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空应该怎么理解呢?

作者&投稿:翠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曰,万事借空,佛祖亦为空.那如果万事借空,吃鱼吃肉算不算空呢?那么万事皆空应该怎么理解呢?~

  你对空性还是理解不透彻,你把空性等同与不存在,空性只是否认事物自性的存在,而不是全无。只是说事物存在一种欺惑性,比如说水中的月亮,当然不是真实的月亮,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倒影存在欺惑性,愚者还以为是真实的月亮。如果空性等同与不存在的话那会有很多过失。如果物事本身都不存在那我们又怎么说是空性呢,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水中根本不存在月亮的倒影却说月亮的倒影具有欺惑性那是不合理的。或说石女的儿子本性是空的,石女的儿子在名言中都是不存在的那么它所具有的空性又从何谈起呢?
  有的人对佛陀所说的空性进行刁难“我们明明看见外界的事物是存在的,而你们却说是空的,你们所说的和事实相违”但佛陀从没说过事物是不存在的,只是说自性不存在。如果真的不存在就没有空性可说了。就像石女的儿子根本不存在,却说石女的儿子是空性一样。
  在学空性的时候千万不要有断灭见,《金刚经》说的虽是空性,但在后面佛陀强调“菩萨于法不说断灭相”邪见比较深的人学习空性的时候尤其注意。
  楼上说吃鱼不算空,我不敢苟同。佛说“一切法空”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法也包括吃鱼,当然也包括业。说业是存在和说业是空并不是矛盾的。如果按你所说业就不是空,那么众生所做无不是业(业包括善业恶业无记业),那众生所做将都是不空的。那佛说空性的含盖面是什么呢?如果对空性理解透彻的话,不但不会否定缘起业果,反而对缘起更有信心。
  有人说“一起法空”不合理的至少空性不空,如果空性也空那你们说空还有什么意义呢?
  非也,“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大药王佛陀所说的:“外空、内空以及空性空”等说法,是为了令世人能够从有实无实等一切见解中出离或者超越的对治之方。如果有谁对已经遮破的空性法,自以为其体性存在。则对于这些人,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真正不可调化、无计可施了,这种见解简直是如同于治疗疾病所不容的泻药一般的邪见。为什么呢?正如《宝积经》所云:“以空性不可令诸法空,诸法本为空性;以无相不可令诸法无相,诸法本为无相;以无愿不可令诸法无愿,诸法本为无愿。何人可如是善妙观察,迦叶,此人堪称真实善妙观察中观道之诸法者;迦叶,何人以缘空性而耽执空性,吾言此人已于吾之教法中退失;迦叶,宁可住于如山之补特伽罗见,不可落于真实我慢之空性见。其意云何?迦叶,自诸见中之出离者,乃空性也;迦叶,何人唯执空性之见,吾言此人不可救药;迦叶,此见乃如医者于患者施与药物,此药反令诸病丛生,复于腹内存积,不可出泄。迦叶,汝作何想?此人可出脱于该病否?世尊,此人不可出脱于该病。此药令诸病丛生,复于腹内存积,不可出泄,此人实已病入膏肓。佛言迦叶:同于此喻,自诸见中之出离者,唯空性也;迦叶,何人唯执空性之见,吾言此人实乃不可救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参考资料:http://poem.linyi.com/p/appreciate/show.php?sendId=71

这是佛家的一个常用语,从佛家来讲,指不要在意世界的名、利、食、色、禄这些能挠乱人的心智的东西,要回到真、善、美的真实生活中来。

“万事皆空,万物皆无”作为佛家禅语,既是一种劝诫,也是一种意境。深层含义是告诉我们,遇事儿都要忍让,方可为正途。学会宽容,不要为自己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扩展资料:

