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转换时期的地质工作体系

作者&投稿:乐正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体制转换时期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评述~

一、在地质工作体制转换时期,由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促进了地勘单位地质找矿成果和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提高
按照可比口径测算,即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1997年投入的地勘费只相当于1978年的45.1%,投入的占探工作量只相当于1978年的6.8%,而产出的地质报告数相当于1978年的161%,新发现的矿产地相当于1978年的104%。主要地质成果有:
煤矿方面: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神府—东胜煤田,经勘探证实为世界级特大型煤田。矿山建设方面重点扩建了北票、开滦、阳泉、阜新、鸡西、徐州、天府、黄石等30多处老矿区,以及兖州、大同、邢台、晋城、潞安等14个现代矿务局。地质勘探取得丰硕成果,一些老矿区远景在扩大,2000年全国煤炭产量达12.99亿吨,为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2.1倍。
石油方面:贯彻东部挖潜、发展西部、开拓海域、油气并举的方针,在东海、南海、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进行的油气勘查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大庆油田持续保持生产5000万吨以上原油的高产水平。2000年,全国原油产量达1.63亿吨,为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5倍。
铁矿方面: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铁矿石,其中年产量大于1000万吨的有河北、辽宁、山西、四川、北京、内蒙古和安徽等省(区、市)。2000年全国产铁矿石22256万吨,为1978年的1.9倍。
10种有色金属矿产的勘查在福建、新疆、陕西、甘肃、西藏、云南等西南地区以及全国其他一些地区都取得很好的成果。2000年全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760万吨,为1978年的7.9倍。
黄金方面:经地质勘查结果表明,全国有26个省(区、市)有金矿产地,其中在小秦岭地区、山东招远地区、贵州黔南等地区的勘查收获最为丰硕。改革开放期间全国累计探明金矿储量约为改革开放前探明储量的7倍。2000年全国产金176.91吨,为1978年的9倍。
化工矿业方面:改革开放时期是化工矿业大发展的时期,国家投入130多亿元建设磷、硫、钾等矿山,这是计划经济经济时期的8倍多,基本形成了昆阳、开阳、襄阳等八大磷矿基地,广东云浮、安徽新桥、内蒙古炭窑口等三大硫铁矿基地,青海钾肥生产基地,辽宁硼矿,浙江萤石和广西重晶石矿生产基地。2000年化肥全国产3286万吨,为1978年的3.9倍。
建材矿产勘查开发在改革开放时期也获得大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批建材矿生产基地。2000年全国累计探明水泥石灰岩储量达54.2亿吨。全国生产水泥57700万吨,为1978年的8.8倍。
盐矿方面:改革开放时期基本形成了东部海盐、西部湖盐、中部井矿盐的生产格局。由于海盐产量占总产量71%左右,海盐又易受气候影响,所以盐业生产呈时高时低的波动式发展。2000年全国产盐3128万吨,为1978年的1.6倍。
二、在取得丰硕地质成果的同时,“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也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很明显,从当时整个地质工作供求形势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行政方法配置的庞大的地质勘查队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则不需要那么多了,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所以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所有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选择。而所有地勘单位也确实这样做了,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在1978年,预算内地质工作收入是地矿部门除探矿厂收入之外的唯一收入。而到1997年,预算内地质工作收入只占地矿部总收入的19.1%,预算外收入占总收入的33.9%,说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及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地勘主业的变化也是很大的,这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开辟地质勘查多种资金渠道”的问题。实际上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地质勘查工作除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以外,应当是“谁受益,谁投入”,无需专门强调“开辟多种资金渠道”。尽管如此,这个政策的提出对推动地质工作的改革仍然起重要作用。1978年地矿部门地勘主业总收入为101437万元,全部为预算内地勘费的拨款;而到了1997年,地勘主业的总收入为1073633万元,其中预算内地勘费为744291万元,占总收入的69.3%。社会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投入329342万元,占总收入的30.7%。而且在预算内地勘收入中也增加了多种资金渠道,成就显著。
三、实行企业化改革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大大增强了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
企业化改革取向就是在事业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实行企业化管理,比照企业进行机制改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承包经营,进而是资产承包经济责任制。承包经营主要是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用契约的形式确定国家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适应性强,适合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起始阶段的特点。地矿部移植过来为我所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使地勘单位具有一定的活力,这个活力来源于地矿主管部门与地勘单位之间责、权、利的界定,从而使地勘单位产生一种动力机制,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一点可以从20年地矿部门总收入、生产增加值、资产负债的变化情况得到证明(表2-4)。
表2-4 1978~1997年地矿部门总收入及资产变化情况单位:万元


