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章子厚》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作者&投稿:熊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与章子厚》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苏轼《与章子厚》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苏东坡全集》

〔注〕 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任黄州团练副使居此地,自号“东坡居士”。陂:梯田。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疮疖。青蒿: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用以入药。黑牡丹:牛的戏称。
【文章鉴赏】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受极度挫折时,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严酷的现实和纷繁的人生?或许他会颓废丧志,甘与蹇运共沦落;或许他会强作欢颜,故显洒脱,却掩饰不住心灵的失落。于是,一切自我的价值在丧失,生命的力量在消逝,最终无可奈何地卷入痛苦命运的旋涡。然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当苏轼被朝廷的一些权贵罗织罪名,受弹劾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面对着残酷而痛楚的命运,他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也许是兴致盎然,也许是环境的磨难炼就了他通达的性情,此时,身居贬地的苏轼,已无种种失落、愤懑的情绪。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命运在无所顾忌地作弄着他,但他没有被折屈,他已用自己全部身心的力量,对现实痛苦的人生进行淡泊而又欢悦的自我调节。他轻松而又自豪地写信告知对方,他已亲自开垦梯田,播种稻谷,50亩的田地,是他和患难与共的妻子自劳自作的自由天地。在以往的官场生涯里,他已尝够了冷漠、虚伪和逢迎的滋味,因而更感到劳动的轻快和洒落。尽管耕作或许艰辛而单调,收获又是那样微薄,仅能赖以度日,然而,正是这种富有乡村情调的劳作,弥合了他的心灵创伤,唤起他无限自豪感:这是一块无所拘束的天地,他撒下了汗水,留下了脚印;这是毫不依赖于他人的自我劳动,劳动的情趣在于他与自然融合成一体,并且通过有限的对自然的征服,实现他身心的全部价值,证明了现实生活环境中充满自信的自我的存在。
仿佛在同人拉家常,说故事,苏轼饶有兴趣地告诉对方一件有趣的事:一头耕牛发病,气息奄奄,而精于医术的牛医却诊断不出是何病症,不知所措,还是朝夕相处的老妻懂行,对症下药,果然药到病除。这真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然而苏轼却郑重其事地大书特书。不难想象他命笔诉说时那种眉飞色舞的神情,那种轻松、洒脱的情怀。他不是想以饭后茶余的琐事激起对方的兴味,而分明在倾吐自己领略乡间生活情趣之后的轻逸、愉快。

苏轼《与章子厚》翻译如下:
昨天阁下求得鹤,送给老人两幅,甚好。老人反而因此添加了一幅,三幅恰好用一整套。这真是天意,好像也是您有诚心感通,所以鬼神才给您感应这样凑巧的。
老人早晨起来,身体轻健,心情平静,很适于写大字。只是眼睛昏眊,不能写小字。如有旧友相遇,还勉强可以写一封信。
时下春暖,天气很好,阁下不久将去田间,真希望您能来这里住几天。昨天阁下所送来的米,很好。已命老兵磨了做米饭,与老人比看谁先吃完。
安国寺剩下来的药,因为阁下想要,所以给您带上了。寄居在别处,不能不生病,生病,则须吃药。如能对病吃药,也就是最难的事情了。
老人近来精神很稳定,气息微弱但是不虚,只是早晨和晚上有时咳嗽,出汗。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喝一次茶,然后吃一碗饭,躺下睡到中午。近来只是作饭烧菜的事情,都是由侍妾执役。安国寺修行之人所送来的药物。
承蒙章子厚官长赠送新茶二銙,又以亲笔写成的乳花一饼来分送。一会儿将取来品尝,以此作为章子厚长官的故交之契。
今日是寒食节,我因有感触而食欲不振。过去我曾患瘖瘂症(瘖瘂:哑病),说话很少,一天不与人说话就感到寂寞。做官以后就不得不与人交往应酬,患了瘂病。想求得沉默都不可得啊!

苏轼《与章子厚》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如下:

原文: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②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见③寓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

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 

翻译: 黄州地处僻远又多雨,这里天气阴暗。鱼稻薪炭价钱便宜,与我贫穷很是相符,然而我平生未曾做过劳动,不善积蓄,子厚你是知道的。做官的俸禄很快就用尽。

而我的弟弟苏辙有七个子女,所欠债务像山一样多,我自己的妻子儿女也都像生活在水边一样,穷困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我)现在住在僧人的屋舍里,穿粗衣吃粗粮。

(注释)①此信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所写。②贱累:谦称自己的妻子儿女。③见:同“现”。 

跟着僧人吃一顿饭,很是简单缺欠一些,因此这使我很害怕。困顿与显达得失,粗略知道其中的道理,只是作官俸的粟米和官俸断绝,担心一年之间,就会有受冻挨饿的忧患,不能不稍微考虑。然而俗话说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到那时候自然会后处置的办法,怎么能预先为这样的事发愁呢?  