佛家道理

1、反对宿命论

佛教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

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2、反对末日邪说

末日传言没有任何佛教经典依据,佛教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的宗教,佛教徒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世界末日的说法。佛教宣称每天都是好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色即是空:1、时空是假相 !在物理上要证明这个现象不是一件容易事,虽然我们在这里不过分去强调数学推导,然而要说明这个理念多少还是要借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关于在「非牛顿系统」中的匀速与加速度运动的理论。十七世纪中到十八世纪初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的物理学,适用于三度空间的物体运动,尤其是地球上小型缓慢物体的运动,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汽车、火车的运动,飞机的飞行等等。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牛顿理论中,空间和时间是绝对不变的,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空间、时间、质量、能量都是相对可变的。这个理论完全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方向,为宇宙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本人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的伟人」。他被后人尊为「现代科学之父」。(注:他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际上是在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

相对论有两个层次的理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适用于匀速运动的物体,而广义相对论适用于加速运动的物体。爱因斯坦第一篇相对论的论文发表在1905年一个学术杂志《物理学年志》上。同一期中还刊载了他关于布朗式运动与光电效应的论文,使他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和其他几位学者,发现当物体在接近光速运动中,许多物理特性会改变,例如物体的长度、体积等。物体的长度与速度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来说明:

Lv是运动中物体的长度

Lo是静止时物体的长度

V是运动物体的速度

C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约30万公里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物体在高速运动时(接近光速时),在我们的眼中,它的长度会缩减。下图描述了物体长度与速度的函数关系。

图一:物体的长度与速度的关系

因此,当一个物体以光速运动时,那么V=C,→V∕C=1,则。我们此时会看到物体没有任何长度和体积(Lv=0)。也就是说,根据爱因斯坦的公式推理,物体的大小、长短、距离在光速状态下统统消失。打个比方说,在一定条件下,你看澳洲与美国之间没有距离。用另一个比喻看,在一定条件下,你可以同一时刻在地球与火星上出现,因为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在此条件下没有了!正如美国NASA的太空物理学家斯丹·奥顿沃博士讲的,物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所以远近的距离不是绝对的,它是依赖观察者之状态而定。因此,绝对独立的空间和距离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的错觉而已。

在观察者眼中,物体处于光速状态时,物体的体积、空间和长短、距离就突破了。如果观察者处于深度禅定状态,他眼中的空间和距离也突破了。据记载,中国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在禅定之中到达天上(兜率天内院),听弥勒菩萨讲经说法,这个真实的记载,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佳话。而自古至今,在禅定之中突破空间、距离者不乏其人。

佛与大菩萨们都有这种能力。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讲「我以普贤行愿力故,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释迦牟尼佛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说「彼佛(阿弥陀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又说:(大菩萨)「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突破空间、距离已不是神话,这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状态,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可以解释。因此佛家讲「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以上论述的是空间距离是假相,而至于时间也是假相,在物理学的相对论中也有精辟的论证。在爱因斯坦物理学中一个关键的假设前提,便是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高速度,并且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说,光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以每秒299,792公里(约30万公里∕秒)运行,这是物体可以达到的最高速度。特殊相对论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

那么,让我们先考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假设我们现在在一辆快速行驶的火车上踱步。我们在火车里感到自己在走得很缓慢,因为我们用火车作为我们的参照物。而一个火车外的观察者看到我们正在快速地超过他,这是因为我们相对火车的速度慢,但相对于车外观察者的速度很快的缘故。

