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正确的做法是啥?

作者&投稿:强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语: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是秦赵两国对垒三年之久,赵国虽然有所损伤,却没有动摇根本。廉颇作为主将,尽管在小规模战斗中节节败退,可是在大局的把控上,廉颇十分周到,这也是为什么廉颇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重要原因。可惜这个时候赵孝成王将廉颇给换了下来,听信谗言,启用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括虽然饱读兵书,可是他从来没有指挥过战斗。所谓纸上谈兵不是没有道理。结局我们都知道,赵国战败,赵括被杀,四十万赵军被秦将白起给活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那么,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一场战争,赵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01选择一:赵国用黄金城池换取魏国韩国甚至楚国的联盟军队。我认为这是赵国最理想的选择方案,因为赵国当时非常自负,他们认为以自己一国的力量就能够对付秦国。想来也是,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在北方就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尤其是战斗力上,是三晋中最突出的一个。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史记》

他们也是北方唯一可以与秦国一较高下的诸侯国。这一战如果赵国打赢了,那灭亡的当然就是秦国,赵国是不想跟其他诸侯国瓜分胜利果实的。然而赵孝成王低估了秦国的实力,此刻的秦国也没有采取结盟的方法,他们也是孤注一掷,两国在对赌国运,谁赢了就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赵国察觉到了自己的弱点,一定要采取结盟的手段来对付秦国。当年苏秦执掌六国相印的时候,就是察觉到了秦国的强大。其实周围还有很多诸侯国被秦国欺凌:比如说过去十分强大的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那是把秦国踩在脚底下碾压的,可到了魏惠王时期,秦国逐渐强大,不断攻占魏国的领地,逼迫魏国迁都大梁。还有就是韩国,韩国丢了宜阳以后,上党地区成为了一块飞地,这也是长平之战的导火索,赵国完全可以联合韩国,重新夺回宜阳地区。

包括楚国也是秦国的对手,过去楚国掌控着汉中地区,切断秦国吞并蜀地的路线。结果这里不仅被秦国攻占,蜀地也落在了秦国手里。他们早就想一雪前耻。这些诸侯国若是都能联合起来的话,秦国铁定是要完蛋的。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因为他们不结盟,失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02选择二:赵国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守城。赵国如果不寻求任何结盟,以他们当时的实力,的确还是可以跟秦国一较高下的。因为赵国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不过进攻绝对不是赵国的强项。至少在秦国面前,赵国的进攻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他们缺少一位敢于进攻的将领。但是赵国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他们有一位强大的守城之将廉颇。廉颇的战绩的确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他在长平之战前,坚守住赵国的阵地长达三年之久,一般将领根本就做不到。

强秦所希望的是速战速决,因为每拖延一天,他们所消耗的粮草都是数以万计的。谁都拖不起,到最后秦国就算获胜,或许损失都比获得的利益要多得多。这笔账秦国在算,赵国也在算。赵孝成王一直认为,举全国之力来守住长平,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他是第一个打退堂鼓的。
 


其实他忘记了一点,自己消耗多少粮草,对方同样也要消耗相应的粮草。而且对赵国有利的是,长平距离赵国邯郸非常近,而距离秦国咸阳比较远,相比较之下,运输更加方便的,其实是赵国。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後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史记》

在古代战场,运输时间长短,直接决定了物资多少,因为运输的过程中,每个运输人员都要吃粮食,多耽搁一天就少一天的粮食。显然这是对秦国非常不利的,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哪怕赵国内部出现一定时期的饥荒,相比后来被坑杀40万男子来说,也要好得多。况且秦国也未必能吃得消。
 


03选择三:赵国割地求和,放弃这次与秦国交锋的机会。两国之所以交锋,主要为的就是韩国的上党地区。当时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韩国输掉以后,索性就将上党地区割让给了秦国。但是上党地区的官员们表示很不能理解,他们认为与其送给秦国,倒不如送给更靠近自己的赵国。毕竟三晋集团本是一家,所以上党的官员私自将赵军接进了城中。

赵孝成王当然非常高兴,因为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如此大的一块地盘。然而这个时候他的这种行为,已经彻底惹怒了秦昭襄王。于是战争就这么被挑起了。其实此前赵国和秦国之间并没有爆发多少战争,秦昭襄王能够上台,还多亏了赵武灵王当年的鼎力相助,所以秦赵之间,还是有点感情的。这次秦国与赵国决战,实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若是赵孝成王认识到自己实力的不足,甘心割地求和,至少是将上党地区还给秦国的话,说不定可以暂时避免这场大战。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於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於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

