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死,死得其所

作者&投稿:宾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悲壮陨落


屈原,这位战国时期的楚国才子(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原,号屈平,出身于楚武王熊通的后裔,封地于“屈”,因此以“屈”为姓。他的诗篇如《楚辞》、《离骚》、《九歌》等,犹如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历史的长河,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爱国诗人。然而,他的生平充满了坎坷,两次流放的遭遇揭示了他的坚韧与悲壮。


公元前304年至299年,屈原在左徒的职位上,以民为本,主张改革贵族势力,但他的改革主张触犯了贵族的利益。在昏庸的楚怀王统治下,屈原因奸臣的诽谤而被疏远,被流放到江北,这是他第一次流放的开端。


第二次流放,发生在公元前296年,国家内外交困,朝政腐败,秦军虎视眈眈。屈原的忠言不被顷襄王采纳,反而被贬至江南。《史记》记载,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眼见国家衰微,人民受苦,他心如刀割。在那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世俗观念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智慧之间,屈原选择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78年的端午节,投江自尽,他的壮举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死得其所,屈原之死的深意


对于屈原的死,我们不能仅以世俗的眼光去理解。在我看来,他的牺牲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屈原的死源于他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与无尽的忠诚。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在楚怀王尚能纳谏的时期,屈原积极施政,但随着君王的偏听偏信,他的爱国热情与抱负无处施展。在《楚辞文化探徽》中,张崇琛先生揭示了屈原的死是其高尚情操与理想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出路的必然结果。


其次,屈原的死是对黑暗官场的无声反抗。他坚守道德底线,不愿同流合污,这种高尚的节操使他在流放的逆境中,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人民的牵挂。


再者,屈原的精神世界孤独而坚韧。他的清醒与孤独,如同《渔父》中的诗句,反映了一个清醒的孤独者的内心世界。在那个无人理解他的时代,他的精神力量更加显赫,他用生命书写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死得其所,屈原精神的延续


屈原的牺牲激发了后人的反抗精神,他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我们今天,他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一股强大动力。无论何时,我们都要铭记屈原的教诲,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端午节的设立,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更是对他的精神的致敬。我们怀念他那份坚韧不屈的爱国精神,感恩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屈原的死,虽看似悲壮,却充满了意义,他的人生,真可谓“死得其所”!




谭嗣同说自己“死得其所”的寓意
死得其所,意为死在了正确的地方,喻死的有价值,有意义. "其"是"他(她\/它)的"的意思,指死者.意为为变法事业而牺牲个人性命是值得的

帮我回答几道语文问题
在我认为,屈原之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爱国。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破灭,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一颗“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忠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他将国家兴衰置于自己得失之上,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爱国志士,鞭挞着卖国之人,有如此深远之影响,有如此深远之意义,怎能说死得“轻如鸿毛”呢?

死得其所造句用死得其所造句
27、众人立刻七嘴八舌,无非是夸奖公子高,说他死得其所之类云云。28、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飞越又是死得其所的——王的生命靠医疗已不能再延长更多的时间了,而毅然决断,不仅能减少痛苦,还能实现自己的意愿。29、生荣死哀死得其所万古千秋万古流芳为国捐躯。30、在众人的微笑下,慕墨坐在平台上...

谭嗣同牺牲前所说的死得其所是怎样理解的
谭嗣同是想用自己的死激励后人,同时,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死,也就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献身,为理想而献身,自然是死得其所了。

与死得其所意思相反
4、这位英雄为了保护他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是死得其所。5、这位医生为了抗击疫情而奋斗到最后一刻,他的死是死得其所。6、他为了帮助他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牺牲是死得其所。7、这位警察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而不幸牺牲,他的死是死得其所。8、这位消防员为了抢救被困的同胞而不幸...

关于死的词语
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死得其所 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死而无悔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死灰复燃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中得和所是什么意思?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得:得到 所:地方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关于谭嗣同的“死得其所”:一个人为理想而死,是对这种理想最好的宣传。谭嗣同的作为已远远超越了维新一代知识分子而与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比肩。谭嗣同生前曾多次谈及死亡。此哈姆雷特式“活着,还是死去”之天问,在谭嗣同那里成为一个政治民主命题———人应当为君王而死,还是为正义而死?为什么秦始皇有...

谭嗣同绝命诗中,为什么说死得其所
他要以自己的鲜血唤醒国人,所以他觉得值,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的其是什么意思?
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其: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他(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沧州市18851755622: 屈原沉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歧帜回生:[答案] 屈原不随俗而毅然沉江,以身殉国,生命之光与日月争辉,长与短,因之失去意义.古往今来,多少生命在历史的星河中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而又有几颗能够像屈原这样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烁.他的死,有力地维护了他那不随波逐流,...

沧州市18851755622: 屈原是怎么死的? -
歧帜回生: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

沧州市18851755622: 屈原如何死的 -
歧帜回生: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

沧州市18851755622: 屈原是怎么死的?
歧帜回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沧州市18851755622: 屈原是怎么死的
歧帜回生:投汨罗江而死.

沧州市18851755622: 屈原的死因为何? -
歧帜回生: 书上说是因为众人皆浊他独清忍受不了社会的黑暗 有觉得活着没有希望便去跳河了

沧州市18851755622: 屈原是怎么死的屈原死后人们用什么来祭奠他 -
歧帜回生: 一、屈原去世的原因,是他对楚国失望,投河而死.死之后,人们追念他,以端午节来纪念他.二、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

沧州市18851755622: 屈原为什么死的? -
歧帜回生:屈原的真正死因 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诗中称,自杀的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