[文章鉴赏]:个人在生活中遭受极度挫折时,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严酷的现实和纷繁的人生?或许他会颓废丧志,甘与蹇运共沦落;或许他会强作欢颜,故显洒脱,却掩饰不住心灵的失落。于是,一切自我的价值在丧失,生命的力量在消逝,最终无可奈何地卷入痛苦命运的旋涡。

然而,宋神宗元丰二年(10 7 9),当苏轼被朝廷的一些权贵罗织罪名,受弹劾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面对着残酷而痛楚的命运,他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也许是兴致盎然,也许是环境的磨难炼就了他通达的性情,此时,身居贬地的苏轼,已无种种.失落、愤懑的情绪。

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命运在无所顾忌地作弄着他,但他没有被折屈,他已用自己全部身心的力量,对现实痛苦的人生进行淡泊而又欢悦的自我调节。

他轻松而又自豪地写信告知对方,他已亲自开垦梯田,播种稻谷,5 0亩的田地,是他和患难与共的妻子自劳自作的自由天地。在以往的官场生涯里,他已尝够了冷漠、虚伪和逢迎的滋味,因而更感到劳动的轻快和洒落。

尽管耕作或许艰辛而单调,收获又是那样微薄,仅能赖以度日,然而,正是这种富有乡村情调的劳作,弥合了他的心灵创伤,唤起他无限自豪感:这是一块无所拘束的天地,他撒下了汗水,留下了脚印;这是毫不依赖于他人的自我劳动,劳动的情趣在于他与自然融合成一体,并且通过有限的对自然的征服,实现他身心的全部价值,证明了现实生活环境中充满自信的自我的存在。

仿佛在同人拉家常,说故事,苏轼饶有兴趣地告诉对方一件有趣的事: -头耕牛发病,气息奄奄,而精于医术的牛医却诊断不出是何病症,不知所措,还是朝夕相处的老妻懂行,对症下药,果然药到病除。这真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然而苏轼却郑重其事地大书特书。

不难想象他命笔诉说时那种眉飞色舞的神情,那种轻松、洒脱的情怀。他不是想以饭后茶余的琐事激起对方的兴味,而分明在倾吐自己领略乡间生活情趣之后的轻逸、愉快。



  1. 原文: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2. 〔注释〕 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任黄州团练副使居此地,自号“东坡居士”。 陂:梯田。 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疮疖。 青蒿: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用以入药。 黑牡丹:牛的戏称。

  3. 鉴赏: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受极度挫折时,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严酷的现实和纷繁的人生?或许他会颓废丧志,甘与蹇运共沦落;或许他会强作欢颜,故显洒脱,却掩饰不住心灵的失落。于是,一切自我的价值在丧失,生命的力量在消逝,最终无可奈何地卷入痛苦命运的旋涡。然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当苏轼被朝廷的一些权贵罗织罪名,受弹劾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面对着残酷而痛楚的命运,他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也许是兴致盎然,也许是环境的磨难炼就了他通达的性情,此时,身居贬地的苏轼,已无种种失落、愤懑的情绪。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命运在无所顾忌地作弄着他,但他没有被折屈,他已用自己全部身心的力量,对现实痛苦的人生进行淡泊而又欢悦的自我调节。他轻松而又自豪地写信告知对方,他已亲自开垦梯田,播种稻谷,五十亩的田地,是他和患难与共的妻子自劳自作的自由天地。在以往的官场生涯里,他已尝够了冷漠、虚伪和逢迎的滋味,因而更感到劳动的轻快和洒落。尽管耕作或许艰辛而单调,收获又是那样微薄,仅能赖以度日,然而,正是这种富有乡村情调的劳作,弥合了他的心灵创伤,唤起他无限自豪感:这是一块无所拘束的天地,他洒下了汗水,留下了脚印;这是毫不依赖于他人的自我劳动,劳动的情趣在于他与自然融合成一体,并且通过有限的对自然的征服,实现他身心的全部价值,证明了现实生活环境中充满自信的自我的存在。

    仿佛在同人拉家常,说故事,苏轼饶有兴趣地告诉对方一件有趣的事:一头耕牛发病,气息奄奄,而精于医术的牛医却诊断不出是何病症,不知所措,还是朝夕相处的老妻懂行,对症下药,果然药到病除。这真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然而苏轼却郑重其事地大书特书。不难想象他命笔诉说时那种眉飞色舞的神情,那种轻松、洒脱的情怀。他不是想以饭后茶余的琐事激起对方的兴味,而分明在倾吐自己领略乡间生活情趣之后的轻逸、愉快。



