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徒弟子路的简介

作者&投稿:妫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徒弟子路的介绍,子路是怎么死的~

卫国内乱,子路为了救主,不顾危险,最后惨死乱军的刀剑之下.死之前,子路系帽的带子被他们的戈给击断了,子路自语:「君子死,冠不免.」将帽带系好,从容赴死.

简介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陋巷简居
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

“陪臣” 即臣之臣。如诸侯国的卿大夫对诸侯称臣,对天子则自称“陪臣” ;卿大夫的家臣对诸侯而言也称“陪臣”。春秋时鲁国为“三桓”执政(即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国政),至鲁昭公、定公、哀公时,家臣势力兴起,家臣叛乱屡有发生。鲁昭公四年(公元前 538 年),叔孙氏家臣竖牛软禁并饿死了叔孙豹,设计杀害了叔孙豹的两个嫡子,拥立庶子叔孙诺。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季平子立,对家臣南蒯未加礼遇,南蒯便密谋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 (《左传·昭公十二年》)事泄,南蒯以费叛归齐。鲁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 505 年至前 501 年),季氏家臣阳虎专政,并把持了鲁国国政。

阳虎之乱是鲁国家臣叛乱中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阳虎的权势凌驾于“三桓”之上长达三、四年。阳虎原本为孟孙氏庶支,后为季孙氏家臣,季平子时很受重用。季平子死,季孙斯(桓子)立,阳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在处理季平子葬礼上,阳虎与季孙氏另一家臣仲梁怀发生争执。阳虎要求以鲁国之宝玉“玙璠”为季平子敛尸,仲梁怀却认为那是季平子在昭公逊国时,代国君行祭时所配,今定公已立,不能再用。阳虎便勾结费宰公山不狃,想联合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初时并不以为意,后因仲梁怀对其不敬重,才对阳虎说:“子行之乎!”阳虎起事,并囚季桓子与公父文伯(季桓子从父昆弟),驱逐了仲梁怀。冬十月,阳虎杀公何藐(季孙氏族人),与季桓子在稷门内设立盟誓,举行大规模诅咒,驱逐公父文伯与秦遄(季平子姑婿),彻底清除异己势力,完全控制了季氏家族。鲁定公八年(公元前 502 年),阳虎想灭掉“三桓”,让季寤代替季氏,让叔孙辄代替叔孙氏,自己代替孟孙氏。阳虎借冬祭的机会起事,事败,逃灌(今山东宁阳县北稍西)、阳关,据两地反叛。

鲁国经“三桓专权”、“陪臣执国命”两个时期后,不仅使宫室衰败,鲁国旧日的贵族世家也大都衰落。鲁国的颜氏家族到颜路、颜回父子时,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及颜路的鲁卿大夫头衔外,便只有陋巷简朴的住宅及五十亩郭外之田,十亩郭内之圃了。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春秋时期,些许田产难以维持一个贵族家庭的生计,颜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

师从孔子
颜回“年十三,人孔子之门”时,孔子聚徒讲学已达十三年之久。其声望远播于各诸侯国,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宫敬叔等在鲁国已小有名气。

颜回刚人孔门时,在弟子中年龄最小,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有人便觉得他有些愚。马骕《绎史》引《冲波传》曰:“子路、颜回浴于洙水,见五色鸟,颜回问,子路曰:“荧荧之鸟。”后日,颜回与子路又浴于泗水,更见前鸟,复问由:“识此鸟否?”子路日:‘同同之鸟。'颜回曰:“何一鸟而二名?”子路曰:“譬如丝绡,煮之则为帛,染之则为皂。一鸟二名,不亦宜乎?”,其大意是:有一次颜回随子路去洙水洗澡,见五色鸟在河中戏水,便问子路是什么鸟。子路回答说:这叫荧荧鸟。过了些日子,颜回与子路去泗水洗澡,又在河中碰见五色鸟,颜回再次问子路:您认得这鸟吗?子路又答曰:这是同同鸟。颜回反问:为什么一种鸟有两个名字呢?子路说:就像我们这里出产的鲁绢一样,用清水漂洗就是帛,用颜色染就是皂,一种鸟两个名字不是很自然吗?

颜回的忠厚与内向,掩盖了他的聪颖善思,就连孔子一时也难以断定颜回的天资究竟属于那个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人观察了解,孔子才指出颜回并不愚。《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天资极聪慧,就连能言善辩的子贡也坦率地说不敢与颜回相比。《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颜回聪敏过人,虚心好学,使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对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与子。《论语·子罕》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其大意是:颜回曾感叹地说:老师的道,越抬头看,越觉得它高明,越用力钻研,越觉得它深奥。看着它似乎在前面,等我们向前面寻找时,它又忽然出现在后面。老师的道虽然这样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来丰富我们,提高我们,又用一定的礼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够独立工作。要想再向前迈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所以在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论衡·讲瑞》)

颜回求学期间,曾于鲁定公八年(公元前 502 年),娶宋国女子戴氏为妻。次年生子颜歆。

鲁定公七年(公元前 503 年)时,颜回西游至卫,由卫至宋。《说苑·敬慎》载:“颜回将西游,问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故不比数而比谏,不亦远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虑事,临难乃谋,不亦晚乎?”,《孔子家语》、《庄子》两书对颜回将西游也有记载,只是文字略有不同。

颜回西游的目的,主要是去宋国向戴氏求婚。据颜景琴著《颜子评传》考证,颜回途经卫国,是因为其本家颜浊邹在卫国。颜子的同宗颜浊邹在卫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为卫国贤大夫,而且家资丰厚,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初到卫国时,就住在他家中。颜子到卫国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地。按《家语》说,应是经卫而到宋国去。若颜子直接由鲁国到宋国去,便不能说“颜子将西游”,因为宋国在鲁国的西南方,而不是在西方。颜子到宋国去的目的,很可能与其婚姻有关。颜子之所以先到卫国而后到宋国,看来颜浊邹在其间充当了月老的角色,故颜子以到卫国去游学为由,而实际上是请颜浊邹一同前往宋国。

颜回在其人生的第一阶段,十三岁人孔门,用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其学业基本已成。东汉郎凯说: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十九岁向宋戴氏求婚,二十岁与戴氏完婚,二十一岁生子颜歆。

关于颜回婚配的年龄,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三十岁娶戴氏。但据《周礼·地官》曰:“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意思是说,媒人掌管天下万民男女结合为夫妇的事,一般是在男孩或女孩满三个月之后就登记在册。如果男满三十岁,女满二十岁还没婚配,则由官媒作主令其嫁、娶某人,个人与家长便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春秋时期战乱频繁,为争霸天下,各诸侯国大都把《周礼》规定的最高嫁娶年龄界限向前提,以便迅速繁衍人口。到颜回所处的春秋末期,越国已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有罪及父母。”孔子是十九岁娶亓官氏的,颜回晚一年,应是二十岁婚配,而不是三十岁。