现在我们再考虑一个例子。假设我们乘上一架太空飞船,这架太空飞船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离地球。假设现在我们在太空飞船上用一个特定的时光仪器,每秒钟向地球观察人员发出一个光的讯号。在我们这些太空船员眼中,相对于地球观察员的相对速度极快(接近于光速)。我们在太空船中看到时钟信号仪器每秒钟发出的光信号很正常,每秒钟的时间长度没有增加或减少。而对于地球观察员来讲,他们所收到的光信号比较缓慢,因为光从高速飞离的太空船上返回地球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地球观察员每次收到信号的间隔,比太空船上的一秒钟要拉长(即一秒钟又加上光返回地球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形下,地球的观察员观察到的每秒钟的时间间隔拉长了,时间走的缓慢了。这种现象称为“时间蔓延”(Time Dilation)。理论上讲,你可以将很短的刹那延长至极限长的时间,而你自己身体都几乎没有任何老化。这便容易理解无量寿经中讲的「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所以如果我们证得了如来的定慧,这种超越时间的能力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另外一个关于时间蔓延效应的著名例子,是爱因斯坦的「孪生兄弟」的例子。刚才讲的太空飞船,假设离开地球高速运行二十年,当然这个二十年是按我们地球日历来算的。假设有两个孪生兄弟同一天出生后,便分成两种生活方式,一个留在地球上过普通人的生活,另一个被送上这一艘高速运行的太空飞船,二十年之后再返回地球。二十年过后怎么样呢?我们看到地球上的兄弟变成二十岁的青年了,而从太空飞船上返回的这个孪生兄弟还很年幼,比方说可能只有三岁而已。这是因为对于太空高速飞行的孪生兄弟,二十年缩短为三年的时间,而他的身体功能的成长也相对缓慢。

再进一步来讲,太空飞行员返回地球实际上是一种进入「未来」(即从三岁进入二十岁)。另一方面讲,对于太空飞行员来讲,如果时间可以进一步的减慢,乃至于减成一个负数,那么这个太空飞行员便可以从「现在」回到了「过去」。

佛和菩萨有这种能力,能在同一时刻返回无限的过去和进入无限的未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到「我(普贤菩萨)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综上所述,空间与时间是可变的错觉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空间与时间可能会完全变样。事实上,最近所发现的宇宙黑洞就证明了这个理念。根据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的说法,黑洞中的时间与空间可能互相替换。这意味着空间可能变成时间的样子,时间可能变成空间的形状。佛法称时间与空间都是「不相应行法」,意思就是抽象概念,并非真实。再举一个生活中最容易感受的例子。比方我们乘飞机从香港20号起飞,到美国还是20号。所以诸位不要执着时间的概念,因为时间是假的!最近净公上人正好讲到《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一段「无有始终,若觅始终,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这里「始终」是指时间)。

空既是色:22、无中可生有

谈到这个理念,让我们先引用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斯丹·奥敦沃博士的一段结论「自然界为我们揭示的物理现象往往同我们一般观察和认为的现象有天渊之别。例如,人在运动中的老化方式完全不同;空间可以变形;物质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物质可以在真空状态下忽然出现。」只要有足够的能量,物质便会从此产生,所谓「无中生有」。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用一下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讲,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质量的物质,物质的质量也可以分解为能量。这个守恒公式是:

E=mc2

这里,c 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约三十万公里;E是能量;m是质量。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反过来,质量也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我们只要将这个公式倒装一下,变成:

m=E∕c2

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可以在一无所有的真空中变现出物质。换句话说,东西可以无中生有。事实上,在量子的微观世界中,我们常看到物质在虚空中自然出现。

这个物理学的发现,证实了佛经里所讲的「空即是色」(「色」指物质),令我们想起《无量寿经、受用具足品》中所讲的:(极乐世界)「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需,悉皆如念。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事已化去,时至复现」。极乐世界中这种自在的生活状况,用现代的物理学完全解释得通。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人,可以随时将能量变现出物质来用,用完之后,又将物质变为能量而化去。他们的能量从何而来?他们是从一心念佛的念力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随心所欲地变现物质。诚如《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无中可生有,有也可归于无。现代物理学认为,物质实质只是「场」而已。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又说「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并认为物质只是人的错觉,所谓「色即是空」。这一点在佛教中,许多修行者都证实了。中国50年代的高僧大德圆瑛法师曾在禅定状态中穿过关锁的大门而出去。这就证明了物质是人的错觉。

