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全诗是?

作者&投稿:赧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全诗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黄景仁(1749-1783),字仲则,一字汉镛,号鹿菲子,江苏常州人。虽然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可十几年来他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诗人。(因为我也是江苏常州人,我深深的热爱着家乡的文化)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黄在十七岁时写下的名句。他的“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写尽寒士悲酸,曾引起了无数寒士的共鸣。当时身居巡抚的毕秋帆读到此句,竟夜不成寐,瞿秋白也有“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之叹。另外,诸如“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的名句,在他的诗作中更是层出不穷。可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乾隆六十年第一人”美誉的天才诗人,却时乖命蹇,落拓平生,年仅三十五岁就贫病以终。
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幅对联没有:
上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及帆快(鲁肃不及樊哙)
下联:八音齐奏,狄青难比萧何(狄青难比萧何)
此联坦言名人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是假,叹息武不如文是真。故,“百无一用是书生”此眼差已!可是作者怀才不遇,遭人白眼,只能说明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政府的腐败,使其国家栋梁之才惨遭埋没,满腹经纶却无力一展报复,可悲可叹。。。。。。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百无一用是书生”意思就是: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全诗如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白话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慨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杂感》是诗人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后写的,当时诗人二十岁,喜欢在自己的诗中写愁苦的语言,朋友都劝他“愁苦的诗歌不是好的预言”,诗人业师邵齐焘也不忍看弟子镂心苦吟,增病劳形,屡加劝诫,诗人深感师恩,却不能放弃不平则鸣的诗艺追求,回顾自己二十年,愤愤不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2月20日-1783年5月25日),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景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感

《杂感》    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尾联说不要因为诗多说愁,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一样要作声。不是只能作春鸟欢愉,秋虫愁苦一样是一种自然。此句传承以上愤慨之气,再次将作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百无一用是书生典故百无一用是书生全诗
关于百无一用是书生典故,百无一用是书生全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意思是: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2、具体分析如下:这句话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原文为: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3、这...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什么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是一句诗,出自于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 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

清代诗人黄景仁,为何要写下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句子?
清代诗人黄景仁《杂感》中的这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以说是成为了流传久远的名句,无论是作为误读的对象,抑或是从诗人真正情感抒发的角度来看,都为人所推崇。一、”百无一用“的误读”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一句话在当下之所以如此的耳熟能详,十有八九是由于误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一句怎么回答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后一句是“而九五之尊者,必有用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书生虽然没有什么实用的技能或知识,但是在九五之尊(指统治者、高官显贵)的身边,仍然有他的用处。这句话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儒家认为,知识和学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知识必须要有实际的用处,才能...

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 【出处】清·黄景仁·《杂感》【原作】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平生皆被功名误,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哪里
明年回京师,为候补丞,未补官。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原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意思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 形容 毫无用处。 成语出处: 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 白眼 , 百无一用 是书生。” 繁体写法: 百无一用 注音: ㄅㄞˇ ㄨˊ ㄧ ㄩㄥˋ 百无一用的反义词: 价值连城 价钱高到可值若干座城池的物品。形容贵重之极 此乃府上之宝,价值连城。谅小子安敢...

什么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歇后语?
列举6个:百无一用、一无是处、一无可取、酒囊饭袋、衣架饭囊、行尸走肉。1、百无一用:出处清黄景仁《杂感》,形容毫无用处。2、一无是处:出自《与胡季望》,比喻一个人或物没有一点用处。3、一无可取:释义为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地方,出自唐·卢肇《浑天法》。4、浑囊饭袋:比喻只会...

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是诗人对自己境况的自嘲。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也被几人经常拿来作为笑谈,它究竟体现了什么...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然而,这些大都是影视剧中的书生,他们看似命途多舛,却最终都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可现实中的书生,远非电视剧里演的那么逍遥快活。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一个清代的书生——黄景仁。黄景仁是谁?你可能不熟悉,但若提起一句诗,你一定有所耳闻,那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没错,这属于“只...

汝州市13759026007: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前一句是什么? -
说转信达:[答案]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古时候是冷兵器时代,而且战争极其频繁,武力过人,熟读兵书的将领是当时维持国家政权的最主要的力量,相比之...

汝州市13759026007: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谁的诗句﹖
说转信达: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诗句,出自他的《杂感》.原文是:佛仙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泣,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汝州市13759026007: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那首诗里面的句子 -
说转信达: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汝州市13759026007: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出处? -
说转信达: 百无一用是书生杂感 清 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汝州市13759026007: 平生皆被功名误,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哪里 -
说转信达: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4岁丧父,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

汝州市13759026007: 寻求帮助,1,有缘千里来相会.2,不爱江山爱美人.3,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古诗的那里?谢谢! -
说转信达: 1.有缘千里来相会,形容两个有缘分的人,不管相隔多远,都会相遇的.出自清·黄增《集杭州俗语诗》.清·黄增《集杭州俗语诗》:色不迷人人自迷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 三笑徒然当一痴2.清·陈於王·题桃花扇传奇(见莲坡诗话).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3.杂感(清代黄景仁诗作)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汝州市13759026007: 书生百无一用,的上句是什么?
说转信达: 杂感 黄景仁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你问的这个应该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歌词,“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汝州市13759026007: 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意思
说转信达: 清代诗文,黄景仁的《杂感》中“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解释一: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 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此句显示现实中无力伸展志向的困境.解释二:当代读书治世人才太过多了,百人之中才有可能有一个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显示当时人才鼎盛.

汝州市13759026007: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一句 -
说转信达:[答案]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