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知”与孟子谈“良能”、“良知”,谁高明?

作者&投稿:父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和孟子的良知 良能是什么哲学论新~

唯心主义

词目 良知良能
发音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释义 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出处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示例 孟子皆以仁义言之,亦然.(清·恽敬《读孟子二》)
用法 作宾语;指人的观念和本能
作者简介: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孔子经常与弟子谈“知”这个话题,如樊迟问“知”,孔子说“知人”;孔子还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未知,焉得仁?”;“未知生,焉知死”等。仔细分析起来,孔子所说的“知”,是指在人类社会学方面获得了正确的认知的意思,如懂得人性变化的道理、了解周围人生、学习仁学理论、体会人类生命的道理等。孔子论“知”,与《大学》中的“致知”含义一致,都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可是孟子谈“知”时,却拟了个“良知”词。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这个“良能”,是与孔子的“学以致知”思想不同。孔子虽有“生而知之”之语,但其“生”是生活概括的意思,而且,孔子并不看重“生而知之”却更讲求“学而知之”。孟子是特别看重“良能”了。同样的,孟子谈“良知”也是特别看重“不虑而知”的“能力”的。 孟子还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的人类的这“四心”,便是认为是与生俱来的。如此才有了“尽心知性知天”之论。 自朱熹、王阳明大谈“良知”、“良心”以来,近世又有冯友兰、熊十力、牟宗三之乖议等,许多学人都是倾向于孟子之说了!仿佛孟子圣于孔子。 仔细体会,却不难发现,在此问题上的孔子是而孟子非了! 首先须分辨孔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人性论有什么不同。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分明看重“习”对于人类个性形成的作用,即重视后天生活对个性形成作用,可以说孔子的人性论是“习性论”了。孟子则是“性善论”了。 孔子的习性论不仅涵括了定势说的基本理论,而且也涵括了现代心理积淀论的基本理论。 人性善论者认为人的“良心”、“良知”是先天固有的,如王阳明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答顾东桥书》)。习性论者承认现实中的人存在着“仁”(也可以说成“良心”)和“知”(也可以说成“良知”),但认为它们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习性论中的“知”来自于对善的行为的理性认知,而“仁”来自于“爱人”的感性实践所获得的快感的积累。 孟子曾“举证”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似乎这种“良心”是先天就有的,殊不知,人若没有诸多摔伤致痛的经验和平时惜乎其类“爱人”的心理积淀,既无“怵惕”亦无“恻隐”矣!人类进化而形成的防患、本能的那些意识并不能称之为“良心”。本能无善无恶,如何可有“良”与“不良”之分?“良心”是后天之“习”的产物。 当然,人类有生活本能,如哺乳等,但更多的能力是社会生活本能,这些社会生活本能是生活的积淀。孔子的“四心”便是社会生活本能,不是与生俱来的。 现代时髦的心理积淀论认为人的个性气质或特点是由于在生活中逐步通过心理“积淀”的方式形成的。所谓“积淀”,犹如淀粉的沉积过程,那些浮游颗粒按不同的质量、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层次沉淀固定。心理积淀是对待未来事物的态度形成的基础。 实际上,心理积淀论和定势说一样,没有超出孔子的习性论的范畴。此即可以说,心理积淀论也是难称得起时髦的,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中国,这种理论早就用来指导社会生活了。 