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汉语是种意合型的语言

作者&投稿:城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英文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汉语重意合,句子之间常靠内部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所谓“形散而神聚”;而英语重形合,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不少翻译者因此提出过在英译汉时要采用意合法,汉译英时要使用形合法。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并不意味着英语完全不用意合或汉语一概排斥形合。1. 英语的形合结构及其翻译。英语注重形合,是因为英语具有丰富的形式组合手段。譬如,词缀、词形变化、指代词,被动语态以及表各种关系的连接词等等。而汉语主要依赖意义的内在衔接,形成一种隐约的意义脉络。在译文中有意识地体现目的语的特征,2. 汉语的意合结构及其翻译。汉语强调意合,主要在于其语言本身是表意文字,自古以来就有重“神”,重“意”的传统。汉语的意合结构主要体现在词序、主动语态上,以及紧缩句、四字格中。请看下面的例子:(1) 她不老实,我不信任她。(2) 昨晚我盖了两床被子。(3) 上梁不正下梁歪。(4) 玩火自焚。这些句子隐含了内在的逻辑结构,懂汉语的人不用费劲便能理解其意义,但是在译成英语时则需将隐含信息翻译出来,以使译出的句子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形合翻译法。从理论上说,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英语作为一种印欧系语言,目前正处于由综合型向分析型语言过渡的过程,因此意合法表现逐渐增加。英语中有不少从属关系(尤其是因果、条件等) 并非都用主从复合句来表达,而是内含于一些简单句中。这样的句子类似于汉语的意合句,表达了丰富的内容,逻辑关系也较复杂。纯粹用形合或纯粹用意合的语言都是少见的,就英语而言,在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英语比较稳定而多样的形式(包括形态) 可以控制着内部各语言要素间的关系,因此以形合为主。到了句子以上,英语似乎觉得没有必要再用如此强的形式来限制自己了,为了造成变化,因而采用了意合手段,同义词、上义词、统称词、代词,基本上都是词汇手段,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不是形式,而是意义;汉语的情况正相反,在句子(或相当于句子) 的较短的语言片段内,主要靠的是意合,用“意脉”贯串全句,而到了较大的语言片段里,为了保持“神”不散,就要用适当的“形合”手段来增加凝聚力,而重复同一个词是最好的办法,可以使读者、听者的意念中心不致走散。结果由于强调重复,反而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形合”,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汉语与英语的文字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该语系包括四百余种语言和方言,是形成最早,流传最广,使用人数极多的语系,汉语是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语言.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该语系含有12个语族和百余种语言,世界上约一半人以该语系的语言为母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任何语言都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律,语法规律通常受该语言的表现方法的制约.汉语属表意文字(ideographic),而英语属拼音文字(alphapetic),文字体系非常充分地体现了两种语言的异质性(heterology). 一、 汉英语的语法特征汉语语法呈隐性(implicit),英语语法呈显性(explicit).隐性和显性是一对矛盾,语法上所谓的隐性和显性是指有没有外在的形式上的标志.汉语的隐性和英语的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汉语只除了有限的词缀(如“子”、“儿”等)和助词(的、地、得)外,不存在标明词类的标记.如“打”在“钟打了十二下”中是动词,在“一打鸡蛋”中是量词,“打”字本身无任何标记表示词性,其词性只能从语境中才能识别.而且汉语动词本身也没有任何标记表示时态,语态和语气.英语则不同,相当量的英语词从词形一望便知是什么词,如:-ment、-er、-...
为什么说英语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这样的提问感觉没有意义

