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岳的《畏斋拾银》原文

作者&投稿:莫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文《畏斋拾银》翻译~

《畏斋拾银》节选自现代周晖《金陵琐事》,翻译如下:
秀才何岳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银子二百多两,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何岳问他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以表示感谢。
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离去。何岳曾经在当官的人家教书,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寄存一个箱子给何岳,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告诉何岳等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
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并不是来取箱子的。他就把箱子交给那官员的侄子托他带回,给那位官员了。



赏析:
文章语言简洁,叙议结合,通过两件事来表现了人物拾金不昧,为人诚信的优秀品质,结尾处以议论来点明写作意图,卒章显志。表现了何岳拾金不昧;为人诚信;做事认真,虽贫穷而不贪财,做好事不求回报。
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次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
  译文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吻合。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感激的离开。   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银子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官吏)离开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因为他的事情到南方来,但并不是取箱子。(何岳)于是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   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于常人。
  意义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一句中的"穷"是文中的点睛之笔,将他的"穷"和他捡到的和寄存的金钱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他的拾金不昧的极为高尚的品格.
  注释
  封识(zhì):识,标记。封存的标记。   利:以......为利,贪图。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俟:等待。   南来:到南方来。东南西北的方位词在古文中表示“到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来”的意思。   日:他日,改天。   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去数年:去,离开。数:几。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曾经    暂:短时期   金:银子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封识:封存的标记。
利:以......为利,贪图。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俟(si):等待。
南来:到南方来。
日:日后
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恐:担心
遂:于是,就




何岳《畏斋拾银》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何岳的《畏斋拾银》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

何岳是谁?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

秀才何岳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次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

何岳轶事原文及翻译
何岳轶事原文及翻译:何岳轶事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

何岳得金不昧文言文翻译 何岳得金不昧的文言文翻译
何岳得金不昧文言文翻译何岳得金不昧文言文翻译:何岳,别号畏斋。曾有一天晚上在外面走路的时候,拾到二百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银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

哪里有拾金不昧的故事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

何岳两次还金文言文
1. 古文《何岳两次还金》 最佳答案: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

求何岳拾金不昧全文翻译!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

旦日携至拾银处的旦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第二日。文言文《畏斋拾银》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片段如下: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等。

黎川县17191791906: 文言文翻译:1.何岳两次还金【译文】 2.拾得【遗】银二百余两 遗: -
山奖蓝乐:[答案] 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

黎川县17191791906: 开头是: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遗金二百两.因托以寄去. -
山奖蓝乐:[答案]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

黎川县17191791906: 求何岳拾金不昧全文翻译! -
山奖蓝乐:[答案]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

黎川县17191791906: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 -
山奖蓝乐:[答案]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实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和记忆.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

黎川县17191791906: 读何岳轶事,学高尚品质(15分)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 -
山奖蓝乐:[答案] 小题1:(2分)问 | 其银数与封识标记 | 皆合小题1:(4分)①说 ②于是(就)③曾经 ④听说小题1:(3分) 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他)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小题...

黎川县17191791906: 谁懂古文,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 -
山奖蓝乐:[答案] 1.之,代词,代指这件事即他捡到钱的这件事. 2.之,代词,代指丢钱的这个人. 3.去,离去. 4.去,离开;信,消息.

黎川县17191791906: 文言文阅读畏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 -
山奖蓝乐:[答案]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恐:担心. ②句意为: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遂:于是,就. ③句意为:何岳...

黎川县17191791906: 英语翻译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此其过人也远矣!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
山奖蓝乐:[答案] 何岳得金不昧(原文)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

黎川县17191791906: 英语翻译本文表现了何岳怎样的品质? -
山奖蓝乐:[答案]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

黎川县17191791906: 6年级文言文《何岳》开头,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遗金2百两. -
山奖蓝乐:[答案]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