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的剧种简史

作者&投稿:满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侗戏的剧种简史~

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连地区,居住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当地活跃着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侗戏。侗戏,侗族的戏曲剧种。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嘎锦”,演员自弹自唱,夹用说白来叙述故事,内容多半为侗族的传说故事。“嘎琵琶”,分短歌和长歌。短歌为抒情民歌,长歌为叙述故事的说唱。侗戏大致在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形成。侗戏的剧目,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描写汉族生活的剧目,大多从汉族戏曲中进行移植;一是描写侗族生活的剧目。后者如《吴勉》,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明初侗族民族英雄吴勉率领人民起义抗粮抗税,不幸被俘,不屈而死。《秦娘美》,写珠郎与娘美相爱,地主银宜欲霸占娘美,谋杀珠郎,娘美设计刺杀银宜,为爱人报了仇。《门龙》,描写门龙离家十八年未归,其母逼其妻改嫁,其妻不从,直等门龙归家,夫妻团聚。此外,还有《雪妹》、《乃桃补桃》、《金汉》、《莽子》等。清嘉庆、道光年间,由侗族民间说唱形式“嘎锦”(侗语,即叙事歌)和“摆古”结合而成。1870年左右,自贵州沿都柳江传入广西。最初仅有两人坐唱,后发展为走唱。道光年间,黎平县腊洞寨侗族秀才吴文彩和吴文彬等根据汉族唱本编成《梅良玉》、《凤姣李旦》等侗剧脚本。之后,民间业余戏师又先后创作了许多本民族题材的剧目,如《门龙》、《三郎五妹》、《珠郎娘美》等。很多侗寨都有业余侗戏班,代代相传。侗戏早期的表演颇有特色,角色到台前唱完一句后,在过门中绕∞字形回到台中靠后方端坐的“掌本”戏师面前,听取提示的唱词,然后再到台前演唱。丑角在台上比较活跃,有独特的程式,不论从左右方向出场,都只能向里跳跃,叫做“跳丑角”。1949年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美道》、《芒遂》、《刘知远》等,编演的现代戏有《侗家儿女》、《民族团结的花》等。其中《珠郎娘美》已摄制成影片。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称普通调,用于叙事性唱词,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称哭调、泪调。此外,在有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主奏乐器为二胡,还有牛腿琴、琵琶、月琴、低胡、扬琴等。打击乐器有鼓、锣、钹、小镲,但只在开台、催台及角色上下场时用以伴奏。 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创,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吴文彩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编制出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之后,侗戏不断吸取桂剧、彩调、祁阳戏、贵州花灯戏等其他戏曲剧种的营养,逐渐提高和完善,最终演变成表演有说有唱、曲调丰富、别具风格的独立剧种。

彩调原称调子。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分布甚广。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 、“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 “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参加北京群众音乐舞蹈观摩演出时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常见的有《王三打鸟》、《刘三姐》等。


彩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剧目内容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55年,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彩调原称调子。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分布甚广。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 、“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 “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参加北京群众音乐舞蹈观摩演出时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常见的有《王三打鸟》、《刘三姐》等。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彩调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对子调”。它由一对男女对舞欢歌,男舞花扇,女挥方巾,表现彼此相爱的喜悦心情,演唱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调。
清道光、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它受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和桂剧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即所谓“三十六出江湖调”)。在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等36出“三小戏”,当地称“江湖调”。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
辛亥革命前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桂林有“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宜山有“四大名旦”:吴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头佬”;宁明有“鬼脸王”周朝纲;融安、三江有“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
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
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
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
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彩调的剧种简史
1955年,统一定名为“彩调剧”。彩调原称调子。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分布甚广。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

武安平调落子的剧种简史
这两个剧种通常由同一剧团表演,演员们能够演绎平调和落子两种风格。武安平调起源于清代中叶,由河南怀调演变而来,并受到了越调的影响。它在1911年之后在武安地区变得相当流行。拥有超过200个传统剧目,这些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并以生戏为主,如《两狼山》、《董家岭》、《三进帐》等。同时,也有一些基...