颜回随师周游列国时,其子颜歆已五岁。

随师周游
颜回在其人生的第二个阶段,约十四年的时间是随孔子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孔子“堕三都”的计划失败,在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已不可能,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颜回与子路随孔子进入卫国后,二人先至卫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颜浊邹家。颜回与颜浊邹同为小邾子颜友的后人,子路则是颜浊邹的妹夫,彼此一向有往来。颜回与子路告知孔子到卫国来的真实情况,并希望颜浊邹能把孔子一行推荐给卫君。

颜浊邹答应二人的请求,把孔子一行的食宿安排在自己家中,以便早晚求教于夫子。经颜浊邹、莲伯玉(孔子弟子)等人的推荐,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及颜回一行,并按孔子在鲁国所得年傣给粟六万,于是他们从颜浊邹家搬出自立馆舍居住。颜回随孔子在卫国住了十个月,有人向卫灵公进言说,如果他们是为鲁国图谋卫国而来,该怎么办?卫灵公遂派公孙余假暗中监视孔子师徒。孔子恐受其害,便匆忙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去。不料途经匡地(今河南长垣县境)时,被误认作曾侵犯匡地的阳虎而被匡人围困。

孔子等匆忙离开卫都帝丘时,颜回暂时留在颜浊邹家,以便观察卫国的动向。卫灵公调查清楚孔子一行到卫国来并不是鲁国派来的,于是再次接受颜浊邹、蘧伯玉等人的劝谏,请颜回传话,恳请孔子回帝丘。

颜回至匡,见到了被围困的孔子等人。孔子动情地说:“吾以女为死矣。”颜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颜回汇报了卫国无意加害夫子的实情,并转达了卫灵公恳请夫子回帝丘,以及卫灵公将在城外恭候夫子,以谢不恭之罪的话。

颜回随孔子重回帝丘,途经蒲邑,又遭到蒲人的拦截。当时,卫国人公孙戍被卫灵公驱逐后,便逃到蒲地策动叛乱。他试图胁迫孔子一行参加,利用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声望壮大自己的声势。经孔门弟子子路、公良孺等的拼杀,蒲人感到靠武力留不住孔子一行,建议和谈,答应放行,但不能回帝丘。孔子同意,双方举行了盟誓。但一离开蒲地,孔子就吩咐大家赶回帝丘去。子贡不解地问:方才的盟誓难道可以违反么?孔子说:那是强迫我们盟誓,神灵不会听信的。孔子一行重返帝丘,卫灵公果然出城恭迎。

孔子重返帝丘,卫灵公仍给其丰厚的待遇,但不给孔子具体的事做。颜回等人有了较多的时间向孔子请教学问,有时也一同外出考察古迹名胜,研究卫国文化,或登山临水,饱览卫国风光。但在卫国没有实践孔子之道、用孔子之道治理国家的机会,这使孔子一行不得不离开卫国,寻找能用其道的君主。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 495 年)春,颜回随孔子离开卫国,向东南行数百里到达曹国,在曹国稍作逗留,于夏天到达宋国。孔子夫人亓官氏是宋国人,颜回的夫人也是宋国人,且宋国又是孔子祖籍,他们在感情上觉得比其他国家亲近些,所以到达宋国后便去求见宋君。宋君向孔子讨教治国之策,孔子借机向宋君宣扬自己的治国之道。宋君听后却表示:你的主张是对的,但我不能,我做不到(见《说苑·政理》)。宋君的态度使孔子一行十分失望,便离开宋国赴郑国。

颜回随孔子在郑国考察了大夫子产的政绩,考察了乡校,拜祭了子产。在位的郑国君臣无意留用孔子,孔子一行只好离开郑国赴陈国。陈是南方妫姓小国,相传是舜的后裔,国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不久,颜回又随孔子赴晋国。晋是春秋时颇有影响的大国。能在晋国从政,推行孔子的治国之道,其影响所及远非他国所比。行至黄河东岸,听说赵鞍杀害了贤臣窦鸣犊及舜华,孔子一行不能西行,再回到卫国,不久由卫国再次人陈。此时颜回已是而立之年,按周礼,颜回应独立讲学或从事其他社会工作,只是他在孔门中处于首要地位,不得不以“回不愿仕”放弃了出仕做官的机会。

鲁哀公四年至六年(公元前 491 一前 489 年)这段时间里,颜回在随孔子到楚国去的过程中,曾辗转于陈国、蔡国、叶国、楚国之间。据《史记·孔子世家》载:楚王听说孔子一行在陈蔡之间,就派人去聘请孔子。消息传到陈、蔡,两国大夫深恐孔子人楚对己不利,便派兵拦截。孔子师徒最初不了解陈、蔡派兵的意图,为躲避军兵的袭扰,他们只好在旷野中行进,不料陷人了绝粮的境地。“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兄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未吾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人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兑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人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兑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这段记载,主要是说:为了坚定弟子们的信念,孔子把弟子们叫到身旁,对他们说:《诗》里说:“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何缘由?”我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受困在这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孔子对子路、子贡的回答不满意,他说:伯夷、叔齐是仁者吧,却饿死首阳山。这说明仁智的人也会不遇时而遭厄运。至于降低标准,迎合世俗,实际是放弃理想,更要不得。孔子问颜回如何理解。颜回说:老师的主张是伟大的,别人不接受,那是他们的责任。如果我们的“道”没有修好,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的“道”已经完善而不被采纳,那是各国掌权者的耻辱。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很是高兴,说:好样的,颜氏之子,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替你当管家。

颜回随孔子在陈、蔡期间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以为他偷饭吃,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也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像颜回,也不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虽如此说,我仍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你等等,我将问他。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说:日前我梦见先人,大概是启发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饭进来,我将祭奠先人。颜回对夫子说:刚才有灰尘掉进饭里,留在锅里不干净,丢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来祭奠了。孔子说:是这样,我也一起吃吧。颜回出去后,孔子环顾了一下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从此以后,大家更加信赖颜回。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 488 年),颜回随孔子离开负函,经陈、仪、蒲回到卫国帝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 484 年),颜回三十八岁,孔子六十八岁,季康子派使臣公华、公宾、公林带着礼品到卫国来迎接孔子一行归国。从此颜回结束了跟随孔子长达十四年的列国周游。

重归鲁国
颜回重归鲁国,已年近不惑,其故居陋巷虽然依旧,但父母均已年迈,家庭重担理应落在他的肩上。这就使颜回必须有一份较固定的收入维持家计。

颜回在孔门中,是最有条件继承孔子学说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孔子在不能入士做官,达到以其思想治国的情况下,靠办学广收弟子来传播他的治国主张。他希望弟子能入士则入士,不能入士则通过讲学传授其治国之道,使其思想、主张能为后世所用。所以颜回在未入士为官的情况下,设坛讲学实属必然。

颜子生活的时代,由于文化下移,私学日多,没落贵族子弟及自由民都把私学视为步人官场的途径之一,就连当权贵族也有把子女送人私学的,如鲁大夫孟嘻子令孟懿子及南宫敬叔师事孔子。颜回作为孔门弟子之冠,当时欲求其为师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从当时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常常向颜回请教一事即可得知。如仲孙何忌请教颜回:“一言而有益于仁智,可得闻乎?”颜回以“豫”、“恕”告之(《孔子家语·颜回》)。叔孙武叔多攻击别人的过失,他求教颜回时,颜回引用孔子的话告诫叔孙武叔,并说:“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礼记·檀弓下》)