3、宇宙之起源

物理学中认为在量子世界里,物质可以从空无中产生。这里量子是指最小的能量单位。那么我们的宇宙从何产生的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也是从空无中产生的。

美国NASA的奥敦沃博士说:当物理学家讲到这个「空」字,他们是在搞一个文字谜,因为我们平常观念中以为真空便是「空」,便是什么都没有,而实际上,物理学家很清楚,真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而宇宙形成以前的这个状态,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连真空都没有。这个状态,并非我们一般心目当中所思量的空无状态。

奥敦沃博士承认说【我们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数学理论来描述这个宇宙前的状态,但是可以推断它是多维次。产生现在这个大宇宙的空灵状态并不是毫无一物,也不是我们今天所懂得的任何一物。我们用「空无」这个词,是不得已的说法。这样看来,《牛津大辞典》中讲的「空无」,于今天我们所发现的「空无」是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

佛家讲:宇宙本来的状态,在佛经上用「自性」或「佛性」或「心性」来表达。它并无形相,但确实存在,不得已才称之为「空」。打个比方说就容易理解,这个「空」就好比是磁铁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不能说它没有,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磁性的作用极大,发电机与电动机都因磁力而显功用。佛家用「八不」来表达这种状态「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佛家认为这种空灵能现妙有,能现宇宙万物之相。佛在三千年前就指出这种空灵是我们的心性。《首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里讲的「心」,就是自性,就是本来面目。最近,日本东京的科学工作者江本胜博士经过八年对水的微观观察,发现水的结晶体的形状能随着人的思想语言而变化。善心善言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美丽。恶意恶语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丑陋。证明佛经上所讲的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现在我们来看看科学家认为的宇宙形成的那一刹那是什么样子的。科学界目前广泛所接受的是所谓「宇宙大爆炸」的形成理论。根据大爆炸的理论,我们的宇宙是在大约100至150亿年以前在一个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大爆炸以前,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那一种状态不是我们可以想像出来的。就连许多宇宙的定律在当时也不适用。佛用「不可思议」来描述这种状态,而科学家也承认这种状态我们可能永远不能用思维去理解。然而,佛告诉我们用「不思不议」的禅定方法,在精神意志深度集中时,所有的念头都放下,这时一切障碍我们了解真相的东西都去除了,那么宇宙的本来面目便完全显现,这种境界称为「明心见性」。那么我们的宇宙在出生之前有多大呢?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宇宙的大小当时只有10-33厘米。即0.00…001(33个0)厘米。这一个极微小的数字无法用我们常规思维去想像。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头上一根头发直径是0.01毫米,切取这根头发的直径平面,将这个宇宙原点放入我们的这个头发中,可以在这根头发的直径距离上平行放置多少个这样的原点呢?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放置一百万亿亿亿个这样的宇宙原点!

要知道,我们目前广袤的宇宙所蕴藏的全部信息原本存在于这样小的微粒之中!这些信息包括宇宙中所有的时空,所有的星系,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也包括你跟我!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我们身上的一根头发竟能包容这么多亿亿亿个宇宙!难怪佛给我们讲,「大小不二,大小平等」,《华严经》中讲的「一多相容」。原来,无限大和无限小是没有差别的。佛常讲,不可计数的世界国土可以从一个人的汗毛孔中现出来。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例子中理解「大小不二」,例如:澳洲净宗学院图书馆所藏的一套大藏经有八十多册。我们知道,现在有大藏经的CD,仅两片而已。八十多册的大藏经体积很大,两片CD的体积很小,然而它们所容纳的信息却完全相同。这也是「大小不二」。