仁学思想认为:人出生后就是社会的人了,父母及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也无不通过感觉被储存在记忆中或潜伏于意识中。就本能的实现机制而言,人与动物相同;就本能的实现方式而言,人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因而与动物有异。比如,婴儿想吃某种食物,但成年人因为受社会文化的约束而故意不将那种食物给他(她)吃某种食物,但成年人因为受社会文化的约束而故意不将那种食物给他(她)吃,或示意不让他(她)吃,这便是社会文化对他(她)的意识的影响。从婴儿到幼儿,从幼儿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人类文化在人类心理上的积淀已达相当深厚的程度。所以,埋在心灵深处的有许多唯有人类才具有的高级意识,如正义感、尊严感、求美求爱意识、怜悯意识、是非观念等等。显然,这些意识都是社会意识,是“习”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当人们在现实生活面前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的时候,不能不受到这些“固有观念”的影响,而这些“固有观念”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儒家所说的“良心”、“良知”之类。 一提到“固有观念”、“良心”、“良知”或“先知”、“先觉”等概念,一些肤浅的唯物主义者总爱将它们说成是“先验论”思想。实际上,“先验”这个词在哲学上并不是不可用,心理积淀本身就是先验的产物,只不过在用这类词时应当把它理解为现实观念产生之前储存在意识中的过去类似行为的感性经验积累所产生的定势或积淀。 承认“良心”、“良知”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只要能用“尽心”或“反身而诚”等纯内求的法子就可以使“良心”占据心灵或使“良知发动”。一种善行能否发生,要看这个人的“良心”在整个感性心灵中所占的地位,更确切些说,是“良心”与其他诸“心”相比所具有的心理定势的强弱来决定的。欲使一个人的“良心”对行为发动起决定作用,就要去加强“良心”在感性心灵中的优势。这不是盘腿打坐、瞑思苦想所能做到的,而必须通过主体对有益的感性实践的积极参与才得以实现。如果“良心”能占据心灵,做好事是水到渠成的事。 “扪心自问求良心”对决定行动意志不起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应当说明,“扪心自问”所求的先是“良知”,即理智,然后才能通过理智来调控感情,使“良心”占据感性心灵,但“扪心自问”本身却不能增强“良心”定势。既然“良心”定势未被增强,为什么还说“良知”会使它一时性地占据感性心灵呢?原因是理智可以抑制某些欲望而使“良心”尚足以驻留心中,因而保留行善的意念、意志。孟子一派之儒留意于“人之善端”(社会文化的薰染所形成的心理积淀)而认为“人性善”;又体验到理性判断等可以对感性起控制作用,便认为“尽心”可以求得“良心”;然却不知“良心”的存在与否是取决于行善的“习”的量的积累的。宋明儒家多有空谈心性者,如果只是袖手空谈而不去主动“爱人”以行善,就是那些在童幼之年于不自觉的“爱人”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善的心理积淀也要化解了。 孔子明确主张通过积累“爱人”的感性实践的途径提高品德修养。“主忠信,徙义,非崇德与?”(《颜渊》)孔子不会引导人们走“尽心”之路。孔子“诱”人们“学而时习之”,要求人们“敏于事”,要求从政者“务民之义”、“先之劳之”、“无倦”,反映出其重视在实践中修身的思想观念。 从其他学人文章中获知:在20世纪初叶,熊十力在与冯友兰交谈时曾提出一个命题:良知是呈现。对于当时的情况,牟宗三记载道:“三十年前,当吾在北大时,一日熊先生与冯友兰氏谈,冯氏谓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是一个假设,熊先生听之,即大为惊讶说:‘良知是呈现,你怎么说是假设!’吾当时在旁静听,知冯氏之语底根据是康德。而闻熊先生言,则大为震动,耳目一新。”(牟宗三,1999,第153页)“良知是真实,是呈现,这在当时,是从所未闻的。”(牟宗三,2005,第108页)这一命题不仅令牟宗三“耳目一新”,而且也令他“大为震动”。于是,牟宗三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来理解、消化“良知是呈现”这一命题。 末学认真读了有关资料,结果发现,“假设”说也好,“呈现”说也好,都没有走出“良心”“良知”的先天说。当然,其对体用关系等深入领会,有哲学研究意义,但基于一种错误概念前提下的深入,却又是一种加强谬传的力量了!


