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的翻译是什么

作者&投稿:危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翻译: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用独断专行来处理事务。

这句话出自《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如下: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译文: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用独断专行来处理事务,因此在考试进士策问时出题,以“晋武帝平吴因独断而成功,苻坚进攻东晋因独断而灭亡,齐桓公专任管仲而成就霸业,燕哙专任子之而失败,事情相同而效果相反”作为题目。

王安石大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他的过失,穷加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我怎敢接受!” 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才接受。

苏轼和王安石的故事

苏轼的父亲苏洵对王安石一直有看法,他写了一篇《辨奸论》,将王安石说成阴险狡诈的小人。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时,同朝官员只有苏洵没有到场哀悼,这件事对二人关系多少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苏轼入仕不久,即回乡丁父忧,回朝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可以说,苏轼前半生与王安石的纠葛恰恰在两人对变法的态度上。王安石时任副宰相,是坚定不移的变法派领袖;而苏轼对变法的态度则是动摇不定的,他希望改革在不引起剧烈变动的条件下施行,并主要通过社会各阶层的自觉努力调整与道德完善来改变社会的衰败。

因此,当王安石推行新法,从变更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行改革时,他便随反对新法的领衔人物司马光一同,站在反对派的立场上,与王安石成为政敌。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的翻译是我见王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权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的翻译
翻译: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用独断专行来处理事务。这句话出自《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如下: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

苏轼列传的宋史·卷三三八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

王安石和苏轼有关系么
安石的希望当然落空了,但使希望达成了,也没有甚意义,因为两年后,安石就去世了。 关于苏轼与王安石二人事迹的记载,见于下列书文: 一、《司马文正公日录》:介甫初为政,每赞上以独断,上专信任之。苏轼为开封试官,策问进士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见《晋书‧羊祜传》),符坚伐晋以独断而亡(时苻融、权翼...

曾巩文言文答案
鲜:很少.之:他,文中指王安石.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苏轼和王安石的微妙关系
在皇帝想让苏轼编修中书条例时,王安石表示反对:“轼与臣所学及议论皆异,别试以事可也。”单从改科举一事而言,不能不说是苏轼更有远见,王安石在晚年也认识到自己改科举的片面性:“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也。”王安石赞扬神宗的独断专任,而苏轼则在试进士时出题《晋武平吴,独断而克;苻坚伐晋,...

曾巩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

王荆公不受紫团参文言文翻译
北宋·沈括《王荆公不受紫团参》白话释义:王荆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确找不到这东西。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用,王安石却不接受。有人劝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没必要退回这些赠药啊。”王安...

《曾巩荐人》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

苏轼与王安石什么关系
安石的希望当然落空了,但使希望达成了,也没有甚意义,因为两年后,安石就去世了。关於苏轼与王安石二人事迹的记载,见於下列书文:一、《司马文正公日录》:介甫初为政,每赞上以独断,上专信任之。苏轼为开封试官,策问进士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见《晋书‧羊祜传》),符坚伐晋以独断而亡(时苻融、权翼等皆持...

曾巩荐人的文言文如何翻译?
《曾巩荐人》的文言文翻译:原文: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

潍城区18014136048: 王安石传最后一段翻译 -
晁翁羚羊: 原文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

潍城区18014136048: 介绍王安石变法,并简述苏轼对其变法前后不同的态度
晁翁羚羊: 王安石刚刚主持新政时,常常引导皇上专断,皇上因此也只信任他一个人.当时苏轼任开封府主考官,出了一个题目,内容是:「晋武帝因为专断而平定东吴,而符坚在伐...

潍城区18014136048: 《宋史·苏轼传》译文,要全的,谢谢! -
晁翁羚羊: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去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听到古今成败的事件,马上能够说出其中要义.程氏读东汉人物《范滂传》,感慨而叹息,苏轼问母亲:“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答应吗?”...

潍城区18014136048: 跪求<苏轼传>文言文翻译...谢谢! -
晁翁羚羊:[答案] 宋史*苏轼传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 然后应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皆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轼退,言于同列.安石不悦,命...

潍城区18014136048: 苏东坡什么时候反对王安石变法的
晁翁羚羊: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36岁的苏轼丁忧起复,正巧赶上王安石创行新法,苏轼作为大理评事,参加政务,是朝廷中第一个上书反对变法的官员."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由此可见,史学家评论北宋亡国之因,有的认为是由王安石变法乱政肇致、有的认为是苏轼结党乱政(反变法)肇致,这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实际上,神宗的"吾固疑此"才是真正的亡国之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神宗的彷徨犹豫才是造成党争之祸、新法不行的根源,并由此而导致了北宋皇朝的覆灭.'

潍城区18014136048: 七年级曾巩文言文答案 -
晁翁羚羊: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

潍城区18014136048: ...一 • 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 鲜 • 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 之 • 异,神宗尝问... -
晁翁羚羊:[答案]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 “之”是代词,代指王安石.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

潍城区18014136048: ...如此则邪正何由可辨,善恶何由可明?若每事必待言,是赏罚之柄,不得已而行,非所以示信天下之道.”润甫仍为承旨.周穜乞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雍... -
晁翁羚羊:[答案] 1、C 伐:功劳,功绩. 2、B 疏通句意“嘉王、岐王长大成人,还居住在宫中,郑雍献上四封规诫书,并且委婉劝导他们请求搬出皇宫住到诸王住宅.”“二王既长”意思独立,后停顿.“雍献四箴规戒”意思“郑雍献上四封规诫书”,故选B. 3、A“...

潍城区18014136048: 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 -
晁翁羚羊: 原文: 1、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2、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

潍城区18014136048: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宣、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 -
晁翁羚羊:[答案] 1.C 2.A 3.B 4.(1)(苏轼)后来用书信形式进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 “我应该避让一下,好让这个人出人头地.” (2)(苏轼)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巩固并加高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来防备洪水第二次到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