《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互市舶法》
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富弼》、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四•庆历四年五月同枢密院使韩琦上》
9、司马穰苴《司马法•仁本》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酷说老子》第三章(5)老子VS黑格尔:中国的政治制度领先欧洲1800年?㊣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1、
什么是无知无欲?许多学者将其解读为一种阴暗的愚民思想。其实,这是不公平的,起码在这一章当中无法成立。其实老子所谓的“无知无欲”,是说:
政府任何一条法令的公布实施,都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有机可乘(即有知),有利可图(即有欲)。
当然,这里的有机和有利都是不正当的机会和利益。如果政府的资源分配足够公平,法令措施足够完善,人民就会呈现出一片无知无欲的状态。
2、
所谓政治,即是以正治国。
曾经有一个官员问孔子,什么是政治?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①
那请问何为正?不偏不倚是为正,不欠缺不过分是为正,不扰乱民心,不激发老百姓非分的欲望就是正,所谓政策,本质上其实是“正策”。当政府的政策符合“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三项原则,那么用苏辙《老子解》的一句话说就是:
虽有智者,无所用巧。
没错,即使是“智者”也无从偷奸取巧。我们举个例子: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为了加强中央的控制权,开始削藩,也就是削弱各个诸侯国王的势力。结果政策刚落地没多久,各地的反叛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这就是汉朝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最后逼得汉景帝没办法,只好杀了提出“削藩”政策的晁错来讨好七国,但也无济于事②。如果当时不是有一代猛将周亚夫坐镇指挥,迅速平息了反叛,七国之乱恐怕会动摇甚至断送大汉王朝的根基。
汉景帝的“削藩令”就属于不明智的决策,因为它激发了人性当中恶的一面。那应该如何制定政策呢?
3、
几十年之后,他的儿子汉武帝继位后也遇到了同样的削藩问题,但是汉武帝吸取了教训,并没有直接去推行“削藩令”,而是运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化解了各诸侯王的反叛之心。
什么办法呢?很简单,叫推恩令。
汉武帝下诏:
各个诸侯王的土地死后不能只传给嫡长子,必须全部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③。
对,一个儿子分一份,十个儿子就分成十份。不得不说,这个政策高明之极!如此一来,诸侯王的地盘会越分越小,势力也会越变越小,两三代之后,就失去了“翅膀”,根本反不起来,只能乖乖地走进中央权力的笼子里。最关键的是:
各个诸侯王从一开始就没法直接造反。
为什么?因为“推恩令”并不像“削藩令”那样,得罪的是诸侯国整个家族的集体利益,从而激起反抗。推恩令并没有直接收回诸侯王的土地和权力,只是给了诸侯王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们——一个争夺“家产”的合法性理由。
这个政策妙就妙在,无形中将国家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转嫁到了诸侯王和儿子们的头上。
你想造反?对不起!请先问问你的几个儿子们同不同意。你想暗中招兵买马?对不起!第一个举报甚至刺杀你的——将会是你的小妾和你的庶子。
请问,整个家族都是内鬼,你怎么反?
4、
没错,汉武帝的推恩令就完全符合老子所说的“恒使民无知无欲”的政策,纵然你聪明老练如“诸侯王”,也不敢耍滑头,也无从偷奸取巧。
所以只要政策得当,使某些“智者”不敢钻空,无法投机。那么自然会天下太平。所以老子才会说: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3、
由此可见,“无知无欲”并非是愚民的思想,而是一种更高纬度的治国智慧。德国的一代大哲黑格尔就因为看了《道德经》的二手翻译,被文字所骗,后来提出了三流的政治思想:
一切人都要都要把自己融入国家的绝对意志之中,都应该无知无欲地服从国家的绝对权力,而且都有为国家这个“地上神物”去牺牲的普遍义务,哪怕国家的君主做了错误的决策,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④。
那应该谁来承担?当然是那些提意见的人和参与决策的机关议员们!
不得不说,黑格尔在哲学上或许继往开来,自成一代宗师。但在政治思想的领域里,可以说十分幼稚。如果只是幼稚也就罢了,问题是他还自以为高明至极。他曾贬低说:
中国没有历史,只是一个历朝历代治乱循环的没有进步的“停滞帝国”⑤。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黑格尔眼里“停滞的帝国”,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都知道君主做了错事要放下脸面,要承担责任,要颁布《罪己诏》以服膺众臣,挽回民心,从而增加整个国家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而且历朝历代效仿汉武帝的国君并不在少数,这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传统当中的一种基本共识。
结果生活在十九世纪的黑格尔,其政治学的基本理念竟然是:
为了维护尊严和权威,即使君主做了错误的决策也不应该去认错,去承担责任。
这还真是应了中国的一个歇后语:
脚底板长眼——没见过世面!
其实中国历史看起来是治乱循环,实际上每一个朝代基本都会在前朝的基础上对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良,所以才能基本保证一个王朝300年的周期稳定率,这——恰恰是国家理念先进的表现。
而欧洲历史之所以四分五裂,之所以遵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顺序一步步发展,恰恰是因为国家理念太落后。为什么?因为欧洲君主管不了教会,镇不住贵族,无法给底层人民提供“科举制”这样的上升渠道,无法激发整个国家的活力,也就无法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其后果就是:
国家永远被贵族阶级牵着鼻子走,永远因循守旧,永远没有非贵族的文官系统,所以永远也不可能有合格的行政效率。
也正因如此,欧洲几十个国家的历史才会陷入长达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而中国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其政治架构就已经完全超越了封建贵族制,具备了一个现代国家的核心要素和基本雏形,足足领先欧洲1800多年⑥。当然,黑格尔对此一无所知,所以才会对中国指手画脚,胡乱地发表一系列“坐井观天”的言论。
4、
虽说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主要传承自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和卢梭,但他同时熟读《道德经》⑦,很难说其中没有受到误译本的影响。一百年之后,黑格尔这种“国家是目的,人民是手段”的政治理念终于结出了恶果,被希特勒大肆发挥利用并四处宣讲,于是包装出了一句纳粹的经典言论:
“国家的责任,是把青年锻炼成一副有用的工具。⑧”
干什么?当然是去征服,去侵略,去称霸世界!去为希特勒自己的光荣和伟大而牺牲!因为在希特勒看来:
强者必须统治弱者,弱者不应该抱怨,反而应该配合,而更弱的人连生育权和生命权也不配用有,所以他不仅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还屠杀了德国本土的“老弱病残”至少20万以上,有的学者估算甚至高达77万⑨⑩⑪。
你看,同样是提倡“无知无欲”,希特勒的解决办法是降低民众的智商和思考能力,老子的解决办法则是提高统治者的智慧和施政方案。希特勒提倡“强力控制”,是一种极权主义。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放权主义。这两种观念势同水火,判若云泥。
孰高孰低,想必不用我说出答案了吧?