  汉语与英语的文字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该语系包括四百余种语言和方言,是形成最早,流传最广,使用人数极多的语系,汉语是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语言.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该语系含有12个语族和百余种语言,世界上约一半人以该语系的语言为母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任何语言都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律,语法规律通常受该语言的表现方法的制约.汉语属表意文字(ideographic),而英语属拼音文字(alphapetic),文字体系非常充分地体现了两种语言的异质性(heterology).
一、 汉英语的语法特征
汉语语法呈隐性(implicit),英语语法呈显性(explicit).隐性和显性是一对矛盾,语法上所谓的隐性和显性是指有没有外在的形式上的标志.汉语的隐性和英语的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汉语只除了有限的词缀(如“子”、“儿”等)和助词(的、地、得)外,不存在标明词类的标记.如“打”在“钟打了十二下”中是动词,在“一打鸡蛋”中是量词,“打”字本身无任何标记表示词性,其词性只能从语境中才能识别.而且汉语动词本身也没有任何标记表示时态,语态和语气.英语则不同,相当量的英语词从词形一望便知是什么词,如:-ment、-er、-ness、-tion等等是名词标记,而-al、-ful、-ative等都上形容词的标记,英语中有冠词,冠词用以标定名词,名词又是句法的主体成分,名词定了,形式上与之呼应的动词也就基本能确定,英语动词时态的变化有屈折形式表示,如“He studies (studied、has studied、is studying)”.
2. 从语法功能上看,汉语中词语在形式上看不出主语、谓语、宾语等.而英语人称代词与动词均具有句法形态标定.例如:“她打他”和“他打她”中的作主语的“她”与“他”和作宾语的“他”与“她”毫无区别.而在英语中,主格与宾格指代相同,形式则不同,从以上两句对应的英语可看出这一区别,“She hit him.” “He hit her.”
3. 汉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只要在语义一致,无任何形式上的要求.英语的主谓则严格要求在数、人称、时态上一致.例如:“我是学生,他是学生,我们都是学生.”谓语都是“是”,而英语则不同,“I am a student, she is a student, we all are students.”同样表达“是”,表现形式因人称不同而不同.
隐性和显性是汉英语语法最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差别.由于这一基本差别,造成两种语言的一系列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英语语法以形式为主,甚至脱离语义来进行,比如结构主义就是如此.而汉语语法离不开语义,一离开语义就毫无意义.
二、意合与形合
意合和形合是语言表现法.所谓“形合”(hypotaxis)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parataxis)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者注重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
汉语和英语在语句衔接方式上的主要差别就是汉语求意合,英语求形合.胡曙中在〈〈英汉比较修辞研究〉〉中说:“现代英语在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多用形合法,即用连接词将句子衔接起来,而汉语既用形合法又用意合法,但重意合法.”也就是说,在英语中,词句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往往用连词,介词等加以表达,这些词是形合的显性标记,而在汉语中,词句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往往是通过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来表达,没有明显的标记.这也是汉语简洁利落的原因,但也给汉译英带来困难,必须根据语境才能判断出准确的意思.请看下例:
“他不干,我干.”
就这没么一句话,至少可以有四种理(1)假设关系:(如果)他不干,(那么)我(来)干.(2)因果关系:(因为)他不干,(所以)我(才)干.(3)转折关系:他不干,(但是)我干.(4)让步关系:(即使)他不干,我(也)干.因此,在翻译这句话是必须根据上下文,甚至说话人的语气,才能对其意思作出确切的判断.
(一) 汉语重意合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几千年的重意、重神、重风骨、重凌虚的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影响,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素质.如:“校长召开大会动员全体老师教育好学生遵守一切规章制度.”词与词之间完全是非形式的链接.
汉语一个句子可由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连.相比之下,英语句子往往要求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与形式珠联璧合的整体.例如:
“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佣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懒而馋,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
(鲁迅:〈〈祝福〉〉)
“My aunt was the only one who still spoke of Xianglin`s wife. This was because most of the maid taken on afterwards turned out to be lazy or greedy ,or both ,none of them giving satisfaction.”
(杨宪益,戴乃迭译)
原文只有一句话,但有两层意思,而且两层意思之间是因果关系.译者将原文拆成两句话,“四婶是唯一还提起祥林嫂的人.这是因为…”,用关系代词who引导定语从句,用指示代词This衔接前后两句,“ taken on 、to be lazy or greedy”以及“giving satisfaction”等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恰如其分地将“雇佣的”、“非馋即懒”和“(左右不)如意”表现出来,结构清晰,语义明确.
汉语的这一不同特征从翻译中看得最明显.又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
(〈〈谋攻〉〉)
这里非形式链接很明显,若将其中隐含、省略、模糊的东西补上,其形式标记应如下:
“(若)知己(又)知彼,(则)百战不殆;(若)不知己而知彼,(则)(将)一胜(及)一负;(若)不知己(又)不知彼,(则)每战(将)必殆.”
再看英语译文:
“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if you 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You will win one battle and lose one battle if you know yourself but leave yourself in the dark about the enemy. You will lose every battle if you leave both the enemy and yourself in the dark.”
( 刘宓庆:1991,159)
从译文中可看出,凡汉语中隐含的成分英语中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译文中还用了“you”这虚指主语,汉语中完全不必要.汉语意义的内在衔接形成一种隐约的“意义脉络”,更初象一点,就是古人所说的“文意”、“文气”,汉语正是靠这种“意脉”来组织句子,而不是受“形”的框束.
(二) 英语重形合
在显性语言里,从构词、构语、构句到语段中的连接都偏重于使用形式或形态因素.在汉英互译时,要注意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之间的转化问题.如〈〈祝福〉〉例中,若按汉语句法关系来译此句,则将不忍卒读:
“Only my aunt ,because the maids taken on afterwards turned out to be lazy or greedy ,or both ,none of them satisfied her ,still spoke of Xianglin`s wife.”
英语之所以重形合是因为英语具有比较多样的形组合手段(syntagmatic means),在下列这段英语(选自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中可以看出这些组合手段在谋求形合时所起的衔接作用:
“Eisenstein was born into the family of a city architech in Riga, and spent his childhood there and in St. Peterburg before studying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at the Petrograd School of Public Works .In 1918 he enlisted in the Red Army, where he produced posters and theatre designs. After the Civil War , he moved to Moscow to study Japanese, but was diverted into the theatre after a chance encounter with a childhood friend, Maxim Strach .It was in his theatrical work between 1920 and 1924 that Eisentein was exposed to a range of Modernist experiments in dramaturgy that were to lead him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inema.”
再看汉语译文是如何谋求意合的:
“爱森斯坦出生于里加一个城市建筑师家庭,在里家和圣彼得堡度过童年,后在彼得格勒建筑工程学院攻土木工程,1918年参加红军,从事宣传画与舞台美术设计,内战结束后去莫斯科学习日语,后因与儿时朋友邂逅而转向戏剧,1920至 1924年间从事戏剧工作,接触到戏剧创作中一系列现代实验派,从而走上电影工作的道路.”
由于英语有许多外显的形式组合手段,从而使英语句子中各种语法关系的视觉分辨率大大加强,而汉语则是隐含的、模糊的.
三、结语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一特征造成了汉英翻译时一个独特的技巧:增译与减译.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汉译英时可能减掉某些东西,但绝对必须增加一些东西;英译汉时可能增加某些东西,但绝对必须减掉一些东西.
(1) Think carefully before you answer his question.
a. 先仔细考虑好,再回答他的问题.
b. 在你回答他的问题之前仔细考虑.
(2) Be careful while crossing the street.
a. 过马路要小心.
b. 在过马路的时候要小心.
(3) He didn`t come home that night until 11.
a. 那天晚上11点他才回来.
b. 那天晚上直到11 点钟他才回来.
(4) Eczema may be found in all ages groups and in both sexes.
a. 男女老少都可患湿疹.
b. 在所有年龄段和两性中都发现有湿疹.
以上各例中的b句都是机械的、字对字的翻译,没有从汉语意合的要求来考虑文字的处理,所以译文显的累赘.
汉语的连句成章往往凭借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层次往往置于次要地位.如:
“学院请来一位洋教师,长得挺怪,红脸,金发,连鬓大胡须,有几根胡子一直逾过面颊,挨近鼻子;…”
(冯骥才:《西式幽默》)
“Our institute employed an English teacher. He looked very strange—red face ,golden-haired, with a thick growth of whiskers that reached all the way to the nose.”
(刘先农译)
“长得挺怪”的逻辑主语应是“洋教师”,“红脸”指洋教师的脸是红的,他的头发是金色的,还有连鬓大胡须.英译是不仅要断句,而且要添主语,用过去分词和介词短语作状语来描述这位洋教师的形象.由于汉文化重意念,汉语句子也建构在意念主轴上,句子强调的是意义,而不是结构.
形合和意合在翻译中起着一根无形杠杆作用.奈达在〈〈译意〉〉中指出,汉语与英语在语言学上的最重要区别就是意合与形合的对比.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这一点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研究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瑞华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刘宓庆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几千年的重意、重神、重风骨、重凌虚的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影响,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素质.如:“校长召开大会动员全体老师教育好学生遵守一切规章制度.”词与词之间完全是非形式的链接。汉语一个句子可由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连。