续表


由表2-4可知,20年地矿部门的总收入增加15倍,生产增加值增加13.4倍,资产总量增加9.7倍,净资产增加4.2倍,而劳动者报酬总量增加12.6倍,人均劳动者年收入(1997年为8951元;1978年为737元)增加11.1倍。
四、改革的成就应当归功于地质主管部门强有力的领导,理论的先导,以及广大地质职工的支持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各部委对地质部门体制改革的领导是强有力的,1980年以后,每年的地质工作会议都是以改革为重心,带动整体地质工作。以地矿部为例,1985年党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制订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并开始组织力量着手起草《地矿部地质工作体制改革总体构想纲要》(以下简称《纲要》)。1986年4月,《纲要》讨论稿提交全国地矿局长会议讨论。1987年1月,经过这一年改革实践的检验和多次修改后的《纲要》稿,再次提交全国地矿局长会议讨论。会后,经地矿部党组审定,1987年3月19日,正式以地发[1987]130号文印发,成为指导全国地质工作改革的标志性文件。《纲要》提出,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地质工作体制,逐步实现部分地质工作成果商品化、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或经营管理企业化,以及地质工作或地质队伍社会化,为提高地质工作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纲要》还提出,按地质工作成果是否适用于有偿转让使用,把地质工作分为两类: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成果,应属于无偿提供使用的范围;开发性地质工作成果,应属于有偿转让使用的范围。正是这个改革《纲要》,指导着体制转换时期全程的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2)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理论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三大问题”的讨论上:①关于地质勘查工作性质问题的讨论。正确认识地质工作性质是研究地质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制订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地质勘查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按照产业划分的理论,强调了地质勘查作为基础产业的定位,位于国民经济的最前端,它直接制约着矿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后续加工业的发展指出地质工作改革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②关于地质工作“三化”问题的讨论。提出地质工作面对的外部环境改革形势,必须冲破原来固有的封闭体系,全面走向开发。为此,就应当以地质市场为突破口,通过地质成果和地质勘查劳务的有偿使用,探索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进而要求广大地勘行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真分析地质勘查成果的商品属性,认识推行地质成果商品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③ 关于增强地勘单位活力问题的讨论。指出地勘单位是地质工作这一有机整体的基本细胞,细胞是否有活力,直接关系着机体的活力,所以必须把搞活地勘单位作为保证地质工作有机体活力的关键。
(3) 改革也得到了地勘单位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强有力支持。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设想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地欢迎,许多单位主动要求作为试点,先走一步。没有被试点的单位,也自发的搞起改革来了。有许多改革进程中的好经验,就是来自于自发改革单位的总结。所以改革成就的取得,更应当归功于各级地勘单位的领导,和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职工。
五、改革还遗留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于地质成果商品化,当时还只限于政府出资从事的开发性地质工作成果,所以提出“两次交换”的理论,见图2 - 1:

图2-1 “两次交换”理论示意图

虽然当时也提出了直接交换,但没有作为改革的重点,而是在间接交换上想出了不少办法,影响了地勘单位对地质成果产权占有的良好机遇。
关于地勘单位企业化还仅仅限于经营管理企业化,也就是如何把政府的钱、社会资金的钱花好、用好,始终处于“打工”的角色,缺少出资者经营自己资本的意识,这一点在自筹资金从事地质工作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不是基层地勘单位本身的问题,而是改革整体设想就存在的局限性。也就是对从事地质勘查生产的企业,到底应当是什么的企业模式,并没有清晰而具体的构想,所以难免在实践上举步艰难。
关于地质工作社会化或地质队伍社会化,当时的目标并不十分清楚,即使清楚了,也是地勘部门自身难以解决的。如离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至今也难以解决。同时有些外部条件,也是当时没有想到的,如企业职工退休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的待遇,相差之大,严重影响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走向; 再比如大量原国有企业在竞争中,被民营企业所取代,也直接影响地勘单位所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难以有更大的突破。