【第三章】完
【参考资料】:1、《论语·颜渊》十七
2、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班固《汉书•爰盎晁错传》
3、《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4、这一段话是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三章国家•第258节、第284节、第285节、第325节、第330节》里面的观点而统合提炼而成,并非黑格尔的原文原话。
5、黑格尔《历史哲学•第一部•第一篇•中国》、(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一部分•第五章》、《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五部分•第七十章》、《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结束语》
6、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第二部分:第二十五章》
7、黑格尔熟读《道德经》的证据请参看其著作《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东方哲学•甲三•道家》
8、希特勒《我的奋斗•下篇二、国家》
9、文沛, & 迈克尔·伯利. (1995). 发生在德国国内的纳粹暴行——1939年纳粹医生开始从肉体上消灭国内的残疾人以磨砺其杀人技艺. 大学英语(10), 20-25.
10、 秦川. (1993). 希特勒消灭残疾人事件始末. 军事历史(03), 19.
11、(美)罗伯特·杰伊·利夫顿《纳粹医生•第2章“安乐死”:直接医学屠杀》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意思是: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常常令人民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没有未满足的欲望。

出处:出自于道德经。《道德经》是哲学著作。至今广泛流传,迷人、有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扩展资料

各界名人对老子的看法:

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

参考资料道德经_百度百科



【释义】

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常常令人民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没有未满足的欲望。

【出处】

出自《道德经》。《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扩展资料:

老子的后世影响

1、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2、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3、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常常令人民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没有未满足的欲望。
这不能说明老子是心胸狭窄的人,也不是说他希望人人没有智慧,老子只是希望有智慧的人不做出对君主或政权不利的举动,不希望社会因干戈而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这种无为之治,是一种消极的统治方式,也就是说老子其实很懒,不愿意为处理社会改革或革命引起的问题而烦恼,而劳心劳力,无意中阻碍了人民改进社会的发展。

释义: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常常令人民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没有未满足的欲望。

拓展资料: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却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人物简介: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同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



