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锅,真的应该让赵括全背吗

作者&投稿:裔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长平之战的锅,真的应该让赵括全背吗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一次战役。据史料记载,在最后的决战之前,秦赵对峙三年,赵国老将廉颇死死提防,使秦国难以进攻。秦国只好用“借机”的办法,让赵王轻信谣言,用初出茅庐的赵括取而代之。

最终“赵任马,昌平功成”。 (《史记索隐》)。长平之败导致赵国40万士兵阵亡,国力由盛转衰。而秦国解除了最后一个强大的威胁,从此开启了一场“公开”的统一战争。后人提起此战,大多将战败归咎于“纸上谈兵”的赵括。

不过,如果把这场战争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就会发现赵括这个“锅”确实有些委屈。

1:秦赵改革,高下立判

在长平之战之前,秦赵之间的差距其实在两次变法后拉大了。

战国后期,秦赵之所以能够崛起于群雄之中,无不得益于自身的变法。秦国从秦孝公时期开始进行商鞅变法。到长平之战时,已经被四代秦王不断巩固,持续了将近一百年。赵国从赵武灵王时期就开始了“胡服骑射”的改造,到长平之战时期只用了四十多年。因此,从变法时间上看,秦变法持续时间更长,变法结果更稳定。

从变法内容来看,“商鞅变法”与“胡服骑射”显然不是一回事。商鞅入秦后,以法家思想为基础,吸收吴起、李逵变法的经验教训,结合秦国实际,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变法方案,提出废井田,再次强调农桑、评军功、统一计量、建县制等一整套改革创新发展战略。它触及秦国的方方面面,不仅顺应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历史潮流,而且得到了秦孝公的毫无保留的支持。

可以说,商鞅变法是一场理论指导明确、全方位、与时俱进、政治保证有力的变法运动。另一方面,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正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以学习胡人的服饰和作战方式。军事和文化水平太过局限,导致赵国“腿长腿短”的畸形发展。

在巩固改革成果方面,秦国一以贯之。秦孝公死后,继任的秦惠文王极力维护变法的成果。商鞅虽被处死,“商君虽死,新法未改”。新法已确立为秦国国策,代代相传。然而晚年的赵武灵王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犯了一个大错。宫中的动乱波及到庙宇,给欣欣向荣的赵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纵观这两次改革,“胡服骑射”是一项针对性极强的“治头足脚”的军事改革,见效快,阻力小。商鞅变法是进入“深水区”的变法。阻力大,见效慢,但影响深远。变法成功后,秦国成为划时代的强国,综合实力跃升了一个大台阶。

2.富国兵力VS穷国兵力

在战场上作战,不仅要看军队的强弱,还要看双方的国情。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面临的外部形势截然不同。

此时的赵国,北与匈奴为邻,东与燕旗接壤,南与韩、魏接壤,西与秦国接壤。那是一个被强敌包围的地方。但秦国凭借“远近攻”的对外战略,营造了良好的周边局面。这意味着,一旦开战,秦国可以放手一搏,而赵国则要后顾之忧了。

看内部因素

从地图上看,昌平离邯郸较近,赵国的战线也不长。调兵遣将、粮草运输更方便。而秦国属于劳师出征。因此,就有秦国急于求胜的说法。长平之战一拖就是三年。如果赵国暂时不换将,他会轻而易举地进攻。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是一场赵国拖不起的战争!虽然占据了便利的位置,但无论是粮食运输还是物资储备,战争后期的赵国国力都已到了尾声,无法支撑数十万大军的长期消耗。

长平之战前,秦国已经拥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河东平原。耕地总面积和粮食产量远超其余国家。《史记高祖本纪》说:“秦国富于天下十倍。”反观赵国,其粮食主产区在冀州,包括以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以邯郸为中心的漳甫河流域。

就耕地面积而言,赵国远不及秦国。就耕地质量而言,还比不上关中沃野和巴蜀天府。更要命的是,赵国本身也不怎么注重种田!商鞅变法后,秦国明确提出要重农耕战,而赵国一直有重商轻农的传统。赵武灵王的改革并没有触及农业生产。