钱丽苏 谭文兵 王志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
一、基本概念
1.地质工作
本研究所提的地质工作是指“大地质”概念,即是在资源、环境并重前提下的多目标、多功能的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矿山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和其他地质等。
2.地质工作分类
在大地质概念界定下,可将其划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两大类。划分的依据是视地质工作提供物品的属性、经营目的(赢利与否)以及工作是否可以计量。凡是提供公共物品、又不以赢利为目的且可以计量的地质工作,均属公益性地质工作范畴;反之则属商业性地质工作范畴。
3.地质工作体制
地质工作体制是指地质工作管理机构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总和。地质工作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般包括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体制、领导体制、层级管理体制等内容。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
4.地质工作机制
地质工作机制是指能使地质工作正常、健康有序运行的方法、手段、环节的总和。如地质工作经济运行机制,反映的是地质工作投入产出关系;地质工作项目机制,反映的是项目的运作方式。在本研究中,地质工作新机制是按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类分别进行的。
二、我国地质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综述
1.地质工作新体制的建立为地勘队伍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运行空间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确立了政企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变了政府管理职能,特别是在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方面得到了强化;同时,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推动了地勘队伍自我发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2.旧体制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
一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观念得到普遍重视,只是在微观运作上,政事分开程度不一,效果不明显;二是突破了原有部门体系的局限,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备受重视,财政资金支持地质工作的力度逐年加大;三是地勘单位市场化程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增强自我发展动力与压力有了明显改变;四是“两性”地质工作分开管理,在宏观上得以实现,但在微观上大部分仍然混合运作。
3.地勘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地勘队伍总体上处境有所改善
据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对24个地勘局2003年地勘经济指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勘经济5年增长45%,,地勘队伍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只是提高的幅度不一。
4.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为解决地勘单位实际困难提供了保障
国务院在1999年地勘队伍改革方案中明确给予地勘费扶持等6项优惠政策,这对继续深化地质工作体制改革,转换机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6项政策落实情况看,各地情况不一,有些政策在落实和执行中还缺少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调。
5.地质工作受到国家、社会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地质工作领域越来越广阔,已涉及国民经济全过程的方方面面
地质工作新体制建立以来,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对地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去年,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与地质工作进展密切相关。为此,国务院提出起草“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充分说明了地质工作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有多重要。当然,也正是这种相关性,使得地质工作拥有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和领域。
三、地质工作目标定位、体制框架及运行机制
(一)地质工作新体制的目标定位
1.基本定位
地质工作必须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必须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中。建立地质工作体制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性规律,又必须考虑地质工作自身的特性和地质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实现侧重于内涵式发展的新战略转变。地质工作要面向国内、国际,参与到世界地球科学的大潮流中,建立一个统筹兼顾的开放的地质工作体制。地质工作组织、勘查技术和方法与世界接轨,达到技术一流,装备先进,处于领先地位。
2.近5年改革目标
基本完成政企、政事分开;地质勘查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实现投资主体、勘查经营市场主体多元化;地质勘查成为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一体化试点;地质工作投资、融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到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中介组织逐步规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3.远期(终极)目标
建立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地质工作体制和完全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地质工作投资多元化;健全、完善地质工作市场体系;政府完全退出市场,公共服务完全到位;中介机构规范,行业自律,服务到位。
(二)地质工作新体制框架设计
1.指导思想
本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设置地质工作管理机构,明确各项职能;公益性地质工作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商业性地质工作在政府宏观调控引导下由市场主导,完全以竞争机制运作。
2.改革思路
分开运行,这主要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体制设计上的客观要求,但在机制运行上不作硬性要求。比如,在地质工作项目运作上,不同性质的经济组织既可以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也可以承担商业性地质工作项目。在项目投资上,国家也可以投资商业性地质工作项目,但投资重点要放在战略性矿产勘查项目上。当然,政府对地质工作的投入,必须要作为投资或是一种政策性补贴,决不能再像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给予核销。
分级管理,指的是将地质工作分为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进行管理,地方层面又可分为几个级次。不同层面分别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履行不同的管理职能。比如,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由中央财政投资、国土资源部统一管理,具体组织实施机构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而各级地方政府公益性地质工作则由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由省级资源管理部门即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实施机构是各省地调院。但从地质工作新体制、新机制建立的要求讲,无论是哪一级政府投资,公益性地质工作都要以项目经费形式,采取国家订货方式向全社会发布,然后通过招投标形式确立项目实施单位,以提高国家财政投资的使用效率,确保项目质量。
商业性地质工作完全由市场运作。这一市场主要由4类市场构成,即矿业资本市场、矿权市场、勘查劳务市场和矿产品市场。市场主体主要有3方:投资方(投资主体)、产业组织(包括地勘企业、矿山企业和一些私人勘探者等)和中介组织(如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机构、储量评估机构、勘查设计单位以及行业协会等)。当然,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政府仍是市场主体之一,其作用一方面是投资者,另一方面又是市场的监管者。但随着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的逐渐提高,政府将逐步退出市场,主要以监管者身份履行其管理职责。因此,在深化地质工作体制改革中,必须考虑如何形成或建立政府退出机制问题,以确保市场充分发挥基础作用,同时又要保障社会稳定和事业的发展。
3.地质工作新体制框架设计
地质工作新体制框架设计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又要符合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地质工作规律和特点。设计原则:一是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原则;二是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和资源保障的原则;三是公众利益最大化原则;四是促进地质工作稳定发展的原则。根据以上定位和原则,地质工作体制基本框架是按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地质工作改革实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设计的,是客观的、现实的,也较具科学性。
具体框架是:纵向上,地质工作行业管理实行分级的垂直管理,即国土资源部负责国家地质工作行业管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职能;各省国土资源厅履行本省地质工作行业管理职能,各地市县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其辖域内地质工作。横向上,一些工业部门和油气公司也有部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职能,如煤炭、有色、化工、建材等部门和3大油气公司。按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管理的原则,公益性地质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已在运行机制和项目管理上自成体系(见图1)。

