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王朗》的译文

作者&投稿:姚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华歆王朗的翻译~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就感到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上来呢?" 一会儿敌兵要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想刚才一样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大意
  华歆、王朗俱乘船逃难。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人物
  华歆,字:子鱼。生卒:157— 231(75岁)终属:魏朝 。三国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西南)人。
  王朗,三国魏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


  部分字词注释

  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愿意。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扔掉,抛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所以,......的原因。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拯:救助。

  人物解析: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而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做人的道理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失信于人。

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华歆说:“(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出处: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郡高唐县人(今山东省高唐县)。 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重臣。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 ,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大将军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后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孙策率军南下,华歆举郡投降,被奉为上宾。

官渡之战时,被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孙权时,以华歆为军师。后为魏王国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相国,封安乐乡侯。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南攻会稽,王朗率军抵御,终为其所败,并在逃亡途中被孙策擒获,受到礼遇。

之后应丞相曹操辟命,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许昌,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王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朗



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华歆说:“(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出处: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扩展资料: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郡高唐县人(今山东省高唐县)。 [1]  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重臣。

官渡之战时,被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孙权时,以华歆为军师。后为魏王国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相国,封安乐乡侯。曹魏建立后,改称司徒。魏明帝即位,升任太尉,晋封博平侯。太和五年十二月(232年1月),华歆去世,年七十五,谥号“敬”。

王朗(?-228年),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

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同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朗 (汉魏之际经学家、大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歆 (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重臣)



最佳答案华歆和王朗一道乘船避难,有个逃难的人想跟他们的船,华歆推托不想让那人上船。王朗说:“好在我们的船还很空,捎上他也没什么不好”。后来贼兵追上来,王朗怕受连累,打算扔下捎带的这个人。华歆说:“本来我之所以担心,就是怕遇上这种情况。但现在既然带上他了,又怎么能在危急关头扔下他不管呢?”于是仍然把那人留在船上。世人都以这件事来评判华歆、王朗德行的高下。 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与人方便;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他就只顾自身而不管别人了。而华歆不愿随随便便地帮助别人,他在助人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可能招致的麻烦;但一旦助人,便会不辞危难担当到底。 世人都认为两者的德行高下立判:华歆要比王朗更高尚、更值得钦佩,但我却建议大家多学学王朗。试想,如果我们在能够帮助别人时都不肯轻易助人,举手之劳也要瞻前顾后,那又如何谈得上不辞危难助人到底呢?若提倡大家都勉为其难去学华歆,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那样的境界?其结果可能是大家都找到借口,见善小而不为,虑后患而袖手,什么好事都不去做了。 不要求大家好事都做到仁至义尽,只求大家从简单的好事做起。做了总比没做好——这也是王朗的可贵之处。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编辑于 2013-11-13
查看全部2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华歆王朗的翻译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就感到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上来呢?" 一会儿敌兵要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想刚才一样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译文
1、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2、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古文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出处 本文为《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第十三则,原文无标题。译文 华歆和...

华歆与王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注释】[1]华歆:见前篇《管宁华歆》注。王朗:字景兴,东汉末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献帝时为会稽太守,以兵败降孙策;后曹操任为谏议大夫,入魏,历文帝、明帝朝,累官至司空,封乐平乡侯,卒谥成。为人博学多才,有著述多种,皆佚。【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个人想要搭船共载,华歆...

华歆和王朗文言文翻译
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做人的道理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失信于人。2. 《华歆王朗》的译文 最佳答案华歆和王朗一道乘船避难,有个逃难...

《急不相弃》字词解释
《急不相弃》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眼看后面的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

《世说新语.德行》救人之危
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翻译: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

华歆王朝
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译文: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翻译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翻译: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搭乘的那个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就抛弃他呢?”于是仍...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全文什么意思?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 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 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王朗与华歆文言文翻译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而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做人的道理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

和政县17639516197: 《华歆王朗》的译文 -
厉彼金茂:[答案] 最佳答案华歆和王朗一道乘船避难,有个逃难的人想跟他们的船,华歆推托不想让那人上船.王朗说:“好在我们的船还很空,捎上他也没什么不好”.后来贼兵追上来,王朗怕受连累,打算扔下捎带的这个人.华歆说:“本来我之所以担心,就是怕遇...

和政县17639516197: 《华歆王朗》全文翻译(不要字单独翻译) -
厉彼金茂:[答案]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

和政县17639516197: 文言文<华歆与王朗>的翻译 -
厉彼金茂: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乱.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耶?”遂携拯如故.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和政县17639516197: 紧求“世评华歆王郎”翻译 -
厉彼金茂:[答案] 华歆和王朗一道乘船避难,有个逃难的人想跟他们的船,华歆推托不想让那人上船.王朗说:“好在我们的船还很空,捎上他也没什么不好”.后来贼兵追上来,王朗怕受连累,打算扔下捎带的这个人.华歆说:“本来我之所以担心,就...

和政县17639516197: 华歆、王朗乘船避难的故事谁只到这篇古文的翻译华歆、王朗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
厉彼金茂:[答案]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还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

和政县17639516197: 《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翻译 -
厉彼金茂:[答案] 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人.曾经和族父钟瑜一起到洛阳去,半路上遇见相面的人,说:“这孩子有贵人的相貌,可是会遭遇被水淹的灾难,要尽力谨慎小心!”走了不到十里,过桥时,马受了惊,钟繇落入水中差点淹死.钟瑜因相面人的话说中了,更...

和政县17639516197: 华歆王朗的翻译 -
厉彼金茂: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和政县17639516197: 世评华王译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厉彼金茂:[答案]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

和政县17639516197: 如何解释"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 -
厉彼金茂:[答案] 【译文】 王朗常常在见识器度方面推崇华歆.华歆在蜡日这天曾召集子侄们设宴饮酒,王朗也效仿他这样做.有人向张华说到这事,张华说:“王朗的学华歆,都学的是些皮毛,越学与华歆的差距就越大.” 【注释】 蜡日:腊日.古时岁终祭祀百神的日...

和政县17639516197: 谁能告诉我《世说新语》里第13篇的译文,就是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厉彼金茂: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赞颂了华歆的美好品行,劝说人们行善积德.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②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③,正为此耳.既以纳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