在物资运输方面,拉长战线的劣势对秦国来说并不明显。秦国很早就占领了魏国富饶的东河,并努力了30多年,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后勤基地。秦国本身就有航运物资的传统,国内航运航线也比较发达。

对于长平之战,还号召全国兴修水利,极大地缓解了前线的粮食短缺问题。所以,战争结束的时候,赵国是第一个活不下去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录:“赵无石,请苏雨绮,戚不听。”证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后期的粮食储备已经到了难以自给自足的地步,需要向他国求助。

外部环境不稳定,内部经济跟不上,改革不彻底。赵国虽然诞生在这样一个“强国”的背景下,但也只是一个兵强马穷的畸形强国。而秦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各方面实力都非常出众。因此,赵国在战争初期处于弱势地位。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国,老将廉颇选择避其锋芒,坚持反攻的策略。就算以后没有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储备来维持前线对抗的巨额开支的赵国也很难支撑下去。

3.战争认知:先见之明是制胜法宝

战争永远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的背后往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长远战略规划。

长平之战是秦统一战争中极为关键的一步。

贾谊曾评价秦国是“汾六之遗”。秦从一个被他国鄙视的边陲弱国,成长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大国,的确是秦历代君主苦心经营的结果。到了秦孝公后期,秦国初显锋芒,“东进”之势呼之欲出。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大胆以张仪为丞相,连横之策,大败六国。

秦武王虽因举鼎而“携绝宝而死”,但也“过三江,窥周氏”,完成了秦国进一步扩张的历史使命。秦昭襄王时期,他即位之初屡有军事行动。

魏汉几乎全被秦打败了。白起燕营之战,楚国重创。齐国这个唯一和秦国一样强大的国家,几乎被燕国灭了,从此一落千丈。经过几代人的积累,秦国成为了傲视战国的超级大国。渐渐统一了。

不难看出,在秦国由弱变强的过程中,“强兵强国,一统天下”的总目标和总方向从未动摇过。这也为之后的长平之战提供了明确而坚定的战略指引。这个时候,诸国之中除了秦国之外,最强的就是赵国了。因此,谋划一场秦赵决战,彻底铲除统一战争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就成了秦国君臣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

另一方面,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真正崛起。虽然其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但并没有一个长远而明确的战略目标。在赵国最强大的时期,对外领土扩张仅限于兼并中山国和“西略护帝”。至于争夺世界霸权,完成大一统,或许他们想得还不够远。

晚年的武灵王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由此带来的沙丘变迁让赵国大乱数年。他的继任者惠文王并没有坚持父亲的“反秦志向”。相反,他频繁与秦国和解,而他频繁发动的对外战争,大多纯粹是为了攻城略地,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赵孝成在位期间,赵氏社会长期积累的惯性开始膨胀,政治集团内腐朽的贵族势力不断壮大,官僚政治逐渐失去应有的活力。

此时,在赵国处理长平之战的导火索——“上党郡”归属问题时,君臣们目光短浅,竟把这块“飞地”当成了“馅饼”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不忍心一口吃掉它。殊不知,这是秦国等待数年决战的“烫手山芋”。

长平之战不是一场普通的战役,而是一场决定战国局势的殊死搏斗。赵国未经深思熟虑就贸然出兵,甚至在战乱中与秦国议和,使自己处于更加被动和孤立的境地。

从武灵王极盛时期,到孝成王初有衰落之势,我们不难发现,赵国一直缺乏明确的国家战略,对于如何发展、如何争霸并不明确。

因此,在面对秦军的挑战时,赵国最高决策层不得不以“急病请大夫”的方式敷衍应对。致使长平之战的目标既不明确又不坚定,徘徊在战与和的边缘。最终影响到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兴亡谁定,胜负岂无根据?两次变法后,秦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长平之战前,赵国既没有稳定的外部环境,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对战争本质的清醒认识。

这样的赵国,怎能不败?所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只能算是失败的加速器,但长平之战赵国败北的结局已经注定。




“纸上谈兵”传了千年,真的是因为赵括“纸上谈兵”让赵国在长平之战中...
一直以来赵括都冠以“纸上谈兵”的说法,赵括在长平之战前并无什么战绩,可以说一直都是在学习兵法战略,而且经常和别人探讨兵法谋略,说的头头是道,也让别人无懈可击,甚至名将都说不过他,只可惜没有经过实战的磨练。而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将赵国全部军队都赔了进去,长平之战失败,赵括就被别人...

