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为何连强盗都不敢去抢?

作者&投稿:住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代“八百里加急”,为何连强盗都不敢去抢?土匪:我们没那么傻!

在古代,人与人之间都是靠写信传递信息的,但是那个时候的交通不发达,那古人们是怎样传送信件的呢?其实古代的文件和书信的传输都是依靠驿站,这种由人传输的方式很容易被强盗土匪抢去,但是有一种传输方式,即使是借他们胆子他们也不敢抢,这种方式就是八百里加急。





古代的代步的工具只不过是两种,一个是马一个是船,传递信息的主要方法就是驿站,而驿站一般说就是二十公里一个,而传递的信息也是分等级的,一般就是300里,400里,600里,只有遇到威胁到国家的大事,才会出现800里。




唐朝的驿站制度非常完善,在邮递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如果因为自身出了差错,那处罚可是很严厉的,唐朝律法规定,驿长负有若干职责,首要有必要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瘠,呈报经费支出状况。若有驿马死损,驿长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杖一百,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者,判处绞刑。




一般来说碰上这种情况,会跑死很多的马,而且人的体质要求非常高,不然的话根本吃不消。因此,送这类急件的人员都是精挑细选,大都是身强体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送完800里加急的士兵,当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一般都是直接累瘫在地,被人抬下去休息。其实这还是算好的,要是遇到一些身体素质差一点的士兵,过劳死都是可能的。




按理说,驿站设在荒郊野岭,又物资齐全,兵马不足、人手稀少,是最好的抢夺对象啊,平日里作恶多端的强盗怎么反倒是手下留情了呢,其实,并不是强盗手下留情,而是他们也怕死啊!毕竟,驿站是国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所建造的,为的就是在危急之时派上用场,一旦出现任何差错,谁都担待不起。而在交战时,应早料到敌方会打埋伏拦截情报之事,所以会多途径或多人携带文书以防万一。

历朝历代的法律对于抢劫政府公文公文都是处罚很严重的。大部分朝代要是抢劫驿站文书,直接判处死刑,并且株连家人,妻子女儿充当女婢,儿子充军。毕竟这些公文可是关系到一场战争,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兴亡啊!



因为“八百里加急”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强盗去抢,会遭到朝廷的严厉报复以及惩罚。

首先八百里加急的东西一般是由很厉害的角色去护送的,强盗不敢自讨苦吃,其次八百里加急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人有权士的人发的,强盗们怕抢了遭到灭亡。

因为一般去送的人都是武功很高强的人,强盗打不过。


古代常常出现的几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为何没有人敢抢劫?
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骑手骑着快马在路上飞驰而过,手里举着金牌,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这就是古代的加急信件,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对此有过描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有多急?
在诸多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描写飞马传书的情节。那些官人往往骑着铁骑,策马扬鞭,路过之地必然灰尘四起,同时嘴里喊道:闪开,八百里加急!挡路者死!每当此时,周围的人会快速散开为其让开通道,就连古代的强盗都不敢去打劫,这就好比现在社会中的急救一样,时间就是生命。什么是“八百里...

古代专递重要情报要用到八百里加急 这个加急速度到底有多快
殷商时期,出现一种以驿站的形式传输信息的方式——八百里加急,但此时的八百里加急只是一个概念,并未全面开展,真正建立驿站进行八百里加急的时期是秦汉时期。“八百里加急”实质上是被称为“驿传”或“邮驿”的邮政体系。通过再全国各地设立驿站,进行情报、信息的传递,利于传递信息的人,更换马匹,而传递者是没有时间...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什么时候才会使用?
八百里加急是非常紧急的事情,因为只有非常紧急的事情才会进行八百里加急的去传递情报,并且一般都是去传递一些比较紧急的军事情报,所以在军情紧急的时候皇帝就会下令派人要八百里加急去传递情报,或者让人去接情报。可以说八百里加急,是古代社会信息传输最快的一种方式,一旦国家有军情大事,必然优先依靠...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我们在古装剧里经常看见这样的场面,一名驿使一边急促的用马鞭频繁地抽打自己的坐骑,一边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身后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信使跳将下马,一边疾奔,一边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倒地不起,轻则昏厥过去,重则...

古代所说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通过古装剧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有重大军事情况或传达政令时,用八百里加急调度。所谓的八百里加急是古代传递信息最快的方式,那么这个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呢?为什么没人敢拦截?鸡鸣驿站:中国唯一现存最完整的邮政站。位于河北境内 首先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交通工具不发达,马车是主要的。古代八百里加急相当...

