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上德和下德

作者&投稿:康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这是《德经》中的一小段,它也算是把“德”字说差不多了,不知为什么现代很多人在理解它的时候是怎么回事的,若是按照“美德”来理解,那么得需要多么神奇的逻辑才可以说服自己啊!

再说你看看原文“上德”二字,“上”本身就是形容词,估计比“美”字还要有身份吧。再说还有“下德”呢,难道美德还有下等的!你会称赞别人品德好的时候说,你真是展示了我们的优秀传统下德?你还不把人吓死!

上德近道,所以它也像道一样成就万物而不见其形,这样的的情况就是有合道之德的!下德虽然一直保证自己不违背基本道德,可是这种情况下展现的德是不自然的,是“知行不能合一”的,所以其实是被迫而如此的,所以本质上是无德之人!

一句简单的话就是,对于人来说上德是“知行合一”的表现,下德是私欲弥漫之下的形式化。

上德是和道是一样的,都是以无为之法行之,而且别人不会觉得是有人为的,而只会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顺势而成的!

这就是我对这两行小字的理解,无论解的如何,我所解的方向也是和我写的所有哲学思想能统一起来,不会有隔阂的!

咱们可以想想在古代你要说一个人有德会是多高的赞赏,那得是人中龙凤,才气和人品绝对都是杠杠的好!这种“德”才是相对正确的“德”。这个方面从很多古书中可以了解到的!

你再看看现在的美德,鳄鱼的眼泪掉几滴就会有人说这人真善良,一看就是个好人。我只想说一句:“乖乖来,这真是有一颗年轻的心啊!”

德字在加上大和小作为前缀的时候就说明了道性与后天人性的区别了,上德和下德就是因为生灵践行天道的特点而区分得来的,所以,正确理解古典思想文化是不能仅靠字面上那几个字的,因为古今汉字含义的差别,你要考虑当时的句式结构的特点,和词性的使用问题,以及他们相对于现代句法省略掉的句子成分,这样一来你经常会发现词性的变化能让你怀疑人生,但是合理,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用法!

读春秋之前的古典原著,其实不亚于学一门外语,你要是拿现代对字词的解释往里套的话,我就得建议你省省劲吧,浪费时间不说,到时候可能也会倒霉在你的理解上!这也是很多人说中国文化落后而又没用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解读的时候不讲理,只会查现代汉语字典!


"《道德经》第28章上德不德
上德之人已经把德融入他们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们的内心与举止协调统一,非常自然,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有德的,所以这样的人是真有德。下德之人没有把德完全的融入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举止中去,但是他们又希望让别人认为他们有德,进而刻意按照德的标准做事,那种违心做作的样子,让...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如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处在德之下...

老子的《道德经》中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详细解释...
本章阐述的是世俗的道德仁义的表现和它们出现的原因。老子特别厌恶礼和先知(前识者),因为它们意味着祸乱和愚昧,主张舍弃这些虚华,归于朴实。

“上德”与“下德”
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上德"与"下德"的含义通过对比来阐述。上德,指的是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它表现为无形的德行,即不刻意追求德行的外在表现,因此看似无德,实则内含深厚的德行,这可以理解为"阴德"或内在的道德积累。上德之人,如同青丘之德,不显山不露水,其德行通过不作为的方式显现出来。相...

求道德经其中一段的翻译
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三十八章(下篇)原文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

《道德经》之上德和下德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这是《德经》中的一小段,它也算是把“德”字说差不多了,不知为什么现代很多人在理解它的时候是怎么回事的,若是按照“美德”来理解,那么得需要多么神奇的逻辑才可以说服自己啊!再说你看看原文“上德”二字,...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是什么意思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的意思是:上德的德不是德,下德的德才是德。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德经中的第38章,属于道家思想,主要阐述了道德的含义和层次。道家将道德分为上德、下德、德和德四种层次。上德是最高层次的道德,下德是最低层次的道德,德是中等层次的道德。上德的人像...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具体到德无为,那就是指德支持着实际的社会秩序,使天下大同。此时德是有作为、有贡献于社会的,所以是功于社会的,但它却不因自己对社会的莫大贡献而争处社会之前之上,反而隐藏在社会之下之后。德无为就是德于社会功而不居或功成身退。其实我们这个解释似乎并不比经文更容易理解。老子 让我们做一个...

《道德经》讲“德”,所谓的“德”涉及哪两项内容:
《道德经》讲“德”,所谓的“德”涉及善恶不分、是非不辨这两项内容。关于“德”,“德”是“道”的发展与表现,道德与法都是用来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行为的。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与德的根本是一致的,所以老子的上德的根源来自于“道”。老子所提倡的德也不是平常人所说的德,“上德不...

长洲区17190731806: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 -
比胃祺尔:[答案] 三十八 上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长洲区17190731806: 老子的《道德经》中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详细解释. -
比胃祺尔:[答案]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

长洲区17190731806: 《道德经》中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比胃祺尔:[答案] 我写的文章,看看有没有用?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长洲区1719073180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通俗来讲 -
比胃祺尔: 老子的《道德经》说:“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处在德之下品之类的人,看似处处都彰显德行,处处用德的框架来比较似乎都很恰当,但是事实上却是一个无德之人. 确定一个人有德还是无德,不是看他做起来的样子,而是看他是不是真正心处德之中,德之列. 真正有德行的人,看似无为,事实上无所不为.看似没有刻意的成就某些事,事实上万事均自然而然的成就了. 刻意以德而为之的人,做任何事情只能成就部分,无法获得圆满.

长洲区1719073180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 -
比胃祺尔: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 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

长洲区17190731806: 老子说的“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有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比胃祺尔: 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长洲区17190731806: 老子道德经主要讲的什么?
比胃祺尔: 《道德经》上篇讲道,下篇讲德.道是法则,德是体现.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长洲区17190731806: 老子原文语解 -
比胃祺尔: 更正:“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而乱之首也” 翻译:品德高尚的人没有什么作为,而且不想为着什么去作为.品德低下的人没有什么作为,却想着为着什么去作为.最仁爱的人有所作为,但是不想为着什么去作为.最正义的人有所作为,而且是想着为着什么去作为.最有礼节的人有所作为,可是人家都不理睬他,他就扬起胳膊,指引人们遵守礼节.所以,失去了道然后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仁然后才有义,失去了义然后才有礼.所谓礼节这个东西,标志着忠信的不足,意味着祸乱的开始.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德经第一章,主要把德分为两类:上德和下德.

长洲区17190731806: 《道德经》里的“德”是什么意思 -
比胃祺尔: 道是根,德是花.道是德自体,德是道之用.有道才有德,无道就无德.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无道之人不知道德.

长洲区17190731806: 老子道德经38章中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还是“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
比胃祺尔: 上德无为无以为, 下德无为有以为, 上仁为之无以为, 上义为之有以为, 能无为者是知“道”者,只是有无不为和有不为的区别. 能为之者是知“德”者,只是有无弃人和有弃人的区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