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见而识之”“多学而识之”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斗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汝唯多学而识之,望道未见也。”是什么意思?~


“汝唯多学而识之,望道未见也。”的意思是:你只是学得多而了解一点知识,但还是遥望“道”却看不见(意指离掌握事物的规律还差很远)。
这句话出自苏轼的《黠鼠赋》.
《黠鼠赋》全文如下:
(1)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2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3)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⒆,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⒇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上述全文翻译如下:(1)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发现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2)苏子叹了口气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够咬破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破袋子,用假装咬袋子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他们,最终却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3)(我)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下了我的文章。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见多了某物就熟悉了,多学习遇到一些陌生的问题也对答入流。

“多见而识之”:多看,然后记在心里; “多学而识之”: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多见·阅历广了·必然各行各业你都略之一二·多学光看字面就能理解· 这句话也提醒世人·不是在学校学的才是知识·其实我们在世界上做的任何新鲜事都能让我们学到知识


《孔子的箴言》是什么(百度找不到,我也不清楚是些什么,知道的请复制...
(《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知之为知...

包括“学习”的名言名句(三)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84、在学习中国美学史时,要特别注意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果。85、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要长期下苦功夫。主要不是进学校,而是靠自修。——陈云86、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87、快乐使人身体无病,心灵无疾。88、从善如...

我初二了,很不适应,就是学不好语文,有没有学习方法啊?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美孰寡效,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 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

多闻多见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译文讲解:孔子说:大概有无知却喜欢造作的人,我没有他这种毛病。我多多地听,从中择取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默默记在心里。我的智慧,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智慧。荡相遣执讲故事:孔子...

孔子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一)学、思、行结合“学而知之”是孔丘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论语九(2)
夫子於子贡见其地位,故发之。曾子已能行,故只云:"吾道一以贯之。"子贡未能行,故云:"赐,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可学〕 所谓一贯者,会万殊於一贯。如曾子是於圣人一言一行上一一践履,都子细理会过了,不是默然而得之。观曾子问中问丧礼之变,曲折无不详尽,便可见曾子当时功夫是一一理会过来。圣人...

人与人的差异:只有见多识广,才会心胸开阔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宽容,是因为他们都是外交官,真的算见多识广,所以他们知道,就算高考是状元,也不能决定一生的前途。不管留不留学,都一样可以过得很好。不管孩子成绩是不是足够好,都不能代表他们以后的人生。而我们很多的父母,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宽容。我身边就有特别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为孩子的...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一以贯之:即以忠恕之道贯穿着它。本句出自《论语·卫灵公》的15·3。《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

孔子的名句?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 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关于聪明少年的诗句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0、反求诸己(反过来追究自己,即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孟子·公孙丑上》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二程全书·伊川易品三》to 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to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五、中国近代、现代和当。 5.形容一个...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多见而识之”“多学而识之”是什么意思? -
陆力骨力: “多见而识之”:多看,然后记在心里; “多学而识之”: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的翻译是 -
陆力骨力: 见多识广,见过的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 The more you see,the more you know.The more you learn ,the more you know.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的意思 -
陆力骨力: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论语》关于学习方面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
陆力骨力: 孔子论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修养...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是什么意思呢? -
陆力骨力:[答案]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x0d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中的两个成语 -
陆力骨力: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陆力骨力:[答案] 孔子说:“大概有无知却装作博学的人,我不是这样.多听听,那么其中好的就跟从他;多看看就记住它们了.(这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求知)方法了.”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的后几句是什么? -
陆力骨力:[答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 “读万卷书”乃极言多读书,“行万里路”... 司马迁十年苦读之后,负起行囊遍游天下,竟依依不思归.“学”的益处大致有:一可亲见亲历,增长见识,谓多见而识之;...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是什么意思呢? -
陆力骨力: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

乌拉特前旗19852722965: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译文还有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 -
陆力骨力:[答案] 【原文】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