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详解。 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作者&投稿:兴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对周边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受文明熏陶少不开化地区的通称。
诸夏--古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这句话亦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夷狄是边远地区,虽无礼乐教化,犹有其君,不同于诸夏这样目无君主。这种解释显然受春秋时期历史环境影响而发挥。“中国自古有礼乐伦常之道,但至春秋时代,诸侯不听命于周天子,大夫专权,无父无君,弑父弑君皆有之。虽有礼乐而无所用。孔子有感而发此论。”(雪公)

另外,《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子的话:“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这种解释在《论语子路》中可以找到佐证。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近观历史,再品这句话,孔子在何种状况下说此言的呢?如果按后一种解释,“夷狄纵有君,不如诸夏之无君。”前一种解释如果说在正名,后一种解释则侧重在礼上。礼,止。

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蔑弃夷狄之粗野之风,但孔子曾经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由此深入的想,君子居之九夷,为何九夷就不陋了呢?这里的陋实指什么?看来,非指环境,而是指的礼的风貌。有持礼之人的教化,有这样礼的气氛,一箪食,一瓢饮,何止回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夷狄欠缺的是礼的文化,行于止的敬。君子忧道不忧贫。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远指而近代。“诸夏之有君也,不如诸夏之亡也。”在子张问行中,孔子就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为哉?”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有君实如无君。君不使臣以礼,臣也不事君以忠。有君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失去这个目的,有君又有何意义?孔子感叹,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非形式上华丽的铺张,衣饰上的讲究,如孔子云: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心真情流露。敬,故而知止。

礼是和,是信,具有相互性,而非单方面的提高。“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圣人以包容之心且难以观之,民众如何能忍受?

试看当时的各国国君与政要大臣是如何问孔子为政的。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看他们的提问与心中所思,是什么?霸权主义!单方面的要求与高压政策。他们真正希望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不是周之礼乐文明,而是如何使民无条件的臣服。孟子对此义正辞严的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政者,正也。上位者做出表率,能够“临之以庄,孝慈,举善而教不能”,下位者,自然敬之,忠之,劝勉之。爱敬尽于事亲,德教自然而然的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孔子凛然的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的目的是引导民众向善。“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齐景公得圣人提点,但是他的领悟力只在最低层面的温饱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点化景公的是礼之止。治国平天下重在人伦关系上,关系悖乱,是祸乱的根源。景公领悟的是食粟的有无,这如何能取信于民?有如此思想,他最后的结局“虽然有马千驷,但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也不足为怪了。孔子慨叹“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这样的春秋大义!崇德之行!

夷狄缺少的是什么?不是物力贫穷而是道的警醒。如果诸夏认识不到此点,有君也将是夷狄之状态。武力的侵略与震慑,再富也不过三代。国可亡,人可灭,但永恒的是什么?是道义!


怎样理解孔子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八佾》,直译过来就是:夷狄虽然有君主,但还不如没有君主的中原诸国。这句话中的“夷狄”原指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人的贬称,认为他们没有礼数、粗鲁、缺乏道德,而实际上“夷狄”在此处是指缺乏道德、...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出自《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大儒家思想家孔子所写的,出自他的《论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然偶而没有君主,比如周、召共和之年,但是礼仪并没有荒废。其中,诸夏是指中国的意思。这是孔子对华夷之辨的论述。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 ...
翻译: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八佾》。原文节选: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论语八佾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八佾篇原文及翻译如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

夷狄的解释
夷狄的解释(1).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 ,北方部族为 狄 。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 八佾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 德行 礼,先 京师 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3.5》 蛮夷之地的教化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冰雪译文】“即便夷狄等蛮荒民族有国王君主存在,那样的社会群体,也不见得比中原之国无君主的运行机制,有祥和气氛”。“夷狄”古时可以说是贬称,那时大中原地区把不属于自己疆域的辽阔土地统统简称“夷蛮戎狄”,应该就是指古代中原地区...

论语八佾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八佾篇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5、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翻译: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中原之地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哩。” 6、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翻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

夷狄是什么意思
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北方部族为 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宋王安石《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鲁迅《坟论“他妈的!”》: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翻译: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道理。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啊!一般的礼与其辅张奢侈,宁可简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翻译:孔子说:“...

常德市17188657191: 夷锹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啥意思 -
沈软正清:[答案] 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

常德市17188657191: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沈软正清: 此语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所说的,人们常见的误解,一是把“夷狄”理解为偏远地区或者中国以外、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二是把此语理解为中国傲视天下,是目空一切,认为其他民族都不如中国.这种误解的产生,是因为不...

常德市17188657191: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解释请不要把那些学者的解释贴上来,南怀瑾、钱穆先生等的解释我都看过了,可是这句话歧义太多,还是让人糊涂.谁能... -
沈软正清:[答案] 此语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所说的,人们常见的误解,一是把“夷狄”理解为偏远地区或者中国以外、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二是把此语理解为中国傲视天下,是目空一切,认为其他民族都不如中国.这种误解的产生,是因为不知道孔子编订的《...

常德市17188657191: 夷秋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是孔子原话吗 -
沈软正清:[答案] 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吗? 《论语·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文化落后国家虽然有个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一为,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

常德市17188657191: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亡”是“灭亡”的意思. -
沈软正清:[答案] 亡:没有. 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也不如有道德礼义的地方没有君王.(没有道德礼义就是夷狄,有道德礼义,就是诸夏、就是中原各国)

常德市17188657191: 《论语》中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沈软正清: 孔子说:“夷狄之国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常德市17188657191: 子曰夷狄之有君的,不如诸夏之亡也翻译!
沈软正清: 大意是孔子认为诸夏强于夷狄之处,即在于礼乐制度,社会的管理,依靠的是制度.而夷狄只能靠强力获取和维持,因此必须要先有个强势的君.

常德市17188657191: 夷锹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啥意思 -
沈软正清: 子曰: 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 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常德市17188657191: “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是什么意思? -
沈软正清: 出自《论语·八倄》——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里的意思有两种相对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落后的民族有君主,不如华夏没有君主统治便利. 另一种说法是,连夷狄(这里指的是楚、吴等国)都有贤明的君主,但是华夏却没有.按照二月河的理解,应该是第一种. 在北大中文系论坛上有讲到的

常德市17188657191: "狄夷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出自于《论语》哪里? -
沈软正清: 这句话见于《论语》的《八侑第三》,原句为“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有争议,一般可解释为: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国体、政体(夷狄之有君),但由于没有遵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