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赶考的书生都会在箱子上插一杆旗,这么做的寓意是什么?

作者&投稿:斗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背后都会插旗子,这样做有什么用呢?~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背后都会插旗子,这是因为旗子是当时古代书生进京赶考的一种标志,它能够激励自己不断进取;还可以作为官道上通过各地关口的凭证;拦路抢劫的强盗看到旗子,也知道是穷命书生,不再招惹。

进京赶考对于书生来讲,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十年寒窗苦读,即将有可能金榜题名;但是也是一件让人担忧的事情,因为当时古代生产力不发达,而读书人一般都是比较穷苦的,进京赶考意味着要长途跋涉很长一段路程,少则几十天,多则几个月。
在路上,要穿过各地州府,也要穿过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自然界的危险,是这些读书人无法避免的,比如被毒蛇、野兽攻击,而缺少自救措施,还有就是赶了几天的路,遇不到客栈投诉,缺衣少粮挂掉,可以说进京赶考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背后都会插旗子,这是因为:
首先插上一面旗子,可以起到座右铭的作用,时刻激励自己这次出行的目的是赶考,而不是去寻花问柳去。另外,书生从家乡到京城要经过很多州县,插上一面旗子可以作为官道上通过各地关口的凭证,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就是,古代有时候兵荒马乱,有很多拦路抢劫的强盗、土匪,书生如果插上一面旗子,也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这些强盗、土匪看到,自然不去招惹,比如历代就有“土匪十不抢”的说法。

古代交通很不便,书生一级级考试,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准备,而准备时间绝大部分花在赶路上。穷书生一般没有过多的金钱来维持自己在京都待很长时间,所以要算时间赶路进京。不管他们是有点钱的租个代步工具(牛车、马车),还是自己没钱赶路进京的都会背上一个书箱,并且箱子上都会插上一杆旗。对于书箱都知道,装书在路上或者到了京都准备看的,而那旗子绝不是仅仅来挡太阳的,其中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书生离乡考试,古时候交通绝对不能做到朝发夕至,所以他们就需要慢慢赶路,在赶考的路上面临的困难不比他们参加考试来的简单。对他们威胁最大的还是路上的强盗,沿途的猛兽,但是强盗很少会对这些书生下手,原因有三:
一、赶考时,他们箱子上的旗子就是暗示他们是接受皇帝的旨意参加考试的,他们是在编制内的人,反过来说就是他们要是失踪了,官府是会追查的,因此这些强盗尽量少去惹他们;
二、能够一两个人赶考的肯定是没有大名堂的,最贵的恐怕是他们的书了,抢了也没有什么用。
三、能够赶路去参加考试的,说明成绩还不错,这要是抢了他们的钱,然后他们考出了什么名堂,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要是他们加官进爵回来,把这些强盗给剿灭了,强盗们绝不会自讨苦吃,不会犯傻到人才两空。

书生离开家乡去参加科举考试,那时候交通可不能跟现在相比呀。所以他们需要慢慢的赶路,在赶路的路上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书生都会在自己背的书箱上面插上一根旗子,那根旗子并不是拿来挡太阳的,旗子作用非常大,主要是防止强盗。

赶考时他们的箱子上的旗子,就是暗示他们是接受皇帝的旨意参加考试。他们就是有编制的人,反过来来说,如果他们要失踪了,官府肯定会追查的。因此看到了这些旗帜,沿途的强盗就会放他们一马。

其实这些强盗还不一定愿意抢这些书生呢,这些穷书生身上都没有什么钱,还不够他们人工费呢。

科举制可谓是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最大的制度之一,科举制打破了官员来源封闭的规则。同样也给底层的人民带来了希望。古代书生们参加科举考试也是一层层选拔,其艰难程度可不比现在的高考简单。

科举在明清时期分为4个等级,最低一级的是院试,通过之后便可成为秀才。但是古代的交通极为不便,书生一级级参加考试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准备。而这很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赶考的路上。

一般穷书生并没有过多的金钱来支持自己在京城待很长时间,所以他们就要算着时间进京城赶路。不管他们有点钱租个代步工具,比如牛车马车。还是没有钱赶紧上路,都会背上一个书箱。书箱上面都会插上一杆旗帜。书香里面放的都是准备到了京城考试看的书。