颜回讲学所用教材,不外《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只是他对《易》接触较早,研究较深人,“颜渊弱冠,而与仲尼言《易》。”(《法言·问神》东晋李轨注)在教学实践中,颜回对《易》的讲解较深透些,这对其弟子参悟古代辩证法是有帮助的。

归鲁之后,颜回除讲学外,便是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颜回在整理时,不限于一般的刻写与编简,而是着重于考证及校对,把周游列国时所获得的不同古籍互作参证,去伪存真。特别是《易》,颜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过程中,颜回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颜回死后,孔子在颜回对《易》所作整理的基础上,又经过“韦编三绝”的辛劳,才给后世留下一部完整的《易经》。

颜回通过自己讲学授徒,传授儒学六经;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形成了儒家的一个宗派—颜氏之儒。

《韩非子·显学》指出:自孔子死后,儒分八派,“颜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后世儒学专家大多认为韩非子所说的颜氏之儒,是指颜回弟子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支派。

颜氏之儒主要特点有三。

一、重于立德。颜回之德是颜回留给后世最丰厚,也是最不朽的文化遗产。《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颜回的不朽,在于其重立德,后世称他为“复圣”,便是对其重于立德的肯定。颜回之德的核心是“仁”,他把孔子的“仁”,落实于个人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颜回以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社会,启迪后世。

二、认同天人合一观。颜回的言行体现了他善于领略天地造化的力量,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但又重视人的能动性,守道而不移其志。颜回有入士为相的愿望,希望通过人的努力,达到“无伐善,无施劳”。在条件不成熟时,能主动退让,待时而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把自我化于自然之中。“同于大道”(《庄子·大宗师》),使自我行动符合客观规律。

三、朦胧的辩证思维。事物发展到极限会走向反面,这是辩证法的观点之一。颜回从东野毕不爱惜马力推知其马将逃跑。鲁定公问何以知其马将逃跑时,颜回说:“臣以政知之。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以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今东野毕之驭,上车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犹求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问:“善!可得少进乎?”颜回答:“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

颜回在学习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的过程中,总是殚精竭思,倾注全部心血,再加上“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这种状况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夏历八月二十三日,一代儒学宗师颜子不幸病逝,给世人留下了永久的遗憾。由于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以至无力按照当时有关礼仪殡葬,最后经他的父亲颜路四处筹措,并在其弟子及同门好友的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了葬礼。

《孔子家语》中有颜回一篇。据说颜回非常聪明,深晓推理之术。他主张为人要谨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在孔教中颜回得到特别的尊重。但是孔子门下的学生,有聪明才智的一样有很多--像子路等人,都可以为代表

子路是指孔子的弟子仲由,其简介如下: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仲由出身卑微,靠劳作维持家庭生活,后来通过孔子的引导,仲由自己请求成为孔子的弟子。他比孔子小9岁,也是侍奉孔子时间最久的弟子,深得孔子的器重。

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权臣孔悝的手下做官,听到政变的消息,急忙往城里赶。于是单枪匹马进城,准备救出孔悝。子路和蒯聩的人搏斗起来。子路人单势孤,受了重伤,帽子上的缨也断了。子路说,君子在临死的时候,帽子要端正。他用尽全身力气,整理好衣服和帽子,平静地等待死亡。

扩展资料:

子路一生的主要品格有以下2个:

一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二是为亲负米。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提现了子路的为人十分孝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由