毕竟谁也不想树敌太多,秦国得了上党地区以后,自然也知道收手。而赵国则能够避免被坑杀40万战士的厄运。当然了割地求和是赵国退无可退的一招了,这是前面两招都没有用的情况下,所使出的最无奈的一招。
 


 总结:不管哪种选择,都比主动进攻秦国强。秦昭襄王是一代雄主,他早就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灭了东周自立为帝就是最好的象征,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希望打赢赵国。而赵孝成王,显然是没有这个远大志向的,他只是想要占据一点地盘罢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跟秦国这种强大对手对决,光靠赵国是不够的,所以如果非要进攻,赵国必然要寻求盟友一起进攻。否则就不能动。一旦动了,那就等于是落入秦国的圈套了。结果我们清楚,赵国的赵括主动出击秦军,结果落入了别人的陷阱,数十万人因此而丧生,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史记》



这些人都是投奔赵国的,不是赵国的直系,他们说话不管用.最终赵国接手了上党,才有了长平之战的.

赵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避免和秦军正面决战,从侧面迂回。因为秦军的弓弩在六国里面是最厉害的。

赵国的正确做法就是相信廉颇,而并不是轻易去更换自己的领军将领,


作为长平之战的直接诱因,赵国接收上党地区,赵国这样做是不是错误?
劝说赵国接受韩国给的上党郡是没有过错的,可是这时的赵国并没有真正做好战争的准备,或者是做出和秦国决一死战的准备。之后更是在紧要关头临时换帅直接就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为之后赵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如果这个时候赵国将上党郡纳入版图之中,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决定。上党郡对于赵国来说就是一...

赵括背了千年黑锅!长平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交战双方是当时的秦国和赵国,主要参战的将领为:秦国的主帅首先是王??,到后来换成白起;赵国这边首先是老将廉颇,到后来换成赵括。我们对长平之战的印象一般来说是四个字——“纸上谈兵”。简单来说,就是面对秦国...

长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为何赵国会大败?
这样一来,白起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 据史书记载,白起在俘虏赵军后,将年龄较小的240名俘虏送回赵国,而其余四十多万赵军俘虏被白起设计坑杀。无数生灵葬身于此。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杀降人数最多的一次。 但是,根据1995年长平之战遗址考古发现,很多尸骨都有明显的伤痕,有些甚至身首异处,这也让无数人对几千...

长平之战的锅,真的应该让赵括全背吗
长平之战前,赵国既没有稳定的外部环境,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对战争本质的清醒认识。 这样的赵国,怎能不败?所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只能算是失败的加速器,但长平之战赵国败北的结局已经注定。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http:\/\/zhidao.baidu.com...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长平之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长平之战,多是从戏曲演义中。但是随着近年来,史学家的研究对长平之战有了更加真实详细的了解。提起长平之战,不得不说一个人就是赵括。纸上谈兵更是成了赵括的代言词,但是赵括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赵括用兵缺乏实战经验确实是真,赵括是赵国嫡系,父亲为当时赵国唯一战胜过秦军的赵奢...

长平之战中赵括究竟对赵国高层说了什么,才被赵王认可替下了廉颇呢?_百...
这一战,彻底加速了中国的第一次大一统的步伐,秦统一中国的最后一块大石头被搬开,东方六国的最后一根大梁被凿塌,北方最后的一个强国赵国被打残,再也没有缓过来。这一战,也是当时的"世界公敌"白起的封神之战,虽然当时并没有纸,但战败方的赵括却被永远的冠上了"纸上谈兵"的臭名声,可见后世...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如果坚持用廉颇对抗白起结果会如何?
若是长平之战,赵国没有换将,始终都是廉颇对白起。这次战役毫无疑问,秦国肯定是占不到便宜的。可以说这就是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我们都知道,战国有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正好秦国有两个,赵国有两个。可以说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都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将领。赵国的...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错在什么地方,让英雄无用武之地呢?
长平之战就此结束。 结语 长平之战后,秦国与赵国开始了和谈。从表面上看这个时候的秦国对赵国有着巨大的优势,之所以和谈完全是因为范雎对白起的嫉妒。但根本原因则是“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即便是秦国不和谈,又真的能灭掉赵国吗?灭掉赵国之后,秦国当时的国力能够完全占领赵国么?个人觉得是不可能的。而造成“秦...