原因有三个:一、赶考时,箱子上的旗子暗示他们是接受皇帝的旨意参加考试的;二、寓意他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书本;三、能够赶路去参加考试的,说明成绩还不错。

进京赶考的书生都会背上一个书箱,并且箱子上都会插上一杆旗。可以告诉路人自己是要进京赶考的。

赶考时,他们箱子上的旗子就是暗示他们是接受皇帝的旨意参加考试的,他们是在编制内的人,反过来说就是他们要是失踪了,官府是会追查的,因此这些强盗尽量少去惹他们;

为了安全考虑在行李上插了一只黄布做的旗子,上面写有“奉旨赶考”的字样,土匪也就不会抢劫这样的考生。


古代学子赶考路过平安路的典故是什么
租车马保平安。在古代,进京赶考的书生都会经过一个叫平安镇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个穷裁缝,靠给别人缝缝补补过生活,日子过得很是艰辛,于是这个裁缝他想出了租车马保平安的传闻,不过一人要交十两白银,这样就可以平安的度过这个镇子,而书生为了能够平安进京都交了费,后来这个穷裁缝过的越来越富裕,...

书生赶考时总会带着书童,作用不仅是陪读,还有什么用处?
书生赶考时总会带着书童,作用不仅是陪读,还有什么用处?在古代,能用得起书童的一般都是大户人家的儿子,这些儿子在家里,一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唯一的任务就是考个功名,光宗耀祖。所以他们大多不会做家务,也不屑于做,即使会做,也因为要读圣贤书而无法分身。所以这个时候,学童的作用就发挥出来...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背后都会插旗子,这样做有什么用呢?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背后都会插旗子,这是因为旗子是当时古代书生进京赶考的一种标志,它能够激励自己不断进取;还可以作为官道上通过各地关口的凭证;拦路抢劫的强盗看到旗子,也知道是穷命书生,不再招惹。进京赶考对于书生来讲,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十年寒窗苦读,即将有可能金榜题名;但是也是一件让人担忧...

进京赶考的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吗?
因此并不能说所有的书生都是文文弱弱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不能否认,总是有一些优秀的人,他们文武双全,既可以在强健体魄保家卫国的武艺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也可以在文学,也就是进京赶考这方面优于其他人,就像是古籍中对孔子的记载,孔子其人孔武有力,精通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术,自然是文武兼...

古代士子进京赶考期间为什么总是逗留在青楼??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些人一整天都是在读书,他们读书也是为了有一天可以考取功名,古代的科考也是为了给家庭提阿尼安不好的人一次机会,他们的考试每年只有一次,每次进京赶考的书生都会出现同样的一个现象,每次的考生在进京考完以后都喜欢去青楼待一段时间。这些青楼一般都是在考场的周围地方开着的。很多...

古代的穷书生如果想要进京城赶考,都会用哪些方式筹钱?
还有一个路费或者进京的来源,就是当时的政府对考试的人员有补贴,就按照距离京城的远近会有路费的补贴,另外还可以向官府申请一辆专用的马车,被称为公车。公车上面会插着一面小旗,上面会写着会试的字样,所以说在京赶考的时候,一般这样的马车是不会受到任何阻拦的。能够进京考试的考生早已被这些达官...

古代书生赶考,为何都要带上一位书童?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一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以前人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只有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之后,才算真正的有所收获,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而现在读书学习是每个青少年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拥有相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起书生,影视剧中的每一个书生,都会在学习或者是赶考时...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什么不会被山贼打劫?
而且大多数进京赶考的考生,他们的资料其实都已经递交给朝廷,由朝廷进行筛选,所以如果这时候突然少了一两个书生,肯定会让朝廷进行追查,因为他们本质上已经成为了状元候选人,未来是很有可能进攻做官的,但是这突然被打击,无异于剥夺了朝廷的预备人才。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好的人才可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

古代的山贼连官家都敢抢,为何不抢进京赶考的书生?
进京赶考的书生大部分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希望通过考取功名来改变家境。一般的书生都会被冠以穷字之称,古代有句老话“穷书生,酸秀才”,很多时候,进京赶考书生的钱财还没有山贼多。山贼即便抢了书生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索性就不抢书生。行业规则 都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一行也有每一行...

