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杨朱篇的第五部分

作者&投稿:僪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杨朱的观点不见于() A列子杨朱篇B韩非子C吕氏春秋D孟子~

杨朱的观点不见于(A)
杨朱 (公元前 395~前 335年 )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没有专著流传。《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秦、汉典籍对他的记述虽然都很简单 ,但确是我们目前研究杨朱思想所能得到的宝贵资料。


道家的思想应用于养生(√)

在我看来、幸福就是知足 生命是一个不停漂移的过程、你我所走的每一个地方、遇见的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一直喜欢追忆、回顾、不忘记的我、如今却发现、有些深刻在心里的东西被岁月模糊了、放下才能走的更远、不要刻意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曾经的过客、只能感激、不能强求、不能驻足于回忆而停止不前、、
所以我相信、女生、无论年轻时、再妩媚、再妖娆、终会忠诚的去跟随一个男人、
男人年轻时再叛逆、再洒脱、迟早会努力奋斗为一个女人、、所以摆好心态幸福就在你身边、分给我吧

杨朱曰:“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此语至矣。相怜之道,非唯情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能使温,穷能使达也。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不含珠玉①,不服文锦,不陈牺牲,不设明器②也。”
“晏平仲③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阏④。’晏平仲曰:‘其目⑤奈何?’夷吾曰:‘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谓之阏聪;目之所欲见者美色,而不得视,谓之阏明;鼻之所欲向者椒兰,而不得嗅,谓之阏颤⑥;口之所欲道者是非,而不得言,谓之阏智;体之所欲安者美厚,而不得从,谓之阏适;意之所欲为者放逸,而不得行,谓之阏性。凡此诸阏,废虐之主⑦。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拘此废虐之主,录⑧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万年,非吾所谓养。’”
“管夷吾曰:‘吾既告子养生矣,送死奈何?’晏平仲曰:‘送死略矣,将何以告焉?’管夷吾曰:‘吾固欲闻之。’平仲曰:‘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⑨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⑩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管夷吾顾谓鲍叔、黄子曰:‘生死之道,吾二人进之矣。’” ①不含珠玉:古时入殓,以珠、玉、贝、米等物放在死者口中,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此处因谓“死相捐”,故不给死者嘴里含上珠玉。
②明器:即“冥器”,殉葬的器物。一般用陶或木、石制成。
③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卿相。
④阏(è):阻塞。
⑤目:细目。
⑥颤(shān):鼻通能辨气味。
⑦废虐:大残害。废,《诗·小雅》毛传:“废,大也。”主:主要原因。
⑧录:检束。
⑨瘗(yì):埋葬。
⑩衣薪:用柴草遮盖。
衮(ɡǔn)衣:古代公卿的礼服,绣有龙形。石椁(ɡuǒ):石头的套棺。
黄子:与管仲同时的齐国大臣。
进:借为“尽”。 杨朱说:“古代有一句话:‘活着相互怜惜,死了相互捐弃。’这真是至理名言呀。所谓怜惜,并非只是动之以情;而且能使劳苦的得到安逸,饥饿的得到吃饱,寒冷的得到温暖,穷困的得到显达。所谓捐弃,并非对死者不表示悲哀;而是不给他嘴里含入珠玉,不给他身体穿起锦衣,不给他祭礼供上牺牲,不给他墓里藏进冥器。”
“晏婴向管仲请教养生之道。管仲说:‘养生之道的关键是随心所欲,对身心欲望不要阻碍,不要遏制。’晏婴问道:‘具体的怎样做?’管仲回答:‘放任耳朵所想听的,放任眼睛所想看的,放任鼻子所想闻的,放任嘴巴所想说的,放任身体所想处的,放任意愿所想干的。耳朵所想听的是声音,但不得听,这叫做阻塞听觉的灵敏;眼睛所想看的是美色,但不得看,这叫做阻塞视觉的明亮;鼻子所想闻的是香气,但不得闻,这叫做阻塞嗅觉的通畅;嘴巴所想讲的是是非,但不得讲,这叫做阻塞头脑的智慧;身体所想处的是舒适,但不得处,这叫做阻塞人身的安乐;意愿所想做的是放逸,但不得做,这叫做扼杀天生的本性。凡这种种阻塞,都是残害身心的根本原因。摈去这些残害身心的根本原因,和和乐乐地以待命终,即便能活上一日、一月、一年、十年,也是我所谓的养生之道。拘泥于这些残害身心的根本原因,受它束缚而不肯舍弃,悲悲戚戚地以至长寿,即便能活上百年、千年、万年,也不是我所谓的养生之道。’”
“管仲说罢,又反问晏婴道:‘我已经把养生之道告诉你啦,那么给死者送葬又该怎样呢?’晏婴回答:‘送葬的事就简单啦,我将怎样对你说呢?’管仲说:‘我一定要听你说说。’晏婴便答道:‘已经死了,难道还由得自己吗?把尸体放火烧了也可以,下水沉了也可以,用土埋了也可以,扔到野外也可以,拿柴草遮住丢进沟壑里也可以,穿着礼服锦衣装进石头棺椁也可以,总之,碰上什么算什么吧!’管仲回头对鲍叔牙和黄子说:‘生死的道理,我和他已经完全领悟啦!’”




列子·杨朱篇的第五部分
杨朱曰:“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此语至矣。相怜之道,非唯情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能使温,穷能使达也。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不含珠玉①,不服文锦,不陈牺牲,不设明器②也。”“晏平仲③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阏④。’晏平仲曰:‘其目⑤...