长平之战40万赵军战败,责任全在被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但是,赵国的这种行为就有些出格了。如果赵国能够将上党之利,分给周边诸国,那么,长平之战赵国的背后就是整个反抗秦国的联盟。所以,虽然秦赵早晚一战,但是以这样的方式拉开了对秦战斗的帷幕,最终导致了各国从心底里抵制赵国。赵王贪恋土地的行为,从道义上就输了。尤其是赵国战和不定,后来与秦国...

长平之战爆发前,赵国应该接受上党地区吗?原因何在?
对此,在接受韩国上党郡之前,赵国赵平原君秉承着接受该地区的主张。在平原君赵胜看来:“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也即在战国时期,发动数十万的大军,数年都可能没能攻下一座城池。三 而在长平之战前,赵国可以轻松获得上党郡的17座城池,无疑是天上...

城区13672994096: 赵国如何打赢长平之战 -
张伏齐多: 首先说历史是不可能重演的. 赵国想称霸7雄不是不可能的,长平之战前.6国里仅有赵国有实力和强秦一拼.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经济据六国之首.赵国虽然经历武灵王改革军事有起色但是经济仍然占据下风. 这时候如果赵国想赢秦国就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赵国骑兵训练有素军事素养高.多少与秦国持平. 当时廉颇尚能为赵国出力,若果坚用廉颇,继续和秦国进行拉锯战,然后联系其余5国,怕是强秦也会忌惮的.只可惜任用了赵括,被白起坑杀40万赵人.最终6国也被强秦横扫了.、

城区13672994096: 长平之战.赵国怎么打才能获胜 -
张伏齐多: 战略有错误,兵力不如秦国,将领不如秦国,训练不如秦国,赵国不可能获胜. 但是如果按廉颇的战术继续坚守下去,结果变成赵国和秦国一起拼消耗,这是秦国所不愿意的,只要赵国拿出这个一起滚粪坑的战术,秦国最后还是会退兵的

城区13672994096: 长平之战,赵国是该攻还是该守? -
张伏齐多: 守.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城区13672994096: 长平之战前,赵国面对送来的上党,该怎么做才算明智之举? -
张伏齐多: 迁人弃地,后退决战.赵国地广人稀,缺人口,把获得人口填到云中郡那边,正好,退地一个是不给秦国口实,一个是制造无人区当缓冲.如果要打就是后退决战,华北平原上赵国骑兵可以发挥出最大威力

城区13672994096: 廉颇在长平之战中所采取的战略是否正确?众所周知,廉颇在长平之战中
张伏齐多: 这是赵王的错,如果他也想守决不会把廉颇换下来,赵括知道他的使命速战速决,于是才冒陷进攻,这才中了秦军的圈套.不过赵括也不是毫无军事经验,直至赵军断粮一个月后还能组织起有力的反击,如果是坚守的话就是白起也不可能前进一步.看看三国时的陆抗就是不听孙亮的进攻命令才被换掉的,结果吴军首先进攻实力比自己强的晋军才被打败的,这和长平之战很相同.这说明首先近攻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决非上策,只有利用地利节节防御才是上策,廉颇不是久持不战而是无法打败秦军,赵括一来只能服从赵王的命令与急于决战的秦军决战这才被秦军打败.

城区13672994096: 长平之战赵国坚持用廉颇的战术,战争结局会改变吗 -
张伏齐多: 不会,战争比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当时的赵国综合国力已经不如秦国,换一个战术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只是说,结果可能没这么惨,但还是会失败

城区13672994096: 赵国是怎样灭亡的,越简短的概括越好 -
张伏齐多: 第一,错误的任用赵括,丧失了东方六国抵抗秦国的最后的强大力量,40万赵军被活埋,割让七城,从此以后,赵国只能苟延残喘了. 第二,杀李牧,自毁长城,丧失军心. 第三,不用廉颇,力王狂澜的最后希望落空.

城区13672994096: 廉颇不下课赵国能打赢长平之战吗 -
张伏齐多: 长平之战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以此来看,长平之战赵王弃用廉颇是一个很大的败笔,更源于自己的错误的战争思路,而廉颇务实的防御战略若不被弃用,长平之战未必打得起来,如果打起来能不能打赢不好说,至少不会输得那么惨,最有可能的应该会在对峙中迁延历史的发展.

城区13672994096: 长平之战赵国高层做错了什么?
张伏齐多: 对于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为赵国临阵换将,用所谓“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廉颇.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实际上是多方面综合原因导致的,撇开秦国因素不谈,仅从赵国本身分析,至少...

城区13672994096: 赵国如何战胜秦国 -
张伏齐多: 大多数时候赵国战胜秦国都是靠李牧的个人能力和赵国王室的亲戚白狄支援的白狄骑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