为什么古代的书生很少会被劫匪盯上呢?
一般大户人家可能还会派出一些标识或者是护院,而这一些人都会拥有着很高强的武功,如果劫匪们打算去打劫书生,必然也需要冒着较大的风险,再加上书生们在进京赶考的时候都会选择走官道,而并不是选择走小道,所以这和劫匪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机会碰到。对于朝廷来说这一些书生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希望,所以...

蓝田县13293126424: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为什么要在书箱上插旗子 -
太于盐酸: 古代交通很不便,书生一级级考试,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准备,而准备时间绝大部分花在赶路上.穷书生一般没有过多的金钱来维持自己在京都待很长时间,所以要算时间赶路进京.不管他们是有点钱的租个代步工具(牛车、马车),还是自己...

蓝田县13293126424: 为什么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要在书箱上插旗子,原因很简单 -
太于盐酸: 跟书箱用途一样,可以遮阳,避雨,保护书籍,还有油灯,可以供学子在途中看书

蓝田县13293126424: 香港古装电影例如倩女幽魂里,读书人背着个什么玩意 -
太于盐酸: 是书篓,古代交通极为不便,书生一级级参加考试,他们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来准备,而这准备时间绝大部分是放在赶路上.一般的穷书生他们没有过多的金钱来支持自己在京都带很长时间,所以他们就要算着时间赶路进京.不管他们是有点钱的租个代步工具(牛车、马车),还是自己没钱赶路进京的都会背上一个书箱,并且箱子上都会插上一杆旗.对于书箱都知道,装书在路上或者到了京都准备看的,而那旗子并不是拿来挡太阳的,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作用的.书生离家参加考试,那时的交通根本不能做到朝发夕至,所以他们就需要慢慢赶路,在赶考的路上面临的困难不比他们参加考试来的简单.对他们威胁最大的还是路上的强盗,沿途的猛兽,但是强盗很少会对这些书生下手.

蓝田县13293126424: 古代科考时,书生随身携带的装文房四宝的木盒子叫什么名字? -
太于盐酸: 箱笼.箱笼就是古代人背在身后的带个棚的箱子,一般书生上京赶考,用与放置书籍和笔墨纸砚等物品.

蓝田县13293126424: 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忧愁? -
太于盐酸: 丁香是爱情之花,还因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年轻英俊的书生赴京赶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边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热情周到,书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两日.店主女儿看书生人品端正、知书达理,...

蓝田县13293126424: 红袖添香的出处? -
太于盐酸:红袖添香: 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 语出: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红袖添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很隽永的意...

蓝田县13293126424: 一个指头的妙用 古时候,有三个书生一起赴京赶考.半路上经过一座寺庙,三人进庙烧香拜佛,遇见一位老和尚正在默念经文.于是三个书生走到老和尚面前,... -
太于盐酸:[答案] 一个指头”表示多种意思: 1 、一个也没有落榜. 2 、只有一个落榜 3 、只有一个上榜 4 、没有一个上榜 老和尚的“一个指头 妙就妙在: 不论他们有多少人上榜,他都能解释伸出一根指头的用意

蓝田县13293126424: 之道为主题的作文题目 -
太于盐酸: 诚信——为人处事之道 巴尔扎克说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海涅也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二字渗透在生活的各...

蓝田县13293126424: 古代做旗杆由几部分职业组成 -
太于盐酸: 有木工、纺织工、金工和绘画工等几个职业组成.竖旗杆”的习俗,是指男孩长大成人、开始顶门立户的时候所举行的一种成人仪式.旗杆竖起来,表示这户人家的男孩已经成人,可以自己“立门户”了.用现代法律名词来解释,就是他已经...

蓝田县13293126424: 我国古代的连中三元是指的哪三元? -
太于盐酸: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步,书生要参加院试,录取的被称为“秀才”. 第二步,秀才要参加乡试,录取的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三步:举人要参加会试,录取的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四步:贡士要参加殿试,明清时要来北京赶考,其清朝雍正以后,殿试的地点在保和殿,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录取的被称为“进士”.其中:鼎甲三元(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一名称为“状元”.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皇帝会重用为“大学士”及“殿前行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