另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从这个小微粒扩张成大宇宙,所需的时间极其的短促。太空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在10-33秒内,这个微粒扩张了1026倍。按这样的扩张速度来讲,在千分之一秒内,这个极小的微粒已扩张成比目前我们的太阳系还要大!我们平时看电影,电影机的底片每1∕24秒换一张,我们已无法觉察画面的分断了。千分之一秒比1∕24秒更短好多倍,我们何以能觉察呢?宇宙的产生原来是瞬间完成的!佛家讲大千世界「一时顿现」。那么,「一时顿现」是什么时候呢?正是当下!一时顿现宇宙全体,顿现之后,马上又顿时消失。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厅里一开灯,厅内全景一时顿现,一关灯,全景顿消。《首楞严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此之谓也。

所以,现代科学讲的宇宙起源可归结如下:宇宙原本是「空」,在「空」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微粒,微粒在瞬间形成了宇宙,而从此便开始不断的向无限推展。由宇宙原点变成大千世界。对于这个原点,现代科学只有一个数学的描述,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而佛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微粒是一种无明妄动的幻相。本来是清净无有一物的,忽然起了妄想,产生幻相,从而由细的幻相进入粗的幻相,世界宇宙随之展开。而整个宇宙是本来无所有,实际不可得,当下毕竟空。

最后,有人问到我们宇宙以外的其它的宇宙时,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这样回答「根据广义的相对论,我们的宇宙代表了一切万事万物,包括了时间空间,包括了所有的星系乃至我们尚未发现的太空。其他的宇宙代表了完全不同维次的时空。那些其它的宇宙现在或将来都无法与我们有物理性的交流。它们简直就是在无限与永恒的另一边,无法用我们的观察而达到的。」

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里为我们介绍说,宇宙与宇宙是重重无尽的,而我们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是由于我们的妄想执着挡住了我们的视野。如果我们能将妄想执着通通放下,我们便能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宇宙,佛就是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在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的时候,心地极清净,「净极光通达」,便是「此方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即此方」。

现在来总结一下以上讨论的几个要点:

第一,空间与时间仅仅是人的错觉。在某种条件下,空间与时间都可以消失。你可以从不同地方同时出现,也可以同时进入过去现在未来。

第二,无中可生有。物质可以从空无中变现出来。纯能量可以转换成物质,物质也可以转换成能量。

第三,宇宙是从一个极微小的原点,在瞬间变现出来的。物理学家推证宇宙的产生,是顿现的。

虽然,目前太空物理学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是浩瀚的太空对科学家来说仍是一个很大的谜。科学家发现的愈多,愈感到对宇宙的认识微不足道。而三千年以前,释迦牟尼佛不但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真相,而且为我们指出了证悟宇宙真相的方法。

诚如净公上人所感叹的,可惜现代的科学家没有学习佛法,否则科学将会有更突破性的进步。我们深深相信和殷切盼望,随着科学的发展,佛所说的许多宇宙人生的真相会逐步被证实。

最后让我引用现代科学之父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他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上,这种宗教意识来源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求,那么这个宗教便是佛教。」

你理解的已经很准确了,从佛家来讲,遇事儿都要忍让,方可为正途,意思就是要学会宽容,为什么年纪大的人信教的多,就是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很多问题都是选择忍让,或者想出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无中可生有 谈到这个理念,让我们先引用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斯丹·奥敦沃博士的一段结论「自然界为我们揭示的物理现象往往同我们一般观察和认为的现象有天渊之别。例如,人在运动中的老化方式完全不同;空间可以变形;物质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物质可以在真空状态下忽然出现。
  」只要有足够的能量,物质便会从此产生,所谓「无中生有」。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用一下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讲,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质量的物质,物质的质量也可以分解为能量。这个守恒公式是: E=mc2 这里,c 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约三十万公里;E是能量;m是质量。
  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反过来,质量也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我们只要将这个公式倒装一下,变成: m=E∕c2 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可以在一无所有的真空中变现出物质。换句话说,东西可以无中生有。事实上,在量子的微观世界中,我们常看到物质在虚空中自然出现。
   这个物理学的发现,证实了佛经里所讲的「空即是色」(「色」指物质),令我们想起《无量寿经、受用具足品》中所讲的:(极乐世界)「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需,悉皆如念。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极乐世界中这种自在的生活状况,用现代的物理学完全解释得通。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人,可以随时将能量变现出物质来用,用完之后,又将物质变为能量而化去。他们的能量从何而来?他们是从一心念佛的念力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随心所欲地变现物质。诚如《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 无中可生有,有也可归于无。现代物理学认为,物质实质只是「场」而已。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又说「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并认为物质只是人的错觉,所谓「色即是空」。这一点在佛教中,许多修行者都证实了。
  中国50年代的高僧大德圆瑛法师曾在禅定状态中穿过关锁的大门而出去。这就证明了物质是人的错觉。 3、宇宙之起源 物理学中认为在量子世界里,物质可以从空无中产生。这里量子是指最小的能量单位。那么我们的宇宙从何产生的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也是从空无中产生的。