仲由 仲由(子路)(前542~前480)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又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孔子设礼相诱,收其为弟子。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集解》说:“冠以雄鸡,佩以暇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想象出子路的好勇之态,但“志伉直”一句,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子路师从孔子后,尽管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亦“儒服委质”,接受孔子的礼义教化,但山难移、性难改,子路的伉直好勇之气终其一生,未能脱尽,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有人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但我觉得这一评价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但人需要有个性,伉直好勇恰恰是子路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重友朋、讲义气,以及在卫国动乱中勇于喊出“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从而为国家冒死拼杀殉道尽忠的舍身取义精神,所有这些,皆与其伉直好勇性格息息相通。
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与?”断狱必须两造俱至,但子路的话却笃实无欺故听子路一面之辞便可断狱。但是也有人认为,片言可以折狱,是对子路的批评。又,子路重言诺,故孔子评价说: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坚信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子路自师从孔子后还成了孔子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由于子路勇力过人,武艺高强,因之无人敢欺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总之,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同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比如称赞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意谓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子路可以充当管理兵役的长官。孔子还向季康子推荐子路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子路果断干练,不拖泥带水,从政不成问题。孔子还称赞子路:“可谓具臣矣”,言子路已经具备做臣僚的素质了。从政治实践看,子路曾数度做官:曾为季氏宰,曾做过卫国蒲邑的大夫,曾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可以说子路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学以致用优良学风的践履者。
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像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不违”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率直、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论语·阳货》载:“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对孔子的这一举动,子路以为不妥,当面反讥说:没有人用你就算了,为什么要投奔这个叛乱分子呢? 急得孔子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应召是想借那块地方复兴周朝啊。由于此事于情于理都欠妥,加之子路的反对,孔子未能成行。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得灵公宠爱,欲得到卫灵公任用,必须走南子这个后门不可,而南子在当时名声又极为不佳,这实在给以守礼著称的孔子出了一道难题,但由于求官心切,孔子还是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见南子。对孔子的这一“失节”举动,子路极为反感,当面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起誓来:我如果不是为了得君行道而不得已去见南子的话,那么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老天一定会厌弃我!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光明磊落、伉直坦率的人,只要他认为不对,一定会坚决提出批评,即使是自己尊敬的老师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是不多见的。
【子路受教】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由此说来,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启示:
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同样重要。两者加在1起,就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了。此外,若引申出“不能骄傲自满,应该时刻鞭策自己,更进一步”的意思也说得过去。
【子路尽力 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 叹不及贫】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译文:
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启示:
从「子路负米」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孝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当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天一天的减短。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有人十三、四岁就离家,负笈在外,一直读到高中、大学、研究所,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我们能跟父母相聚的时间是这么的短暂,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们呢?现代的父母经常很感慨的说,他不奢求子女会孝顺他,只要不让他担忧挂心,他就非常的幸运了。
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孤独无依,被送进养老院,子女很少去过问、探望,所以他们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内心更为难过。一个人,从组成家庭之后,他就把一生的青春奉献给了孩子、社会和工作,不辞辛劳付出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照理讲应该是安养天年的时候。可是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老人晚年的处境非常凄惨,无人过问,孤独无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继,并不是因为他穷,而是他没有能力自己来料理。人一旦步入老年,儿女不在身边,眼看亲人、左邻右舍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就会失去斗志,对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蚀了。
我们读到,子路为了让父母吃到较好的食物,都能不计劳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负米、背着米回来,奉养父母。古人孝顺父母之心,确实是我们没有办法体会的,感动之余,我们真的应该要向古人学习。
【《论语》中的子路】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第五》
2.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第五》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5.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第六》
6.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
7.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第七》
8.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子曰:“丘之祷久矣。”
《论语·述而第七》
9.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论语·子罕第九》
10.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论语·子罕第九》
11.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论语·乡党第十》
12.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第十一》
13.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14.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第十一》
1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论语·先进第十一》
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论语·先进第十一》
17.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论语·颜渊第十二》
18.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论语·子路第十三》
19.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第十三》
20.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论语·子路第十三》
21.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第十四》
22.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第十四》
23.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第十四》
24.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论语·宪问第十四》
2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第十四》
26.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论语·宪问第十四》
27.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28.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论语·阳货第十七》
29.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第十七》
30.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第十七》
3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第十七》
3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第十八》
3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第十八》
34.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第六》
35.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3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第二》
37.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第六》
38.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39.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第十一》
40.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41.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第十六》
子路的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四十一次,是孔门弟子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孟子曾称赞他有闻过则喜的态度,把他与禹、舜相提并论。唐玄宗时,被追封为“卫侯”;北宋真宗时又追封为“河内公”,后又改称“卫公”。
[编辑本段]【孔子与子路的特殊关系】
在孔氏教育集团中,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最为特殊。从《论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他俩关系的一斑。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听了以后嘲笑孔子说:“有是哉,子之愚也,奚其正?”孔子也火了,骂子路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这一段对话发生于他们俩个共事20多年以后,可能是周游列国居卫期间,这一段话可以最清楚地反映两人之间的关系。子路与孔子在一起二三十年了,甚至一直到老,两人之间的对话还是这样“童言无忌”。这说明了两人关系的非一般性。
这不仅仅是个说话坦率地问题,也说明当时没那么多师道尊严,要不就说明两人不是一般关系。关系不是密切到一定程度,是决不能这样说话的。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整个孔子教育集团中最特殊的一对关系。也可以说,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孔氏集团中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只有有了这种关系,才能使二人说起话来口无遮拦。
有四件事情可以反映子路与孔子的关系,第一件是鲁国的大夫公山不狃(niu)与大贵族季氏不和,于是占据了费邑,搞独立王国,派人来请孔子前去共同治理。孔子当时正处在人生不得志的时期,有人邀请,能施展一下才能,正合心意。但子路出来阻拦了,在子路眼里,费邑那是乱臣贼子的地方,我们怎能到那里去。于是孔子只好作罢,并且对子路辩白说,我到了那里也是为那里作好事。
第二件事是晋国大贵族赵简子的家臣佛肸(xi)占据中牟,独立为王,也派人来请孔子去治理政务,推行孔子的主张。孔子又想去,但又被子路拦下。孔子无可奈何地说出“坚硬者磨而不薄,洁白者染而不黑,丘非匏瓜,焉能系而不食”的哀叹。
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子路是孔子教育集团中唯一能管住孔子的人,并且子路为人是有主张的,乱臣贼子或者是不正派的地方权贵,我们是不能到那里去升官发财的,即使是身处困境,也要耐得住寂寞,不务虚名。
从这两件事中既可以看出子路在孔氏教育集团中的地位,又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性格----为人正直。谈到地位,在后人的理解中,在孔子教育集团中,除了孔子,其他人都是学生,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孔子建立一个学校,必须有老师,有管理者,孔子不能身兼几任,很多学校的事务都需要专人去办理,孔子需要合作者和管理者,子路其实就是这样的人物,子路的角色就象今天学校里的教务长一样。
第三件事也可以反映出子路与孔子不寻常的关系。孔子于54岁那年由于仕途不顺,政敌威胁,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时,老弟子中陪伴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14年的只有子路。
第四件事是孔子68岁回国之后,有一年病得很重,子路看老师恐怕是不行了,便准备对后事进行料理,任命了一个学生充当孔子的家宰。在当时,只有贵族和大夫家里才能有家宰的。后来,孔子病好了,反而责备子路搞虚荣,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孔子家的事都要通过子路来指挥的。这件事可以看出子路与孔子是什么样的特殊关系,连后事都要子路来张罗和操办。

【孔子结交子路的历史之谜】

孔子正式办学那年,子路21岁,孔子30岁。但在这之前,子路就与孔子认识了,他们两个早已是朋友了。有书记载,子路是在19岁那年认识孔子的。关于子路与孔子的相识是一个历史之谜。首先,孔子在哪年开始办学?史书没有确切记载。后人有种种揣测,有人认为孔子从27岁就开始办学了,也有人认为孔子是从30岁那年正式办学的。任继愈老先生就是这种观点,凭什么这样说呢?就是从孔子自述判断而来。孔子说,十四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什么是三十而立?这个三十而立不是泛泛而说,而是说自己在三十岁那年创立了办学的事业。因此,我们断定孔子办学的时间是在他三十岁那年。这一年子路21岁,已经认识孔子两年了。
那么,在办学前的两年里,两人都干了些什么?两人是什么关系?这里面大有研究。搞清楚子路与孔子的关系,就基本上可以弄清楚孔子教育事业的发展史。俗话说,不打不成交。子路与孔子的初遇是通过交恶而开始的。也可能是子路一开始看不惯孔子文绉绉的样子,《史记》记载子路初次见孔子时,挥舞着长剑,凌暴孔子。后来怎么成为了朋友,可能是相互了解之后。而当初结为朋友时,他们俩也不一定是师徒关系,最有可能的是古代社会最常有的做法:结为兄弟。所以,孔子与子路的关系很可能是从兄弟和朋友关系开始的。
有一个事实是大家都知道的,这就是自孔子有了子路这么个弟子和朋友后,就不再遭受别人的侮辱了,也就是说就没人敢欺侮和漫骂孔子了。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子路武力的威力以及在孔子早期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孔子对子路的依赖性、以及子路在孔子眼中的特殊性。

