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解《战国策》韩、燕、宋卫、中山策

作者&投稿:卢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韩策

其一:史疾为韩使楚

史疾作为韩国的使者出使楚国,跟楚王讨论了乌鸦和喜鹊的问题。

史疾问楚王,把喜鹊叫作乌鸦行不行?当然不行,喜鹊就是喜鹊,乌鸦就是乌鸦。那么楚王你的那么多官就像喜鹊一样,盛行的盗贼就像乌鸦,如今喜鹊不像喜鹊,乌鸦不像乌鸦,大王你说怎么办吧!

其实这个故事只是记录下来的一小部分而已,而文中所说的“正名”才是重点。不仅仅是列御寇,孔老夫子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既然是喜鹊,就好好当喜鹊吧。

燕策

其一: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苏秦为燕王去游说齐国,还收回了好几座城池。但是在这过程中呢,有人在燕王面前诋毁苏秦,说他是天下最不值得信赖的人。于是,当苏秦满载而归的时候,到了燕国连住处都没有。

苏秦心里想,燕王你这么对我,肯定是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了。干脆直接自己先挖了坑,说自己是不讲信用的人,还是燕王的福气。燕王听了很疑惑啊,不知道苏秦在胡说什么。

这时候苏秦接着说,我要是像那些孝顺、仁义、廉洁的人一样,又怎么会来帮燕王你做事呢?我现在肯定在家呆着孝顺老母,也不会接受大王你的俸禄跟请求了。当初我什么功劳都没有的时候,大王你亲自来迎接,现在我为大王拿下了十座城池,反而落得如此下场,看来忠信之人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啊。

说客的智慧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二: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

张仪跟苏秦算是死对头了,一个主张连横,一个想着合纵。现在张仪为了破坏合纵前去游说燕王。

张仪上来就把过去的事情翻了出来,意思就是赵王很凶残,六亲不认,跟这样的人怎么能亲近呢?紧接着就是威逼利诱了,只要现在燕国归顺秦国,那么没有别的国家敢来攻打了。燕王考虑了一下,便决定归顺秦国,献上了五座城邑。

暂不说合纵连横谁对谁错,其实这都是大势所趋罢了。正是因为秦国已经非常强大,其他诸侯国就像秦国的郡县一般,完全是实力上的碾压了,从而使得合纵逐渐土崩瓦解。

其三:宫他为燕使魏

有个叫宫他的人为燕国出使魏国,魏王非但没听他的建议,还把他关了起来。

魏王觉得吧,你燕国现在这么乱,派来的使者也不是什么好人,我才不听你说的话呢。有人就来劝魏王反过来想,就是因为他燕国混乱,我们才能从中得到好处啊。

说的挺有道理,颇有几分趁火打劫的意思。

其四:苏代为燕说齐

苏代这次游说齐王用了名人效应。

为了保证自己能够被齐王青睐,苏代先找到了齐王身边的大红人淳于髡,还讲了个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有个人卖马,这是一匹骏马,而接连好几天都无人问津。于是这个卖马人找到伯乐,请伯乐绕着马走几圈,走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眼。结果马的身价涨了十几倍。

现在苏代说自己是那匹马,而淳于髡就是伯乐,希望淳于髡能够引荐,并承诺给“伯乐”一笔丰厚的辛苦费。

在“伯乐”的帮助下,苏代很受齐王喜爱,这笔辛苦费也相当值得了。

其五: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

苏代为燕国出使齐国已经五年了,如今在齐国很受重用,而燕国的一些臣子开始毁谤苏代。

于是苏代给燕王写信,信里说,当年我出使齐国的时候,大王你那么信任我,而我也不负大王你的信赖,这些年齐燕两国关系很好,从未发生过战事。如今大王你却听信一些人的话,又是要攻打齐国又是要重用佞臣,我真想亲自见一见大王啊。

战乱时期的这些说客,前线打仗,后院着火的事情太常见了,也不知道苏代这封信有没有起到一点作用。

其六: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这是一封昌国君乐毅写的信。

而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乐毅受燕昭王重用,并且不负所托,为燕国打下了七十多座城池,然而战争还没结束,燕昭王就死了。这时候即位的燕惠王听信谗言,派人取代了乐毅,于是乐毅便去了赵国。结果新上任的将军接二连三的打败仗,好不容易打下的城池又被一座座收了回去。燕惠王急了,派使者去找乐毅,又是责怪又是道歉的。

乐毅心里就不爽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况且现在我回去也无能为力了。再者,君子之交,即使绝交之后也不会说对方的坏话,现在大王你派使者来说我,真是可笑又可悲。

我们总爱在绝交之后羞辱辱骂对方,殊不知这是在贬低自己。

宋卫策

其一:公输般为楚设机

楚国要攻打宋国,公输般则为楚国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

墨子日夜兼程赶到公输般那,希望他帮自己杀个人。公输般连忙拒绝,并说自己是个讲道义的人,绝不杀人。墨子就觉得可笑了,你说自己不杀人,如今制造云梯进行战争,杀的人还少么?