秦赵长平之战解析
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总投入兵力逾百万之众,仅仅是战后被秦军坑杀的赵军降卒在史记中所载便达四十五万,堪称战国之世最大的一场战争,秦赵两个当时最强大的战国也因此而一战定胜负,自此山东六国再也无力抵挡虎狼之秦,本文旨在探究此战双方之得失以及秦军为何得胜而赵军缘何大败。因参考史料有限,故其中很多唯个人观点,...

长平之战中,廉颇早就埋下了战败的种子,为何后世只骂赵括?
如果发现了一件坏的事情,总是要有人来负责的,责任又分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精锐大军毁于一旦:赵括要负主要责任,廉颇只能负次要责任。人们追究责任时总是抓大放小,故指责赵括的人多;相反廉颇尽管也被秦军击败了,但是跟赵括的失败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

你怎么评价长平之战的赵括呢?
而赵国领导人赵孝成王却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更重要是赵国统治阶层对廉颇将战争打成持久战、消耗战极为不满,梦想速战速决,一战取胜,所以高估了赵括的才能,从而,葬送了45万的国家军队。综合上述,长平之战时,赵国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一项条件也具备,就同秦国盲目开战了,所以,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战国时期赵国临阵换将的两次战役分别是哪两次?
最终,赵国45万将士全部被白起坑杀,至于是不是白起的意思咱不多说,反正这个锅是被白起背上了。赵国一战损失了45万精锐士兵,退下了东部抗秦先锋的宝座。秦灭赵之战,赵国的遮羞布李牧被赵王迁亲自撕下秦与六国的角逐,一直持续到了嬴政这一代。赵国虽然是一天不如一天,可赵人勇猛无敌,秦国与赵国...

电视剧中的平底锅真的可以挡“子弹”吗?
我认为电视剧中的平底锅并不能挡“子弹”。说到平底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平底锅是一种厨房用具,用来烹饪美食。但是在电视剧中,平底锅却有了新的技能,那就是挡子弹。那么在现实战争中,平底锅这种挡子弹的技能真的管用吗?在我看来,电视剧中的平底锅挡“子弹”的这种行为,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

长平之战,如果韩信挂帅赵国,白起还能稳操胜券吗?
我觉得白起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厉害的军事人才。长平之战让赵国很是受伤,赵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还是比较惨重的。而且在这场战争中,赵国使用纸上谈兵的站术,我觉得他们是注定赢不了的,其实战争的结果也早就注定了。在这场战役中,白起的计谋真的很出众,正是因为白起的计谋,我...

怎样看待夷陵之战失败的锅,蜀军参战的将领有谁?
反观刘备报仇心切,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作战过程中,刘备也没有观察地形,把自己的大军带去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路中,东吴大军奋力抵抗,刘备也没有及时改变战略方针,反而采取了没有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陷入被动,导致了蜀军的惨败。夷陵之战失败的锅,不能让刘备一个人背,看看...

战神白起在长平之战立下大功后,为何反被秦王赐死?
但是在用白起上,秦昭襄王是很防着他的。比如在长平之战前期,白起压根儿就没有上场的机会,后来他是以救火队员的身份加入战场的。可是长平之战打胜后,白起又下课了,秦王派了另两个将领去打邯郸,结果导致了邯郸之战的大败。当秦王再次请白起出山的时候,白起耍起了性子,出言不逊、消极怠工。这激...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被活埋40万,人数是否属实?
真八云 2008-04-08 · TA获得超过110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40万应该是有的,不过不一定都是赵国的正规部队或者精锐部队,其中可能有部分是上党军民,相当于民兵之类的。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晚期了,当时秦国国力最强,地域最...

寒亭区15592081932: 赵括到底是千古罪人,还是实力背锅 -
强炊英佰: 赵括就是一背锅侠.赵国的惨败,根本原因在于赵国外交战略.秦国要韩国的上党地区,上党地区独立投赵,这估计是韩国君臣一出戏,想法就是把赵国拉入火坑,使赵国不能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结果赵王真同意接受上党了.本来韩国的如意算...

