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作者&投稿:蒯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句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古文今译: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

我的理解:“可欲”的事物容易扰乱人的内心,可能使人们为争名夺利而不择手段。所以有道的人治理世事,一方面要让人们生活安饱,拥有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要开阔人们的心思,减少内心争夺的欲念。

比如,作为一个劳动者,能安心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能吃好、睡好,拥有强健的体魄,就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待更新)


老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什么...
意思是: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常常令人民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没有未满足的欲望。出处:出自于道德经。《道德经》是哲学著作。至今广泛流传,迷人、有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老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什么...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在这其中,只会让人感觉老子是心胸狭窄的人,只能说明他...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解释】(1)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即崇尚贤才异能,即鼓励人民竟相"成名",它促使社会人群分化特化,使社会偏离混沌无名态."不尚贤"是不鼓励社会人群的分化特化而使社会安守于混沌无名的举措....

《道德经》3.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释义: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空虚其私心,充实其肚腹,(那么)百姓(争强图胜)之志就会削弱,筋骨体魄则渐强。探究:心有“怀智”之用,腹有“怀食”之用。“怀智”本无错,私心则生乱。心、腹各得其当用,则心无“傍志”,体魄强健。逻辑:承接上文“唯能是任,人尽其才;物当其用,物尽其...

怎样理解老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原文: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欲望,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 1、 我们应该注意到,老子顺序是: 先虚心后实腹,先弱志后强骨。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 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不过,《管子•牧民》篇里的顺序却相反:...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三章》作者:李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翻译: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如下: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译文: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理解:崇尚贤人必然会尊崇某一种思想观点,那么持另一种观点的人就会被反对、甚至被镇压,这样社会就会出现争执。同时管理者也不可能看到社会全貌,更不可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贵重稀世珍宝造就了...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原文句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古文今译: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我的理解:“可欲”的事物容易扰乱人的内心,可能使人们为争名夺利而不择手段。所以有道的人治理世事,一方面要让人们生活安饱,拥有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要...

涡阳县18620554689: 〈道德经〉中有这样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请问怎样理解? -
桐详耳聋:[答案] 所谓虚其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抚慰老百姓的心灵,使之没有一种对[贤,难得之货,欲]等东西的想法和冲动.这些东西在当时的社会层面上应该说是属于一种[更高的需求]的意义中进行理解的.如果是十分平常的,估计老子也不会这样说.因为平常的需...

涡阳县18620554689: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下列与这一思想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
桐详耳聋:[选项] A.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D.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涡阳县18620554689: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下列观点与老子思想观点相似的处... -
桐详耳聋:[选项] A. 为政以德 B.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涡阳县18620554689: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 -
桐详耳聋:[答案]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 (1)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即崇...

涡阳县18620554689: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什么?请请详细解释(包括其中的字词),谢谢! -
桐详耳聋:[答案]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写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后人有许多的看法,阐述大相径庭,特别是近来一些研究老子的... 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涡阳县18620554689: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的思想分别是什么?不要个人资料,只要思想. -
桐详耳聋:[答案] 孔子: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

涡阳县18620554689: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
桐详耳聋: 此解众说纷纭 杂见不一 窃谓圣人之心 安有偏颇 古德治教 宁有私心 不才以为 圣人之治也 反求诸己 虚其心志 即同儒家之格物 使夫人人各自反求 革除私心物欲 外求志虑 腹骨之才学品德 自然强实 人人如此 天下无不归仁者 后世缪为老子此说乃愚民之谈 何其肤浅之如是

涡阳县18620554689: “……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段话最可能出自() -
桐详耳聋:[选项] A. 老子B. 孔子 C. 墨子D. 韩非子

涡阳县18620554689: 道德经全文诵读
桐详耳聋: 《道德经》原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涡阳县18620554689: 老子是什么朝代的人?有什么政治主张、核心思想 -
桐详耳聋:[答案]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老子: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