公输般被说服了,于是墨子紧接着来到楚王身边。他问楚王,你觉得一个人放着自己的宝马不坐,去偷人家的破车是什么心理?楚王觉得这个人肯定有偷东西的癖好。

于是墨子接着说,楚国地广物博,宋国不过是一辆破车,大王你如今不就是有盗窃癖了么?

终于,墨子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避免了一场战争。

其二:卫人迎新妇

有个卫国人迎娶新媳妇,这个媳妇连着说了三句很重要的话,却让夫家的人笑掉了大牙。

刚上了马车就让马夫爱护马匹,刚下车就叫伴娘去灭掉灶膛里的火来防止火灾,刚进屋就让人把地面凸出来的石头搬走。

其实这几句话没错,只是时机不对。就好像饭还没做呢,就心里想着别吃撑了一样闹笑话了。

中山策

其一: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中山君身边有两个大美人,分别是阴姬和江姬。这两个美女争着做王后,双方家长也是绞尽脑汁。

这时候有个姓司马的人帮阴姬的父亲出谋划策,出使了赵国。这个人到了赵国之后就跟赵王说,中山有个大美女,国色天香天下无双,名字叫做阴姬。回国之后又对中山君说,赵王这个人很好色,盘算着得到阴姬。你要是不把阴姬给他吧,可能会引起战争,而你要是给了他,那大臣们就会笑你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把阴姬立为王后啊。

我们有了太多选择的空间,于是很难作出选择。而面对外来的压力,不管选择是否正确,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迅速作出决定了。

其二:中山君飨都士

中山君宴请大臣名士,结果在分羊汤的时候忘记给司马子期了。于是这个司马子期怀恨在心,跑到了楚国,还劝楚王攻打中山。终于,中山被灭国,中山君也只能逃亡。

一路上有两个人紧跟在中山君的后面,中山君很疑惑。这两个人的父亲当年快要饿死的时候,中山君曾赏赐了一壶熟食,于是从此他们决定为中山君而死。

这让人不禁冷笑,一壶熟食得来两个忠肝义胆的勇士,却因为一杯羊汤灭了国。


翻译《战国策 秦策三》
舜、禹、汤复生,弗能改已!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耶!抑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耶!非若是也,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书上,秦王说之,因谢王稽,使人持车召之。此文出自战国时期·刘向《战国策·秦策三》...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 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文章不是一人所作, 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

秦国的吕不韦,曾经说过,稼穑十倍利,经商百倍利,破人之国者千倍万倍利...
原文: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呵以遗世。愿往事之。”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译文:濮阳人吕不...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原文对应一句翻译
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原文: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
5、《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

扁鹊见秦武王全文翻译
”原文: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出处:《战国策·秦策二》——西汉·刘向 ...

千金买马骨的故事由来
千金买马骨出自于《战国策·燕策一》“千金市骨”的典故。1、原文 古之国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用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及翻译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三、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以及翻译!!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

荆轲秦王中的古今异义词
出处:出自明代刘向的《战国策·燕策三》之《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

宁明县15328125789:  文学常识.(一)《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二... -
斐音胆清:[答案] (一)西汉;刘向;三十三(二)唐五代;配合音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三)岐;飞卿;花间(四)《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易安居士;(五)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诗;词(六)北宋;文...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斐音胆清: 代刘向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分编,共33卷, 定名为《战国策》.它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至楚、汉之起以前,共245年间...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 -
斐音胆清: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简介 -
斐音胆清:[答案]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册.《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的策什么意思 -
斐音胆清: 1、策的意思是:计谋,策略. 2、详细解释 ①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②鞭打:策马.鞭策. ③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④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⑤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⑥古代...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又称什么?共多少篇?多少策?其体例为什么体? -
斐音胆清: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计分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战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的资料 -
斐音胆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具体包括哪些??
斐音胆清: 《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各自成策.计分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每策若干篇,每篇若干章,共486章. 记春秋末至秦,凡245年史事.从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开始,到秦二世继位为止,各国的政治、军事、处交情况都得到反映,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什么汇编?
斐音胆清: 《战国策》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全书分国编排.有西周、东周、秦、齐、楚、赵, 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全书分 12策,共33篇.载录了战国初至秦并六国后 (约前460年-前220年),共约240年的史实. 《战国策》中的各篇文章,是由各国的史官和策 士分别记录下来,来源复杂,作者不详. 全书初无定名,“或日国策,或日国事,或 日短长,或日事语,或日长书,或日修书”.后 经西汉末刘向综合整理.编辑修订,定名为《战 国策》.

宁明县15328125789: 战国策分多少编次? -
斐音胆清: 按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分国编次,共三十三篇,四百六十章,也有分为四百九十七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