图1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框架图

(三)地质工作运行机制框架设计
地质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是在地质工作体制框内分别从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两个方面设计的(见图2)。

图2 地质工作机制运行图

图2说明如下:
(1)地质工作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两大类,分别运行,即投入产出机制不同。
(2)从机制上讲,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运作方式不同。公益性地质工作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并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分别由各自的负责部门组织实施。商业性地质工作由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只起引导和调控作用,不再直接进行干预。
(3)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体系构成:矿产勘查劳务市场、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矿权市场和矿产品市场。政府的功能主要是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信息服务等。
(4)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主体构成:投资主体(商业性地质工作的投资者,包括政府投资)、经营主体(包括国有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地质勘探队伍、私人企业、个人)、中介(勘查资本中介、矿权和储量评估中介、勘查技术服务中介、咨询公司等)。
(5)中介机构受政府引导和监管,同时也履行部分管理职能,但主要是服务。如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立项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评价、成果评估和各类咨询活动等都由中介机构完成,不再由政府承担。
作者简介
[1]钱丽苏,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2]谭文兵,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3]王志刚,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从1979年到1998年,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期间,地质工作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作为地质成果供给的体制——原地质勘查单位变化不大,仍然维持三级管理格局:

一、中央一级地质工作体系

以1989年为例,有如下机构(表2-1):

表2-1 中央级地质工作体系

注:资料来源于《地质矿产统计年报》(1989年)。

这个体制较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四大变化:

(1)地质部改成地质矿产部。1982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地质部改名为地质矿产部,增加了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能。为此,在地质矿产部之下新设立矿产开发管理局。1986年通过的《矿产资源法》,还规定地质矿产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这些新的职能,同样也传导给各省、区、市地质部门。

(2)中央其他部委的地质机构随着部门的细化,也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1个。其中石油部门后来又划分石油和石油化工部门。

(3)有些中央部委地质机构,名称也有所变动,其中大多数由地质局改成地质公司,如冶金部、有色金属部门、煤炭部门,总局之下都称地质公司,全部实行企业化管理。

(4)地质工作体系中的要素机构,如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工厂、学校、物资部门等,再不能全封闭的运作了,开始面向社会;同时地质勘查生产部所需要的人员、装备、原材料等,也开始面向市场获得供给。体制上的封闭状况开始被打破。