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出自《列子·杨布打狗》意思是: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古文]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缁(zī):黑色。评注:这篇寓言故...

杨朱哲学本书目录
3.1 老聃对儒墨观点的批评3.2 庄子攻击杨朱的篇章3.3 孟子对杨朱的批驳3.4 韩非子关于杨朱的论战4. 第四章 杨朱言论的广泛流传 4.1 荀子和吕书中的杨朱形象4.2 两汉时期对杨朱著作的认识4.3 魏晋时期对杨朱著作的见解4.4 其他关于杨朱的记载片段...中篇 明取 5.1 杨朱与各学派的关...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人都不拔下一根毫毛,人人都不刻意做有利于天下的事,那么天下就治理好了。出自《列子·杨朱篇》原句如下: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翻译...

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是什么意思?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
做好事不是为了名声,而名声却跟着来了;有名声不是希望获得利益,而利益也跟着来了;有利益并不希望同别人争夺,而争夺也跟着来了。所以君子对于做好事必须谨慎,不然善心也会带来恶果,善行也会陷入纷争。此句出自《列子·杨朱篇》

杨朱提出拔一毛以利天下的思想主张,有何意义?
杨朱学派在战国时代独树一帜,与儒墨相抗衡,卫道之庄周,宗儒之孟轲皆曾加排斥与攻击,大概正因为这种非议的影响,传后世学者望而止步;更加之秦皇焚书,汉武独尊儒家,因而秦汉时即销声匿迹。但这并不等于其学说及影响之亡绝,只不过沉隐民间而已,至东晋而又由张湛作注复行于世(指《列子·杨朱...

翻译`一下```速度`
第二天,他又看见邻家的儿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铁者。」(《说符篇》) 从上述可知,《列子》一书的人生哲学处于内在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杨朱》篇有宣扬享乐主义、放纵情节的倾向;另一方面,《说符》篇又有追求「心合于道」,切勿纵欲而迷性的思想。因此,《列子》放逸的人生观具有两重性,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不可...

田父献曝什么意思?
释义:意思指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读音:tián fǔ xiàn pù 出处:《列子·杨朱篇》“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译文:...

一毛不拔文言文翻译
一毛不拔,成语,意思是: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出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以及出自《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以上这些注解只是后世儒家学派为了批判攻击道家学派(或者是出于某些目...

连城县17866898177: 杨朱之弟曰布……的译文 -
隗彼乳增: 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注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列子》)杨朱的弟弟叫杨布 穿这白衣服出门去了 遇到天下雨 就把白衣服解下来收了起来 穿着黑衣服回家 但是他的狗不知道 迎着他狂吠不止 杨布发怒了 就要扑上去打它 杨朱说 你还是不要扑上去打它了 你也还就是那个样子 假如当初让你的狗白着出去 却黑着回来 难道你就不会奇怪吗

连城县17866898177: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隗彼乳增: 行善难,难行善.一个真心行善的人,不会是为了求名而去做的,但是无论你是否真心行善还是做秀吹牛,名自然会来,你越真心越坚持,名气来的时候会更大.假设你真心行善不求名,然后你还是出名了,利自然就跟着来了,这不是你挡的住的,也许你有了利,你更加用心行善,自己一点都不留好处,但你还是挡不住“争”的到来.故君子必慎为善.

连城县17866898177: 不谙世道是什么意思 -
隗彼乳增: 不谙世道的意思是:不熟悉社会的人情事故.形容一个人不够成熟. 世道是人世间的道路,指纷纭万变的社会状态. 出于《列子·杨朱》:"方其荒於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 《列子·杨朱》是战国前期所著,作者是:列御寇....

连城县17866898177: “我不取天下物,天下人亦不损我物,是治.”是杨朱的原话吗? -
隗彼乳增: 《列子·杨朱》篇有“杨朱曰:“古人之,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此为原话.

连城县17866898177: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 -
隗彼乳增: 1:愚公移山 2:夸父逐日 3:两小儿辩日 4:余音绕梁 5:高山流水 6:纪昌学射 7:杞人忧天 8:岐路亡羊 9:疑邻盗斧 10齐人攫金

连城县17866898177: 《列子·说符》杨朱之弟.....岂能无怪哉?的译文 -
隗彼乳增: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杨布怒气冲冲地就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衣:衣服 雨:下雨 道理 :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连城县17866898177: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 吠之.杨而怒,将扑之.杨朱曰:“ -
隗彼乳增: 《列子·说符》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翻译如下: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杨布怒气冲冲地就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连城县17866898177: “一毛不拔”的由来是什么?
隗彼乳增: “一毛不拔”是比喻一个人非常吝啬自私的意思.例如:“你早 知道他是个一毛不拔... 《列子.杨朱篇》记载: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 问杨朱:“如果拔你身上的一根...

连城县17866898177: 《列子》:杨朱之弟曰布……的翻译 -
隗彼乳增: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天下雨了,杨布脱下白衣服,穿上黑衣服回家.他养的狗认不出来,迎上前冲他大声叫.杨布大怒,要打这条狗.杨朱说:''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刚才假使你的狗白着出去而黑着回来,你难道不会觉得奇怪吗?''

连城县17866898177: 《列子》是关于哪些内容的记载?
隗彼乳增: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相传战国列御寇所著,后被尊为《冲虚真经》,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列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子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