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让人们都虚心向善,相互谦虚退让,不争抢,所谓虚其心也!但是同时要重视人们基本的生活资源,要让人们吃饱穿暖,所谓实其腹也!同时,消弱人们的欲望,使百姓清心寡欲,恬淡无为,所谓弱其志也!通过弱其志,百姓自然就会筋强体壮,无有疾患,正所谓强其骨也!
“常使民无知无欲”,是对前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目的的概括,这样就会让百姓保持其天性,最终返本归真,达到生命的更高境界。


老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什么...
意思是: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常常令人民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没有未满足的欲望。出处:出自于道德经。《道德经》是哲学著作。至今广泛流传,迷人、有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老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什么...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在这其中,只会让人感觉老子是心胸狭窄的人,只能说明他...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 骨怎么解释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为: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一般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高明的人治理的方法就是,使(百姓)心中缺少想法,但不缺少食物,使其缺乏智慧,但要使其体魄强壮。让民众无智无知,没有多余的欲望跟奢求。这样一来岂不非常的好管理?标准...

怎样理解老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2、骨强而腹不实则生争夺,腹实而心不虚则好奢靡,心虚而志不弱则逞智谋;志弱而心不虚则滋奸伪,心虚而腹不实则起动乱,腹实而骨不强则积怨恨。 3、欲为生智之本,智乃长欲之源;两者相辅相成,共推升术进展,亦同促人类消亡。且智生伪,欲生乱,皆碍于长治久安。无为而治,方能大治。 4、举贤则民相轧...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什么意思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解释】(1)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即崇尚贤才异能,即鼓励人民竟相"成名",它促使社会人群分化特化,使社会偏离混沌无名态。"...

《道德经》3.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及至最后结论“为无为,则无不治”。虚不是空,虚的是私心私欲。人当有浩然正气与强健体魄,古人的智慧。“虚其心,实其腹”与“弱其志,强其骨”,是前因后果关系,“心虚”则“志弱”,“实腹”当“骨强”。感想:读道德经,可知老子智慧之深邃,之进取,断非愚民小国之谓。

解释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句子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所以圣人的治理之道是:使老百姓心灵充实、生活富足、心志淡泊、平安健康。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通常没有自己的私心,他把现实人民大众的愿望作为自己的心愿。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原文句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古文今译: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我的理解:“可欲”的事物容易扰乱人的内心,可能使人们为争名夺利而不择手段。所以有道的人治理世事,一方面要让人们生活安饱,拥有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要...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

惠东县18069729320: 〈道德经〉中有这样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请问怎样理解? -
霜琪金力:[答案] 所谓虚其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抚慰老百姓的心灵,使之没有一种对[贤,难得之货,欲]等东西的想法和冲动.这些东西在当... 使这种游戏或博弈规则继续在时间中连绵下去.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之治.他使老百姓无知无欲,使老百姓中间那些拔尖的...

惠东县18069729320: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
霜琪金力: 此解众说纷纭 杂见不一 窃谓圣人之心 安有偏颇 古德治教 宁有私心 不才以为 圣人之治也 反求诸己 虚其心志 即同儒家之格物 使夫人人各自反求 革除私心物欲 外求志虑 腹骨之才学品德 自然强实 人人如此 天下无不归仁者 后世缪为老子此说乃愚民之谈 何其肤浅之如是

惠东县18069729320: 《道德经》第三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
霜琪金力: 圣明的君主是这样治理国家的:虚化老百姓的心思,填饱老百姓的肚子;弱化老百姓的意志,强健老百姓的筋骨.常使民众处于无异想无欲求的安宁状态,就会使那些所谓的聪明人不敢乱说乱动胡作非为.这就是无为之治,这样的话则会达到大治(则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得到治理). 其实,你不妨想一想共产主义社会.

惠东县18069729320: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下列观点与老子思想观点相似的处... -
霜琪金力:[选项] A. 为政以德 B.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惠东县18069729320: 不尚贤,使民不争 -
霜琪金力: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就是:不尊贤者虚名,...

惠东县18069729320: “……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段话最可能出自() -
霜琪金力:[选项] A. 老子B. 孔子 C. 墨子D. 韩非子

惠东县18069729320: 老子是什么朝代的人?有什么政治主张、核心思想 -
霜琪金力:[答案]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老子: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

惠东县18069729320: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什么?请请详细解释(包括其中的字词),谢谢! -
霜琪金力:[答案]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写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后人有许多的看法,阐述大相径庭,特别是近来一些研究老子的... 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惠东县18069729320: 道德经第一到十章 -
霜琪金力: 老 子: 「道 德 经」: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惠东县18069729320: 列举老子主要的辩证法思想 -
霜琪金力: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