二、省(或地区)一级地质工作体系

见表2-2。

表2-2 省(区、市)地质工作体系

续表

注:上述省一级地勘单位,地矿、冶金、有色、煤炭等部门,为局级;建材、化工部门为大队级。“△”表示地区具有某部门。

三、地质大队一级地勘工作体系

地矿部门在省级地矿局下设的地质大队,基本上是按照地、市分区设置的。其他部门则是按成矿需要设的。

大队一级地勘单位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它一般都是综合的,生产要素比较齐全,能独立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它下设的直属生产单位是地质分队,流动性比较大,工作地点也比较分散,是地质工作真正的野外第一线。

地质大队体制从成立起,基本没变。只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地矿部门一度推行专业化改组,是对综合地质大队体制的一次挑战。

对地质队实施专业化改组,是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第一个大动作。1979年在全国地质局长会议上孙大光部长第一次提出:“按专业化分工原则改组地质队伍,通过经济合同组织生产协作。”从此展开了将综合地质队一分为二,改成地质调查队和探矿工程队的试点。这项改革源于对地质工作规律的认识和“钻探为纲”的历史教训,改革的目的是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这项改革无论从理论上还是追求的目标上都是完全正确的。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矿产勘查在全部地质工作中是大头,消耗的人财物要占90%以上,而探矿工程(主要是钻探)又占矿产勘查的大头。所以在领导机关的管理上,常常把地质找矿任务同钻探工作量平列,既作为分配地勘费的依据,也作为考核业绩的目标。这种情况传导下去,到了基层地质队,便形成了在队长领导下两个平行的管理目标:既要完成地质找矿任务,也要完成钻探工作量,而地质找矿任务往往是弹性很大,可钻探工作量却是定量的、硬指标。于是便出现了为了完成任务,让地质设计给钻探提供方便,比如选择容易钻进的地段,多设计几个钻孔,以保证钻探任务的完成。而依据地质工作规律,探矿工程是为地质找矿服务的,在完成既定地质任务的条件下,既不是动用的越多越好,也不能在动用的时点上进行互换和颠倒。所以离开优化的地质设计的要求,片面追求钻探工作量的完成,是违反地质工作规律的。为了纠正这个偏差,保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目标的实现,便提出从体制上把地质和钻探分开。这套改革设计,在许多试点单位取得了圆满成功,只是后来因为地质队性质没改,加之一个地质队一分为二之后,许多服务设施也随之分开,造成运行成本的增加,以及闯市场也需要地质与钻探的结合,所以大多数单位没有坚持下去。但是这个改革思想,也正是市场经济国家矿产勘查运行的体制和机制的基础。而大而全、小而全的地勘单位,也是当前我国地质勘查业深化改革的难点之一。

四、中央地质部门直属地质工作体系

中央地质部门直属地质工作体系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的变化较大。

地质矿产部石油海洋地质局于1996年整体转企,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下属局级石油局如下:华北石油地质局、华东石油地质局、中南石油地质局、西南石油地质局、西北石油地质局、上海海洋地质局、南海指挥部、吉林石油指挥所。

原石油海洋地质局有两个局级单位,设有跟随该局转企,分别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海洋地质研究所。

综上所述,在地质工作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原有的地质工作体系变化不大,但体系内部的体制有了变化。这个内部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部委一级的变化,以地质矿产部为代表,出现了企业组织(即公司);二是省、区、市局一级,普遍建立了对外服务的公司和面向市场的企业;三是大队一级,更是办了不少企业,其中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是工程勘察和基础施工的公司,以及生产矿产品的企业。




体制转换时期的地质工作体系
从1979年到1998年,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期间,地质工作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作为地质成果供给的体制——原地质勘查单位变化不大,仍然维持三级管理格局:一、中央一级地质工作体系 以1989年为例,有如下机构(表2-1):表2-1 中央级地质工作体系 注:资料来源...

对体制转换时期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评述
《纲要》提出,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地质工作体制,逐步实现部分地质工作成果商品化、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或经营管理企业化,以及地质工作或地质队伍社会化,为提高地质工作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纲要》还提出,按地质工作成果是否适用于有偿转让使用...

地质工作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计划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变化的重要标志,在地质工作由计划经济体制和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转换期间,计划管理体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改变地质工作的单一资金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多做工作,多出成果 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的经费来源一直采取吃国家预算的单一渠道,既...

地质工作的供给驱动与需求驱动
当前,对扩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说法很多,如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但问题是谁来出钱做这些工作,出钱者就是需求,所以关键要在“谁出钱”这点上主动开拓。为此,可以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可行性实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3)在体制转换时期,地质工作由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政府的宏观管理和...