古代的八百里、六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最快差不多的要两天时间。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两者其实并无区别,都只是用来说情况很急迫。古代的八百里、六百里加急是臣子给皇帝传送那样特急和私密的文件。一般紧急的文件都是隔着二十里就会有一个专门放这种文件的地方,就叫做驿站。他们一般也会在上面注明是要加急送的...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是如何传递消息的呢?
古代的通讯技术并不发达,虽然有很多人通过一些信鸽进行传送,但是很多鸽子会在半路跑偏,这种方法也非常不安全。因此,面对一些紧急的工程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采用人力进行传送的,一些八百里加急的文件,更是要用千里马去传送。负责传送信息的士兵在沿途设下的驿站和一些有道义的帮助下,快速送到目的地,这...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什么情况下才会使用?
第二:八百里加急。众所周知,古代的交通工具是非常少的,古人主要是依靠马匹的力量来往各地。但是,即使有的马可以日行千里,但是它们也不可能没有休止地一直跑。于是,就出现了驿站。古代的驿站遍及全国各地,大小驿站有上千多个,唐朝时最高达1639个。在这些驿站中,每一个驿站都配备有优良品种的马匹,...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是什么样,一般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
古代的800里加急,除非是特别紧急的情况的话才能动用。因为800里加急是人和马的极限,如果君主当时想要动用800里加急的话,那么就需要牺牲大量的马和人。可以说每一次运用到800里加急都会为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失。根据史书记在唐朝的时候总共有1600多个驿站,同时有2万人专门负责这种信件的运输。在唐朝之后的...

东港区13087082315: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
芝狱复方: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

东港区13087082315: 说说古代传递信息方法的利弊 -
芝狱复方: 利,跟现在比,真的没有太多.应该是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什么盗密码啊都不怕.如果是狼烟的话就是传递范围较广,烟一起,谁都知道有事了,勤王. 弊:一,慢,一封家书都要一个月才能手,“八百里加急”都要一个星期.黄花菜早凉了. 二,一到战乱邮政系统就全面瘫痪.连家里出什么事都不知道.“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个特别不方便. 三、最不重要,跑死马.驿使传信“日行千里”是为什么?是用能跑死马的速度跑的. 当然,古代科技不发达,这些已经是极限了,不像现在,一封E-mail 3秒就搞定了

东港区13087082315: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
芝狱复方: 八百里加急就是一天800里的标准.马的时速在60公里左右,古代驿站离得都不远,而且驿站都养有换乘的马匹(养不好还会有处罚),一般加急的时候就是一路到一站就换马,马不会出现疲劳的情况800里是没什么问题的,相反信使被累死的情况比较多.

东港区13087082315: 比较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有什么异同 -
芝狱复方: 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以下不同点:1,传递信息工具的差异:古代因为路途遥远,交通工具不方便,传递信息极为不便,快速的传递信息的工具是马匹(国家传递信息),私人信息传递由拜托将要去信息接收地行人,商队,好友带过去...

东港区13087082315: 古代采用什么传递信息速度太慢 -
芝狱复方: 1,八百里加急. 古代最快的信息传输就是这个了.一般每个传令官都会带两匹到三匹的马,以最快的速度奔驰,跑死一匹,就换另一匹,到了驿站以后,立即换三匹马继续奔驰.这种传递,一般用于军事预警,战斗动员等军事行动. 2,烽火狼烟. 顾名思义,作为历代王朝最高级的预警措施,每个烽火台都会驻守30-50人,备有大量的干草料与狼粪.白天少狼粪,晚上烧干草.用来传达军事危险信息,吸引就近驻地的守军前来援助. 3,飞鸽传书.

东港区13087082315: 古代的几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 -
芝狱复方: 古代驿站制度.分驿、站、塘、驿道四通八达,从京师通到各边远地区. 管理严密,整个由兵部负责,京师设皇华驿,各省腹地及盛京地区设驿,军报所设为站.凡是通过驿站发递的,都要分缓件、急件.奏折、文书、军报的驿递均有规定,对军站的利用限制很严,往往是军机处发往西北两路将军、大臣的加封信函及返回文件,准由军站传递.其他的一般应由驿站传递,而督、抚寻常文书则应由塘铺递送,不能用马递.军机处文件,往往在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规定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

东港区13087082315: 古代、近代、当代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与评价 急需!!!!! -
芝狱复方: 古代分为3个阶段: 1、绳结,石块摆图案,做记号来传递信息.这种方式不能动,而且传递的信息不完整. 2、飞鸽传书.人们懂得利用生物进行快捷的传递. 3、八百里加急.古代信息传递的高潮. 近代: 1、电报.信息传递比较方便,很快,一般用于战争中的谍战. 2、古老的电话.用于有钱人中,交流不便.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没有得到普及. 当代: 1、移动电话(包括短信).发展迅猛,更新快速,得到普及. 2、网络.比如邮件等等之类的.现在最高级的信息传递方式,速度最快.

东港区13087082315: 常说马儿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古代骑马一天能跑多少里? -
芝狱复方: 古代最快的是800里加急,指的是一天跑400公里,这就是神速了,一路上每10公里换一次驿马,有时还经常跑死马. 马的速度20-60公里,一次最多连续可以跑60-100公里.当然如果不心疼马,一晚上跑300公里撑死,马也掉膘,估计要个把月才能恢复. 一般情况下连续跑30里,古代驿站,大概30里一个,也就是说,快马加鞭,30里后马就得休息,如果要保持高速,只有换马匹.估计古代战马可以连续不停跑30里.行军的话:夏侯惇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被称疾行将军.大概是14里,即7公里.行军要比单人骑马慢很多的,而且马不可能连续奔跑几个时辰的,那样马就废了,最好一人三骑互换.

东港区13087082315: 古代八百里加急用过多少次.有过私用的吗? -
芝狱复方: 首先你要搞清八百里加急的概念,他不可能一天用好几次的,其次这是官方的传递方式,不能作为私用...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