仲由 仲由(子路)(前542~前480)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又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孔子设礼相诱,收其为弟子。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集解》说:“冠以雄鸡,佩以暇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想象出子路的好勇之态,但“志伉直”一句,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子路师从孔子后,尽管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亦“儒服委质”,接受孔子的礼义教化,但山难移、性难改,子路的伉直好勇之气终其一生,未能脱尽,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有人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但我觉得这一评价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但人需要有个性,伉直好勇恰恰是子路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重友朋、讲义气,以及在卫国动乱中勇于喊出“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从而为国家冒死拼杀殉道尽忠的舍身取义精神,所有这些,皆与其伉直好勇性格息息相通。
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与?”断狱必须两造俱至,但子路的话却笃实无欺故听子路一面之辞便可断狱。但是也有人认为,片言可以折狱,是对子路的批评。又,子路重言诺,故孔子评价说: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坚信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子路自师从孔子后还成了孔子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由于子路勇力过人,武艺高强,因之无人敢欺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总之,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同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比如称赞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意谓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子路可以充当管理兵役的长官。孔子还向季康子推荐子路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子路果断干练,不拖泥带水,从政不成问题。孔子还称赞子路:“可谓具臣矣”,言子路已经具备做臣僚的素质了。从政治实践看,子路曾数度做官:曾为季氏宰,曾做过卫国蒲邑的大夫,曾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可以说子路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学以致用优良学风的践履者。
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像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不违”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率直、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论语·阳货》载:“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对孔子的这一举动,子路以为不妥,当面反讥说:没有人用你就算了,为什么要投奔这个叛乱分子呢? 急得孔子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应召是想借那块地方复兴周朝啊。由于此事于情于理都欠妥,加之子路的反对,孔子未能成行。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得灵公宠爱,欲得到卫灵公任用,必须走南子这个后门不可,而南子在当时名声又极为不佳,这实在给以守礼著称的孔子出了一道难题,但由于求官心切,孔子还是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见南子。对孔子的这一“失节”举动,子路极为反感,当面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起誓来:我如果不是为了得君行道而不得已去见南子的话,那么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老天一定会厌弃我!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光明磊落、伉直坦率的人,只要他认为不对,一定会坚决提出批评,即使是自己尊敬的老师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是不多见的。
【子路受教】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由此说来,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启示:
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同样重要。两者加在1起,就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了。此外,若引申出“不能骄傲自满,应该时刻鞭策自己,更进一步”的意思也说得过去。
【子路尽力 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 叹不及贫】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译文:
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启示:
从「子路负米」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孝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当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天一天的减短。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有人十三、四岁就离家,负笈在外,一直读到高中、大学、研究所,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我们能跟父母相聚的时间是这么的短暂,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们呢?现代的父母经常很感慨的说,他不奢求子女会孝顺他,只要不让他担忧挂心,他就非常的幸运了。
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孤独无依,被送进养老院,子女很少去过问、探望,所以他们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内心更为难过。一个人,从组成家庭之后,他就把一生的青春奉献给了孩子、社会和工作,不辞辛劳付出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照理讲应该是安养天年的时候。可是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老人晚年的处境非常凄惨,无人过问,孤独无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继,并不是因为他穷,而是他没有能力自己来料理。人一旦步入老年,儿女不在身边,眼看亲人、左邻右舍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就会失去斗志,对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蚀了。
我们读到,子路为了让父母吃到较好的食物,都能不计劳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负米、背着米回来,奉养父母。古人孝顺父母之心,确实是我们没有办法体会的,感动之余,我们真的应该要向古人学习。
在孔氏教育集团中,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最为特殊。从《论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他俩关系的一斑。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听了以后嘲笑孔子说:“有是哉,子之愚也,奚其正?”孔子也火了,骂子路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这一段对话发生于他们俩个共事20多年以后,可能是周游列国居卫期间,这一段话可以最清楚地反映两人之间的关系。子路与孔子在一起二三十年了,甚至一直到老,两人之间的对话还是这样“童言无忌”。这说明了两人关系的非一般性。
这不仅仅是个说话坦率地问题,也说明当时没那么多师道尊严,要不就说明两人不是一般关系。关系不是密切到一定程度,是决不能这样说话的。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整个孔子教育集团中最特殊的一对关系。也可以说,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孔氏集团中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只有有了这种关系,才能使二人说起话来口无遮拦。
有四件事情可以反映子路与孔子的关系,第一件是鲁国的大夫公山不狃(niu)与大贵族季氏不和,于是占据了费邑,搞独立王国,派人来请孔子前去共同治理。孔子当时正处在人生不得志的时期,有人邀请,能施展一下才能,正合心意。但子路出来阻拦了,在子路眼里,费邑那是乱臣贼子的地方,我们怎能到那里去。于是孔子只好作罢,并且对子路辩白说,我到了那里也是为那里作好事。
第二件事是晋国大贵族赵简子的家臣佛肸(xi)占据中牟,独立为王,也派人来请孔子去治理政务,推行孔子的主张。孔子又想去,但又被子路拦下。孔子无可奈何地说出“坚硬者磨而不薄,洁白者染而不黑,丘非匏瓜,焉能系而不食”的哀叹。
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子路是孔子教育集团中唯一能管住孔子的人,并且子路为人是有主张的,乱臣贼子或者是不正派的地方权贵,我们是不能到那里去升官发财的,即使是身处困境,也要耐得住寂寞,不务虚名。
从这两件事中既可以看出子路在孔氏教育集团中的地位,又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性格----为人正直。谈到地位,在后人的理解中,在孔子教育集团中,除了孔子,其他人都是学生,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孔子建立一个学校,必须有老师,有管理者,孔子不能身兼几任,很多学校的事务都需要专人去办理,孔子需要合作者和管理者,子路其实就是这样的人物,子路的角色就象今天学校里的教务长一样。
第三件事也可以反映出子路与孔子不寻常的关系。孔子于54岁那年由于仕途不顺,政敌威胁,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时,老弟子中陪伴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14年的只有子路。
第四件事是孔子68岁回国之后,有一年病得很重,子路看老师恐怕是不行了,便准备对后事进行料理,任命了一个学生充当孔子的家宰。在当时,只有贵族和大夫家里才能有家宰的。后来,孔子病好了,反而责备子路搞虚荣,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孔子家的事都要通过子路来指挥的。这件事可以看出子路与孔子是什么样的特殊关系,连后事都要子路来张罗和操办。

【孔子结交子路的历史之谜】

孔子正式办学那年,子路21岁,孔子30岁。但在这之前,子路就与孔子认识了,他们两个早已是朋友了。有书记载,子路是在19岁那年认识孔子的。关于子路与孔子的相识是一个历史之谜。首先,孔子在哪年开始办学?史书没有确切记载。后人有种种揣测,有人认为孔子从27岁就开始办学了,也有人认为孔子是从30岁那年正式办学的。任继愈老先生就是这种观点,凭什么这样说呢?就是从孔子自述判断而来。孔子说,十四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什么是三十而立?这个三十而立不是泛泛而说,而是说自己在三十岁那年创立了办学的事业。因此,我们断定孔子办学的时间是在他三十岁那年。这一年子路21岁,已经认识孔子两年了。
那么,在办学前的两年里,两人都干了些什么?两人是什么关系?这里面大有研究。搞清楚子路与孔子的关系,就基本上可以弄清楚孔子教育事业的发展史。俗话说,不打不成交。子路与孔子的初遇是通过交恶而开始的。也可能是子路一开始看不惯孔子文绉绉的样子,《史记》记载子路初次见孔子时,挥舞着长剑,凌暴孔子。后来怎么成为了朋友,可能是相互了解之后。而当初结为朋友时,他们俩也不一定是师徒关系,最有可能的是古代社会最常有的做法:结为兄弟。所以,孔子与子路的关系很可能是从兄弟和朋友关系开始的。
有一个事实是大家都知道的,这就是自孔子有了子路这么个弟子和朋友后,就不再遭受别人的侮辱了,也就是说就没人敢欺侮和漫骂孔子了。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子路武力的威力以及在孔子早期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孔子对子路的依赖性、以及子路在孔子眼中的特殊性。

子路亦是一不能使人轻易忘怀的人。

有一种人,永远不会掩饰自己。子路即其一也。

虽然,年少时给我最大撼动的,却是子路之死。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虽载于《史记》,吾初闻此,则是出于长者之口。听故事大致要听取教训的,所谓迂腐之说即其一也。然而死亡于我来说始终是神圣的事儿,况为殉信仰而死——哪怕信仰所寄托的形式仅仅是如帽子之类的一些细枝末节。

话题有点重了,实则往者已矣!