告子与孟子的观点有何不同?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论(人生来有向善的力量),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即...

1.结合《孟子四则》,谈谈如何理解孟子良知论的核心观点?
在道德修养方面,孟子根据自己的性善理论,提出了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核心的道德修养论,并以人性本善为前提,人心中固有的本来善性要通过“尽心”“存心”“养性”来扩充、保存与培养心、性的善端。在孟子的心性观中,“心”是道德善性的源泉,心性本善,才能有后来的道德之善。

简述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异同点
相同之处:1、两种人性论都具有抽象性 他们对人性的讨论和理解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认知是不同的,孟子和荀子定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且具有先天性。2、都重视后天的培养 认为后天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古人所说的,整天的思考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知识,不一步一步的积累就没有...

“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相关论证:语出《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与告子辩论,“食、色,性也”这句话是只不过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

孟子说“人莫知其子之恶,人莫知其面之硕”是什么意思。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翻译: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二、不同点:1、在人性论方面的认识不同: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恶论”。2、思想不同: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提出了...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的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国君只要时刻牢记“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心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国泰民安,国柞长久。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资料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他的思...

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1、共同点:(1)教育作用: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2)教育目的: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3)教育内容: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2、不同点:(1)人性论: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荀子肯定“...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谈谈你对农家学说和孟子观点的看法。
(3)运用对比论证方法,驳斥陈相兄弟背叛师道之不义。作者分别列举陈相兄弟“师死遂倍之”的不义之举与子贡、曾子等人怀念孔子的感人行为,两者一对比,陈相兄弟背师叛道之不义就更加鲜明突出了。(4)采用演绎方法,驳斥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片面观点。孟子采用与农家相同的事实,却推导出...

大安区1864783479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评析 -
攸紫益坦: 意思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

大安区18647834794: 什么是良知良能 -
攸紫益坦: 良知 : ①儒家指天赋的道德观念: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②良友;知己:赏心惟良知. 良能 : 1.天赋之能. 2.贤能.指贤良而有才能之人. 3.指贤良而有才能.

大安区18647834794: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这表明孟子() -
攸紫益坦:[选项] A. 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 B. 主张良知良能是人的本性 C. 以儒家伦理道德纲常约束社会 D. 将儒家思想哲学化体系化

大安区18647834794: 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今天有什么价直与意义,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观点.(要求300——400字) -
攸紫益坦:[答案] 概括孟子的主要思想观点并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谈谈孟子思想之于现代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一、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 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他认为“仁、...

大安区18647834794: 为什么会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
攸紫益坦: 孟子说,齐国东南有一座山名叫牛山,牛山上的树木本来长得非常茂盛,可是匠人拿着斧头日复一日地伐之,牛羊日复一日地食之,翠绿的山林最终变得满目疮痍.同样,人虽有善良的本心,可是,如果他不懂得时时刻刻珍惜爱护,而是被外在...

大安区18647834794: 为什么王阳明(以及儒家)那么提倡“致良知” -
攸紫益坦: “ 致 良知”继 承了孟 子有关 良知 良能 的思想 .孟 子在 《 尽 心 ・上》 中说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 良能也 ;所不 虑而知 者 ,其 良知 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 者;及 其长也 ,无 不知敬 其兄也 .亲亲 ,仁 也 ; 敬长 ,义也...

大安区18647834794: 良知良能 - 良知“良能和良心”是由孔子提出的?
攸紫益坦: 不是,是孟子提出的(亲,很高兴能为您提供见解,希望能帮助到您,如果感到满意,能否赐予我一个好评呢?如果可以,麻烦您在我回答的下面点击 “好评”,真是十分感谢你啦^_^,最后祝您天天开心!)

大安区18647834794: 《孟子•尽心上》中,“良知良能”是什么意思?
攸紫益坦: “良知良能”,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 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能、良知,指的 就是人所具有的先天所赋的辨明是非、善 恶的能力与智慧.孟子对良知、良能进行 具体阐发,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 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人人皆有、与生 倶来的良知良能,孟子又将其称为“良 心”.及至宋代,理学家们将孟子的良知、 良能阐发为“天理”,于是有了“天理良 心”、“天地良心”这样的说法,“天理” 和“良心”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核心观 念.所谓“天良”两个字,承载着压倒一 切的思想力量,代表着一种超越世俗伦理 的最高信仰.

大安区18647834794: 孔子和孟子在论述学习方面有什么异同之处 -
攸紫益坦: 孔子被后世的人尊为圣人,孔子提出了认识、分析和处理事物的中庸观念;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人格修养学. 孟子被后人奉为“亚圣”.他继承了孔子的文化精神. 从《孟子》这部书里看到,孟子没有孔子博大,孟子涉猎的知识领域没有孔子...

大安区18647834794: 孟子的观点是什么? -
攸紫益坦:[答案] 孟子的主要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 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性善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