寒亭区15592081932: 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真的被冤枉两千年吗 -
强炊英佰: 不能说完全冤枉. 一个没有上过一线打过仗的参谋做四十万大军,还是古代指挥体系没现在这么快的四十多万大军的主帅,赵括肯定有一部分的责任.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当时的赵王赵丹身上. 从之前韩国的祸水东移,到秦赵两国国战当时对主帅的干预不信任,前前后后怎么看主要背锅也要算在赵王身上,其次才能算在赵括身上.赵括理论丰富实践没有,一上手就是四十多万,自己性格不谦虚(谦虚内敛的话他爹也不会叨叨他).处于守势弱势还打的这么冒进,这么爱现,国战打的就是犯错小,所以也不算冤枉. 只能说冤枉的过多,但考虑到四十万人的生命以及后面的家属,也不算太冤枉.

寒亭区15592081932: 赵括的长平之战是替廉颇背黑锅的吗?
强炊英佰: 在多如繁星的战国武将中,赵括一直是后世记住的典型.因为几千年来,他已 经成为军事中“纸上谈兵”最具代表性的反面教材.然而,几千年来的讥讽,是否 就能说明...

寒亭区15592081932: 长平之战这个锅赵括一个人背是不是过了——《大秦帝国OL》 -
强炊英佰: 长平之战我认为需要负责的人:1:赵括(不了解具体军情而没有做出正确的指挥)2:赵王(听信秦国奸细贿赂奸臣散发的谣言,军前换帅导致军心不稳)3:赵国军队(廉颇麾下军队的指挥员公私不分,不以国为大,而以赵括年轻等等不听将令等等造成指挥混乱)4:廉颇(身为主帅却无法做到在主上有疑问时给予信心(长平之战几乎可以称为赵国的国运之战),被主上召回时没有做出其他的补救(不对部下做安抚导致部下不满赵王和赵括))

寒亭区15592081932: 从赵国思想管理谈长平之战 -
强炊英佰: 廉颇打的是守战,坚守不出,耗死秦国,长平之战谁先撤退谁就输了.但是赵国国力不行,拖不起,就换了赵括去打攻战,但求速战速决,然后就被削了40万人.古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赵国君主临时换将,也有责任,长平之战这个黑锅也不能全由赵括背.

寒亭区15592081932: 长平之战的失败究竟是谁的错?廉?赵? -
强炊英佰: 应该说是赵王的错吧! 当时廉颇死守长平,白起也无计可施,但后来白起想出来了“反奸计”白起买通了赵国的一位大臣,之后那位大臣在赵王身边尽说廉颇坏话,说廉颇不出兵是为了了与秦军策划计谋到时一同攻入赵国,灭了赵国后廉颇就自立为王,昏庸的赵王相信了小人的话后就把长平的守将换成了赵括,战前易帅乃兵家大忌

寒亭区15592081932: 赵括是长平之战的关键吗 -
强炊英佰: 两国的国力是最关键的 赵国的粮食储备供应不了长期战争,所以赵王才撤换了打持久战的廉颇. 当然,赵括很关键,根据赵国国力,赵国很难不输,但不一定会输那么惨,长平之战赵国输那么惨,赵括要负很大责任.

寒亭区15592081932: 千古奇冤赵括? -
强炊英佰: 长平之战后,秦军也伤亡过半,最终在秦军打败了赵军主力的情况下,秦军退兵,让赵国又存活了32年,如果长平之战赵军失败了,那么为什么秦军不继续进攻赵国,只能说明长平之战活下来的是秦军.赢的是赵括

寒亭区15592081932: 长平之战赵括指挥不利还是另有原因? -
强炊英佰: 另有原因,赵括其实是一位很厉害的军事家,并不是是只会吹牛的,他与父的麦丘一役可看出;长平之战的失败,是必然的,他虽然失败了,却还是消耗了秦的大批有生力量,以致邯郸之战战败

寒亭区15592081932: 长平之战赵国高层做错了什么?
强炊英佰: 对于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为赵国临阵换将,用所谓“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廉颇.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实际上是多方面综合原因导致的,撇开秦国因素不谈,仅从赵国本身分析,至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