关于子路之死也有略微轻松的话题。据载,夫子于子路之死曾有预见性的说法:

其一: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其二: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史记》)

“行行”,朱子以为“刚强”貌。刚强者或不得其死?未知然否。夫子闻卫乱而知子路必死,则知弟子者莫如师,所料亦在情理之中。

据史迁,子路少夫子九岁,本为一粗人(史迁称其“性鄙”,夫子称其“野”、“喭”),好勇斗狠。夫子追思子路时感慨曰:“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有弟子如此,不知是夫子之幸、抑或不幸?

夫子周游列国,形容狼狈,如“丧家之狗”时,子路大抵在侧。夫子亦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不过,子路绝非无怨无尤者。夫子于陈绝粮之时,子路“愠见”:“君子亦有穷乎?”夫子答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此处“固”作“坚固”讲,“君子固穷”其意类于孟子所言大丈夫之“贫贱不能移”之意。“固”又有本来意,如此理解亦不算错,后世儒者多穷困,迄于今日,盖有所自矣。在子路心目中君子辄不当陷于困境,虽然子路是穿着破衣烂衫而立于着裘皮大氅者之林亦不觉惭愧者,虽然子路是即使有车马轻裘也愿与朋友共享——“敝之而无憾”者。

所以子路想作官。实则当时从学于夫子者大抵多是欲求得作官的技巧,否则何来“弟子三千”?子路也确实以“政事”见称于夫子。当然,作官也要有作官的原则,虽然此原则亦不必同于夫子。子路曾于夫子之政事有三不悦:子见南子、子欲往佛扰、佛肸(二作乱者)之召。其中,夫子虽有其苦衷,子路之质疑亦非无所为而发。后二者之召亦未见结果,不知事出有因还是子路之质疑有所作用?

确实,夫子于子路还是比较信任或了解的。子路曾与冉有同为季氏家臣,季氏欲伐颛臾,二位弟子同去见夫子,言及此事,夫子径责问冉有,而于子路未着一言。

子路作官之才能如何?在夫子看来,做一些具体的事儿还可以,虽然这具体的事也未见得是小事,如治千乘之国之赋等。能作具体的事儿在夫子看来是“具臣”,而不是“大臣”。“大臣”是“从政”者,“具臣”只是能“政事”者。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此等微妙处自非子路所能体会,在子路看来,治国首先要强兵,所谓“有勇”是也。故夫子“哂”之以不知“礼”、“让”为国,子路亦嗤笑夫子之“正名”为“迂”。虽为师弟子,二者于此上之争议颇多。夫子屡责子路强不知以为知、不好学,子路亦有其主意:“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路亦是一不能使人轻易忘怀的人。

有一种人,永远不会掩饰自己。子路即其一也。

虽然,年少时给我最大撼动的,却是子路之死。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虽载于《史记》,吾初闻此,则是出于长者之口。听故事大致要听取教训的,所谓迂腐之说即其一也。然而死亡于我来说始终是神圣的事儿,况为殉信仰而死——哪怕信仰所寄托的形式仅仅是如帽子之类的一些细枝末节。

话题有点重了,实则往者已矣!

关于子路之死也有略微轻松的话题。据载,夫子于子路之死曾有预见性的说法:

其一: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其二: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史记》)

“行行”,朱子以为“刚强”貌。刚强者或不得其死?未知然否。夫子闻卫乱而知子路必死,则知弟子者莫如师,所料亦在情理之中。

据史迁,子路少夫子九岁,本为一粗人(史迁称其“性鄙”,夫子称其“野”、“喭”),好勇斗狠。夫子追思子路时感慨曰:“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有弟子如此,不知是夫子之幸、抑或不幸?

夫子周游列国,形容狼狈,如“丧家之狗”时,子路大抵在侧。夫子亦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不过,子路绝非无怨无尤者。夫子于陈绝粮之时,子路“愠见”:“君子亦有穷乎?”夫子答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此处“固”作“坚固”讲,“君子固穷”其意类于孟子所言大丈夫之“贫贱不能移”之意。“固”又有本来意,如此理解亦不算错,后世儒者多穷困,迄于今日,盖有所自矣。在子路心目中君子辄不当陷于困境,虽然子路是穿着破衣烂衫而立于着裘皮大氅者之林亦不觉惭愧者,虽然子路是即使有车马轻裘也愿与朋友共享——“敝之而无憾”者。

所以子路想作官。实则当时从学于夫子者大抵多是欲求得作官的技巧,否则何来“弟子三千”?子路也确实以“政事”见称于夫子。当然,作官也要有作官的原则,虽然此原则亦不必同于夫子。子路曾于夫子之政事有三不悦:子见南子、子欲往佛扰、佛肸(二作乱者)之召。其中,夫子虽有其苦衷,子路之质疑亦非无所为而发。后二者之召亦未见结果,不知事出有因还是子路之质疑有所作用?

确实,夫子于子路还是比较信任或了解的。子路曾与冉有同为季氏家臣,季氏欲伐颛臾,二位弟子同去见夫子,言及此事,夫子径责问冉有,而于子路未着一言。

子路作官之才能如何?在夫子看来,做一些具体的事儿还可以,虽然这具体的事也未见得是小事,如治千乘之国之赋等。能作具体的事儿在夫子看来是“具臣”,而不是“大臣”。“大臣”是“从政”者,“具臣”只是能“政事”者。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此等微妙处自非子路所能体会,在子路看来,治国首先要强兵,所谓“有勇”是也。故夫子“哂”之以不知“礼”、“让”为国,子路亦嗤笑夫子之“正名”为“迂”。虽为师弟子,二者于此上之争议颇多。夫子屡责子路强不知以为知、不好学,子路亦有其主意:“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观子路向夫子请教之诸问题,大抵集中于“政”、“士”、“君子”、“事君”、“成人”等之上,偶尔询及“鬼神”、“生死”之事,亦为夫子搞得一头雾水。

子路于夫子之学大致体会不深,故时人有询及夫子之学、行时往往不知所对,亦往往成为当时如隐士者流等世外高人的嘲弄对象。虽然有时亦能发一番议论:“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此话多半不象子路的语气,故朱子以为是“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

无论如何,子路都不失为一“勇士”,虽然未必是夫子所称许的“勇者不惧”,亦自有其足以钦敬处。于七十二贤中忝居一席,不亦可乎? 子路亦是一不能使人轻易忘怀的人。

有一种人,永远不会掩饰自己。子路即其一也。

虽然,年少时给我最大撼动的,却是子路之死。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虽载于《史记》,吾初闻此,则是出于长者之口。听故事大致要听取教训的,所谓迂腐之说即其一也。然而死亡于我来说始终是神圣的事儿,况为殉信仰而死——哪怕信仰所寄托的形式仅仅是如帽子之类的一些细枝末节。

话题有点重了,实则往者已矣!