四平调的剧种简史
四平调是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曲剧、京剧、豫剧发展而成,流行于皖、苏北部、豫南、豫东及鲁西、鲁南一带,迄今约有六十余年的历史,有砀山花鼓戏带头人“邹家班”和一些同行逐渐演变而成。它和黄梅戏、豫剧、曲剧、山东大鼓等戏曲是当地比较欢迎的戏曲之一。四平调由于源于砀山,至今,砀山城乡的...

淮调的剧种简史
淮调也写作“怀调”,又称“漳河老调”,是在豫北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剧种。流行地域涉及彰德府、卫辉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人们称之为“五府淮调”。淮调产生于明清之际,清代中期,已在豫北、冀南广泛流行,各府衙和军队的戏班多是演唱淮调的,当时已有许多知名戏班,如彰德府的头皂班、...

武安平调落子的剧种简史
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东南部,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一般平调落子剧团演员,都能兼演平调和落子。武安平调属梆子腔系,约在清代中叶由河南怀调演变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越调影响,因而有“平越怀调不分家”之说。1911年以后在武安地区相当盛行。有...

汉剧的剧种简史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

发源于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同时也被西方人称赞为“东方咏叹调”。豫剧简史 “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豫剧由于...

黄梅戏的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

潮剧的剧种简史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顶头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潮州地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的地区 。潮剧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指 ...

二股弦的剧种简史
二股弦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形成于宋朝,有500多年的历史。二股弦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演变来的,风格鲜明,唱腔独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国内其他地方没有见过。2006年夏天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在调查怀梆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剧种。全国戏曲普查时漏掉了这个剧种,所以现有正式出版的资料里查不到二股弦。经...

下城区19290579872: 彩调剧发源地是哪里? -
牟荆丙赛:[答案] 彩调剧,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

下城区19290579872: 广西四大戏剧包括壮剧,粤剧,彩调,还有什么? -
牟荆丙赛: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它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约在明代中叶便开始发端.明末清初广西已有昆腔,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 桂剧剧目相当丰富,有“...

下城区19290579872: 南宁有什么戏剧? -
牟荆丙赛: 广西——桂剧、彩调、壮剧1.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它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约在明代中叶便开始发端.明末清初广西已有昆腔,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

下城区19290579872: 四平调的剧种简史 -
牟荆丙赛: 四平调是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曲剧、京剧、豫剧发展而成,流行于皖、苏北部、豫南、豫东及鲁西、鲁南一带,迄今约有六十余年的历史,有砀山花鼓戏带头人“邹家班”和一些同行逐渐演变而成.它和黄梅戏、豫剧、曲剧、山东大...

下城区19290579872: 柳子戏的剧种简史 -
牟荆丙赛: 柳子戏是以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汉族民间俗曲小令为基础,并吸收高腔、青阳、乱弹、昆腔、罗罗、皮簧等声腔的部分剧目及唱腔,逐渐发展演变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得名柳子戏.该戏与大弦子戏、罗子戏、卷戏等同...

下城区19290579872: 桂林哪有学彩调 -
牟荆丙赛: 桂林彩调团~~~ 现在桂林在大力普及彩调,现在想学很容易找到地方的

下城区19290579872: 桂林彩调中四功五法指的是什么? -
牟荆丙赛: 四功,就是唱、念、做、打的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演手段.五法,一般是指手、眼、身、法、步.

下城区19290579872: 广西彩调的代表人物
牟荆丙赛: 代表人物是王仁和

下城区19290579872: 桂林市彩调剧团的资料,急用. -
牟荆丙赛: 桂林市彩调剧团办公地址设在环城北一路3号,联系人甘榕生,主要经营彩调,歌舞,桂剧

下城区19290579872: 色彩九调是怎么回事 -
牟荆丙赛: 色彩九大色调:暖调,冷调,高调,低调,对比调,和谐调,重彩调,淡彩调,黑白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