地质工作财务会计改革
针对上述的不同,在体制转换时期,地勘单位两次正式修改了会计制度:一次是1991年,完全按照管理企业化的要求,修改了会计制度;第二次是1996年,比照企业的资本金核算,修改了会计制度。这两次修改都是由财政部正式颁发的。 修改后的会计制度强调: 1)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地质勘查生产活动为主业的国有地质勘查...

(一)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地质工作处于体制转换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直属队伍是在以原地质矿产部系统的科研单位为主的事业单位基础上合并形成的,队伍规模过小,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缺乏从事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人员,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 省级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进度参差不齐。这支队伍大多数从各属地化地勘单...

体制转换时期财政资金从事矿产勘查的运行机制
(2)政府利用财政性资金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却仍然实行经费核销制,根本无法形成有效规避风险的机制;而矿产勘查一旦不能规避风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3)政府把地质勘查技术劳务发包给地勘单位,必然造成他们只关心技术劳务的收入,而不关注地质找矿效果,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找矿效果不佳反而会增加劳务...

当前地质工作问题分析及应对建议
1.体制转型、机制转换双滞后,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 地质工作体制改革、机制转变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新旧体制混合运作而带来一些问题和矛盾。 (1)地质工作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有了一定程度改变的同时,对地质工作体制触动并不大,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体制外”为主的调整。 (2)现行部门管理体制仍...

地质工作社会化
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包分配的制度,要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合同制用工制度需要逐步推广。地质部门强调行业特殊,自筑防波堤,阻止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浪潮冲击,可能是徒劳无益的,也将是一种不明智的抉择。 四、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化 (1)自然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应该造福于全社会。然而,目前在法律上规定的自然资源...

新时期地质工作目标定位和体制机制研究
1.地质工作 本研究所提的地质工作是指“大地质”概念,即是在资源、环境并重前提下的多目标、多功能的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矿山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和其他地质等。 2.地质工作分类 在大地质概念界定下,可将其划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两大类。划分的依据...

宜阳县18422972217: 什么是储量级别?储量有哪些级别? -
乜邵藏青: 什么是储量分类分级? 储量级别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统一区分和衡量矿产储量精度(或可靠程度)与技术经济可利用性的标准.储量类型与级别划分的目的,是便于国家与矿山企业正确掌握矿产资源,统一矿产储量的计算、...

宜阳县18422972217: 如何促进中国矿业发展 -
乜邵藏青: 矿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家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与一般制造业不同,矿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中国矿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的成就.截至2007年底,我国矿业总产值达8555.9亿元,约合1200亿美...

宜阳县18422972217: 地勘单位怎么选拔年轻干部 -
乜邵藏青: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实力的竞争,人才实力竞争的关键则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地勘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当然也在于人才.地勘单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和扩...

宜阳县18422972217: 煤矿地质工作如何学好? -
乜邵藏青: 矿山地质工作主要是为采矿生产服务,要干好这颂工作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熟悉采矿方法,学习矿山测量,地、测、采是矿山的主要生产技术;2、要掌握地质工作方法,如探矿巷道布置,刻槽取样,地质编录,钻孔剖面图的运用;3、几种基本图件的制作,剖面图、平面图,立面图、纵投影图,以及各种图件的转换;4、固体矿产储量计算,不同矿种的规范要求;5、水文地质也是必须学习掌握地;6、煤田地质有必要学习,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煤矿安全常识,正确的安全防范和安全救护.

宜阳县18422972217: 壁式体系采煤法的特点是什么 -
乜邵藏青: 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特点:1采煤工作面较长2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顶板暴露面积增大,矿山压力显现强烈3爆破或采煤机破煤、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跨落法或充填法处理采空区4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各有一条回采巷道以形成生产系统. 什么是壁式体系采煤法 壁式体系采煤法:回采(采煤)工作面长度较长(一般为80~250M左右),工作面两端各有一条巷道,用于通风及运输,采煤的煤炭沿着平行于煤壁的方向运出工作面,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要求及时和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 壁式体系采煤法的优点:煤炭损失少,采煤连续性强,单产高,采煤系统较简单,对地质条件适应性较强,但采煤工艺装备比较复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