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从军行的“昏”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宏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军行其二中的昏是什么意思~

错了,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中没有“昏”字
原文:
《从军行(其二)》
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一)》和《从军行(其五)》中才有“昏”字:
《从军行(其一)》
唐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五)》
唐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一)中的“昏”字是(黄昏)的意思;(其五)中的“昏”字是(昏暗)的意思。
请看译文:
(其一)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五)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昏指的是风沙大,掩映了日光所以显得昏沉!

《从军行(其一)》

  •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独坐海风秋。其中的”昏“是‘’黄昏”的意思。

《从军行(其五)》

  • 大漠风尘日色,红旗半卷出辕门。其中的”昏“是“昏暗‘'的意思。

以上两首诗均出自于唐朝诗人王昌龄。


《从军行(其一)》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独上:一作“独坐”。海风:从边地沙漠瀚海吹来当风。
⑶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金闺:对女子闺阁当美称,借指家庭。
⑸新声:新制的乐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赏析:两句寥寥十四字,就对戍卒所在的环境详尽地进行了描写。在广漠的边塞上,在边城的西边,矗立着一座了望和报警用的烽火楼。正是秋天的黄昏时分,有一位戍卒在战斗和执勤之暇,独自坐在戍楼上。这两句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从军行(其五)》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注释: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赏析:“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



“昏”:黄昏;黄昏时分。相关诗句:烽火城西百尺楼,黄独上海风秋。

【出处】《从军行》 唐代 王昌龄,收录于《全唐诗》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白话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独上:一作“独坐”。海风:从边地沙漠瀚海吹来当风。
⑶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金闺:对女子闺阁当美称,借指家庭。
⑸新声:新制的乐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作品赏析】

前两句叙事兼写景,但情含其中。“百尺楼”突兀于沙漠戈壁中,四顾无垠,再兼秋日“黄昏独上”,“海风”凛冽,已有空寂孤独,悲风袭人之感。

第三句再以闻“羌笛”吹奏述征戍之苦的《关山月》名曲,以声写情,句首冠一“更”字,使主人公的思乡之情倍增不堪,故逼出最后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此结语之妙,不仅不着痕迹地由景入情,而且宕开一笔,反以妻子思“万里”外亲人之语,衬出自己之愁情,两面俱到,更显二人心心相印之深情。

此诗虽写愁绪,但融景于情,境界壮阔。在诗人笔下,“百尺”高楼、迢迢“海风”、“万里”“关山”,无不尽染愁绪,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悲塞天地的巨大张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早上光线昏暗的意思。
翻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从军行》原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其中的”昏“是‘’黄昏”的意思。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其中的”昏“是“昏暗‘'的意思。



错了,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中没有“昏”字
原文:
《从军行(其二)》
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一)》和《从军行(其五)》中才有“昏”字:
《从军行(其一)》
唐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五)》
唐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一)中的“昏”字是(黄昏)的意思;(其五)中的“昏”字是(昏暗)的意思。
请看译文:
(其一)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五)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古诗从军行的“昏”是什么意思?
《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其中的”昏“是“昏暗‘'的意思。以上两首诗均出自于唐朝诗人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原文: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译文: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

从军行中的昏什么意思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昏指的是风沙大,掩映了日光所以显得昏沉!

从军行王昌龄其二中昏的 意思是什么?
《从军行(其五)》唐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一)中的“昏”字是(黄昏)的意思;(其五)中的“昏”字是(昏暗)的意思。请看译文:(其一)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

从军行的第五首解释
《从军行七首》【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tao)河北,已报生擒吐谷(yu)浑。《从军行七首》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翻译:《从军行七首》【其五】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

王昌龄的《从军行》古诗意思?
从军行七首 唐 王昌龄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其五解析
从军行其五解析如下:这是王昌龄《从军行》系列诗中的第五首。本诗不是通过正面描写,而是通过细节,从侧面展开描写表现戍边战士获悉夜战胜利的消息后的欣喜,彰显了唐代军事力量的强大,歌颂了精兵强将奋勇杀敌的逼人气势,同时又给人想象的空间,不愧为边塞诗的力作。前两句写边境环境的糟糕及后方部队的...

古从军行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一、二句是说,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交河。“行人昏斗风沙暗...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是什么诗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释】1、大漠:指广阔无边的沙漠 2、辕门:军营正门 【翻译】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

《古从军行》古诗译文及赏析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阅读理解: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中的昏什么意思 -
绽包奥利: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昏指的是风沙大,掩映了日光所以显得昏沉!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的大意 -
绽包奥利:[答案] 大漠风尘日色昏 ” ,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 日色昏 ” 接在 “ 大漠风尘 ” 后面,并不是指天...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 的翻译 -
绽包奥利: 原诗: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日色昏是极言大漠风尘之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译文 -
绽包奥利:《从军行 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译文: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鸡东县17282769398: 大漠风尘日色昏 - 从军行诗意是大漠风尘的诗意
绽包奥利: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的译文及思想感情 -
绽包奥利: 从军行[1]王昌龄[2]青海长云暗雪山[3],孤城遥望玉门关[4].黄沙百战穿金甲[5],不破楼兰终不还[6].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7].前军夜战洮河北[8],已报生擒吐谷浑[9].中华书局1960年排印本《全唐诗》【注释】[1]从军行:...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其五赏析 -
绽包奥利: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1、一是以气候之恶劣烘托军情之紧迫(在沙飞石走、遮天蔽日的时刻,唐军尚要离营出征,可见军事...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翻译? -
绽包奥利: 从军行作者:[唐]杨炯 烽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 静. 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 点.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的翻译 杨炯的 -
绽包奥利: 杨炯诗 《从军行》作品信息 【名称】从军行 【年代】盛唐 【作者】杨炯 【体裁】五言律诗 其诗原文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杨炯 从军行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其诗注释译...

鸡东县17282769398: 从军行的第五首解释 -
绽包奥利: 《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河北,已报生擒吐谷(yu)浑. 《从军行七首》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