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赶考的考生们都会携带盘缠,为何土匪不抢劫他们?

作者&投稿:褚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山贼为什么不抢劫他们?~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都是从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和普通平民百姓不同,这些古代进京赶考的考通过了层层选拔,耗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已经是国家人才库中宝贵财富,山贼抢劫他们那就是在对朝廷挑衅。就是在动用武力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古代的山贼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厉害,很多人都是走投无路才走上了这条道路,山贼有可能只是他们兼职,他们只是一些平民百姓,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没有对王朝造成威胁,最多也就是治安问题,所以很多地方官员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默许了他们抢劫行为。

三五成群的山贼他们只抢劫平民百姓,为了吃上一口饱饭,走上了刀口上舔血的日子。这些被抢劫的平民百姓,他们去了当地官府报案,当地官府非常清楚这些山寨的所作所为,只要没有对自己构成威胁当地官员一般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山贼他们绝对不敢和官府对抗,所以对抢劫的目标也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绝对不会抢劫那些和官府有关系的人,这些进京赶考的考生已经通过了乡试和会试,他们身上已经有了功名,就是国家的人,抢劫考生就是在和朝廷进行公开对抗。

进京赶考的考生苦读寒窗数十年,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为社会做出任何贡献。他们在不断消耗社会财富没有创造出任何价值,当他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就是开始回馈社会的时候,封建王朝从寒门士子当中培养大量人才是为了给国家行政提供帮助。

这些读书人是封建王朝最稀缺的资源,是国家最急需的人才,所以对他们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古代绿林也有自身的江湖规矩,他们也非常敬重读书人,从来不去触碰底线。

进京赶考的考生紧靠盘缠维持这一路吃用,山贼若是抢劫他们,难不保他们以命相搏,而一旦发生命案,就不是小事情了,考生被害,那山贼罪不可赦,因为就等于是他们公然向朝廷挑衅,情节十分严重,朝廷会进行追查到底,到时候山贼窝可能都要被端了,所以他们不会抢劫进京的考生,因为一个不慎就会惹祸上身。
一、举人才可进京赶考一旦成为举人了,身份地位就不是寻常的平民百姓那么简单了,举人享受朝廷福利待遇,有些甚至可以作为替补,代替官员。而进京赶考的举人也不一定都是形单影只,也有出身富裕的举人,会带着随从或保镖一起上路,也就不怕山贼了。但是如果举人被抢劫,或者受到伤害,一旦被追究下来,山贼难逃罪责,这涉及身家性命的事情,一般山贼也都不会轻易下手了。
二、江湖规矩举人作为人才,对于朝廷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存在,而从事土匪山贼的人,也是因为家庭贫寒所致,无奈之下才选择做山贼,本质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对读书人这个身份有着敬佩和羡慕之情的,而江湖也有江湖的规矩,山贼也不是什么人都要打劫,比古代的小偷有这样一个规矩,孕妇和看病的钱都不能偷,不然会有报应,虽说,偷窃和打劫,都是违法之事,但有些江湖规矩的存在,让这些不那么好的事情包含了一点正义。
这样看来,古代进京赶考的人是不怎么担心安全问题的,朝廷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才的安全,对人才的重视,从那时期就开始了。其实,现代社会也十分重视人才,各个城市的抢人大战,为留住人才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等,统治阶级清楚,人才是珍贵的资源,一定要保护好才对。

我们在看正史或者影视剧中发现,古代很少发生土匪抢劫赶考的学生事件,按道理来说赶考的学生都会带有盘缠,那为什么很少发生这种情况,或者说土匪为什么对赶考的学生那么仁慈,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一、土匪大多是兼职。其实在古代真实的劫匪并没有那么的彪悍,也就是个兼职,薅点羊毛而已。很多都是白天为民、夜间做匪,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并且不会对当地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多算个地皮二流子,地方官府也不会深究,因为土匪没有实质性的组织,根本算不上什么势力。

二、赶考的学生不简单。古代的封建科举制度是逐级往上考的,能上京赶考的都是举人,而考取了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所以进京赶考的学生已经是朝廷的人了,打劫进京赶考的学生就是和官府作对,在古代土匪一般是不敢和官府作对,除非是想谋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土匪不可能为了讨点生活而掉脑袋。同时,举人也有财富作为支撑,进京赶考可能还会带仆人、保镖,估计土匪那三五个人还没抢劫,就可能被打得落花流水。