与章子厚

苏轼《苏东坡全集》

【原文】

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用其言而效。

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

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苏东坡全集》

【今译】

(章惇,字子厚,苏轼的朋友,当时在京为官。)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朝廷的一些权贵罗织罪名,受弹劾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轻松而又自豪地写信给章子厚告知,他已亲自开垦梯田,播种稻谷,50亩的田地,是他和患难与共的妻子自劳自作的自由天地。)

苏轼向您问好。

我居住在赤壁之西的东坡,在这里开辟梯田种上稻谷,有水田五十亩,我耕田,妻养蚕,就这样打发岁月。

昨天,一头牛病得厉害,几乎快要死了,牛医不知道是什么病症,而我的妻子知道,她说:“这头牛是患豆斑疮,让它吃点青蒿煮粥就没事了。”

这样一试,真的有效。

不要说我贬居之后,就只作一个老农夫,我的爱妻还知道治病呢。

说这话是为了让你在千里之外笑一笑。

(黑牡丹:牛的戏称)


与章子厚书苏轼古诗完善题目?
苏轼《与章子厚》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如下:原文: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②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见③寓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

与章子厚原文怎么分段
与章子厚原文可以分为三段:段落一: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 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 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 俸入所得,随手辄尽。 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段落二:寓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 穷达得丧...

章子厚书绝壁文言文 章惇的人物形象
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某来。”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章淳曾经和苏轼一同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的下面面对万丈悬崖,两岸非常的狭窄...

章惇书绝壁文言文
1. 章子厚书绝壁文言文 章惇的人物形象 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某来。”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章淳曾经和苏轼一同游南山,到了...

章惇书绝壁文言文翻译答案
章淳大笑。 胆子大,敢于冒险。 3. 《“章惇豪俊,博学善文”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问知识 作者: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5—8题。 إ 章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 再举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

《桧诗》的“桧”怎么读?
桧 [guì]常绿乔木,木材桃红色,有香气,可作建筑材料。亦称“刺柏”。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桧 [huì]〔秦~〕人名,中国南宋奸臣。(桧)

临泉县19620862121: 与章子厚原文翻译及赏析 -
貊贩克欣: 苏轼《与章子厚》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如下: 原文: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②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见③寓僧...

临泉县19620862121: 文言文<<章淳书绝壁>>翻译 -
貊贩克欣: 章淳曾经和苏轼一同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的下面面对万丈悬崖,两岸非常的狭窄.章子厚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苏轼不敢,章淳踩着险石下去,用毛笔蘸着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说“苏轼、章某来此”苏轼拍章淳的背说:“章淳往后得志,必定能杀人.”章淳说:“为什么?”苏轼说:“能自己拼命的人必能杀人.”章淳大笑.

临泉县19620862121: 求章敦书绝壁注释、翻译 -
貊贩克欣: 章敦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某来.” 轼拊其背曰:“子厚异日得士,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拼命者能...

临泉县19620862121: 文言文出处和译文刘贡父旧与王荆公(王安石)甚款......则以为流俗之见也.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以是讳其子 .全文翻译 -
貊贩克欣:[答案] 《石林诗话》 卷上赵清献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蓄雷氏琴一张,鹤与白龟各一,所向与之俱.始除帅成都,蜀风素侈,公... 章子厚亦从旁解之,遂薄其罪.子厚尝以语余,且以丑言诋时相,曰:“人之害物,无所忌惮,有如是也!”时相,王珪也...

临泉县19620862121: 苏轼《赠刘景文》全诗译文及鉴赏
貊贩克欣: 《赠刘景文》是由苏轼所创作的,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

临泉县19620862121: 灵壁张氏园亭记的词语解释,要全面的 -
貊贩克欣: 简述 元丰二年(1079)二月,苏轼由徐州移知湖州(古称吴兴),经江淮间,多追感旧游,记事赋诗,本文即作于此时.借对张氏园亭的艳羡,表达了对仕与不仕的看法,文末流露出个人的生活理想.文章看似平淡无奇却意蕴深厚. 灵壁,即...

临泉县19620862121: 求译文,文选自《宋史·苏轼传》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 -
貊贩克欣:[答案]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泻入了梁山泊.徐州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出了城,民心都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又拜访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

临泉县19620862121: 《红梅》 苏轼,译文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这首的翻译 -
貊贩克欣:[答案]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 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这分明是在形色上作文章.因此苏轼说他“不知梅格”.那么,这里的“梅格”到底指...

临泉县19620862121: 苏轼《东坡志林》原文翻译及赏析 -
貊贩克欣: 翻译:我喝一天,不过五合,天下的不能喝,没有在我下面的人.如此喜人喝酒,见到客人举杯慢慢引,那么我胸膛中的浩浩了,掉了,在刚才的味道,就超过了客人.闲居从来没有一天没有客人,客人到了没有不设酒招待的,天下的好喝,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