汉语与英语的文字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该语系包括四百余种语言和方言,是形成最早,流传最广,使用人数极多的语系,汉语是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语言.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该语系含有12个语族和百余种语言,世界上约一半人以该语系的语言为母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任何语言都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律,语法规律通常受该语言的表现方法的制约.汉语属表意文字(ideographic),而英语属拼音文字(alphapetic),文字体系非常充分地体现了两种语言的异质性(heterology).
一、 汉英语的语法特征
汉语语法呈隐性(implicit),英语语法呈显性(explicit).隐性和显性是一对矛盾,语法上所谓的隐性和显性是指有没有外在的形式上的标志.汉语的隐性和英语的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汉语只除了有限的词缀(如“子”、“儿”等)和助词(的、地、得)外,不存在标明词类的标记.如“打”在“钟打了十二下”中是动词,在“一打鸡蛋”中是量词,“打”字本身无任何标记表示词性,其词性只能从语境中才能识别.而且汉语动词本身也没有任何标记表示时态,语态和语气.英语则不同,相当量的英语词从词形一望便知是什么词,如:-ment、-er、-ness、-tion等等是名词标记,而-al、-ful、-ative等都上形容词的标记,英语中有冠词,冠词用以标定名词,名词又是句法的主体成分,名词定了,形式上与之呼应的动词也就基本能确定,英语动词时态的变化有屈折形式表示,如“He studies (studied、has studied、is studying)”.
2. 从语法功能上看,汉语中词语在形式上看不出主语、谓语、宾语等.而英语人称代词与动词均具有句法形态标定.例如:“她打他”和“他打她”中的作主语的“她”与“他”和作宾语的“他”与“她”毫无区别.而在英语中,主格与宾格指代相同,形式则不同,从以上两句对应的英语可看出这一区别,“She hit him.” “He hit her.”