关于子路之死也有略微轻松的话题。据载,夫子于子路之死曾有预见性的说法:

其一: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其二: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史记》)

“行行”,朱子以为“刚强”貌。刚强者或不得其死?未知然否。夫子闻卫乱而知子路必死,则知弟子者莫如师,所料亦在情理之中。

据史迁,子路少夫子九岁,本为一粗人(史迁称其“性鄙”,夫子称其“野”、“喭”),好勇斗狠。夫子追思子路时感慨曰:“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有弟子如此,不知是夫子之幸、抑或不幸?

夫子周游列国,形容狼狈,如“丧家之狗”时,子路大抵在侧。夫子亦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不过,子路绝非无怨无尤者。夫子于陈绝粮之时,子路“愠见”:“君子亦有穷乎?”夫子答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此处“固”作“坚固”讲,“君子固穷”其意类于孟子所言大丈夫之“贫贱不能移”之意。“固”又有本来意,如此理解亦不算错,后世儒者多穷困,迄于今日,盖有所自矣。在子路心目中君子辄不当陷于困境,虽然子路是穿着破衣烂衫而立于着裘皮大氅者之林亦不觉惭愧者,虽然子路是即使有车马轻裘也愿与朋友共享——“敝之而无憾”者。

所以子路想作官。实则当时从学于夫子者大抵多是欲求得作官的技巧,否则何来“弟子三千”?子路也确实以“政事”见称于夫子。当然,作官也要有作官的原则,虽然此原则亦不必同于夫子。子路曾于夫子之政事有三不悦:子见南子、子欲往佛扰、佛肸(二作乱者)之召。其中,夫子虽有其苦衷,子路之质疑亦非无所为而发。后二者之召亦未见结果,不知事出有因还是子路之质疑有所作用?

确实,夫子于子路还是比较信任或了解的。子路曾与冉有同为季氏家臣,季氏欲伐颛臾,二位弟子同去见夫子,言及此事,夫子径责问冉有,而于子路未着一言。

子路作官之才能如何?在夫子看来,做一些具体的事儿还可以,虽然这具体的事也未见得是小事,如治千乘之国之赋等。能作具体的事儿在夫子看来是“具臣”,而不是“大臣”。“大臣”是“从政”者,“具臣”只是能“政事”者。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此等微妙处自非子路所能体会,在子路看来,治国首先要强兵,所谓“有勇”是也。故夫子“哂”之以不知“礼”、“让”为国,子路亦嗤笑夫子之“正名”为“迂”。虽为师弟子,二者于此上之争议颇多。夫子屡责子路强不知以为知、不好学,子路亦有其主意:“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观子路向夫子请教之诸问题,大抵集中于“政”、“士”、“君子”、“事君”、“成人”等之上,偶尔询及“鬼神”、“生死”之事,亦为夫子搞得一头雾水。

子路于夫子之学大致体会不深,故时人有询及夫子之学、行时往往不知所对,亦往往成为当时如隐士者流等世外高人的嘲弄对象。虽然有时亦能发一番议论:“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此话多半不象子路的语气,故朱子以为是“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

无论如何,子路都不失为一“勇士”,虽然未必是夫子所称许的“勇者不惧”,亦自有其足以钦敬处。于七十二贤中忝居一席,不亦可乎?

  仲由(子路)(前542~前480)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又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孔子设礼相诱,收其为弟子。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集解》说:“冠以雄鸡,佩以暇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想象出子路的好勇之态,但“志伉直”一句,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子路师从孔子后,尽管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亦“儒服委质”,接受孔子的礼义教化,但山难移、性难改,子路的伉直好勇之气终其一生,未能脱尽,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有人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但我觉得这一评价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但人需要有个性,伉直好勇恰恰是子路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重友朋、讲义气,以及在卫国动乱中勇于喊出“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从而为国家冒死拼杀殉道尽忠的舍身取义精神,所有这些,皆与其伉直好勇性格息息相通。
  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与?”断狱必须两造俱至,但子路的话却笃实无欺故听子路一面之辞便可断狱。但是也有人认为,片言可以折狱,是对子路的批评。又,子路重言诺,故孔子评价说: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坚信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子路自师从孔子后还成了孔子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由于子路勇力过人,武艺高强,因之无人敢欺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总之,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同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比如称赞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意谓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子路可以充当管理兵役的长官。孔子还向季康子推荐子路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子路果断干练,不拖泥带水,从政不成问题。孔子还称赞子路:“可谓具臣矣”,言子路已经具备做臣僚的素质了。从政治实践看,子路曾数度做官:曾为季氏宰,曾做过卫国蒲邑的大夫,曾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可以说子路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学以致用优良学风的践履者。
  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像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不违”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率直、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论语·阳货》载:“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对孔子的这一举动,子路以为不妥,当面反讥说:没有人用你就算了,为什么要投奔这个叛乱分子呢? 急得孔子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应召是想借那块地方复兴周朝啊。由于此事于情于理都欠妥,加之子路的反对,孔子未能成行。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得灵公宠爱,欲得到卫灵公任用,必须走南子这个后门不可,而南子在当时名声又极为不佳,这实在给以守礼著称的孔子出了一道难题,但由于求官心切,孔子还是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见南子。对孔子的这一“失节”举动,子路极为反感,当面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起誓来:我如果不是为了得君行道而不得已去见南子的话,那么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老天一定会厌弃我!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光明磊落、伉直坦率的人,只要他认为不对,一定会坚决提出批评,即使是自己尊敬的老师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是不多见的。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子路亦是一不能使人轻易忘怀的人。

有一种人,永远不会掩饰自己。子路即其一也。

虽然,年少时给我最大撼动的,却是子路之死。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虽载于《史记》,吾初闻此,则是出于长者之口。听故事大致要听取教训的,所谓迂腐之说即其一也。然而死亡于我来说始终是神圣的事儿,况为殉信仰而死——哪怕信仰所寄托的形式仅仅是如帽子之类的一些细枝末节。

话题有点重了,实则往者已矣!

关于子路之死也有略微轻松的话题。据载,夫子于子路之死曾有预见性的说法:

其一: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其二: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史记》)

“行行”,朱子以为“刚强”貌。刚强者或不得其死?未知然否。夫子闻卫乱而知子路必死,则知弟子者莫如师,所料亦在情理之中。

据史迁,子路少夫子九岁,本为一粗人(史迁称其“性鄙”,夫子称其“野”、“喭”),好勇斗狠。夫子追思子路时感慨曰:“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有弟子如此,不知是夫子之幸、抑或不幸?