万事皆空不是要你退让放弃 而是让你更好的前进 只有放空自己才能更好的见道 并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心无杂念万事皆空是什么意思 心无杂念万事皆空的含义
1、心无杂念,万事皆空意思是对心中的事物一心一意,没有一丝杂乱念想,平和、平淡来达到万事皆空层面。形容人的一种心理精神状态。心中没有另外的不纯正的念头或者心中没有种种思虑。2、这是佛教中的一句话,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

万事皆空应该怎么理解呢?
“万事皆空,万物皆无”作为佛家禅语,既是一种劝诫,也是一种意境。深层含义是告诉我们,遇事儿都要忍让,方可为正途。学会宽容,不要为自己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万事皆为空,诸事俱可为是什么意思
“万事皆为空,诸事俱可为”事物意思是:将万事都看作‘空’,即‘无’,隐藏意思是将一切后果、困难、负担都看的云淡风轻,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一切都可以去做。这是以一种大眼光,大豪迈对待世间万事。属于佛家的境界。引申义: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

万事皆空是什么意思
这是佛家的一个常用语,从佛家来讲,指不要在意世界的名、利、食、色、禄这些能挠乱人的心智的东西,要回到真、善、美的真实生活中来。——因此,人要有“放下”的智慧。“万事皆空,万物皆无”作为佛家禅语,既是一种劝诫,也是一种意境。

你真的理解“万事皆空”吗?
理解“万物皆空”的真谛,就是要区分真实与虚幻。每一片雪花的独特并非区别,有学历和无学历的差异只是表面,种族之间的不同也是相对的。真正的“虚幻”并非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差异的偏见和情感投射,它是我们自己在分离的信仰中创造的虚幻世界。佛教的教义告诉我们,这个“苦”的世界,其“空”...

万事皆空因果不空,万般不去唯业随身 是什么意思
但是你的行为,你的心理,你所形成的那种种的坏习惯,信念,这些东西有一种控制你生命的力量,让你在将来的生命过程中,都受到它们的影响,掌控你的命运的轨迹,所以说因果不空,你的行为产生的惯性力量包括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会如影随形一样的跟着你。所以有这样一个话 想知道未来的遭遇怎样,就看你...

万事皆空是什么意思?
万事皆空不是要你退让放弃,而是让你更好的前进,只有放空自己才能更好的见道,并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万事皆空来自佛教,是说一切如过往云烟,时间一过,都会烟消云散。而善行、善德则是永恒的,会流芳百世。形容万事皆空的词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万事皆空什么意思万事皆空解释
1、万事皆空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明明白白放在那里,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来干扰,所以是万物皆空。推及世间万物,我们人类给它们的名称、看法、观点、价值观、期望,也都是不存在的,世间万物本身,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空的。2、万物也可以指的是人们对事物某一方面的理解、片面...

万事皆空是什么意思?
万事皆空是一种哲学观点,它表达的意思是人生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最终所有事物都会消失于时间的洪流中。这种观点通常被视为佛教中的信条,告诉我们不要沉迷于对物质和感官的寻求,因为它们只是短暂的浮云。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内在的宁静和平静,而不是为短暂的物质收获而苦苦追求。万事皆空是一...