汉语特征是什么?与古代诗词之间存在何种对应关系。
汉语的有音、韵、形等特点; 意合和形合是汉语的表现手法, 所谓“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所谓“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后者注重意义上的连贯。 古诗词与之对应的关系,有音和韵...

2012年考研英语翻译中的六点英汉差异
一、形合和意合 不同的语言中句子内部或外部连接几乎都使用句法、词汇、词义这三种手段。用前两种手段连接称为形合,用后一种手段连接称为意合。就英语和汉语来说,英语是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结合紧密。具体来讲,英语的句子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语法结构和连接词将单词和词组组合在一...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怎么理解
正因为如此,汉语在构成上很多时候都不太考虑语法,以达意为主,相较于英文来说,很多语法成分是被省略了的。总而言之,“形合”是句法逻辑的明示,必须借助逻辑词或者代词保证形式上的完整;“意合”是句法逻辑的暗示,重语义的传达,结构比较松散,所以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翻译中)要充分考虑这一...

英汉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2.句法。英汉句法特征的主要差异之一是汉语注重意合,而英语注重形合。“意合”是指句子中的每一个成分通过一种语言形式连接起来,以表达其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形合”指的是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而不借助任何语言手段来表达词义、词组和从句本身。在英译汉时,必须考虑句子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和逻辑意义...

谈谈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之间的不同和翻译,英语翻译学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英译汉题型的设置来看,英语句子一般比较复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试要求句子要有一定的难度,不然无法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二是英语可以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使许多层意思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

中国的汉字有哪些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转化
在英汉互译中,处理形合与意合的转化至关重要。汉语的意合依赖语境而显隐并存,需通过逻辑和连贯关系的隐性体现,而英语则更倾向于通过词法和句法结构的显性表达。翻译时,需在保持原文语义连贯的同时,适当地调整句子结构,如将英语的从属结构转换为汉语的并列结构,或反之。例如:在翻译“我们过了江,进...