三、道德规范与江湖规矩。古代中国人虽然普遍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但是有儒家传统思想的规范,对读书人较为尊重,因为读书人传播的圣贤教导的,对读书人不敬就是对圣贤不敬。此外,行有行规,土匪也有自己的规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不抢读书人、教书先生、大夫等等,这些人都是对社会有益的人,还有就是不抢老弱病残孕,这些人都是值得帮助和同情,所以也不会抢,这些规矩都是长期约定俗成的,没有人去破坏。



当时的土匪也是有信仰的,毕竟盗亦有道。再者秀才大多出自寒门,更有穷秀才的叫法。一者钱少,二者原则和规矩在。

古代虽然是人治社会,但是也是有法律的,土匪不可能为所欲为,没有影视剧里面那样猖狂的。而且考生大多数都是走官道,路上有驿站,驿站是官府的产物。所以考生一路都是有保障的。

因为考生,都是举人,而举人离为官就剩一步之遥,即便是平时打家劫舍、称霸一方的山贼,也要掂量掂量他们的分量。

一般赶考的书生都是结伴而行,就算是一人上路的,也是走大道。宁愿绕远一点,也不会走小路,土匪一般都是躲在小路上的。


古代赶考的考生们都会携带盘缠,为何土匪不抢劫他们?
一、土匪大多是兼职。其实在古代真实的劫匪并没有那么的彪悍,也就是个兼职,薅点羊毛而已。很多都是白天为民、夜间做匪,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并且不会对当地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多算个地皮二流子,地方官府也不会深究,因为土匪没有实质性的组织,根本算不上什么势力。二、赶考的学生不简单。古代的封...

古时候赶考的书生都会在箱子上插一杆旗,这么做的寓意是什么?
书生离开家乡去参加科举考试,那时候交通可不能跟现在相比呀。所以他们需要慢慢的赶路,在赶路的路上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书生都会在自己背的书箱上面插上一根旗子,那根旗子并不是拿来挡太阳的,旗子作用非常大,主要是防止强盗。赶考时他们的箱子上的旗子,就是暗示他们是接受皇帝的旨意参加考试。他们就...

参加科举的考生,都会带着盘缠,可为什么却没有人抢劫他们?
古代社会看中的书生进京赶考,因为在路上花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会携带一些盘缠,可是我们却很少听到土匪抢劫书生的故事。其原因有两点,第一,能进京赶考的书生大多数都是已经中了举人,而举人在古代社会享有福利待遇,甚至可以成为备选官员。第二,土匪存在只是治安的问题,如果他们打劫书生的话,那么就是公...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手无缚鸡之力,为何没有山贼敢抢他们呢?
一、进京赶考的考生古代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社会所尊崇的思想是“士农工商”,也就是说,士人的身份是最高的,若是有机会读书,家人定然不允许下一代从商,而这也足以证明了在古代读书人有多么受重视。与普通...

古代赶考是什么意思啊?
古代赶考是指在古代中国的科举考试中,考生们为了在规定时间内赶到考场而进行的行为。在科举考试中,考生必须到达考场才能参加考试,因此在考试前,考生们都会提前计算赶路时间,准备好交通、住宿等一系列事宜,为了赶到考场,考生们往往需要越过高山,穿过河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到达考场。古代赶考不仅是一种...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什么不会被山贼打劫?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他们基本上都随身携带的盘缠,而且他们几乎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然而他们却很少会有被山贼打劫的情况发生,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带的钱再多,也没有一个商队的钱那么多,这个投入和回报比太低了。再加上进京赶考的考生,其实都有朝廷保护,若山贼随意打劫,其实是很有可能威胁到自己...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那么多盘缠,山贼为何不抢劫他们?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自宋代开始,每三年就会有一次。依照古代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即便是贫寒人家的考生,家中也会给他们准备银两傍身。而会试又是每三年都会有的事情,所以对于拦路抢劫的人来说,是一笔稳定的财源。可是,为什么,山贼不敢抢他们银两呢?进京赶考的考生身份已经是举人 首先,能够进京赶考的...

古代书生赶考身上肯定有很多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去抢劫他们
在古代的交通很不发达,最快而且最不折腾的应该就是马车了,但这并不是谁家都有。为了可以准时参考,这些考生一般都会提前几天到达,同时也会准备充足的资金保证吃喝。当时山上有许多土匪,面对这些盘缠丰厚并且势力单薄的考生,为什么不敢下手打劫呢?进京赶考地位不一般 正常的科举分为三个等级:乡试、...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什么山贼不抢劫他们?
1.能进京赶考的都是已经获得举人身份的考生,也就是说这些人已经是朝廷官方团队的一员了。所以,山贼抢他们就是抢官,抢官不管在哪里,也不管是哪一代,都是大罪。想象一下a候补官员走在路上,居然被山贼睁着眼睛打劫。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山贼无视朝廷的规律。忽视朝廷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会引来朝廷的...