夫子周游列国,形容狼狈,如“丧家之狗”时,子路大抵在侧。夫子亦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不过,子路绝非无怨无尤者。夫子于陈绝粮之时,子路“愠见”:“君子亦有穷乎?”夫子答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此处“固”作“坚固”讲,“君子固穷”其意类于孟子所言大丈夫之“贫贱不能移”之意。“固”又有本来意,如此理解亦不算错,后世儒者多穷困,迄于今日,盖有所自矣。在子路心目中君子辄不当陷于困境,虽然子路是穿着破衣烂衫而立于着裘皮大氅者之林亦不觉惭愧者,虽然子路是即使有车马轻裘也愿与朋友共享——“敝之而无憾”者。

所以子路想作官。实则当时从学于夫子者大抵多是欲求得作官的技巧,否则何来“弟子三千”?子路也确实以“政事”见称于夫子。当然,作官也要有作官的原则,虽然此原则亦不必同于夫子。子路曾于夫子之政事有三不悦:子见南子、子欲往佛扰、佛肸(二作乱者)之召。其中,夫子虽有其苦衷,子路之质疑亦非无所为而发。后二者之召亦未见结果,不知事出有因还是子路之质疑有所作用?

确实,夫子于子路还是比较信任或了解的。子路曾与冉有同为季氏家臣,季氏欲伐颛臾,二位弟子同去见夫子,言及此事,夫子径责问冉有,而于子路未着一言。

子路作官之才能如何?在夫子看来,做一些具体的事儿还可以,虽然这具体的事也未见得是小事,如治千乘之国之赋等。能作具体的事儿在夫子看来是“具臣”,而不是“大臣”。“大臣”是“从政”者,“具臣”只是能“政事”者。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此等微妙处自非子路所能体会,在子路看来,治国首先要强兵,所谓“有勇”是也。故夫子“哂”之以不知“礼”、“让”为国,子路亦嗤笑夫子之“正名”为“迂”。虽为师弟子,二者于此上之争议颇多。夫子屡责子路强不知以为知、不好学,子路亦有其主意:“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观子路向夫子请教之诸问题,大抵集中于“政”、“士”、“君子”、“事君”、“成人”等之上,偶尔询及“鬼神”、“生死”之事,亦为夫子搞得一头雾水。

子路于夫子之学大致体会不深,故时人有询及夫子之学、行时往往不知所对,亦往往成为当时如隐士者流等世外高人的嘲弄对象。虽然有时亦能发一番议论:“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此话多半不象子路的语气,故朱子以为是“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

无论如何,子路都不失为一“勇士”,虽然未必是夫子所称许的“勇者不惧”,亦自有其足以钦敬处。于七十二贤中忝居一席,不亦可乎?


孔子的徒弟子路的简介
子路是指孔子的弟子仲由,其简介如下: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仲由出身卑微,靠劳作维持家庭生活,后来通过孔子的引导,仲由自己请求成为孔子的弟子。他比孔子小9岁,也是侍奉孔子...

孔门弟子之子路的生平介绍
仲由为人果烈刚直,且多才艺,事亲至孝,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志伉直”,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③”,“不得其死”,等等。孔于...

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
子路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怕父母营养不够,他徒步百里之外买到米,之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一年四季,不论寒风烈日,不辞辛劳。后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但他并没有因为...

孔孑的徒弟子路和孑贡的简介
1、子路一般指仲由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孔悝,被孔悝之父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

孔子徒弟子路姓什么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或称季路,鲁国卞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亦为《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主角。

孔子的弟子仲子路是个将军吗?子路又是怎么死的?颜回又是怎么死的?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弟子们又欲厚葬颜回,子曰:“不可。”最后还是厚葬了颜回。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之后,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颜回有子颜歆。

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
每次读《论语》,我都发现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人,虽然不能与孔子同辉并峙,却依然凭借自己的独特可爱的个性和孔子亦师亦友的关系,超越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和超级商人、外交家的子贡,成为拱卫孔子这颗“北辰”诸星中最夺目的一颗,他就是子路。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小孔子九岁,名仲...

关于孔子徒弟子路负米的故事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子路是其字,名字为仲由,是孔子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是孔门十哲之一,春秋时期鲁国卞人,也就是今天的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子路早年生活比较清贫,事亲至孝,是《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故事的主人公,比孔子小9岁,是孔子的弟子中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人。 子路画像 子路比较...

历史话题、孔子的弟子子路是怎么死的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伉直好勇、重朋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

打虎的李存孝是什么时候的人?打虎的子路是孔子的弟子那个子路吗?他全名...
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又名仲由。夏日,一天孔子带子路走进深山,口渴,命子路寻水解渴,子路取出随身石臼沿小溪而上,见清泉喷发,正欲取臼舀水,忽见泉边一斑斓猛虎大吼扑来,子路敏捷异常,纵身闪开,跃到猛虎的身后揪住老虎尾巴,拳打脚踢打死了猛虎,揪断了死虎的尾巴揣在怀里准备向孔子邀功。子路...

平江县13645876075: 子路的简介 -
支急依信: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即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

平江县13645876075: 子路是谁?孔子的哪个弟子?历史关于他的故事都有哪些?可以详细的描述一下嘛? -
支急依信:[答案] 中文名:仲由 别名:子路,季路,先贤仲子 国籍:春秋时期鲁国 出生地:鲁国卞((今泗水县泉林镇卞桥) 出生日期:公元前542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80年 职业: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孔悝家宰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孔...

平江县13645876075: 子路生平简介 -
支急依信: 子路一般指仲由,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师从孔子.拜入孔...

平江县13645876075: 孔子的弟子字子路的叫什么名字 -
支急依信:[答案]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

平江县13645876075: 仲由,字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年少时家里很穷,但他对父母非常孝顺.有一次,家里断了粮,当地的粮价又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 -
支急依信:[选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平江县13645876075: 子路简介谁有? -
支急依信: 中文名称: 子路 又名: 仲由 季路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生卒年: 542-480 相关人物: 孔子 生平简介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末年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生于鲁襄公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五年,小孔子9岁,是孔子门中年龄较大的弟子.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爽直、粗莽.从师以后先后在鲁、卫两国当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随孔子结束游历回到鲁国,,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不顾安危挺身入险,死于乱中,时年63岁.

平江县13645876075: 孔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的张子路是怎样的人? -
支急依信: 论语》中,子路大概算是孔子之外形象最为生动的人物了.他姓仲名由,只比孔子小九岁,算是孔门“三千弟子”中的年长者了.但他却算不上是孔子的得意弟子——《论语》中子路的出场多是伴随着孔子的训斥;他很少能像比他小二十余岁的...

平江县13645876075: 孔孑的徒弟子路和孑贡的简介 -
支急依信: 1、子路一般指仲由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 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

平江县13645876075: 孔子与子路的相关资料,论文什么的都可以,跪求 -
支急依信: 资料:子路名仲由,比孔子小几岁,是卞地没有受过礼仪教化的人.他生性粗豪,好勇斗狠,脾气爽直.他在头上插雄鸡的羽毛,佩戴野猪的牙齿,子路认为这些东西可以作为勇气的象征. 子路遇到孔子,仗着自己勇敢有力,稍稍侵犯了孔子...

平江县13645876075: 孔子几个著名徒弟简单介绍及性格分析 -
支急依信: 子路,性格鲁莽,刚直,冲动.是孔子学生中最的天生武将,对于孔子极为忠心,不过也因为其性格和言语最常被孔子骂,不过还是很忠心. 颜回,也就是颜渊,大家都知道,“好学”.这一点深得孔子喜欢,甚至可以说是最喜欢的学生,经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