形合与意合的对比是什么?
形合与意合的对比是:1、英语注重形合,所以造句时十分重视形式的接应,要求句子结构完整,而且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此专业翻译公司译者翻译的英语句式较为规范和严密。也正是由于英语的这些特点,所以英语中有丰富的连接手段,如连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关系副词等。2、汉语注重意合,所以造句时...

问英语和汉语表达上的区别
1.英语因为词汇本来就比中文少,因此英语有些词在不同的搭配中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意思,尤其是介词,这些需要在阅读中仔细品味。2.英语是名词性语言,中文是动词性语言。也就是说,在正式文体中,英文多为名词性表达法,而中文多倾向于动词性表达。比如“建造大楼”可以说“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认为中文语法非常简单?
汉语是有语法的,而且它很复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读就能读出某篇文章是外国人写的,因为这些文章都会有用词和语法的问题。但说实话,真正认真学汉语的外国人实在太少,中国人所见到的外国人也太少,所以我们从来不期望他们能说具有一定表达深度的汉语,更不会去管其中的用词和语法问题。

宜昌市15795162382: 为什么说汉语是向左延伸的语言? -
巢环垂体: 好问题. 属于语言学的.举个例子,来个关键词,左右都可以加东西,在左边加的比较多,就是左延伸了.

宜昌市15795162382: 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 -
巢环垂体: 开始的时候人们只根据物体的形状记忆对应的物体.所以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汉字的表意性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因此容易辨识, 利于联想,这也...

宜昌市15795162382: 现代汉语: 为什么说汉字基本上是一种意音文字? -
巢环垂体: 汉字基本上是意音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但是不是单纯的表意文字.大家都知道,汉字起源与图画记事,最早的汉字就是由图画简化而成的,慢慢地形成了字形表意系统,看字形我们就知道它所表示的意义,例如甲骨文里的:日、目、月、山、木、水、门等等,但是后来实际上就慢慢和语素、词等单位的语音发声关系了,例如我们汉字里大量存在的假借字和形声字,如:们、情、箕等他们就兼用了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来构字.汉字是现行文字里典型的意音文字.

宜昌市15795162382: 汉语语法是一种意合语法吗? -
巢环垂体: 由于印欧语是有形态变化的,如有表示数、格、时、体、态、性等的形态,因此印欧语有明显的以形统意的特点,强调语法成分的形式分布.看到了语法形式,就可以说明语法关系.而汉语的语法没有明显的形式标志,于是在汉语的语流中,语言单位、成分之间结合往往显得比较松散,移动自由,往往以意治形,即所谓的意合法.比如:"木头桌子"可以是偏正结构,也可以是联合结构,其中没有形式标志,需凭上下文来判断语义.又比如汉语主谓结构比较松散,主谓之间可以停顿,主语也可以省略."我没有看第一本""第一本我没有看""我第一本没有看"三句话四块语言单位在不影响语义表达的情况下排列显得松散自由.但实际上表意还是不同的

宜昌市15795162382: 汉语是形态型语言,使用的形合手段比汉语多.这种说法对么? -
巢环垂体: 不对!汉语=汉语,因此一样多

宜昌市15795162382: 谈谈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之间的不同和翻译,英语翻译学 -
巢环垂体: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英译汉题型的设置来看,英语句子一般比较复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试要求句子要有一定的难度,不然无法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二是英语可以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使许多层意思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

宜昌市15795162382: 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体现在语言的哪些方面? -
巢环垂体: 思维是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根据萨培尔一沃尔夫提出的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的观点: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必须依靠思维为之提供内容.同时,语言是表达和传播思维的最佳工具,思维方式的不同决...

宜昌市15795162382: 为什么说汉语是分析型语言?谢谢 -
巢环垂体: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语序总体上较为固定,没有曲折变化,其词语组合成句依靠语序和虚词

宜昌市15795162382: 为何中文没有从句结构?也可以说为什么有的语言有从句?从句存在意义是什么? -
巢环垂体:[答案]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汉语文章“有时并不需要用一定的语法手段或者其他语言手段来表现,而是靠层次内容之间的自然衔接.”【4】冯二成子喝足了酒,退出来了,连饭也没有吃,他打算到磨房去睡一觉.常年也不喝酒,喝了酒头也有些晕. (萧红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