古代赶考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又携带着盘缠,强盗为何不抢他们呢?_百度...
话说从前的山贼讲究七不夺八不抢,这其中的第三条就是不抢进京赶考的考生和驿站的邮差,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只能是徒步或者骑马,所以进京赶考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路上,一般情况下要走上三四个月,距离较远得走半年都有可能,长途跋涉都会经过乡镇深山河流,一路上不仅要...

龙海市15817581347: 为什么古代叫路费又叫作'盘缠' -
调伦欧瑞: 盘缠是盘川的另一说法,意思是路费、游资,所以又叫川资. 至于这个词的来历,盘和川都有游走的意思,要外出游走就要有比在家更多的花费,所以盘(缠)川成了游资的代名词. 这个词产生的年代较晚,其路费的意义是由费用的义项引申...

龙海市15817581347: 为什么孩子上大学走之前亲戚们都要送些”盘缠”有何说法??? -
调伦欧瑞: 这种现象,说好听点是”礼尚往来”,其实是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及风气

龙海市15817581347: 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地头蛇抢进京赶考的秀才? -
调伦欧瑞: 每天分享一句话:看一个男人的样貌是否是你喜欢的类型, 别看约会时,他的英姿勃发, 看他极度疲惫时,你是否仍喜欢和心疼他的样子. 知道一个男人是否真心爱护你,别看他心情好时对你的关怀体贴, 这个时候,他甚至会对乞丐友好, 看...

龙海市15817581347: 清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为何都拿个篮子 -
调伦欧瑞: 清代参加科举考试时间较长,都拿个篮子装着食物. 考试时间为三天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古...

龙海市15817581347: 中国古人上京开敢考都是怎么去的 -
调伦欧瑞: 你说的没错,有钱人家带足盘缠,潇洒赶考;没钱的借钱去,或者依靠能写文章的能力,一边赶路一边挣钱;更不济的只好讨饭了,所以,有些古人就幻想,走路上巧遇富家小姐,看上了,赠盘缠去赶考,有不少这样戏剧故事:)

龙海市15817581347: 清代是怎么科考的 -
调伦欧瑞: 人工辨认,出示“识认官印结” 考试作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考,古称“代笔”,又称“倩枪”、“枪手”.古代由于照片技术尚没有发明,功能类似于现代准考证的“票卷”、“考凭”上是没有照片的,考生凭票入场,枪手很容易混过...

龙海市15817581347: 古代上京赶考的考生的钱都存在什么地方 -
调伦欧瑞: 纸币(银票)的话贴身藏在衣服里,银子较多的藏在包袱里,少量的放在袖子里,古人穿的衣服袖子中都有反向的口袋,可以放书信、银子;铜钱一般别在腰带或头巾里.

龙海市15817581347: 古人科举考试有哪些防作弊措施 -
调伦欧瑞: 第一个制度曰“结保”,这个制度始于唐朝,具体就是三名考生共同结成一个“保”,实行“连坐”政策,即三名考生中出现一个作弊者,三个人就要同时受到制裁.如此一来,结保考生就要互相监管,避免三个考生中的另外两人作弊而殃及池...

龙海市15817581347: 为什么古代科举考试惩罚严厉 -
调伦欧瑞: 古代的科举考试甚是严格,而且对于考试作弊的惩罚也十分严厉,但历史上仍不乏作弊之人.话说在清朝乾隆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就发生了这样一段故事.在考试之前文章题目就已经泄露了,仍然按往年的场抄袭,那拿前三名应该是不成问题...

龙海市15817581347: 古代科考一考就九天,科考时三急怎么解决 -
调伦欧瑞: 据说明代科考时,皇恩浩荡,准许考生如厕,只是届时须领取一块牌子,上写“出恭入敬”,凭牌进出厕所和考场,好比衙门里要打出“威武”、“肃静”的招牌,以示庄严.虽说内急之时,尚须作恭敬如仪状,终究是件费力而滑稽的事,但堂堂科考而能顾及内急之需这等细节,真可算得是推己及人、深体“下”情的大大仁政,士子们于感戴之余,便将如厕称为“领出恭牌”,简称“出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