心无杂念,万事皆空是什么意思
心无杂念,万事皆空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心中没有其他的想法或念头,以达到一种空灵、超脱的状态。它形容一种纯净、平静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没有烦恼、困扰或欲望,超脱于世俗的纷扰和喧嚣。这种状态通常与修行、冥想或佛教等宗教哲学有关,通过清除内心的杂念和欲望,达到一种宁静、平和的境界,从而更好地...

环县15254074832: 佛教中的万物皆空做何解释啊? -
堵放赛尼: 心经有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其实一开始我以为万物皆空是心如止水,一切无挂碍.但是我毕竟是现实中的人啊,然后我就觉得万物皆空只是一种笼统的表述,展开来可分为两部分:(首先声明,是个人拙见啊啊啊) 第一部分:理想以外的.当有了目标之时,就要全力以赴,其他的在心中的地位可以相对放低一点.这样就容易静下心来专一地努力. 第二部分:理想.凡事皆有定数,强求不来.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若是努力了,还没达到效果,那便可淡然一笑,轻轻放下了,精彩地努力过了,亦无悔.要是成功了,也不能一直念着,否则可能会成为今后人生之路上的一个绊脚石. 这是个人体会,如有雷同,不甚荣幸.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环县15254074832: 万事皆空应该怎么理解呢? -
堵放赛尼: 色即是空:1、时空是假相 !在物理上要证明这个现象不是一件容易事,虽然我们在这里不过分去强调数学推导,然而要说明这个理念多少还是要借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关于在「非牛顿系统」中的匀速...

环县15254074832: 万事皆空, -
堵放赛尼:[答案] 佛教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试图扼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人生诸般痛苦的根源. 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 ——因此,人要有“放下”的智慧! “万事皆空,万物皆无”作为佛家禅语...

环县15254074832: 万物皆空是什么意思? -
堵放赛尼: 万物皆空——指的是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明明白白放在那里,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来干扰,所以是万物皆空.推及世间万物,我们人类给它们的名称、看法、观点、价值观、期望,也都是不存在的,世间万物本身,世间万物的本...

环县15254074832: 谁知道'万事皆为空'是什么意思 -
堵放赛尼: 佛家用语,指看透红尘,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是没有用处的东西.

环县15254074832: 什么叫一切皆空 -
堵放赛尼: 字面意义是:世上的一切都是虚无的,人死后便什么也不复存在. 一切皆空的“空”字,在佛教的思想里,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的意思,相反,佛教所说的“空”是指自然界中无边无垠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事物的总称. 所以说,一切皆空理解错...

环县15254074832: 如何理解“万事皆空”,“随遇而安”?
堵放赛尼: 我觉得挺好 很多事情都不要看的太重 心要像平静的湖面一样波澜不禁 如果追求的太多 奢望得到的太多 会适得其反 很多事情改变不了的只能选择安静的接受 在接受的同时学会去享受这带来的快乐 太多的抱怨 懊恼是没用的 只会让你更痛苦 很多事情就是命中注定 是你的跑不了 不是你的也得不到

环县15254074832: 万事皆空,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
堵放赛尼: 万事皆空,的翻译是:凡事拿得起放得下,达到明心见性(称佛性),进入忘我的真知境界.

环县15254074832: 万法皆空是什么 -
堵放赛尼: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字面的意思大致如下:万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但唯有因果不空.这句话是方便说.其中有内在的含义. 万法皆空,这句话是经典,也是大家公认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

环县15254074832: 如何看待佛家的"万事皆空" -
堵放赛尼: 1 我想《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是一个比较好的注释,她告诉我们:人生从生到死就是一个过程,不要活的太累了.您看: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日只恨聚无多,没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2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既来之,则安之”,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要记住“苦恼不是别人给您的,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